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抛弃专业去做码农呢?
广州市对2017年全市劳动者工资统计中,互联网制造业从业者与化工类制造业从业者的工资对比如下:
绘制成图表,更加明显:
看到了吗,什么叫做差距?这就叫差距。
图中蓝条和橙条的分界线为低位数,橙条和灰条的分界线为中位数,灰条的顶端为高位数。
考虑到高位数的定义是前10%的平均值,因此高位数工资对应的排位是10%以内。换言之,能拿到高位数工资的人,意味着他至少进入了这个行业的前10%。而中位数对应的排位是50%,即拿到这个数的人,在行业内正好位于50%的排位。
结合图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难以置信的结论:
化工类技术人员工资的高位数,远不如计算机类专业人员工资的中位数。
这说明什么?假如你读了某知名985的化学专业,毕业后去做了化工技术人员(实际上化学跟化工还是有区别的,不少化学专业的人找化工工作都很吃力),你有着高学历,工作刻苦,又有贵人相助,忙活了多年,终于爬到了这个行业的前10%,傲视众人。
然后你发现,你到手的工资,还不及隔壁一个平庸码农的工资。
哦不对,从图里看,应该是还不及这个平庸码农工资的一半。
请问此时的你是什么感受?
不排除有人安贫乐道,但更多的人会失望,后悔,不平……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自救转行,并且在mitbbs上,在人人上,在知乎上劝退;另一部分人不会在网上发声,只会在亲戚家的高三孩子过来咨询专业时委婉地劝诫他们;而更多的人,连声音都懒得发了,只会把自己的心思深深地埋藏起来,就着倒班结束时的朝霞一口吞下。
这顺带说明一点:指望生化类工作越老越吃香是很不靠谱的:你如果转不到管理岗,大概率是干到老也只能拿那么一点工资……而如果转管理岗那么容易,隔壁的CS也不会隔三差五把中年危机拿出来说事了。
即使把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工资较低但职责类似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这一职业考虑进来,码农工作的薪资也是完爆化工技术人员的。
必须提到的一点是,这里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指的是身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技术人员,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软件服务业人员。由于广州缺乏大体量的互联网公司,因此软件服务业人员的中位数薪资没这么高。
但在旁边的深圳,情况则恰巧翻了过来:制造业里的码农薪资一般,而软件服务业公司中的码农则能拿到很多钱。
还是类似的,码农们的工资中位数赶上了大多数制造业人员的工资高位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化工技术人员通过努力,如果做到行业前10%,工资终于能超过前50%的码农了呢!真是可喜可贺!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抛弃专业去做码农呢?
因为他们发现,只要努力几年转个行,一毕业拿到的工资就能赶得上他们在本行业奋斗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得到的薪水。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转呢?
----
补充
广州:
制造业里的码农工资远超化工等专业人员,
软件服务业里的码农工资跟化工等专业人员持平;
深圳:软件服务业里的码农工资远超化工等专业人员,
制造业里的码农工资跟化工等专业持平。
这个现象很有趣,也值得研究。
但是我今天就说说影响。
如果你是珠三角的码农,
想在制造业发展,你大可以去广州,广州有oppo,vivo,魅族等企业;(评论区补充:最后一句有错,这三家都不在广州。。。至于为啥制造业这么高我也很好奇)
想在软件服务业发展,你大可以去深圳,深圳除了大腾讯,还有迅雷等企业,很多大厂也在那边有岗。
选择对了,你总能拿到较多的钱
但是你如果学生化材环,这俩城市怎么跳都是那么点钱。。。
所以珠三角一带很多生化材环的学生转行,比如华南理工的材料学生转行率达到43%(凭记忆,可能有出入)。
其它大规模转行的地方,原因可能也差不多。
就是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