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分区2-分区原理

磁碟分割表(partition table)

‘开始与结束磁柱’

是档案系统的最小单位,也就是分割槽的最小单位啦!没有错, 我们就是利用参考对照磁柱号码的方式来处理啦! 在分割表所在的64 bytes容量中,总共分为四组记录区,每组记录区记录了该区段的启始与结束的磁柱号码。 若将硬碟以长条形来看,然后将磁柱以直条图来看,那么那64 bytes的记录区段有点像底下的图示:


图2.3.1、磁碟分割表的作用示意图

假设上面的硬碟装置档名为/dev/hda时,那么这四个分割槽在Linux系统中的装置档名如下所示, 重点在于档名后面会再接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与该分割槽所在的位置有关喔!

  • P1:/dev/hda1
  • P2:/dev/hda2
  • P3:/dev/hda3
  • P4:/dev/hda4

上图中我们假设硬碟只有400个磁柱,共分割成为四个分割槽,第四个分割槽所在为第301到400号磁柱的范围。 当你的作业系统为Windows时,那么第一到第四个分割槽的代号应该就是C, D, E, F。当你有资料要写入F槽时, 你的资料会被写入这颗磁碟的301~400号磁柱之间的意思。

由于分割表就只有64 bytes而已,最多只能容纳四笔分割的记录, 这四个分割的记录被称为主要(Primary)或延伸(Extended)分割槽。 根据上面的图示与说明,我们可以得到几个重点资讯:

  • 其实所谓的‘分割’只是针对那个64 bytes的分割表进行设定而已!
  • 硬碟预设的分割表仅能写入四组分割资讯
  • 这四组分割资讯我们称为主要(Primary)或延伸(Extended)分割槽
  • 分割槽的最小单位为磁柱(cylinder)
  • 当系统要写入磁碟时,一定会参考磁碟分割表,才能针对某个分割槽进行资料的处理 

 

posted @ 2013-10-26 10:38  蚂蚁远征  阅读(5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