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7天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

阅读前申明

这篇快速通过教资笔试攻略是我个人的心得和经历,我会选择这样的备考方式是因为
  • 教资考试内容对于我本人没什么用处,考完我无所谓忘光;
  • 我有过快速应考的经验,比较喜欢这种节奏;
  • 笔试只求合格不求高分,对于我来说准备1个月和1周的效果差不多。
但要注意
  • 我不会这样去备考英语相关考试;
  • 在备考的最后几天,我感觉时间不够睡得比较晚,很影响身体健康;
  • 看我的成绩,科二是很惊险的过的,我这次要是很遗憾科二没过,即使过了两科,我也没办法报名面试,要等到明年上半年重考科二,而备考最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这样的备考方式是有风险的,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开始备考!
我这篇攻略的目标是用例子说明7天过笔试是可行的,告诉大家我用最少的时间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的经验,给大家以参考,给没时间复习的小伙伴一点安慰和指南。
而对于无法很好的预估复习时间而现在时间充裕的同学来说,就提前一个月开始,最坏的结果就是浪费一点时间,你想想一次过不了再考一次更浪费时间,哪个更划算。
根据我的经历,7天过笔试是可行的。
  • 说是7天,因为白天需要去实验室打卡,在实验室看书很尴尬,所以只是利用晚上去图书馆的时间狂复习,晚上回寝室再背,白天没事的时候就刷选择题;
  • 下面的备考计划是我踩过坑后优化过的,大家用这样的计划通过笔试是基本可行的。

晒成绩~


各科目题型和备考

科一《综合素质》

从题型上分为4类:
  • 1-29题是单选
  • 30-31题是材料
  • 32题是阅读
  • 33题是作文
从备考内容来看分为5个部分:

主题

内容

题型

分值

职业理念

教育观
学生观

教师观

选择4 T1-4
材料1 T30

22=4*2+14

22/150=0.1467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权利保护

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选择8 T5-12

16=8*2

16/150=0.1067

 

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选择4 T13-16

材料1 T31

22=4*2+14

22/150=0.1467

文化素养

历史常识

传统文化

科技常识

文学常识

艺术鉴赏

选择9 T17-25

18=9*2

18/150=0.12

 

基本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能力

选择4 T26-29

材料1 T32

写作1 T33

72=4*2+14+50

72/150=0.48

 

 

复习时分为4步:
  1. 过内容:时间紧的听冲刺课,把所有内容过一遍,不用买教材,直接将冲刺课的讲义当作自己的课本,冲刺课的选择标准是所需时间短(我买了有道的,6小时过教材,4小时模拟,我只用倍速看了前6小时),建议大家用我分享的,需要3个半小时;时间不紧的找一个系列的课听一遍
  2. 总结自己的背诵清单(最费时间):利用一切时间用手机刷选择题,错题中需要背的写到清单里;把材料题31(职业理念)和32(职业道德)的口诀(后面会给)理解后扩写到清单里;看一遍作文押题范文,把例子和行文结构拆分,总结到清单里
  3. 做真题模拟:为什么先做题后背清单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伙伴复习时花了很大力气去网上找了教资考试必背清单背完上考场却手足无措的原因。一定要先做一套真题模拟,做的时候把背诵清单拿出来当开卷考试,做一遍之后,你的清单就彻底升华了,你知道怎么用了,这时候就只要把这份清单映入你的脑子,之后的正式考试就是你的开卷考试了
  4. 背清单:即使是这样总结出来的清单也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只求及格,最短时间做最高效的事情
关于材料题口诀(现在看不懂的先去看冲刺课啊,看完就懂啦,很简单的,笔记图片我也放在资料科一里啦)
  • 30题:职业理念
    • 教育观:提素个性创实两全
    • 学生观:两独一发
    • 教师观:开研放促,尊帮反合
    • 教学观:学习过人
  • 31题:职业道德
    • 三爱两人一终身
关于作文:作文我也给了卢姨的视频课程,但是我不建议看,信息量很小,可以看这篇文章《六步魔法作文范文指导 》了解一下卢姨教作文的思想,然后看范文把行文思路和素材分开来记就可以了。
附录材料:
  • 冲刺课程:我买了有道精品课的冲刺课(小声bb,讲课一般般),但买了没办法录下来,推荐大家用我之后给大家分享的粉笔的冲刺课,3个半小时就能听完,内容也很全;
  • 视频课程:如果是时间很充裕的,可以看系列视频;
  • 手机刷题:我用的是有道精品课app,还有很多其他好用的;
  • 真题模拟:也在科一文件夹里。
  • 作文押题:放在科一作文文件夹里,注意一定要在了解了写作思路后,看一遍范文后,用自己的思路梳理一遍才能在考场上涌出来。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科二是准备的最辛苦的,请允许我发表一下感概:
我还是和科一一样先看了有道的冲刺课,(个人感觉啊)有道的老师讲的很好,但是内容太多了,没有重点,我看完后发现真的就只是过了一遍,什么都记不住,想开始背又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也正是这一科复习时间的错估导致我后几天的复习起早贪黑,掉了好多头发,考过的小伙伴肯定懂我的感受。后来我换了个视频,就是分享给大家的粉笔(没有收广告费哈),心安了不少,里面的老师是分题型说的,然后她给我最大的安慰是,一开始就分析了各大题型的评分方法,我发现我即使背不完,态度端正还是有希望拿到很多分的。举个例子:
辨析题每道题8分,判断正误如果判断正确直接给3分,后面踩点给分,随便解释一句就给1分,认认真真解释就能拿到4分了,也就是说8分里4分-7分还是很简单的。
也就是说科二的特点是,要背的东西超级超级多,但是到考场上大题的技巧就没有那么难了,只要背了,主观题问题就不大,有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结合材料就行。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新安一些,反正我当时一下子就有了信心,虽然后面背的还是很辛苦,但是我觉得我背一点就会有用,所以也坚持下来了
从内容来看,科二分为两部分:
  • 教育学
  • 心理学
从题型来看分为:
  • 选择题
  • 简答题
  • 辨析题
  • 材料题
复习步骤和科一差不多,但是不用真题模拟,直接背诵,但是背诵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1. 边过内容边总结自己的背诵清单:按题型来,先把冲刺预测部分的单选题部分看完;再看辨析、简答、材料,将冲刺预测和③2019主观题型-作答结合起来看,直接总结出背诵清单;时间不仅的还是老规矩,先过系列课;
  2. 总结自己的背诵清单(最费时间):利用一切时间用手机刷选择题,错题中需要背的写到清单里;把材料题31(职业理念)和32(职业道德)的口诀(后面会给)理解后扩写到清单里;看一遍作文押题范文,把例子和行文结构拆分,总结到清单里
  3. 背清单:背,用尽一切时间背;背累了就用手机刷选择题,错题中需要背的写到清单里;
附录材料:
  • 视频课程:如果是时间很充裕的,可以看系列视频;
  • 冲刺课程:建议分不同题型看,选择题还是采用app刷题,主观题和③2019主观题型-作答结合起来看,总结出背诵清单后背;
  • 手机刷题:我用的是有道精品课app,还有很多其他好用的;
  • 真题模拟:也在科二文件夹里。

科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数学)

这一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不用背的,包括高中数学知识,本科高数线代,大家别立马实诚的去看完高中和本科的所有知识,因为考试对高数线代的要求特别低,考的题都很简单,直接看冲刺课会比较快;一类要背的,之后讲。
不用背的部分我准备的时间比较短,因为平时有兼职家教,高中的东西记得比较清楚,本科的东西也还没有忘记。复习时推荐大家用冲刺视频搞定所有不需要背的题目的知识点。
我当时是在B站上看的,只用120分钟就梳理完了所有知识点。但是现在被删了,没办法,大家可以自行去寻找一下,我会把我的笔记分享一下。
要背的部分其实也很简单,知识点在讲义部分的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上面的复习视频里看到将重点都划了出来,我就写进我的背诵清单里,考前反复背就可以了。
整张卷分值最多最费时间的是最后一题教学设计,相当于一个小作文,但是掌握了做题套路,就非常简单了。但是科三作为最后一科,很容易精疲力竭导致状态不好,我就是,写最后一题的时候感觉时间很赶,刚刚好写完,还是比较惊险的。
附录材料:
  • 我的笔记:字丑莫嘲。。。建议大家还是自己总结哦~
  • 视频课程:如果是时间很充裕的,可以看系列视频,我这里只有粉笔的视频;
  • 配套教材:在科三文件夹的教材里
  • 真题模拟:也在科三文件夹里。

备考计划

以下备考计划并不是我当时备考的情况,因为当时走了很多弯路,现秉承着快速高效,不求甚解,只求合格的理念,给大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可能有小伙伴会觉得这个计划太难了,坚持不下来,我觉得你得有个信念,一鼓作气,一次通过,很快就结束。我认为在面对这种内容考完就可以忘记的考试,战线短,逼自己一把,效率会很高,拉长战线,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其实反而效率低下,状态不尽如人意。
至于要不要采用这个方案,我觉得取决于你科三水平,所以建议你先做一张科三真题,估量自己的科三实力,实力差的老老实实安排时间过一遍科三,保证科三没问题,再准备这个一周复习方案
DAY1(周六):
  • 整理自己的所有材料,视频能下载的话下载到ipad或者手机里,讲义打印好装订好,不要东一张西一张,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记教资内容以便整理出背诵清单,推荐活页本等可灵活调整顺序的,我是直接用白纸标上页码的;
  • 看完科一视频(3个半小时),在讲义上标注,总结简答题口诀写到背诵清单里
  • 将待刷选择题大致分为3部分
DAY2(周日):
  • 看完科二视频(12个小时),边看边总结自己的背诵清单
  • 将背诵清单和待刷选择题大致分为4部分
DAY3(周一):
  • 刷科目一选择题第1部分(2小时)
  • 背诵科目二的背诵清单第1部分、刷选择题第1部分(2小时)
  • 看科三视频前半部分(1小时)
DAY4(周二):
  • 刷科目一选择题第2部分(2小时)
  • 背诵科目二的背诵清单第2部分、刷选择题第2部分(2小时)
  • 看科三视频后半部分(1小时)、总结教学设计部分的背诵清单
DAY5(周三):
  • 刷科目一选择题第3部分(2小时)
  • 看科目一作文押题范文,把例子和行文结构拆分,总结到清单里(1小时)
  • 背诵科目二的背诵清单第3部分、刷选择题第3部分(2小时)
DAY6(周四):
  • 背诵科目二的背诵清单第4部分、刷选择题第4部分(2小时)
  • 做科一模拟(2小时)
  • 总结科一背诵清单(1小时)
DAY7(周五):
  • 集中再背一遍科目一、二、三背诵清单
  • 背完了的、心态好的可以上网搜一搜押题、模拟题,但是不要轻信(我在b站上看到预测可以30题一定不会考教师观的,这次考的就是教师观)。
  • 准备好应考物品,搜一下明天的路线,定好起床时间,预想一下明天的早餐吃什么,搜一下中餐在考点附近哪里吃。
  • 早点睡
复习过程中,刷不完的选择题放弃掉,背诵清单里的所有内容至少背两遍。
最后提一句:清单不一定要手抄啊!可以剪下来或者把那一页抽出来用颜色笔标出来,没必要非得手抄的。

临考不要慌

所有应考物品用一个透明文件袋装好:
  • 带齐2证:身份证、准考证(打印)
  • 考试用品:4只黑色签字笔、涂卡笔(检查笔芯长度,别到考场上发现笔芯快用完了)、橡皮
  • 我认为带着会有大帮助的考试用品:铅笔、尺子(25cm最佳)、表(不一定让带进去,但是带进去比教室的钟好看,也容易专注)
  • 随身但不带进考场:巧克力、手机、充电宝、耳机、小瓶装水
  • 觉得自己还没复习完(比如说没背完科二的我):带上背诵清单(一定要用文件袋或者活页本弄好,不要乱七八糟的放到书包里)
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考试时要写的字非常非常多,要注意速度,否则可能写不完;还要注意卷面,不管你字写的怎么样,不要太多涂改、同一行字不要写得歪七扭八。卷子上每道大题都是一块空白的答题区,所以如果监考不严的话,可以在发答题卷还没发试卷的时候用铅笔和尺子预先在材料题的位置划横线。
我一天考三门,考的时候有意志坚持着还好,一考完就发现右手抖的不行,没法握拳,手机都拿不了。直到第三天才好些的。

总结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冗余。
我知道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毛病,考前抱佛脚=网上要资料/土豪买网课=“要到资料就是背完资料”的心态,要资料很积极,到自己背就开始拖延、犯难,甚至资料要过去都没有打开看过,就在百度网盘里躺着。
对于网课视频来说,我犹豫来犹豫去,浪费时间看了好几个机构的课,发现大家讲的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视频的目的就是给从来没有接触过教资考试的小伙伴过一遍要考的东西,要理解要背还是需要我们自己花时间用脑子。所以大家找到一个网课就认准了,之后就得靠自己花时间背了。
对于网上要来的“考前必备100条”、“考前预测”、“科一合格,背这些就够了”等等总结出来的笔记,不是不对、不好,而是不适合每个人,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本背不下来,即使背下来了,上真题也不会做。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总结背诵清单,即使你抄老师总结出来的,也是听老师讲过一遍的,和直接从网上扒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个人认为科二可以不做真题,科一必须做哈,有时间当然都得做,因为你会发现即使你会背,上了考场你还是不会写,最好做真题模拟,做完后没人给你改,你就自己对照着答案,答案里回答的理论部分你不用和他一样,你还是按你背诵的思路来,但是你要学会像参考答案一样结合实例分析,没有实例是拿不到高分的。



posted @ 2021-01-04 21:44  annbaek  阅读(63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