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法(kNN)

《统计学习方法》(第二版)第3章

3 分类问题中的k近邻法

k近邻法不具有显式的学习过程。

3.1 算法(k近邻法)

  1. 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在训练集\(T\)中找出与\(x\)最邻近的\(k\)个点,涵盖这k个点的x的邻域记作\(N_k(x)\)
  2. \(N_k(x)\)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决定\(x\)的类别\(y\)

3.2 k近邻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

距离度量

特征空间中,对每个实例点的距离是两个实例点相似程度的反映。

\(L_p\)距离:

\[L_p(x_i,x_j)=(\sum_{t=1}^n|x_i^{(l)}-x_j^{(l)}|^p)^\frac{1}{p},p \ge 1 \]

\(p=2→欧氏距离\)

\(p=1→曼哈顿距离\)

\(p=\infty→各个坐标距离的最大值\)

\[L_{\infty}(x_i,x_j)=max_l|x_i^{(l)}-x_j^{(l)}| \]

k值的选择

k值较小,学习的近似误差会减小,但是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复杂,容易发生过拟合。

k值较大,整体的模型变得简单,但是学习的近似误差会增大。

通常采用交叉验证法来选取最优的k值。

分类决策规则

往往选择多数表决,即由输入实例的k个邻近的训练实例中的多数类决定输入实例的类。

3.3 实现

最简单的实现:线性扫描(当训练集很大时,计算非常耗时,不可行)

另一种想法:使用特殊的结构存储训练数据

kd树

kd树是一种对K维空间中的实例点进行存储以便对其进行快速检索的树形数据结构。

kd树是二叉树, 表示对K维空间的一个划分( partition)。构造kd树相当于不断地用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将k维空间切分,构成一系列的k维超矩形区域。kd树的每个结点对应于一个k维超矩形区域。

算法(构造平衡kd树)

算法(用kd树的最近邻搜索)

posted @ 2019-05-19 10:17  白芷呀  阅读(3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