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猫的狗

拥抱变化

导航

联想从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

                                                                     联想从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资本快速集聚,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大背景在,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去,不管是在欧美等发达地区还是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中国企业都有所动作。在迎接全球化的过程中,海外收购也成为了中国企业迅速进入海外市场、提升自身实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众多热衷海外并购的企业中,联想尤为突出,甚至被某些国外媒体形容成“攻城略地”。那我们先来看一下,近几年,联想完成了哪些海外收购。

       2004年12月,联想以12.9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堪称完成了蛇吞象的创举。

       2011年1月27日,联想宣布和日本注明品牌NEC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占股51%。

       2011年6月1日,联想宣布6.7亿美元并购德国Medion公司80%股份。

       2012年9月5日,联想宣布收购巴西知名的消费电子厂商CCE公司。

       2012年9月18日,联想宣布收购美国的Stoneware公司。

       2014年9月30日,联想宣布完成对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收购。

       2014年10月,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接手摩托罗拉公司。

       短短10多年,联想就完成了如此高频率的收购狂潮,上面还不包括一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合作成功的收购。联想也受益于收购,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PC生厂商,成为市值超过3000亿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联想的海外并购脚步还没有停止,有消息称,联想正考虑将日本富士通的个人电脑业务收入旗下。然而,对于联想如此不懈的海外收购战略,质疑之声就从未停过。有媒体就称联想为海外市场的“接盘侠”,那么联想通过海外收购到底得到了什么呢?联想如此热衷的的并购战略,是输了和赢了?

       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时,时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就表示:“这个项目,不是飞上天,就是被打下地狱……”的确,海外并购给联想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危机。下面也就将从这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回答联想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

 

                                             势不可挡的飞天路

       一、联想的全球市场战略建立在不断的收购之上。

联想集团2015财年收入为449.12亿美元,在2015年民营企业中压过华为占据第一。在2015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联想位列第231名,较去年的第286名跃升55位。最近几年联想开拓了很多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国香港,台湾,澳门,非洲,中东等地区,2010年,联想PC销量在东南亚联盟增长70%,印度增长104%,拉丁美洲增长105%,如今联想的业务已遍布全球。这一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少不了海外收购所带来的助益的。让我们从市场的角度分析,随着全球化战略的开展并不断并购海外公司,联想是如何一步步扩展自己的影响力的。

早在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就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联想依靠渠道建设占据35%以上的市场份额,依靠发动跑步下乡活动增设乡镇开发商,专门去开发乡镇周边的市场,使得联想在中国20000多个乡镇中建设了16000多个店铺。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可感受到,或在数码城里或在超市里又或是街道旁无不是联想的品牌店。然而联想在这个时候却还是大而不强,靠体量取胜,通过底层的销售占据了市场。

但之后收购IBM的PC部门则是一个跨向高端市场跨向国际的转折点。不同于当年索尼和苹果占据市场,联想缺乏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些年也没有推出带来产业变革的产品。所以联想并购IBM的意义不言而喻,旨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推动国际化的进程以及加快自己核心技术的进步来带动自己在高端市场上的前进。自2005年完成并购IBM的PC业务以及完成自己thinkpad产品线后,联想至今已完成六项业务整合,包括与日本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德国medion和巴西cce、收购美国stoneware以及与中国仁宝成立合资公司。这一系列的收购的目的都在于加快联想全球化的进程,使联想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期于更好的开拓自己的国际市场。

如果我们跳出PC领域从整个数码产品市场角度来看,PC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了,在这个领域里由于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所以形成了一个买家市场,即使联想在PC产业里取得了一个领先的地位也不意味着是真正意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其在未来的市场的销售额也要打上一个问号。尽管PC在联想的产业里占了极大的比重,但也同时要也不得不抓住机遇积极在新兴的领域去扩展,比如手机端和智能家居。所以主张联想不断扩张的一个重要战略便是PC+战略。PC+是指,从智能手机到智能设备等不同类型的设备,都能拥有PC一般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的通信能力。在2014年联想集团与谷歌公布,联想正式完成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收购总额约为29.1亿美元,联想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联想将采取双品牌的策略,即:Moto和Lenovo两个品牌并行的策略,在国内MOTO将作为Lenovo高端产品线的补充,其产品设计、研发、运营等完全独立。联想集团表示将会根据市场的特点来做具体的策略,比如在美国和西欧的市场会以Moto为主;拉美可能是Moto加Lenvono,因为Lenovo已经进入拉美市场;在中国及其他地方将以Lenovo为主,会把Moto的品牌作为高端产品的补充。收购摩托罗拉将使得联想集团获得了一个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移动品牌,能够帮助联想进入欧美等成熟智能手机市场。摩托罗拉虽然今非昔比,但摩托罗拉所具有的运营商渠道也还健全,这对于联想移动终端国际化而言是具有极大裨益的。在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后之所取得的成果从市场的反馈情况来看也是值得称赞的,2015年第三季度在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产品方面在的综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4%,平板电脑的销量更是飞涨323%,其增长速度令人惊艳。依靠这些联想才能在移动终端市场上不断开拓进取其未来也是可期的。

       二、海外收购助力联想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品牌。

联想在收购IBM的PC部门之前的2000年-2005年里,依靠产品的全面性,并且通过严格控制和规定中低端产品的定价和通过严格控制终端零售销售价来使自己达到一个平民化普及化产品的定位。不难看出这时联想的品牌还属于一个国内亲民品牌。2004年,联想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品牌定位,集团体现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模式。2005年联想完成了IBM的PC部门的收购,国际资本引入,联想开始了真正的国际化道路。在产品设计与定位方面,联想集团的设计思路明确,集中研发符合发展潮流的主流终端如thinkpad,整合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随后收购摩托罗拉又让联想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摩托罗拉虽然没落,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联想在这之前虽然在移动终端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主要却是在东南亚这一新兴市场。而摩托罗拉在全球市场内的品牌效应要比联想成熟的多,借助摩托罗拉而形成的品牌效应,将会大幅加快联想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一个成功的品牌特性是具有如下特点的:从整体上与竞争品牌作出区别,是可信的,是持久的。联想收购IBM和摩托罗拉是自己打开国际品牌的敲门砖,让人们了解了这个来自中国集团的实力。不止于此,通过收购之后推出的高端品牌也给了人们摆脱联想只是一个专注于中低端市场形象的机会。简而言之,通过收购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来加强自己的品牌效应,联想便有了一个机会跻身于国际高端品牌,与世界最顶端的企业来一较高下。

三、获得专利和人才是所有科技公司海外收购的重要动机之一,联想也不例外。

我们知道,联想从创立之初就一直缺乏核心技术,以渠道创新立家,在一台电脑的核心配件中,大致由以下几个组成:主板,硬盘,光驱,声卡网卡等,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联想自己的。主板由美国英特尔公司提供,硬盘由美国西部数据公司生产,声卡网卡由台湾瑞昱公司生产,最后联想的电脑在中国组装。联想以前的核心业务一直是PC,但是PC的核心技术却并不在自己手中。2005年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在中国的PC市场虽然很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缺少资本,而是缺少核心技术,三是中国的计算机产业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IBM的PC业务逐渐成为其发展的累赘。IBM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它以核心技术立足,有着极高的产品品质,始终占据着全球高端市场,在国际上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优势互补,为双方带来可观的利益,当然是好事一桩。在此次收购中,联想获得IBM在PC领域的4000余项专利。IBM PC部并未因为更换东家而离开,相反,由于联想的人力资源策略的整合,留住外方大量人才,原IBM的副总裁是现在的CEO兼PC事业部总经理。

2014年10月30日晚间,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随着交易完成,联想集团如愿获得了专利、品牌、运营商渠道与研发团队。杨元庆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点强调了这样一点。他说,“特别值得一提,从今以后联想将拥有丰富的专利组合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使得在全世界所有市场,尤其是成熟市场开展业务。”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集团从谷歌手中获得了2000多项专利,并获得了谷歌2.1万项专利的交叉授权。摩托罗拉旗下的3500名员工以及2000项专利全部归于联想,不仅如此,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组合以及与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也都归于联想。谷歌CEO拉里•佩奇曾在其官方博客写道,谷歌自收购摩托罗拉后,一直在协助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的建立,以及摩托罗拉团队的重建。摩托罗拉拥有出色的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团队,这些人的加入将为联想注入新的活力,帮助联想开拓移动通信的业务。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厂商数量最多、竞争最激烈、同时也是利润最低的主要区域市场,而向海外拓展成为联想、小米等少数厂商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厂商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首先面向的是印度、印尼、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远不如北美、欧洲等地区成熟。而当企业一旦想要进入美国等市场时,专利的重要性就立刻凸显出来。

为了快速积累专利,同年联想集团在专利领域进行了两次并购。3月,联想以1亿美元收购专利组织Unwired Planet持有的21项专利,包括3G、LTE专利以及其它重要移动专利,并同时获得2500项专利的交叉授权;4月,联想又收购了NEC在全球多个国家申请的超过3800项专利组合,涉及专利技术已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的生产制造。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中,华为、中兴由于具备通信背景,可能在手机相关的专利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联想这样的厂商而言,通过收购可能是壮大专利库最快的捷径。

 

                                                 可能来自地狱的挑战

       和所有的海外并购着一样,都会可能面临极大的财务危机,以及收购之后关于市场、文化、法律、员工、业务、品牌整合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就极有可能被收购业务所拖累。

       可以来看一下争议最多的关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例子。

联想从一家本地的挣扎在HP、DELL威胁下的公司,变成了占据PC领域的世界第一份额的巨无霸企业,可以说联想的发展的确从中受益良多,没有这笔收购就不会有现在的联想,它因此成功走上了国际市场。然而,在许多经济学人看来,这次收购却并不那么成功,甚至经常被作为经济学课堂上的反面案例。他们认为,联想收购IBM PC是一次典型的“蛇吞象”案例,就如同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实际上,联想在高价收购IBM PC之后并没有完全获得IBM原来在美国的份额,反而背上了IBM原有的巨额债务,这给联想在短期内带来了非常大的资金缺口。资料显示,由于联想在收购之后承担了IBM近五亿美元的净负债,这使得联想的负债率达到了72%,收购前原本健康的负债率不复存在。而除了负债,IBM PC如此庞大的机构所来带了经营成本,也让联想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正如前文所说,联想遇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被收购之后的IBM PC的商业价值远远不如前。首先发生的一件标志性事件是出于安全问题,美国政府开始限制使用被联想并购之后的IBM电脑。原来IBM可以从美国政府以及其他美国官方组织得到近10亿美元的固定订单,而这笔业务约占原本IBM PC业务的10%。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然而更加可怕的是,由于当时联想在国际上几乎没有知名度,并且出于对中国产品质量的担忧,美国的普通用户和企业也纷纷放弃原有的一贯配置,转而投向了HP、DELL等其他美国品牌。这个结果让IBM PC在被并购之后几乎被彻底挤出美国市场。这也使得联想不得不在2006年3月削减1000份美洲、亚太以及欧洲的全职职位,约占联想总员工的百分之五。而在收购IBM的近10年之后,从2013年第四季度的销售状况来看,联想在PC方面的市场份额排在惠普、戴尔和苹果之后的第四位(9.7%),这是以销售台数为单位统计的。很显然,在联想的经济适用低价销售策略下,若是以销售额统计的话,联想占据的份额更低。

联想自己当然也十分清楚这一点。而PC这个在很多人看来还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在各种新技术的推动下,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夕阳产业:这个世界已经慢慢向移动互联网靠近了,PC业务对联想来说正变成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为了应对这种情形,联想趁着Windows8发布之际也推出了自己的新品:ThinkPad Yoga系列。它是联想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新品,融合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形态。

我们都深深地知道,手机在这个时代具有着关键的地位,而联想也对时代的发展做出了反馈:2014年,联想以29亿美元的代价从谷歌手中接过了摩托罗拉公司。这一举动的目的非常明确,联想希望能够复制当年收购IBM PC的成功,全力进军移动终端市场。然而,当年收购IBM PC伊始的阵痛还历历在目:令人没有想到,或是说意料之中的是,联想这次遇到了更多的问题,当年的幸运似乎不复存在了,甚至有人说这是联想的“滑铁卢”。

2016年5月26日,联想发布了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2015/2016年度业绩财报。财报显示,联想在报告期内收入449.12亿美元,同比减少3%,净亏损1.28亿美元。这份财报引起了业界巨大的震动,这也在资本市场中引起了反应。财报发布次日,联想股票在港股市场跌了3.82%,而事实上在过去一年中,联想的股价下跌了近60%。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联想收购摩托罗拉之后发生的。实际上在我看来,联想手机在2010年-2014年间在国内手机市场尚有一定竞争力,然而随着小米、魅族等国产新兴品牌的崛起,联想作为一家大型传统企业似乎有点跟不上节奏了。他们似乎想通过这笔收购迅速能在国内和国际上站稳脚跟,好好发展自己的移动终端业务,然而实际上摩托罗拉本身自己有有着太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好好审视这笔收购,联想并没有收购摩托罗拉的专利,摩托罗拉的专利仍然为谷歌所持有,所以联想的这笔收购几乎只是买到了摩托罗拉这个牌子而已。那么在现在这个时代,摩托罗拉这个品牌仍然具有和以前一样的品牌号召力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摩托罗拉移动本身赤字运行已有很长时间,即使在芝加哥砍掉了750个职位之后,每季度仍然还是保持亏损状态。2006年时摩托罗拉曾是排名第二的手机制造商,而如今它只在手机生产商中排第16位,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只有1%,几乎到了要被挤出市场的地步。即使是在谷歌旗下,它也没有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如此可见,一起收购案在表面上是光鲜的,可是如何如何在收购中获得真正的价值、收购后对其进行消化,实现业务的增值,可谓任重而道远。

联想在不断海外收购的同时,也接受了大量的外国员工,一方面这是公司发展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如何管理这几万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也是中国企业以前未遇到过的挑战。联想通过将总部迁往美国,任用大量外籍管理人员,规定联想官方语言为英语,这都是联想在多元化整合过程中做出的努力。

 

                                             总结

总体来说,联想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企业,通过不断的海外并购,获得了大量专利和人才,构建起成熟的产业链,开拓了海外市场,提高了自身品牌的内涵和影响力,走出了一条富有“联想特色”的全球化之路。

同时,联想在对所收购的企业的整合上,也是做得相当不错。所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已实现了盈利。联想在海外收购中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其他的企业去学习和思考。

但是,我认为高频率的海外收购这种“野蛮式”的生产,并不会适合将来的联想。作为已经成长起来的国际企业,通过自身的锻造和培养,使“内生长力”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才是更为健康的发展。由“大公司”到真正的“强公司”,很明显,联想还有许多路要走,而对于这条路来说要比海外收购之路更难、更艰辛,之后的每一步更多的依靠应该是联想自身强大的生长力。

 

 

 

题目:

联想从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下,跨国公司几乎涵盖了经济方面的所有种类。很多外国大公司入驻中国。占据了中国一大部分经济市场。虽然这些著名公司带来了新技术,新应用,也同时将新的管理理念和特异的公司文化展现给中国。可是,与此同时这些跨国公司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企业公司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并且如何应对国外跨国公司的挑战显得破不容及。中国企业要想长足发展,研究分析著名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并制定全面的战略计划是刻不容缓的。针对以上问题,我特地选择联想这个中国著名企业为例,详细分析联想是如何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长远发展。如何成为我国著名的跨国公司,以及它的策略,经营理念。以下就是我对上述问题的详细论述。

  联想公司作为中国IT业的领头羊,成立于1984年。由最初仅有几名科技人员发展到如今世界500强大企业。它的成功值得所有起步发展企业的学习。联想公司在跨国公司中站稳脚跟不仅标志着它的成功,也暗含中国IT企业在国际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我们就要从联想企业的成功学习。学习它的经营理念。学习它的战略目标,学习它的长远目光。

  联想如今已经是一家营业额高达几百亿美元的500强大公司。从它的最初创立到如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作为跨国公司,联想公司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公司决策部门目标清晰,目光远大。一直做出正确决策,这期间联想公司不断收购国外的公司,为它走出中国,成为一个著名的跨国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考虑为什么联想要走出中国?联想公司在中国这个人数众多的国家,很早就占据了中国IT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联想公司不满足公司目前的发展现状,便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走出中国,成为一个大的成功的跨国公司。其中就包括联想公司收购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公司,进而便于自己在国外迅速占有一定地位。并且为更多人知晓。

  说起联想公司收购国外著名企业就有很多。这包括2005年联想公司在当时被外人认为是蛇吞象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购了美国IBM的PC业务。经过后期的证明,这无疑是一项最聪明的决定。同时这项举措对于联想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联想公司一跃成为著名的跨国公司。在这之后,联想公司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包括2014年,联想公司抓住机会,从谷歌手中一举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与此同时,同年联想公司又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这无疑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从这些收购案列中不难看出,联想公司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并且如此之成功,与公司高层不断的做这些明智之举分不开的。公司高层们抓住机遇,为了联想公司的长足发展做出不懈努力。这些无疑对于联想公司成为一个著名跨国公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就要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联想公司这么成功,并且联想公司不断收购国外著名的企业,那么联想公司到底从这些收购中得到了什么呢?联想公司从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那么想要详细论述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拿联想公司收购IBM的PC业务为例详细谈一下这个问题吧。

  谈起联想公司收购IBM的PC业务,我们就要详细谈一下当时的收购过程了。

当时的背景是联想公司收购IBM的PC业务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时由于国内PC市场发展遇到了困难,联想公司尤其在PC业务到达了一个瓶颈阶段。可是由于一些原因,联想公司并没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也因此并没有与同行拉开一定的差距。所以联想当时的公司发展算是遇到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挑战。所以当时公司决策部门在当时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将目光放到了国外。他们发现IBM公司知名度很高。而且在国外IBM拥有大量的消费者。所以当时联想公司便克服众多的困难,从IBM这个大公司中收购下了PC业务。这在当时被大多数人看做蛇吞象的不理智行为。可是后来证明联想公司当时的举措是有多么明智。从联想公司后来成功将总部开在美国,成为一个最著名的中国跨国公司就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

  那么然后我们再详细谈谈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首先我们都知道联想的每个产品品牌都有高端机和低端机,这显得很平民化,让那些本来只能由有钱人买的产品,平民也可以适当消费。这对于提高联想公司消费者数量显得异常重要。

  从联想收购IBM这个例子中,其实不难看出联想确实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首先联想公司由于收购美国IBM这个大公司的PC业务不仅使自己的企业规模做的更大,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改善了自己的营销模式。便于公司的经营和长远发展。其次,在联想公司扩大其规模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亏损。但总而言之,联想的这次收购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因为我们不要忘记,联想公司当时正处于走出中国,成为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的阶段,收购IBM的PC业务无疑是联想公司下一目标的基础。收购的成功不仅打开了国外市场,让自己的产品展现给世界更多的消费者。同时想到联想当时的国内形势并不乐观,便不仅会认为联想当时的收购确实是一举两得的聪明之举。从联想公司本身来说,这次收购也同时改善了联想公司的经营方法,改善了联想公司高层关于用人的灵活性。对于公司的经营也是一个好的决定。

   联想公司收购IBM历时了一年多,期间举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得以如愿以偿。最重要的是联想公司并没有让大多数关心的人失望,联想公司妥善经营,最终完全兼容合并,达到了收购的最大效益。由此可见,联想的这次收购果然是一次战略意义上的聪明之举,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联想公司成为一个著名的跨国大公司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让我们再从另外一个例子详细谈一下联想公司历史上通过收购带给这个公司巨大发展契机的另外一个收购举措,就是2014年联想公司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因为我们都知道联想公司一直走的都是双品牌的路线,也即是平民化路线。它坚持让一些高端机同时具有低价,可以让更多的平民有能力消费。在当时打算收购谷歌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时,也正是看准了移动业务发展的良好前景。但是当时也是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别人都说收购别人不要的亏损的业务不可能有好的作为,有好的发展。但是事实证明联想的这次收购又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性的重要举措。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联想公司由于抓住机遇,进而成为我国IT业的领头羊。

  收购从未间断,联想公司由于数次的成功收购也奠定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并且从此走上了跨国公司的大队伍里。在2014年。联想公司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收购活动,联想公司收购IBM的x86业务。因为对于一个互联网大公司来说,关于电脑,手机方面的应用。独立承担一项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联想公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果断受过x86业务。联想公司从这次收购中得到了更多的东西,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收购某个领域一定会让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而且,因为联想公司想要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那么这次收购无疑是提供了一次保障。通过收购x86业务,使得联想公司有了其它国产服务器的竞争可能性。对于联想公司迅速占领国外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收购国外著名的公司对于其知名度的快速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点在上面已经提到过。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联想公司在海外收购在自己并不是很擅长的领域并最终有所建树这点是尤其至关重要的。

  从联想公司在海外收购这几起事件中,最明显可以感觉到的就是联想公司很会抓住机遇,在这些收购过程中,联想公司吸收了很多优秀人才并且学到了很多优秀管理经验。这些对于公司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省去了联想公司的宝贵时间以及大部分资金。因为是收购海外的公司,那么联想公司一定可以学到收购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会把好的适合自己公司的公司文化融入到自己中去,并且加快自己公司的发展进程。当联想公司把感受到的好的文化给融入到自己的公司文化中以后,公司一定会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自己的管理策略,然后将联想公司管理发展的更好。这样对于联想公司的长久发展以及它的发展壮大都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不用去考虑最终联想公司收购结果是好是坏,至少联想公司做出这些决定,证明它是有勇气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而且我们都知道收购有成功也有失败,不管结果如何,我相信联想公司都最终从这些收购经历中学到了宝贵经验。我觉得这些经验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联想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收购经历使自己成为了一家相当成熟的跨国并购公司。在这些过程中,我相信联想公司一定学到了不少经验,我觉得这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说一定是一笔不少的宝贵经验。当联想公司真正成熟起来,我认为这样的公司一定可以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一流公司。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下。

  不可否认的是,不去考虑联想公司最终收购的结果如何,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联想公司做出的这些收购决定一定是经过公司高层结合公司发展路线和公司的长久目标所做出的的最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决定。从联想公司的收购结果来看,不仅在国内外PC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市场联想公司都走过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这对于联想公司成为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从这些收购事件看来,联想公司正可谓发展迅猛,丝毫挡不住它成为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在我看来,联想公司从海外收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这主要也得益于联想公司的高层领导目光远大。当看到公司在国内短期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便着眼于海外,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将公司的命运扭转。一改短期利益为长期利益,让联想公司从此走的更远。

  我们最不应该忽视的一点是在当时联想收购阶段,国内海外收购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当时联想公司海外收购无疑是一次很大胆的尝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联想公司做出了正确的决策,通过收购pc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来彻底让自己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获得大量的海外消费者的喜爱。是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大公司。

  不管结果如何,我相信联想公司都最终从这些收购经历中学到了宝贵经验。我觉得这些经验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联想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收购经历使自己成为了一家相当成熟的跨国并购公司。在这些过程中,我相信联想公司一定学到了不少经验,我觉得这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说一定是一笔不少的宝贵经验。联想公司想要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那么这次收购无疑是提供了一次保障。通过收购x86业务,使得联想公司有了其它国产服务器的竞争可能性。对于联想公司迅速占领国外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收购国外著名的公司对于其知名度的快速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点在上面已经提到过。

   联想公司作为中国IT业的领头羊,成立于1984年。由最初仅有几名科技人员发展到如今世界500强大企业。它的成功值得所有起步发展企业的学习。联想公司在跨国公司中站稳脚跟不仅标志着它的成功,也暗含中国IT企业在国际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我们就要从联想企业的成功学习。学习它的经营理念。学习它的战略目标,学习它的长远目光。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收购这个词语,很显然收购无疑是优胜劣汰,弱者被强者吞并。我们应该很显然就想得到对于大公司来说是肯定不会着眼于眼前暂时的利益的。他们肯定会看的更远,所以对于一个公司要想走得长远那么这个公司一定也需要一个具有长远目标的领导人。联想公司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它通过收购海外PC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使自己在海外市场拥有一定的领导力,同时也具有广大的消费者,并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联想公司由于数次的成功收购也奠定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并且从此走上了跨国公司的大队伍里。在2014年。联想公司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收购活动,联想公司收购IBM的x86业务。因为对于一个互联网大公司来说,关于电脑,手机方面的应用。独立承担一项绝对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联想公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果断受过x86业务。联想公司从这次收购中得到了更多的东西,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收购某个领域一定会让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从联想公司在海外收购这几起事件中,最明显可以感觉到的就是联想公司很会抓住机遇,在这些收购过程中,联想公司吸收了很多优秀人才并且学到了很多优秀管理经验。这些对于公司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省去了联想公司的宝贵时间以及大部分资金。因为是收购海外的公司,那么联想公司一定可以学到收购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会把好的适合自己公司的公司文化融入到自己中去,并且加快自己公司的发展进程。当联想公司把感受到的好的文化给融入到自己的公司文化中以后,公司一定会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自己的管理策略,然后将联想公司管理发展的更好。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总结,联想公司到底从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很显然,联想的这几次收购一定是成功的,这可以通过后期的历史检验看出。那么做出这些决策的领导人也一定应该受到赞扬,正是由于他们的明确放下才让联想公司得以继续发展下去,并且是以一个成果的引领的IT领头羊跨国公司继续发展下去的。我们应当予以尊敬。

  其次,从这些收购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联想公司正是由于这些成功的收购它才得以在PC和移动应用方面占有一定的市场,其次通过收购大型海外公司的部分业务,联想公司一定可以感受到著名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会加以学习,融入到自己的公司里面。让自己的公司可以更健康的发展。当然在这期间,联想公司一定节约了大部分资金以及获得了一些对自己公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才。

  总之,在我看来联想公司的海外收购无疑是尽管自己公司前途命运的成功的实践。值得我们从中学习,继承。通过这次针对联想公司海外收购的分析,我从中认识到一个公司要想长远发展一定要有精明的领导人制定一些适合大趋势,并且结合本公司的发展现状制定的一些长期目标。

 

 

 

联想从海外收购得到了什么?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越发频繁,利弊如何也引来议论纷纷。作为中国IT界知名企业,联想的多次海外并购更是成为大家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其中最为知名两次并购是2005年并购IBM全球PC业务和2014年并购摩托罗拉。

本文将主要从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两个方面阐述。若仅讨论“得到了什么”,未免如同无本之木,理论底气不足,读者也难信服。故而阐述将包括并购前联想的产业发展情况、被并购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并购给联想带来的利弊,并购前后的对比将会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联想“得到了什么”。最后简要介绍联想并购其他小规模公司的情况,以使阐述更完善。

(一) 联想并购IBM

1、 并购双方简介

联想集团最初是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投资成立的,1988年在香港成立“香港联想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再深圳成立深圳联想公司,并建成低成本的生产基地。九十年代,联想开始进入国外市场。1994年联想在香港上市,三年后,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合并,正式成立中国联想集团。2000年之后,联想分为“联想电脑”和“神舟数码”,并有联想集团作为控股母公司。正式标志联想迈向全球市场的是2004年提出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

IBM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英文简称,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1981年8月12日,IBM宣布推出其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PC)。1992年IBM推出ThinkPad的第一款ThinkPad 700C,便获得了当年多项设计大奖,此后的十年间,IBM陆陆续续推出多款经典的机型,每一款都斩获设计大奖,其中1998年推出的ThinkPad 600是至今为止最畅销的电脑。

2、 收购前联想PC的基本状况

联想从2001年开始实施多元化策略(互联网、IT业务、手机)三年中,联想的总体业务规模维持在230亿元人民币左右,规模虽大,其利润却在下滑:

 

图 1 2001-2003年联想利润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这三年中联想虽然是在盈利,但是其盈利能力却在下降,且销售的净利润从5.07%下降到4.38%。

与此同时,IBM全球PC业务从2001年到2004年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图 2 2001-2004年IBM的PC业务亏损情况

3、 走向收购

21世纪初期,有机构预测中国的PC市场将达到240亿美元,但当时中国的销售额只有8亿美元左右。于是,全球的PC商纷纷看中中国这块市场,国外厂商大量进入,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本来就依靠低成本运营的联想不得不压低售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其次,联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呈现出进军全球市场的发展思路,但是要通过一己之力打通渠道,树立品牌就显得力不从心,较为困难,其在整个90年代的全球化进程也十分缓慢,个人PC 业务仅在亚太地区有一些突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联想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也是十分严重的短板。而这些东西可以完全由IBM来提供,IBM拥有覆盖全球的品牌知名度、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庞大的销售网络。

21世纪初,全球计算机需求量出现下滑,经济萧条导致企业开支缩减,IBM全球PC业务增长率下降。纵观整个IBM公司,其服务业的收入和占比在1994-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软件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15%-18%之间,而利润贡献率高达33%,但是PC业务在2001-2004年却累计亏损达9.65亿美元。加之IBM的市场战略已经和PC业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其主要方向为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很明显,IBM全球PC业务成为了IBM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拖累。

联想在PC领域有技术水平不足、缺乏销售渠道的缺陷,从而需要收购PC业务,IBM为了未来的发展有甩掉PC业务的需求,两个企业在不同的方面都能满足对方的需求,从而出现收购,不论是收购方还是被收购方都能互惠互利,为双方带来利益。

4、 从收购中联想得到了什么?

从直观上看,联想得到了:

品牌

ThinkPad品牌,IBM品牌5年的使用权

技术

IBM PC业务研发体系、研发中心

管理

管理层、管理经验

市场

多元化的产品定位、细分市场

品牌:

ThinkPad这个品牌是IBM花费十几亿美金,耗时十年的时间打造出来的PC知名品牌,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收购之前,IBM的PC在政府市场占有率高达35%,足见ThinkPad的强大影响力。联想拥有此品牌后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联想的名声传遍世界,对联想自身来说将是最大的收益,也正是联想收购IBMPC的最终目的——打开国际市场。

 

图 3 2001年至2016年ThinkPad市场份额

同时,联想还可以使用IBM这个品牌5年的时间,这么做可以在市场接受联想前有一个缓冲期,5年之后,ThinkPad就将和联想密不可分。

技术:

纵观IBM,可以发现,现如今众多电子设备中的标准都是这家公司制定的,同时IBM也是最先涉足个人计算机业务的公司之一,独立研发个人计算机,独立制定技术标准等。历史的积淀让IBM拥有非常强劲的PC研发能力,联想收购IBMPC之后,将获得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以及位于日本大河和美国罗利两个研发中心,这两个研发中心大大提升了联想的技术水平,而且IBM先进的技术研发管理水平还帮助联想原有的技术研发部门发挥了更大的潜能,进一步提升新联想的技术优势,使联想一跃成为PC制造商中的技术领先者,同时联想还通过战略联盟,借助IBM的研发力量和研发成果,牢牢地把握住相对于戴尔等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联想终于拥有了一条从高端到低端的完整的产品线,联想原先占领市场的中低端产品线在充分利用IBM的技术优势得到改进后也更具有竞争力。

管理:

联想集团并购IBMPC完成后,首先对管理层进行了调整。原联想CEO杨元庆接任董事长,新联想CEO由IBM公司高管史蒂芬接任。在新联想的13位管理层里,联想和IBMPC的比例为7:6,与双方股权的比例非常相似,形成这样一个组合是双方沟通和妥协的结果。

但是,当联想收购IBM一周年之后,新联想却有了新举措:

1)   管理层调整,2005年12月,联想集团任命原戴尔公司高管阿梅里奥接替此前的史蒂芬出任CEO一职。通过此举,联想加强了在企业市场和指向方面的力量,完善了自己的客户结构和销售模式。

2)     全球裁员,2006年3月,联想在美洲、亚太和欧洲削减了1000人,通过此举,联想节约了开支,降低了成本,加强了其在全球的竞争力。人员调整是对联想战略布局以及组织结构调整的直接反应,更是联想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部署,联想将自己原有的人员优势嫁接到了新的组织中,并且利用外部招募引进了对东西方文化兼而有佳、且对市场了解甚深的阿梅里奥作为新的经营者。联想减少内耗、直面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雄心渐显。

市场:

 

图 4 2004年到2016年联想PC业务国际市场份额

联想收购IBMPC后,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市场的控制,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增加自己的盈利能力。从图4来看,在联想收购之前,联想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2.43%,但是收购之后,马上达到了6.81%,在2010年之后,联想开始发力,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从2005年的市场第三升到如今的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到了21.8%,可以说联想收购IBMPC的国际化战略是成功的。

(二)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

1、曾经的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加尔文制造公司,是全球芯片制造和电子通讯行业的领导者。曾经的摩托罗拉是一个巨大的电子帝国,统治着全球电子行业的发展。公司于1946年开始涉及手机行业,1956年推出首款传呼机,被称为“个人通讯领域里的新标准”。1973年,摩托罗拉展示了首款移动电话系统的设计原型 DynaTAC。1983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消费级手机--Dynatac 8000x,成为了移动通信技术里的一次里程碑级的进步。2004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刀锋V3”手机,代表了当时消费级手机的巅峰,而这也成为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辉煌的最高点。

刀锋V3之后,摩托罗拉开始走下坡路。摩托罗拉过分注重细节以致于拘泥于细节、过分重视技术而忽略市场运作的企业文化称为摩托罗拉的“致命内伤”。这种内伤外在表现在于产品更新换代缓慢,面对群雄逐鹿的手机市场,公司难以阻挡对手的攻势。同时,公司过度倚重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而忽略市场偏好、市场需求等因素,新产品的研发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也导致了摩托罗拉在手机业务上逐步走向衰落。

 

图 5 部分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历史数据

虽然在2009年摩托罗拉开始拥抱Android系统,终究未能挡住手机行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趋势对于摩托罗拉的冲击。

2、摩托罗拉的谷歌之路:

2011年8月谷歌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此前,苹果的软件-硬件生态模式在为其创造巨大的利润的同时,也挤占了Android系统手机的市场份额。通过收购摩托罗拉,谷歌希望借其硬件方面的优势,建立类似苹果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Android系统的发展。

另一方面,谷歌最为看重的是摩托罗拉手中的专利。作为手机界昔日的元老,摩托罗拉积累了大量的专利。通过收购摩托罗拉,谷歌获得了1.7万余项专利,包括大量手机技术标准中的核心专利。通过谷歌和摩托罗拉的协同发展,实现了Android系统和摩托罗拉专利之间的优势互补,产生了新的竞争优势。

 

图 6 摩托罗拉手机营收情况

然而三年之后,摩托罗拉即遭谷歌抛弃。在被谷歌收购后,摩托罗拉仍然没有实现盈利。谷歌经营与管理摩托罗拉的能力严重不足。收购一年后,摩托罗拉亏损情况继续恶化。截至2014年初,摩托罗拉已经亏损至少10亿美元。另一方面,三年时间内,谷歌不断剥离摩托罗拉的资产和专利,出售了作为全球第二大的摩托罗拉电视机顶盒业务,完全吸收了摩托罗拉的专利。三年已过,这些蛋糕已经食尽,摩托罗拉这个“蛋糕盒”也可以丢弃了。

3、联想的手机产业:

在2000年之前,国内手机市场主要是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家角逐之地。2000年后,国产手机开始异军突起。联想手机业务便是在此时兴起的。

2000年8月,联想收购赢时通,开始进军电子商务领域。2002年年初,联想同厦华建立了合资手机公司,并于当年推出了第一批六款手机。2005年联想手机市场份额进入国内前十强。2006年,联想手机成为国产手机的领头羊。2008年联想移动超越摩托罗拉,进入国内市场前三名。2012年联想成为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第二位。2013年联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进入了前5,国内市场稳居第二名。

然而,联想的形势却并不乐观。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国外手机品牌拥有大量的技术专利,不但领先于国际市场,还瓜分着国内的手机市场。国内方面,国产手机争抢着国内剩余的那点市场。小米、华为、中兴、酷派、步步高……甚至连运营商中国移动都开始涉足手机行业,这些都对联想手机的国内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4、联想从收购中得到了什么?

联想作为中国IT界的龙头企业,在手机行业却有着难以复制PC的传奇,希望通过并购摩托罗拉这副良药解心头之痛。

1)  壮大品牌力量

虽然在2013年联想手机发展势头很猛,他的身份却尴尬。论高端手机,联想难以和三星、苹果比,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品牌影响力更是天壤之别。论低端品牌,联想难以和红米、魅族之流竞争,更没有小米那样的“为发烧而生”的情结。在国内市场的手机关注度中,联想手机的关注度与其市场份额并不相配,足可见联想品牌形象之低。

 

图 7 2014年国内市场手机品牌关注度

联想手机的品牌影响力和自身的体量不成正比,要想增强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必须打造知名品牌。1983年前的丰田在欧美市场是低端车的代名词,丰田投下巨资打造自己的高端车品牌,更是找取名公司取了音近“豪华”(Luxury)的“雷克萨斯”作为品牌名,此后雷克萨斯给丰田带了巨大的利润。丰田的例子就摆在眼前。联想2004年以惊人的蛇吞象之举收购IBM的PC事业部所带来的巨大的品牌力量更是一个自身的经验。

联想手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最快的方法就是并购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在国际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背后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当年IBM的ThinkPad。收购摩托罗拉后,联想将会把它作为自身的重要品牌在国内推广,同时将推广摩托罗拉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占领低端市场,竞争高端市场。

2)  获取核心技术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在技术上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是其发展的先决保证。对于联想手机这样的IT企业来说,技术更是生命线。

近年手机厂商之间的专利竞争已成大乱斗之势。在当前手机市场的竞争环境下,专利甚至成为一些厂商遏制对手发展的工具。专利诉讼麻烦非常大,诉讼期间费用和时间开销都很大。专利侵权所付出的代价也沉重。HTC曾因专利问题在英国和德国遭到禁售,三星因为专利而被罚款1.2亿美元。无论联想手机将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专利都非常重要。

然而联想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专利数量严重不足,核心专利更是少之又少。联想的强项是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其发展历史和经营模式决定了其是以营销为主、技术为辅的企业。从2006年起的近10年中,联想累计投入的研发支出为44.05亿美元,仅为华为2014年单年研发经费的三分之二。

 

图 8 截至2014年国内手机厂商专利数量

在国内的诸厂家中,联想手机单价非常低。近年来国内市场的手机竞争渐趋白热化,经常以价格战赢得消费者,手机单价一降再降。缺乏核心技术的联想手机同样采用低价战略,严重压缩了联想的盈利空间。销量虽大,利润却低,恐怕是联想之殇。

 

图 9 2012年各手机品牌利润与价格

对于联想而言,获得技术和专利的最快方式是购买摩托罗拉。摩托罗拉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即便其已经衰落,但技术仍在。此次并购包括摩托罗拉旗下众多品牌,包括Moto X、Moto G等系列产品。专利方面,联想从谷歌手中获得了摩托罗拉移动的2000余项,以及其余1.5万项专利的特许使用权。即便专利数量上打了折扣,对于联想而言却是可解燃眉之急。除此之外,联想还将获得摩托罗拉的3500名员工,这其中有2000多人是研究开发人员。并购之后,这些技术人员仍将作为摩托罗拉移动的一部分。人才是移动的资源,这些人将会给联想带来更大的技术优势。

3)  盟友和话语权

谁的朋友多,谁的力量就大。谷歌竭力打造自己的Android生态圈,抵制苹果和微软的攻击。然而,在Android市场上,谷歌的朋友却并不多,甚至于谷歌开发自己的原生安卓手机Nexus都只能寻求代工以避免三星等公司的敌视。而联想开拓海外市场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盟友作为后盾。并购摩托罗拉,联想获得了谷歌这样一位盟友,获得其在产品推广和专利上的大力支持,其在欧美发展业务将会变得更加顺利。

并购摩托罗拉,联想的另一个收获便是话语权。企业要做大,话语权非常重要。2012年联想手机的全球出货量为第五,收购摩托罗拉后,将会跃升至第三。这不仅仅代表着产量和利润的提升,更重要的话语权的扩大。在国际贸易竞争与冲突、市场定价、利润空间等方面的权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4)  现实之痛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近3年,摩托罗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联想之痛。

联想手机业务发展真正的问题在于缺乏技术创新。联想自创立以来始终是营销驱动型企业,其经营业务主要以来销售渠道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品牌推广等方式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这些战略在联想手机初创、手机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然而时至今日,市场渐趋饱和,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之下,依靠摩托罗拉的品牌开拓市场,治标难治本。依靠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技术,则其专利实在有限,且没有新的发展,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与此同时,摩托罗拉智能手机还在不断亏损,甚至成为联想的累赘。2015年,联想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跌了13%。同时,联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下跌了1.1%,至4.6%。

倘福祸相较,或未易量。

(三)    其他并购业务

  1. 2009年联想收购美国公司Switchbox,希望在产品中采用新技术,用以吸引用户。
  2. 2011年联想宣布和日本科技巨头NEC成立合资公司,占股51%,成为打开日本这市场的重要一步。不久之后,联想NEC成为日本PC市场第一。
  3. 2011年联想宣布以6.7亿美元并购德国Medion公司80%股份,利用其在西欧地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联想一跃成为德国PC第三,并将欧洲消费领域的市场份额扩大到10%。
  4. 2012年 联想以1.47亿美元收购巴西知名的消费电子厂商CCE公司,进一步拓展其在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
  5. 2014年,联想宣布完成对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收购,随之成为了服务器市场的中国第一与全球第三,正式迈入全球服务器市场的第一阵营。

联想的这些收购业务集中在计算机市场,所以其得益与当年收购IBM的PC业务相仿,为联想拓展PC业务助攻较大。

 

结语:

作为大型跨国企业,联想并购其他企业很正常,但是战略和方向应该重点把握。IBM等众多PC业务的收购应该说非常成功,但是摩托罗拉移动的并购却是福祸参半,最终结果还有待时间验证。

 

 

 

 

 

 

 

 

 

 

 

posted on 2017-01-16 17:05  anf  阅读(142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