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经典台词
关师傅教徒弟,就一个绝招:打。不打不成材,好弟子,名角,一个个都是打出来的,虽然他地位不高,但他却懂许多道理,台后吃越多的苦,台前就越有机会成为名角。说通俗些,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啊,我什么时候能成角儿啊”
这是关师傅最常说的话,因为这里有做人和演戏的道理。仔细一想,其实每个人走什么样的路,能走多远,都是自己决定的。做一件事,自己有什么样的决心,能够 为此吃多少苦,都决定着事情的成败。有时候,别人做再多,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成全自己。若是自己都放弃了,别人也都是白费力。
此言出自练戏的小孩子口中,虽有些通俗,却是大道理。它说出了人立于世的关键,要有一技之能,要专、精、通,还要持之以恒,从一而终。
5.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看过《霸王别姬》的人必定对此印象深刻。程蝶衣在这句话上吃了不少苦,只因念不对它,总是潜意识地读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差点断送了他的戏路。可又有谁想到,当他真正念对了这句话的时候,却也深深相信了这句话,陷进去了 ,一辈子都没有走出来。
他因为“虞姬”而甘愿回到戏班继续挨打练戏,只因虞姬离不开霸王;他为救段小楼甘愿为日本人唱戏,只因虞姬甘愿为霸王而死;他为了不让段小楼惹祸上身宁肯 不再演戏,只因虞姬为了和霸王一样死不屈服,而绝不服软,却也绝不愿连累他……当段小楼可以全身而退不再演霸王也不再想霸王时,程蝶衣却陷死到了虞姬里, 伤痕累累。
段小楼本是安慰程蝶衣,却又一次说透了程蝶衣的命运。他是戏痴,戏迷,活在戏里,却忘了人世上唱到了哪一出。他走不出戏,最后只有死在戏里。
8.青木要是活着,京戏就传到日本国去了
这话就算现在听起来,也隐约有些刺耳。程蝶衣是戏痴,不管对方是谁,他都唱,而且是认真的唱。在他心里,真正理解了艺术无国界,传到哪国无所谓,只要这艺 术别失传就行。可到现在,还有许多人都不能理解这样一种观点,而中国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丢失的。程蝶衣只是一个戏子,却有这样的领悟,确 是难得.
文革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遭受重大损失。程蝶衣看不到这么广,但他只看着跪地求饶的段小楼,他就知道京戏会亡。楚霸王何许人也,是宁死不屈的大英雄,如 今这京戏中的灵魂人物却也只有跪地求饶的份,京戏怕也会名存实亡。这句话让人听了都觉心里一震,仔细琢磨,余味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