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之spi管理模式

 

1)sip管理模式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主要由NSS 、SSI、SSM决定;

  NSS是芯片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引脚,SSI和SSM是SPI_CR1控制器里的的位。

  值得注意的是:NSS分外部引脚和内部引脚的。外部NSS引脚当然就是与GPIO 共用的引脚,芯片上可以肉眼看到这个引脚;内部NSS引脚就是STM32芯片里集成的SPI模块引脚,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它的,换句话说,真正与SPI通信控制器连接的是内部NSS引脚,外部NSS引脚不能直接连到芯片内部的SPI模块,而是先连接内部NSS引脚,通过内部NSS引脚作用SPI模块。

  

2)基本概述:

  位SSM在SPI_CR1控制器里默认为0;

 

  SSM可以控制内部NSS引脚与SSI(一个寄存器,软件模式)相连,还是与NSS外部引脚(真正的STM32引脚,硬件模式)相连。真正作用的是内部NSS引脚(内部NSS引脚才真正连接到SPI通信控制器上)

  当SSM=0,说明使用硬件管理模式,此时NSS有效,内部NSS引脚与外部NSS引脚相连,忽视SSI位,对SPI_CR1的 SSI位 的写操作无效;

  当SSM=1,说明使用软件管理模式,此时SSI位有效,内部NSS引脚与SSI相连,忽视外部NSS引脚,我们可以把外部NSS引脚当做普通IO口;

 

3)配置:

SPI从模式的配置(MSTR=0)
1.硬件模式:SSM=0,当外部NSS为低电平时,内部NSS也为低电平,此时可以传送数据。

      外部NSS引脚必须作为输入模式,此引脚就成为了该器件的片选引脚:

        外部NSS引脚设置为复用功能+无上下拉,外部NSS引脚需要手动连接一个低电平,此时可以传送数据,低电平必须维持到SPI关闭为此,相当片选该从器件;

        外部NSS引脚设置为复用功能+无上下拉,外部NSS引脚手动连接一个高电平,内部NSS引脚被外部高电平拉高,此时不可以转送数据,因为相当取消从器件的片选;
2.软件模式:SSM=1,并SSI=0.STM32芯片让内部NSS引脚为低电平,此时可以传送数据。

      外部NSS引脚被释放,可做普通IO作为其他用途使用。

SPI主模式的配置(MSTR=1)

1.硬件模式:SSM=0  
   A:输入模式:SSOE=0,在外部NSS引脚为高电平,即内部NSS引脚也为高电平时,才能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要使能从设备,还需要一个GPIO引脚。

    在此情况下,外部NSS要是被接低电平,则会进入主模式故障,MSTR会清零,由主模式进入从模式。

    外部NSS引脚需要配置为复用+无上下拉,且外部NSS引脚必须接入一个高电平,它才能维持主模式状态。
   B:输出模式:SSOE=1, 外部NSS引脚会被芯片自动输出低电平,使能从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不需要额外的GPIO引脚就能控制从设备。     

    外部NSS引脚需要配置为复用功能,再把此引脚连接从器件的CS引脚,因为此情况下,外部NSS引脚就相当于片选引脚了。 

2.软件模式:SSM=1,SSI=1,将内部NSS引脚设置为高电平。这样随时可以传输数据。当然多数情况还需要一个GPIO引脚输出低电平,来使能从设备,让从设备可以接收数据。   

3.需要注意的是,SSOE位必须在主模式下配置才有效。它的作用是在硬件管理的主模式下是否开启外部NSS引脚的输入、输出模式。这是芯片手册上说的。 

 

综上所述,NSS引脚就是片选CS引脚是很不负责任的说法。

本人也是参考下面此文章,此作者前半部分讲的非常好,但不能全信此作者讲,特别是他所写的后半部分,有些个人认为还是有些缺陷:

https://blog.csdn.net/andylauren/article/details/52259703

 

 

SPI_CR2  :

 

SPI_CR1:

 

posted @ 2019-10-04 18:37  千浦千钰  阅读(14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