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在说什么?

「今天在场听过我说这番话的人,从这个瞬间开始就能变得幸福」。作者岸见一郎几年前第一次参加阿德勒心理学讲座,听到台上的讲师这么说,他充满着极大的反感。不过几年后,倒是出了这一本讲如何变得幸福的阿德勒心理学书籍。书里也写出了相同的话:由这一瞬间开始变得幸福。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是阿德勒思想的核心:

思维改变、就能立刻幸福。

事情都不用改变,只要改变思维就够这听起来很像是诈骗集团是的宣言,倒是有一些例子可以对照。如果说原本看人生都是灰暗不快乐的,那就像是戴着太阳眼镜在看世界,色调当然会偏黑;那改变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太阳眼镜拿下来就好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小时候很讨厌帮忙做家事尤其是拖地,有时候妈妈会说,如果你今天把家里的地板都用抹布擦过,那就可以打半小时的电动,我就会欢天喜地的去擦地。换个想法,当做下的行为没有改变(擦地板),可是心情整个都不一样了(当然还有打电动的诱惑)。

书中进一步阐释,要改变的思维是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阿德勒学派的主张是「所有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所以具体的来说,本书核心是:用新的思维思考人际关系,有「勇气」去改变思维及行动,马上就能获得幸福。

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

记住就能改变人生的最重要三件事情

阿德勒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哲学,可以到大学开半学期那种。这边我只想介绍你三个可以立即派上用场的重磅级实用观念。就算你只记得其中一个,都能大幅改变对人生的看法。分别是:让一切抱怨都失去借口的目的论、利用课题分离达到行动自由、感受到幸福的行动准则。

1. 决定论vs 目的论:让一切抱怨都失去借口

因为我昨天没读书,所以我考不好。因为我昨天睡不好,所以今天迟到了。

你读书时候有没有用过这样的理由搪塞老师家长?我有。依照决定论的说法,因为没读书,导致考不好、睡不好所以迟到这些都是合理的因果关系。放大来看,就会有因为小时候没受到好栽培,所以现在不成功。因为没有富爸爸、只能当一辈子社畜。

这是决定论的看法,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为现在做解释。这会很像高中学的数学归纳法,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去决定的;从过去可以推导出现在的情况、从现在推导出未来的情况。这样仔细想一想,如果过去决定了一切,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此时此刻的我们,对人生就完全束手无策了。

而「目的论」,是一种彻底颠覆心理学因果定律的想法。现状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某个「目的」,而非无法改变的「过去」

依照上面的例子:

  • 没读书,是为了明天考不好以后有借口可以解释;必须没读书,才不用面对有读书也考很烂的后果
  • 昨天睡不好,是为了今天要睡过头;必须睡不好,这样才能正大光明的迟到

人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原因而行动,而是朝向自己决定好的目的而行动」这就是目的论的主张。套用这种方式,会让一切自己觉得不顺的事情、可以拿出来抱怨的事情瞬间都没有借口了,例如:

  • 我留在这份烂工作,是为了我要养家糊口。 ⇒ 目的是逃避重新找工作的麻烦和不确定性。
  • 我工作品质很糟,因为老板只给我这么多钱。 ⇒ 目的是怕即使花时间做,老板一样觉得很糟,到时就没理由让自己好过了

人,常常决定「不要改变」。

大概是因为对人而言,现在的生活形态即使有点不方便或不顺心,但相对来说,维持现况还比较容易控制、比较轻松吧。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的我」,该怎么应付眼前发生的事,结果又会导致什么状况,这些大概都可以靠经验推测出来。简单来说,就像开一辆很习惯很顺手的老车,就算偶而有点小状况,也都在意料之中,可以轻松处理。

你在人生中的某个阶段选择了「不幸」。不是因为你生在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不幸的情况,而是因为你判断这种「不幸」对自己是一种「有用的状态」。

你喜欢决定论还是目的论的生活态度呢?你决定改变,还是不改变?

2. 课题分离:给你自由行动的勇气

认知没勇气的来源

在接受「目的论」以后,行动之时通常会遇到阻碍:这样谁谁谁会生气,这样某某人会讨厌我;想要获得所有人的喜爱。这就是阿德勒的另一个中心思想:

所有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纷争,差不多都是因为一脚踩进人家的课题里,或是自己的课题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回想起来确实是,例如被规定不能打电动的愤怒(被干涉自己的课题)、老板对工作下指导棋(干涉自己的课题),强制孩子去上才艺班(干涉孩子的课题);就是自己和别人期望的不一样、或是别人和自己的期望不一样时会烦恼会生气。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世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回答

如何区分是谁的课题

还好阿德勒没有这么通俗且一刀两断,不然人人都变成我行我素。阿德勒的说法是:「我们必须站在”这是谁的课题? ”的观点,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切割开来」而要区分是谁的课题,方法也很简单:「因为这个决定而带来的结果,最后会由谁来承受?」

  • 我要打电动⇒ 我自己承担后果,功课不好、睡不好等,是我的课题
  • 老板对工作下指导棋⇒ 老板要承担业绩的,部分是他的课题没错
  • 强制孩子去上才艺班⇒ 孩子以后不会,是他自己的课题

切割以后能干麻?

如果每个人都要照顾自己的课题,那就必须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做出最好的决定,而且不要让其他人干涉。其实就是专注在能控制的(自己的课题、自己的行动),不用去管别人的反应,因为别人怎么反应是他的课题,不是我们的。犹太教的教义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倘若你不会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谁要为你的人生而活?」

如果无法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无法不害怕被人讨厌,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认同的代价,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所以本书的书名才会是「被讨厌的勇气」,即使被讨厌,也要自己决定未来,这才是自由。

 

3. 追求幸福的行动准则:追求主观的贡献感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但反过来说,幸福的关键也在于人际关系

书上明确的指出,所谓幸福,就是获得「我对某人有用处」的感觉,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就是贡献感。

 

11

posted @ 2024-06-28 16:22  情歌z  阅读(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