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m 和 polyfill
最近在学习一些es的新语法,在查阅文档的时候总是能看见shim 和 polyfill这些相关的词汇
单纯的从词典翻译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于是便查询了相关的资料
关于 JavaScript 的兼容性问题,通常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旧版本的 IE 不支持标准的 XMLHttpRequest,但支持自家的 ActiveXObject 方法,对此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
jQuery 的做法是,把两种方法封装成 $.ajax 函数。使用时,只要熟悉 $.ajax 方法就可以了,不用考虑浏览器的兼容问题。
// 伪代码 $.ajax = function(url) { if (isIE) {XMLHttpRequest(url) } else {ActiveXObject(url) } }
还有一种方法是,判断浏览器是否支持 XMLHttpRequest,如果不支持,就用 ActiveXObject 实现一个功能跟 XMLHttpRequest 完全一样的函数。
// 伪代码 if (!XMLHttpRequest) { XMLHttpRequest = function(url) {ActiveXObject(url) } }
这两种方法看似没什么太大的不同,都能解决跨浏览器的兼容问题。但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两种方法代表着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后者明显的思想更加先进。
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
- jQuery 没有遵循标准,这带来了一个学习成本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习这个函数的使用方法;而后者在使用上和标准 API 没什么不同,不存在学习成本。
- 如果某天我们不需要兼容旧 IE 了,后者只要移除兼容代码就可以了,不用改动代码;而前者显然没有这个优势,需要重构代码。遵循标准的代码在维护性方面明显更好。
- 后者还有个好处是,可以按需加载,只在旧浏览器上加载兼容代码。
归纳可以总结为以下的意思:
shim 是一个库,它将一个新的 API 引入到一个旧的环境中,而且仅靠旧环境中已有的手段实现
polyfill 是 shim 的一种,它的 API 是遵循标准的。
polyfill 的做法通常是:先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某个标准 API,如果不支持,就使用旧的技术对浏览器做兼容处理,这样就可以在旧的浏览器上使用新的标准 API。
但在实际情况下,我们一般说 shim,会特指它的 API 不是遵循标准的,与 polyfill 对立。
polyfill 的设计理念更值得去推崇。
polyfill 的思想指导我们如何去设计 API。
比如说,旧浏览器不支持 ES6 的 Array.prototype.find 方法,我们想要在项目中使用 Array.prototype.find,只要 polyfill 就行了,而不是封装一个新的方法。
// 应该这么做 if (!Array.prototype.find) { Array.prototype.find = function() {// ... } } // 而不是这么做 function arrayFind() { if (Array.prototype.find) {// ... } else {// ... } }
当然,很多新的 API 的兼容性问题,网上已经有成熟的 polyfill 方案了,不必重复造轮子。
参考:
https://www.aliyun.com/jiaocheng/77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