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阿里云的下一步
阿里云的下一步
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的静默期,阿里云却有些不太“安静”。
三次降价,牵手浪潮,开放Open Search服务,发布大数据工具……最近半年,阿里云业务布局的节奏突然加快,8月19日更是发布了云生态共建战略“云合计划”,该计划拟招募1万家云服务商,为企业、政府等用户提供一站式云服务,正式吹响了行业由IT时代向DT时代迁移的冲锋号角。
从2009年阿里云团队写下第一行代码开始,5年时间阿里云成长为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绝对领导者。阿里巴巴2013年的财报显示,来自云计算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收入为7.26亿元。
不过,对阿里云总裁王文彬来说接下来依然要打硬仗——横亘在他面前的不但有亚马逊这样的外资巨头以及腾讯、百度等后起之秀,更迫切的是阿里云如何苦练内功,打好底层基础平台,王文彬选择从服务入手“点化”阿里云。
服务是核心竞争力
在王文彬看来,云计算其实是云服务加数据,云服务是软件、硬件加运维服务的三位一体,而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则是关键所在。
如何衡量服务品质?王文彬明确了四个具体指标:稳定、易用、安全、低成本。围绕这四项具体指标,阿里云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稳定性,阿里云的三款核心产品云服务器ECS、云数据库RDS和云存储OSS于今年7月通过国家首批可信云服务认证。
据介绍,云数据库是云端部署中最关键的模块,阿里云对此做了大量技术探索,成为国内应用开源数据库MySQL最好的公司,自研数据库OceanBase也走在业界最前沿。此外,阿里云的云存储OSS,数据持久性公开承诺为10个9(99.99999999%),达到行业最高标准。
阿里云的稳定性也经过了大规模商业实践的验证:2013年“双十一”,支付宝1.88亿笔天量交易,依靠阿里云计算的支撑,实现了零漏单、零故障;借助阿里云提供的大数据处理平台,超过36万人从阿里小贷借款,最小贷款额为1元,并实现3分钟申请、1秒放款、0人工干预。
安全性方面,英国标准协会(简称BSI)在去年底颁给阿里云全球首张云安全国际认证金牌(CSA-STAR),这也是BSI向全球云服务商颁发的首张金牌。
在低成本方面,阿里云更是在今年上半年连续三次降价,最近的一次直接宣布主要针对用户购买率最高的四款基础产品云服务器ECS、云数据库RDS、开放存储服务OSS以及开放缓存服务OCS产品免费试用半年。
在王文彬看来,云计算就像零售行业,“零售行业是靠规模取胜,卖得越多成本越低,把后台系统的供应链做得非常高效,利润就出来了。”
“阿里云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我们的技术产品必须要够硬之外,在整个的服务线上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类似当年淘宝提供远超ebay的整体用户体验,当然我们的用户是企业用户。”
去“IOE”源于刚需
谈到中国云计算发展的广阔空间,王文彬首先提到近20年来,影响中国比美国更为彻底的两次飞跃。
移动电话取代固话的迅猛普及,帮助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不需要几千亿上万亿的投资,人民即可以享受整个通讯的红利。
第二次飞跃来自远超线下零售市场发展的电子商务。没有电子商务,今天一线城市零售业其实还停留在发展房地产上,二三四线城市也没办法享受到零售的服务。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提升了整个零售业的效率,使之冲出房地产的局限,改变了零售服务的产业格局。
王文彬坚信第三次的飞跃来自云计算,原本在后台看不到的IT,将推动中国产业的巨大升级。在IT基础设施远没有美国发达的中国,云计算不但给新型创业企业、新型应用带来快速发展的可靠平台,传统行业的创新与变革也在蔓延。
阿里云早于其他互联网公司布局云计算战略,与其淘宝电商业务的后台技术积累和巨大资本投入息息相关。王文彬最近更加强烈感受到的是背后刚性需求的推动力。
“IOE”的IT架构被传统的软件所绑死,非常没有效率。比如使用一套传统架构,首先可能要付上百万,再每年支付执照费用,新增需求面临实时增加预算,而且方式非常笨重,无法适应互联网的形态,约束了企业的发展。云计算的低成本、易用、稳定、更安全则让IT变得更加可用。阿里云的很多用户选择使用云计算,都是先尝试部分业务,再慢慢迁移更多的系统上云。
去“IOE”由最初的解决成本问题,转变为让IT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挖掘数据资源提供了高弹性可扩展的计算能力。对于另一种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去“IOE”说法,王文彬谈到,阿里云定位国际品牌,也将积极开展提供全球化云计算服务。
让大数据平民化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基础平台服务建好后,中间件服务成为阿里云近来持续发力的领域,其中尤以大数据为其主打特色。
“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一定是基础,没有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不会到来。”王文彬强调,传统软件已经不适应企业对大数据分析的需求。
阿里云最近上线的一系列产品均与数据搜索、存储、分析有关。比如简单日志服务SLS(Simple Log Service)是针对日志收集、存储、查询和分析的服务。SLS可收集云服务和应用程序生成的日志数据并编制索引,提供实时查询海量日志的能力。
开放搜索服务(Open Search)则是解决用户结构化数据搜索需求的托管服务,支持数据结构、搜索排序、数据处理自由定制;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简称ODPS)提供针对TB/PB级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分布式处理能力,应用于数据分析、挖掘、商业智能等领域。目前阿里巴巴的数据业务都运行在ODPS上……
王文彬以ODPS服务为例解释,“阿里云的ODPS可以购买十台,也可以购买一千台,可以购买一万台,客户按量付费,资费完全透明,这是平民化的,跟传统商业软件的路数完全不同。”
云计算让原本“高大上”的IT变得平民化,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IT交付模式,从中小企业到跨国公司、政府、银行,不断有新的客户把IT系统建在阿里云上。仅今年上半年,阿里云就和飞利浦、国家气象局、上汽集团、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河南省政府、中央电视台等客户签订合作协议。
云计算基础平台让计算能力容易被获取,使得各行各业有机会将数据搬迁或存储到一个环境安全统一的基础平台上,而更有价值的,将是推动这些数据分享和交流。
举个简单的例子,阿里云上一家做进出口物流的公司,原来仅仅能掌握货物通关以后到美国这一段的数据,如果能将国内发货的物流状况、以及进入美国以后的数据互通,这一全流程打通,从最源头追溯到国外销售,这才是真正的数据分享。
王文彬认为这是阿里云应该做的服务+数据,将更有社会意义,他期待五年或者十年以后在云端的客户能很自然诞生另一家360、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
绸缪生态系
以服务为抓手夯实阿里云的基石之外,王文彬接下来要做的另一件事是构建阿里云的生态系,用他的话说就是“在通用计算平台之上构建垂直行业”。
不难理解,所谓垂直行业就是指金融云、教育云、医疗云、电商云、政务云等,阿里云的野心不可谓不大,但除了电商行业之外,阿里对其他行业的经验基本为零,实施难度不容小觑。
王文彬决定从系统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入手,拉拢这些处于中间位置的“隐形人”。
目前,诸如东软、中软、盘古网络、上海商派、上海普元等等上百家合作伙伴已经进驻阿里云,一个庞大的云生态帝国初具雏形。
近期推出的云合计划合作伙伴将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提供金融、政府、制造、教育、医药等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包括咨询、架构设计、云迁移、工具应用开发、数据分析等综合云服务。今后企业和单位不需要再花大笔资金去购买服务器来存储数据,以及开发相关软件,只需要租用云计算平台服务即可。
“今天阿里云与合作伙伴建立的合作关系能够让整个IT行业重新洗牌。”王文彬解释,很多合作伙伴在以前传统的IT领域,其实是躲在Oracle、IBM后面,需要和Oracle、IBM交软件的授权费、佣金等,然后自己再提供服务。“你会发现一笔交易可能Oracle拿了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才是自己的。”
在王文彬看来,因为云计算的出现,彻底反转了产业链条的话语权——因为云计算低成本、价格透明,使得合作伙伴的施展拳脚的空间及利润空间空前扩大。
中软国际集团副总裁及新业务CEO刘英杰也表示,云上的开发不仅仅让IT服务企业收获更大的利润率,还将激活工程师们的创造、创新能力,IT产业的变革正在发生,云计算将改变整个产业的价值链条。未来将是没有软件,no software的时代,企业能提供的服务将是关键的竞争力所在。
“云合计划”发布会现场,IT记者们看到两个非常熟悉的身影:原Orac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喻思成和原Oracle产品战略部高级总监刘松,这两者均已加盟阿里云,分别担任阿里技术与业务负责人。
旧的利益链正在解耦,新的联盟正在形成,阿里云生态的化学效应正在发酵。
微博互动地址:http://weibo.com/1644971875/BjUxK5SmG?mod=weibo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