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士毕业去中学教书”想到的

连我妈都知道这事儿在跟我说了,于是认真去看了一下,心情难平,不如写点东西。刚刚敲了一堆,觉得越写越偏,不如重来,直奔主题好了。在看赵寅的人人网日志的时候,觉得跟他很近,毕竟是同龄人,好多东西都能体会。但在看程老师的博文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认知的不同。就从程老师博文开始吧。看完程老师在科学网上的三篇博文,还有其他一些博文,我知道程老师是个难得的好人,正直,有责任心。下面的一些观点我并不想攻击程老师,只是写一些自己想到的东西。

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和学生在认知上的巨大不同。老师认为学生很有科研潜质,也做出了很多很好的工作;而学生却觉得他做的工作很没价值。程老师说赵寅发表了好多会议论文,有一半还是国际会议。看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本科做科研时候的导师,虽然他自己研究不太上心,但他对学术水平的要求还是挺高。我们组算是整个所里发文章很少的了,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们组的同学不够努力,不够优秀。相反,我的导师常常能招到最优秀的本科生来跟他做研究(本科生选导师基本上是比较自由的,好几届的年级第一名都会跟我的导师(当然了你也可以有很多关于优秀的定义,但这些学生在同学中口碑还是不错的),至于研究生选导师则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名额之类的,还有副教授不能带博士的规定)),原来组里的师兄师姐也是相比起来比较优秀的。我们组出文章少的原因,是因为导师要求我们从来投论文只投国际上最好的几个会议。在计算机领域,地位最高的是学术会议,一些期刊虽然也不错,但声誉还是比不上好的会议,而且期刊时效性差,常常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但不同的学科不一样,程老师他们的自动化学科如何我就不清楚了。因为只能投最好的几个会议,我们中论文的几率也就相对小了。我们从来也只看那几个会议上的文章,发表在不入流的会议上的文章,甚至是国内会议的文章,根本没有人看,更谈不上对学术界有什么影响了。正因为这样,我们组虽然发文章少,但最终发表的文章都经得起推敲,有一些创新,而且发表在国际最高水平的会议上,多少会有人看。起码学生自己是认同自己的工作的。大三大四在组里做的时候,我也写了两篇论文,第一篇投出去的时候对自己失望透了,虽然老师还是觉得我的东西有一点新意,但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做的东西。而理所当然的,这篇文章也被拒掉了。后来过了半年的学习和研究,终于有了些实质性的新想法,自己满意一些了,写了第二篇文章,投出去虽然仍然是被拒,但得到的评价却好多了。好的文章没有那么容易发表,像赵寅自己写的那样,好多国内会议期刊找程老师约稿写出来的文章,我觉得水平可能也确实不高。到现在,做研究有几年了,在顶级会议上发表文章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评价文章的好坏也不再是看它发表在哪里了。其实任何时候都应该这样,发表在好的会议或期刊上不代表文章的质量就高,顶级会议上也有水文,当然这是后话。

后来看到程老师的其他一些博文,知道他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念的博士,课程都学得很好,应该是很扎实的。UW是所很好的大学,我也拿到过它的PhD offer,不过最后还是来了Toronto :) 我相信程老师博士期间肯定做到了世界最前面。但可惜的是英文不佳,加上长期在中国工作,程老师的圈子或许已经离世界一流渐渐有了距离。

程老师不赞同学生一下子就想解决世界难题的想法,我很认同。但问题是,解决不了世界难题,有意义的小问题总得做一做吧。就如同盖房子,不能指望一下子房子就盖好出现在眼前了,可以从搬砖开始,一点一点来。搬砖容易,面上也看得到做了很多工作。但光靠搬砖终究是盖不出来房子的,更何况有不少人是一块砖搬来搬去。如果你的目标就是搬砖,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但如果梦想是要盖房子,而等你老了发现你搬了一辈子的砖,离房子还差得远,不知道会有多悲哀。盖房子,终究是要一点钢筋水泥的。做研究,不说世界难题,要有影响力,总得是要有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的。如果一直在做,但是一直在发水文,面上看着好像做了很多东西,却只会让对科研真有热情的人一点一点丧失了最初的激情,最后否定自己的工作,只想逃。当然了,我不是说程老师的工作没有意义,我没有看过也不好评论,但我说的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在国内是有很多的。

对于博士当中学老师是不是浪费资源,或者博士做科研和当中学老师哪个对社会更有价值,各有各的说法,我觉得,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国家不差这一个人,不是每个博士都去当中学老师了。

但我想说的还有最后一点,就是程老师批评现在的学生没有为科学的献身精神。这一点或许他说得对,但我想到了很多其他的东西。首先,学生赵寅应该是吃得起苦的,博士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事情,他吃不起苦能做的出来么,能做到让老师如此称赞么?他不是吃不起苦,他只是累了,他看不到吃这么多苦能给他带来什么。程老师举了好多例子,姚明刘翔之类的。我觉得根本没有可比性。摆在姚明和刘翔面前的是一条通向光明的路,很明确,只要努力了,做好了就会成功。但摆在赵寅面前的不是这样一条路,继续走下去,他或许可以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拿着一份普通的薪水,每年都忙着申请基金和项目,做着自己都觉得没意义的研究。这对他来说,哪里有什么快乐,更遑论成功了。当然了,可能别人会觉得这是成功,但他自己应该不会这么觉得吧。知道前面是这样一条路,凭什么要这些学生去献身,凭什么要他们去吃苦呢?

抛开这个个例不谈,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留不住优秀的学生,这是程老师还有他在博文里提到的另一位张老师都讲到的问题。为什么留不住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是最重要的话,就是高校老师的薪资太低。记得我大三左右的时候也就三四年前,听辅导员讲过说清华大学新进的青年老师还没评上副教授的时候做讲师,一个月就只有五千块钱。清华大学的老师,一个月五千,发达地区好一点的中学老师或许都不止这个数吧,更不用和那些进企业的人比了,我现在读研究生,每个月的奖学金都不止这些。公务员的薪水可能差不多,但大学老师估计比政府部门的清水衙门还要清水衙门,油水比不得他们,还更要累得多。试想你在博士毕业的时候想着你的同学进了大公司,过几年可能买了房买了车过着滋润的日子,而你要是进了大学,一直住着教职工宿舍,清贫朴素,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你还有留下的动力么?当然不排除会有一些对科研非常执着的人会留下,但我们想想,这样的待遇,对这些人公平么?高校本来应该是学术研究最活跃的地方,而科研在任何时候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国家需要尖端科学技术,中国人一直想得诺贝尔奖,可回过头来,国家却这样对待他们的高校老师,这是想要的太多了吧。这样对待科研人员,真没有理由让他们献身,让他们吃苦。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不忙着申请各种基金项目?有多少人能不管那么些物质追求静下心来搞研究?中国学术圈子的种种风气,我觉得都多少与此有关。

我以后如果回国工作,如果情况不改变的话,应该不太会像以前那样倾向于大学了。在企业的研究部门,同样能做研究,但却可以拿到公正一些的待遇,何乐不为。做研究真的不需要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研究应该充满快乐。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每个月有点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衣食无忧了。当人们不用担心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想到去创造。而做出那些创新的人,也理应得到回报。

至于其他的体制问题之类,当然问题多多。不过对那些我也了解不多,就罢了吧。今天有感而发打了一大堆字,现在晚了要睡觉了,到此为止吧。

posted on 2012-11-23 14:25  alexajia  阅读(5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