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 14 metatable (类似操作符重载)

转自:http://www.runoob.com/lua/lua-metatables.html

 

感性认识:

“Lua中Metatable这个概念, 国内将他翻译为元表. 元表为重定义Lua中任意一个对象(值)的默认行为提供了一种公开入口. 如同许多OO语言的操作符重载或方法重载. Metatable能够为我们带来非常灵活的编程方式. 

      具体的说, Lua中每种类型的值都有都有他的默认操作方式, 如, 数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操作, 字符串可以做连接操作, 函数可以做调用操作, 表可以做表项的取值赋值操作. 他们都遵循这些操作的默认逻辑执行, 而这些操作可以通过Metatable来改变. 如, 你可以定义2个表如何相加等. 

      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重定义了2个表的加法操作. 这个例子中将c的__add域改写后将a的Metatable设置为c, 当执行到加法的操作时, Lua首先会检查a是否有Metatable并且Metatable中是否存在__add域, 如果有则调用, 否则将检查b的条件(和a相同), 如果都没有则调用默认加法运算, 而table没有定义默认加法运算, 则会报错.

--定义2个表
a = {5, 6}
b = {7, 8}
--用c来做Metatable
c = {}
--重定义加法操作
c.__add = function(op1, op2)
   for _, item in ipairs(op2) do
      table.insert(op1, item)
   end
   return op1
end
--将a的Metatable设置为c
setmetatable(a, c)
--d现在的样子是{5,6,7,8}
d = a + b

  

转自:http://www.cnblogs.com/simonw/archive/2007/01/17/622032.html

"

 

在 Lua table 中我们可以访问对应的key来得到value值,但是却无法对两个 table 进行操作。

因此 Lua 提供了元表(Metatable),允许我们改变table的行为,每个行为关联了对应的元方法。

例如,使用元表我们可以定义Lua如何计算两个table的相加操作a+b。

当Lua试图对两个表进行相加时,先检查两者之一是否有元表,之后检查是否有一个叫"__add"的字段,若找到,则调用对应的值。"__add"等即时字段,其对应的值(往往是一个函数或是table)就是"元方法"。

有两个很重要的函数来处理元表:

  • setmetatable(table,metatable): 对指定table设置元表(metatable),如果元表(metatable)中存在__metatable键值,setmetatable会失败 。
  • getmetatable(table): 返回对象的元表(metatable)。

以下实例演示了如何对指定的表设置元表:

mytable = {}                          -- 普通表 
mymetatable = {}                      -- 元表
setmetatable(mytable,mymetatable)     -- 把 mymetatable 设为 mytable 的元表

这里的 mytable 是指被操作的table,mymetatable 是操作符重载函数的定于区域

 

以上代码也可以直接写成一行:

mytable = setmetatable({},{})

  

以下为返回对象元表:

getmetatable(mytable)                 -- 这回返回mymetatable

  


__index 元方法

这是 metatable 最常用的键。

当你通过键来访问 table 的时候,如果这个键没有值,那么Lua就会寻找该table的metatable(假定有metatable)中的__index 键。如果__index包含一个表格,Lua会在表格中查找相应的键

我们可以在使用 lua 命令进入交互模式查看:

$ lua
Lua 5.3.0  Copyright (C) 1994-2015 Lua.org, PUC-Rio
> other = { foo = 3 } 
> t = setmetatable({}, { __index = other }) --__index包含一个 table
> t.foo
3
> t.bar
nil

  

如果__index包含一个函数的话,Lua就会调用那个函数table 和 键 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

__index 元方法查看表中元素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返回结果为 nil;如果存在则由 __index 返回结果。

mytable = setmetatable({key1 = "value1"}, {
  __index = function(mytable, key) -- __index 包含一个函数,这函数只会 在用序号访问元素时调用
    if key == "key2" then
      return "metatablevalue"
    else
      return nil
    end
  end
})

print(mytable.key1,mytable.key2)

  

实例输出结果为:

value1    metatablevalue

  

实例解析:

  • mytable 表赋值为 {key1 = "value1"}

  • mytable 设置了元表,元方法为 __index。

  • 在mytable表中查找 key1,如果找到,返回该元素,找不到则继续。

  • 在mytable表中查找 key2,如果找到,返回 metatablevalue,找不到则继续。

  • 判断元表有没有__index方法,如果__index方法是一个函数,则调用该函数。

  • 元方法中查看是否传入 "key2" 键的参数(mytable.key2已设置),如果传入 "key2" 参数返回 "metatablevalue",否则返回 mytable 对应的键值。

     

我们可以将以上代码简单写成:

mytable = setmetatable({key1 = "value1"}, { __index = { key2 = "metatablevalue" } })
print(mytable.key1,mytable.key2)

  

摘录 program in lua 中的解释用以加深理解:

    -- create a namespace
    Window = {}
    -- create the prototype with default values
    Window.prototype = {x=0, y=0, width=100, height=100, }
    -- create a metatable
    Window.mt = {}
    -- declare the constructor function
    function Window.new (o) -- 新建,对 o 添加了 mt,从而绑定 __index 方法
      setmetatable(o, Window.mt)
      return o
    end
-- Now, we define the __index metamethod:
    Window.mt.__index = function (table, key) -- 在 print 的时候调用
      return Window.prototype[key]
    end
-- After that code, we create a new window and query it for an absent field:
    w = Window.new{x=10, y=20, i=1}--新建一个 object
    print(w.width)    --> 100,调试可见width是隐藏的,w只有x y 和 i

  

整体而言,这个语言特性也可以使用简单的办法实现。但是应该在继承和面向对象的特性上有重要作用。目前仅在此简单给出特性,待后续详细体会。

摘自:https://www.lua.org/pil/13.4.1.html

总结

Lua查找一个表元素时的规则,其实就是如下3个步骤:

  • 1.在表中查找,如果找到,返回该元素,找不到则继续
  • 2.判断该表是否有元表,如果没有元表,返回nil,有元表则继续。
  • 3.判断元表有没有__index方法,
    如果__index方法为nil,则返回nil;
    如果__index方法是一个表,则重复1、2、3;
    如果__index方法是一个函数,则返回该函数的返回值。

__newindex 元方法

__newindex 元方法用来对表更新,__index则用来对表访问

当你给表的一个缺少的索引赋值,解释器就会查找__newindex 元方法:如果存在则调用这个函数而不进行赋值操作。

以下实例演示了 __newindex 元方法的应用:

mymetatable = {}
mytable = setmetatable({key1 = "value1"}, { __newindex = mymetatable })

print(mytable.key1)

mytable.newkey = "新值2"
print(mytable.newkey,mymetatable.newkey)

mytable.key1 = "新值1"
print(mytable.key1,mymetatable.key1)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value1
nil    新值2
新值1    nil

  

以上实例中表设置了元方法 __newindex,在对新索引键(newkey)赋值时(mytable.newkey = "新值2"),会调用元方法,而不进行赋值。而如果对已存在的索引键(key1),则会进行赋值,而不调用元方法 __newindex。

以下实例使用了 rawset 函数来更新表:

mytable = setmetatable({key1 = "value1"}, {
  __newindex = function(mytable, key, value)
        rawset(mytable, key, "\""..value.."\"")

  end
})

mytable.key1 = "new value"
mytable.key2 = 4

print(mytable.key1,mytable.key2)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new value    "4"

  

" 下面示例更加明显的展示了 __index 和 __newindex 的差别

    t = {}   -- original table (created somewhere)
    
    -- keep a private access to original table
    local _t = t
    
    -- create proxy
    t = {}
    
    -- create metatable
    local mt = { -- 注意 metatable 操作符重载可以用这种写法
      __index = function (t,k) -- 在访问元素时调用,即 t[2]
        print("*access to element " .. tostring(k))
        return _t[k]   -- access the original table
      end,
    
      __newindex = function (t,k,v) -- 在增加/修改 元素的值时调用,即 t[2] = 90
        print("*update of element " .. tostring(k) ..
                             " to " .. tostring(v))
        _t[k] = v   -- update original table
      end
    }
    setmetatable(t, mt)
This code tracks every access to t:
    > t[2] = 'hello'
    *update of element 2 to hello
    > print(t[2])
    *access to element 2
    hello

这俩的最大差异,就是被不同的过程调用。就好比,__index是访问元素的响应函数,__newindex是增加/修改的响应。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摘自:https://www.lua.org/pil/13.4.4.html

"

 


为表添加操作符

以下实例演示了两表相加操作(相当于重载 + )

-- 计算表中最大值,table.maxn在Lua5.2以上版本中已无法使用
-- 自定义计算表中最大键值函数 table_maxn,即计算表的元素个数
function table_maxn(t)
    local mn = 0
    for k, v in pairs(t) do
        if mn < k then
            mn = k
        end
    end
    return mn
end

-- 两表相加操作
mytable = setmetatable({ 1, 2, 3 }, {
  __add = function(mytable, newtable)
    for i = 1, table_maxn(newtable) do
      table.insert(mytable, table_maxn(mytable)+1,newtable[i])
    end
    return mytable
  end
})

secondtable = {4,5,6}

mytable = mytable + secondtable
    for k,v in ipairs(mytable) do
print(k,v)
end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__add 键包含在元表中,并进行相加操作。 表中对应的操作列表如下:(注意:__是两个下划线)

模式描述
__add 对应的运算符 '+'.
__sub 对应的运算符 '-'.
__mul 对应的运算符 '*'.
__div 对应的运算符 '/'.
__mod 对应的运算符 '%'.
__unm 对应的运算符 '-'.
__concat 对应的运算符 '..'.
__eq 对应的运算符 '=='.
__lt 对应的运算符 '<'.
__le 对应的运算符 '<='.

__call 元方法

__call 元方法在 Lua 调用一个值时调用,相当于 () 的重载。以下实例演示了计算表中元素的和:

-- 计算表中最大值,table.maxn在Lua5.2以上版本中已无法使用
-- 自定义计算表中最大键值函数 table_maxn,即计算表的元素个数
function table_maxn(t)
    local mn = 0
    for k, v in pairs(t) do
        if mn < k then
            mn = k
        end
    end
    return mn
end

-- 定义元方法__call
mytable = setmetatable({10}, {
  __call = function(mytable, newtable)
    sum = 0
    for i = 1, table_maxn(mytable) do
        sum = sum + mytable[i]
    end
    for i = 1, table_maxn(newtable) do
        sum = sum + newtable[i]
    end
    return sum
  end
})
newtable = {10,20,30}
print(mytable(newtable))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70

  


__tostring 元方法

__tostring 元方法用于修改表的输出行为。以下实例我们自定义了表的输出内容(被print的时候调用)

mytable = setmetatable({ 10, 20, 30 }, {
  __tostring = function(mytable)
    sum = 0
    for k, v in pairs(mytable) do
        sum = sum + v
    end
    return "表所有元素的和为 " .. sum
  end
})
print(mytable)

  

以上实例执行输出结果为:

表所有元素的和为 60

  

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元表可以很好的简化我们的代码功能,所以了解 Lua 的元表,可以让我们写出更加简单优秀的 Lua 代码。

posted @ 2018-11-24 11:20  路边的十元钱硬币  阅读(52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