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简介

在《简单工厂模式》一节我们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提到了简单工厂模式违背了开闭原则,而“工厂方法模式”是对简单工厂模式的进一步抽象化,其好处是可以使系统在不修改原来代码的情况下引进新的产品,即满足开闭原则。

优点:

  • 用户只需要知道具体工厂的名称就可得到所要的产品,无须知道产品的具体创建过程。
  • 灵活性增强,对于新产品的创建,只需多写一个相应的工厂类。
  • 典型的解耦框架。高层模块只需要知道产品的抽象类,无须关心其他实现类,满足迪米特法则、依赖倒置原则和里氏替换原则。

缺点:

  • 类的个数容易过多,增加复杂度
  • 增加了系统的抽象性和理解难度
  • 抽象产品只能生产一种产品,此弊端可使用抽象工厂模式解决。

应用场景:

  • 客户只知道创建产品的工厂名,而不知道具体的产品名。如 TCL 电视工厂、海信电视工厂等。
  • 创建对象的任务由多个具体子工厂中的某一个完成,而抽象工厂只提供创建产品的接口。
  • 客户不关心创建产品的细节,只关心产品的品牌

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工厂方法模式由抽象工厂、具体工厂、抽象产品和具体产品等4个要素构成。本节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1. 模式的结构

工厂方法模式的主要角色如下。

  1.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提供了创建产品的接口,调用者通过它访问具体工厂的工厂方法 newProduct() 来创建产品。
  2.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主要是实现抽象工厂中的抽象方法,完成具体产品的创建。
  3. 抽象产品(Product):定义了产品的规范,描述了产品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4.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实现了抽象产品角色所定义的接口,由具体工厂来创建,它同具体工厂之间一一对应。

代码示例

// 产品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ICar { // 也可定义为抽象类,但接口扩展性更好
    void drive();
}
// 若干具体的产品 //
public class Bmw implements IC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ive() { System.out.println("drive a Bmw"); }
}
public class Benz implements IC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ive() { System.out.println("drive a Benz"); }
}
public class Audi implements ICa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ive() { System.out.println("drive a Audi"); }
}
// 工厂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IFactory { // 也可定义为抽象类,但接口扩展性更好
    public ICar create();
}
// 若干具体的工厂,与具体产品一一对应 //
public class Bmw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Car create() { return new Bmw(); }
}
public class Benz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Car create() { return new Benz(); }
}
public class Audi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ICar create() { return new Audi(); }
}

 

posted on 2021-09-27 20:30  Ryan520  阅读(3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