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不读是一种什么病?
买书不读是一种什么病?
在日语中有这么个词特别的单词:積ん読(Tsundoku),用来形容买很多书却把它们扔在角落积灰的行为,这个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治时代,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对,说的就是你。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告诉我,你书架上和 Kindle 中现在放着的书里,有几本你读了还不到 1/3?有几本根本就没打开过?
“买书不读”就像 14 世纪流行欧洲的黑死病一样,堪称当代社会最严重的瘟疫之一,它虽然不会威胁你的生命,却会谋杀你的钱包,并带给你永无止境的负罪感。今年 4 月 21 日,亚马逊中国发布了《2016 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将近 1/4 的受访者一年看书不超过 5 本。2015 年美国电子书商 Kobo 研究也发现,60% 电子书消费者从来没打开过他们买回来的东西。
说到买书不读的原因,最普遍的理由是“没时间”和“静不下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上厕所时总是我们阅读效率最高的时候,卫生间这个迷之圣地不仅圈出了封闭的空间和固定的时间,还将其他一切会让你分心的娱乐方式排除在外,只要那扇毛玻璃门一关上,别说黑格尔和康德了,给我一卷手纸我能把洗发水配方表都背下来。
为了能静下心来读书,我们往往要抵制住的手机、游戏、电影的诱惑,这也是很多人在 iPad 和 Kindle 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原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毫不费力的选择打游戏而非读书?这是因为大脑已经自动替你选择了最有效率的娱乐方式,而其选择的依据则是浸入难度的不同。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读图时代,大数据和信息图风靡一时,纯文字书籍这种形式本身已经不再是获取信息最有效率的方式。
和游戏对比一下,我们就能发现不同媒介在获取信息的友好程度上有多大差别。在《为什么游戏重要?》一文中, RED 老师讲过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将游戏看成一种放松身心的娱乐时,往往也就默认它必须是浅薄的,而没有意识到蕴含在游戏过程中的高互动性、高参与感在与虚拟世界的体验结合之后,在艺术创作层面带来的可能性,更没有意识到人类在不知不觉的游戏过程中所投入的情感,是比任何其它艺术形式都要更加强烈和直接的。”
如果我们的刻板印象已经将放松身心等同于浅薄,那么,当我们将读书看成一种门槛较高、难以浸入的活动时,往往也就默认了它的高雅,并将它从“娱乐”的范围中排除了出去。在时间的洗涤下,书籍——这种历史最为悠久的信息载体——本身已经被神圣化,成为了“知识”的象征,可说到底,它和游戏电影们的差别只是不同类型的媒介而已。
一个真正爱看(某本)书的人,感兴趣的是书籍的内容而非载体,哪怕把字印在天花板上他都能仰着脖子看完。而我们买书不读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对那本书的内容不够感兴趣。
面对墙角积灰的书堆,我曾经扪心自问:我真的有那么想看这些书吗?既然我对它的兴趣都不足以让我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翻开,为什么我还在坚持不懈的买书?
最大的锅一定是图书电商的:他们丧心病狂的打折,不买简直就是吃亏。便宜是促使我们屯书的前提条件,在印刷术普及之前,书籍一度是权贵阶层们用来炫富的方式。而在看个电影吃顿饭都要百八十块钱的今天,书籍变成了最便宜的正版娱乐形式。便宜不仅让我们开始屯书,还使我们屯起了游戏,欧美网友们根据日文单词 Tsundoku 发明了新单词 Steamdoku,专门用来形容在 Steam 上买了游戏而不打的行为。
除了便宜,储物癖也在驱动着我们不断下单——剁手——再下单。在当代青少年的三大特征“买书不读,买游戏不打,买黑胶不听”中,占有欲扮演着罪魁祸首的角色。一套心水的漫画怎么能不收全呢?一部心爱的电影怎么能不买蓝光呢?收藏才是正义啊,虽然我知道把这本书这张碟买回家来使用的机会约等于零,但这株毒草一天不拔我的灵魂就一天不得安宁。
被称为“外国豆瓣”的 Goodreads 网站上有个小组叫做 Book Buying Addicts Anonymous(买书成瘾症),聚集着一大波买书不读的病友。对这些重症患者来说,买书已经演化为了成瘾行为,当你在从事飞叶子、抽烟等其他上瘾性行为时,大脑会释放出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化合物,正是它让你在购物时兴奋到颤栗。艾奥瓦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唐纳德·布莱克写道:“购物已经成为全美排名第一的娱乐活动,人们购物是因为他们乐在其中。”回想一下你收快递时的心情,是时候给自己打一针安定了。
在后现代主义中,消费主义也被视为是一种获得愉悦的活动形式。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种狂欢与释放,人们通过购买符号逃离日常生活的空虚无聊,获得满足与愉悦。购物在上帝已死的时代起到了宗教的作用,给了我们表达内心的狂热与忠诚的渠道:“给爸爸打钱!”
鲍德里亚还认为,广告赋予了商品一种文化迷思,促使消费者为了建构个人认同而进行消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贴标签”。作为一个星战粉,我怎么能不收齐星战 1-7 蓝光全集?有时我们买东西已经不是为了使用欣赏,而是提醒自己我应该是个怎样的人。We are what we buy,购物行为本身是一种流行且有效的自我表达方式,它正在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身份。
至于“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借书这个行为排除了书籍的收藏和贴标签两种属性,让它只剩下承载信息一种用处。所以,面对一本看不进去的书,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从朋友那里借来蹲在厕所看,虽然感觉有点对不起朋友……
通过上述胡说八道,我们已经对“买书不读”的行为进行了洗地,可是当深夜面对书架的时候,我还是能听见无数未拆封书籍的冤魂在向我控诉,我该拿这份负罪感怎么办?
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有时我们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毫无兴趣的电影,只因为害怕浪费了票钱。这种行为在经济学家们眼中反而是“不理智”的,因为它基于不相关信息,错误的分配了时间资源。所以,你大可抛开“来都来了”和“值回票价”的心理,学学 Steam 玩家们的豁达态度:“我已经浪费钱买游戏了,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玩游戏?”
买书不读产生的负罪感一部分来源于沉没成本,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抽丝”,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不是我们原来认识的那个人。下单时的你可能真的对《三峡水电站水位与铁三角耳机声音效果研究》非常感兴趣,可是当加完班考完试拖完稿快递到手之后,你已经不是买书时的那个你了,此时的你只想躺在床上边吃炸鸡边看岳云鹏相声,至于发电机组到底是西门子还是通用,你已经无所谓了。
无论你看书的目的是为了放飞自我还是涨知识走向人生巅峰,追根到底,我们之所以读书,是因为读书能带给我们实打实的满足与快乐。买书不读非但不是病,而是一种再合理不过的行为,因为对“病友”们来说,买书这项活动本身带给你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过了读书。
谁规定买了书就非得读呢?总之,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