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模型、pthread 系列函数 和 简单多线程服务器端程序

一、线程有3种模型,分别是N:1用户线程模型,1:1核心线程模型和N:M混合线程模型,posix thread属于1:1模型。


(一)、N:1用户线程模型

“线程实现”建立在“进程控制”机制之上,由用户空间的程序库来管理。OS内核完全不知道线程信息。这些线程称为用户空间线程。这些线程都工作在“进

程竞争范围”(process contention scope):各个线程在同一进程竞争“被调度的CPU时间”(但不直接和其他进程中的线程竞争)。



在N:1线程模型中,内核不干涉线程的任何生命活动,也不干涉同一进程中的线程环境切换。

在N:1线程模型中,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只能调度到一个CPU,这种约束限制了可用的并行总量。

第二个缺点是如果某个线程执行了一个“阻塞式”操作(如read),那么,进程中的所有线程都会阻塞,直至那个操作结束。为此,一些线程的实现是为

这些阻塞式函数提供包装器,用非阻塞版本替换这些系统调用,以消除这种限制。


(二)、1:1核心线程模型 pthread线程库--NPTL(Native POSIX Threading Library)

在1:1核心线程模型中,应用程序创建的每一个线程(也有书称为LWP)都由一个核心线程直接管理。OS内核将每一个核心线程都调到系统CPU上,

因此,所有线程都工作在“系统竞争范围”(system contention scope):线程直接和“系统范围”内的其他线程竞争。

这种线程的创建与调度由内核完成,因为这种线程的系统开销比较大(但一般来说,比进程开销小)




(三)、N:M混合线程模型  NGPT(Next Generation POSIX Threads)

N:M混合线程模型提供了两级控制,将用户线程映射为系统的可调度体以实现并行,这个可调度体称为轻量级进程(LWP:light weight process),LWP
再一一映射到核心线程。如下图所示。OS内核将每一个核心线程都调到系统CPU上,因此,所有线程都工作在“系统竞争范围”。


据说一些类UNIX系统(如Solaris)已经实现了比较成熟的M:N线程模型, 其性能比起linux的线程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利用SMP结构。

按照2003年3月NGPT官方网站上的通知,NGPT考虑到NPTL日益广泛地为人所接受,为避免不同的线程库版本引起的混乱,今后将不再进行进一步开发,而今进行支持性的维护工作。也就是说,NGPT已经放弃与NPTL竞争下一代Linux POSIX线程库标准。


二、posix 线程概述

我们知道,进程在各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运行,进程之间共享数据需要用进程间通信机制,有些情况需要在一个进程中同时执行多个控制流程,这时候

线程就派上了用场,比如实现一个图形界面的下载软件,一方面需要和用户交互,等待和处理用户的鼠标键盘事件,另一方面又需要同时下载多个文

件,等待和处理从多个网络主机发来的数据,这些任务都需要一个“等待-处理”的循环,可以用多线程实现,一个线程专门负责与用户交互,另外几个线

程每个线程负责和一个网络主机通信。


以前我们讲过,main函数和信号处理函数是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多个控制流程,多线程也是如此,但是比信号处理函数更加灵活,信号处理函数的

控制流程只是在信号递达时产生,在处理完信号之后就结束,而多线程的控制流程可以长期并存,操作系统会在各线程之间调度和切换,就像在多个进

程之间调度和切换一样。由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同一地址空间,因此Text Segment、Data Segment都是共享的,如果定义一个函数,在各线程

中都可以调用,如果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在各线程中都可以访问到,除此之外,各线程还共享以下进程资源和环境:


文件描述符表

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SIG_IGN、SIG_DFL或者自定义的信号处理函数)

当前工作目录

用户id和组id


但有些资源是每个线程各有一份的:

线程id

上下文,包括各种寄存器的值、程序计数器和栈指针

栈空间

errno变量

信号屏蔽字

调度优先级


我们将要学习的线程库函数是由POSIX标准定义的,称为POSIX thread或者pthread。在Linux上线程函数位于libpthread共享库中,因此在编译时要加上-lpthread选项。


注:linux 2.6 以后的线程就是由用户态的pthread库实现的.使用pthread以后在用户看来每一个task_struct就对应一个线程而一组线程以及它们所共同引用的一组资源就是一个进程.在linux 2.6中, 内核有了线程组的概念, task_struct结构中增加了一个tgid(thread group id)字段. getpid(获取进程ID)系统调用返回的也是tast_struct中的tgid, 而tast_struct中的pid则由gettid系统调用来返回。

当线程停止/继续, 或者是收到一个致命信号时, 内核会将处理动作施加到整个线程组中。
比如程序a.out运行时,创建了一个线程。假设主线程的pid是10001、子线程是10002(它们的tgid都是10001)。这时如果你kill 10002,是可以把10001和10002这两个线程一起杀死的,尽管执行ps命令的时候根本看不到10002这个进程。如果你不知道linux线程背后的故事,肯定会觉得遇到灵异事件了。

 


三、pthread 系列函数

(一)

功能: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原型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arg);
参数
thread:返回线程ID
attr:设置线程的属性,attr为NULL表示使用默认属性
start_routine:是个函数地址,线程启动后要执行的函数
arg:传给线程启动函数的参数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错误检查:

以前学过的系统函数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而错误号保存在全局变量errno中,而pthread库的函数都是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号,虽然每个线程也都有一个errno,但这是为了兼容其它函数接口而提供的,pthread库本身并不使用它,通过返回值返回错误码更加清晰。由于pthread_create的错误码不保存在errno中,因此不能直接用perror(3)打印错误信息,可以先用strerror(3)把错误号转换成错误信息再打印。


(二)

功能:线程终止
原型 void pthread_exit(void *value_ptr);
参数
value_ptr:value_ptr不要指向一个局部变量,因为当其它线程得到这个返回指针时线程函数已经退出了。
返回值:无返回值,跟进程一样,线程结束的时候无法返回到它的调用者(自身)


如果需要只终止某个线程而不终止整个进程,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从线程函数return。这种方法对主线程不适用,从main函数return相当于调用exit,而如果任意一个线程调用了exit或_exit,则整个进程的所有线程都终止。

2、一个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cancel 终止同一进程中的另一个线程。

3、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exit终止自己。


(三)

功能:等待线程结束
原型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value_ptr);
参数
thread:线程ID
value_ptr:它指向一个指针,后者指向线程的返回值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当pthread_create 中的 start_routine返回时,这个线程就退出了,其它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join得到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类似于父进程调用wait(2)得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直到id为thread的线程终止。thread线程以不同的方法终止,通过pthread_join得到的终止状态是不同的,总结如下:

1、如果thread线程通过return返回,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thread线程函数的返回值。

2、如果thread线程被别的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异常终止掉,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常数PTHREAD_CANCELED。

3、如果thread线程是自己调用pthread_exit终止的,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存放的是传给pthread_exit的参数。

如果对thread线程的终止状态不感兴趣,可以传NULL给value_ptr参数。


(四)

功能:返回线程ID
原型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返回值:成功返回线程id

在Linux上,pthread_t类型是一个地址值,属于同一进程的多个线程调用getpid(2)可以得到相同的进程号,而调用pthread_self(3)得到的线程号各不相同。线程id只在当前进程中保证是唯一的,在不同的系统中pthread_t这个类型有不同的实现,它可能是一个整数值,也可能是一个结构体,也可能是一个地址,所以不能简单地当成整数用printf打印。


(五)

功能:取消一个执行中的线程
原型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参数
thread:线程ID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一个新创建的线程默认取消状态(cancelability state)是可取消的,取消类型( cancelability type)是同步的,即在某个可取消点( cancellation point,即在执行某些函数的时候)才会取消线程。具体可以man 一下。

相关函数 int pthread_setcancelstate(int state, int *oldstate);  int pthread_setcanceltype(int type, int *oldtype); 为保证一个事务型处理逻辑的完整可以使用这两个函数,如下举例,主线程创建完线程睡眠一阵调用pthread_cancel,test是thread_function。

 

 C++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void *test(void *arg)
{
    for (int i = 0; i < 10; i++)
    {
        pthread_setcancelstate(PTHREAD_CANCEL_DISABLE, NULL);
        printf("start: %d; ", i);
        sleep(1);
        printf("end: %d\n", i);
        if (i > 7)
        {
            pthread_setcancelstate(PTHREAD_CANCEL_ENABLE, NULL);
            pthread_testcancel();
        }
    }
    return (void *)0;
}


就算我们在完成一次完整逻辑后不立即改回 PTHREAD_CANCEL_ENABLE,就算后续循环再次调用 PTHREAD_CANCEL_DISABLE 设置,其 "未决状态" 依然会保留的。循环执行i=0~8 后,i=9时在sleep可取消点线程被中断。


(六)

功能:将一个线程分离
原型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参数
thread:线程ID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码

一般情况下,线程终止后,其终止状态一直保留到其它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获取它的状态为止(僵线程)。但是线程也可以被置为detach状态,这样的线程一旦终止就立刻回收它占用的所有资源,而不保留终止状态。不能对一个已经处于detach状态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这样的调用将返回EINVAL。对一个尚未detach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或pthread_detach都可以把该线程置为detach状态,也就是说,不能对同一线程调用两次pthread_join,或者如果已经对一个线程调用了pthread_detach就不能再调用pthread_join了。

这个函数既可以在主线程中调用,也可以在thread_function里面调用。

在主线程中通过线程属性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如下:

 

 C++ Code 
1
2
3
4
5
6
7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t tid;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est, "a"); // test is thread_function
sleep(3);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下面写个程序走一下这些函数:

 

 C++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ys/ipc.h>
#include<sys/msg.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unistd.h>
#include<errno.h>
#include<pthread.h>
#include<string.h>

#define ERR_EXIT(m) \
    do { \
        perror(m); \
        exit(EXIT_FAILURE); \
    } while(0)

void *routine(void *arg)
{
    int i;
    for (i = 0; i < 20; i++)
    {
        printf("B");
        fflush(stdout);
        usleep(20);
        /*
            if (i == 3)
                pthread_exit("ABC");
            */
    }
    return "DEF";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int ret;
    if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routine, NULL)) != 0)
    {
        fprintf(stderr, "pthread create: %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int i;
    for (i = 0; i < 20; i++)
    {
        printf("A");
        fflush(stdout);
        usleep(20);
    }

    void *value;
    if ((ret = pthread_join(tid, &value)) != 0)
    {
        fprintf(stderr, "pthread create: %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printf("\n");

    printf("return msg=%s\n", (char *)value);
    return 0;
}

 

创建一个线程,主线程打印A,新线程打印B,主线程调用pthread_join 等待新线程退出,打印退出值。

simba@ubuntu:~/Documents/code/linux_programming/UNP/pthread$ ./pthread_create 
ABA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ABABBABABABB
return msg=DEF

在新线程中也可调用pthread_exit 退出。


四、简单的多线程服务器端程序

在将socket 编程的时候曾经使用fork 多进程的方式来实现并发,现在尝试使用多线程方式来实现:

 

 C++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ERR_EXIT(m) \
        do \
        { \
                perror(m); \
                exit(EXIT_FAILURE); \
        } while(0)

void echo_srv(int conn)
{
    char recvbuf[1024];
    while (1)
    {
        memset(recvbuf, 0, sizeof(recvbuf));
        int ret = read(conn, recvbuf, sizeof(recvbuf));
        if (ret == 0)
        {
            printf("client close\n");
            break;
        }
        else if (ret == -1)
            ERR_EXIT("read");
        fputs(recvbuf, stdout);
        write(conn, recvbuf, ret);
    }
   close(conn);
}

void *thread_routine(void *arg)
{
    /* 主线程没有调用pthread_join等待线程退出 */
    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剥离线程,避免产生僵线程
    /*int conn = (int)arg;*/
    int conn = *((int *)arg);
    free(arg);
    echo_srv(conn);
    printf("exiting thread ...\n");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int listenfd;
    if ((listenfd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 0)
        ERR_EXIT("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
    memset(&servaddr, 0, sizeof(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addr.sin_port = htons(5188);
    serv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int on = 1;
    if (setsockopt(listen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n, sizeof(on)) < 0)
        ERR_EXIT("setsockopt");

    if (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servaddr, sizeof(servaddr)) < 0)
        ERR_EXIT("bind");
    if (listen(listenfd, SOMAXCONN) < 0)
        ERR_EXIT("listen");

    struct sockaddr_in peeraddr;
    socklen_t peerlen = sizeof(peeraddr);
    int conn;

    while (1)
    {
        if ((conn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 *)&peeraddr, &peerlen)) < 0)
            ERR_EXIT("accept");

        printf("ip=%s port=%d\n", inet_ntoa(peeraddr.sin_addr), ntohs(peeraddr.sin_port));

        pthread_t tid;
        //      int ret;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 race condition问题,竟态问题
        int *p = malloc(sizeof(int));
        *p = conn;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p);
        /*
                if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 0) //64位系统时指针不是4个字节,不可移植
                {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s\n", strerror(ret));
                    exit(EXIT_FAILURE);
                }
        */
    }

 

程序逻辑并不复杂,一旦accept 返回一个已连接套接字,就创建一个新线程对其服务,在每个新线程thread_routine 中调用pthread_detach 剥离线程,我们的主线程不能调用pthread_join 等待这些新线程的退出,因为还要返回while 循环开头去在accept 中阻塞监听。

如果使用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存在的问题是如果accept 再次返回一个已连接套接字,而此时thread_routine 函数还没取走conn 时,可能会读取到已经被更改的conn 值。

如果使用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routine, (void*)conn); 存在的问题是在64位系统中指针不是4个字节而是8个字节,即不可移植 性。

使用上述未被注释的做法,每次返回一个conn,就malloc 一块内存存放起来,在thread_routine 函数中去读取即可。

开多个客户端,可以看到正常服务。


后记:其实 pthread 系列函数也可以应用于进程间加锁,怎么应用到多进程场合呢,被多个进程共享呢?

很简单,首先需要设置互斥锁的进程间共享属性:

 

 

 C++ Code 
1
2
3
4
  int pshared);
pthread_mutexattr_t mattr;
pthread_mutexattr_init(&mattr);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mattr, PTHREAD_PROCESS_SHARED);

其次,为了达到多进程共享的需要,互斥锁对象需要创建在共享内存中。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Linux系统都支持这个特性,程序里需要检查是否定义了_POSIX_SHARED_MEMORY_OBJECTS宏,只有定义了才能用这种方式实现进程间互斥锁。



参考:

《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

《UNP》

《APUE》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mthreadps/index.html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kernel/l-thread/

 

 

 

 

Linux 的多线程编程的高效开发经验

 

 

背景

 

Linux 平台上的多线程程序开发相对应其他平台(比如 Windows)的多线程 API 有一些细微和隐晦的差别。不注意这些 Linux 上的一些开发陷阱,常常会导致程序问题不穷,死锁不断。本文中我们从 5 个方面总结出 Linux 多线程编程上的问题,并分别引出相关改善的开发经验,用以避免这些的陷阱。我们希望这些经验可以帮助读者们能更好更快的熟悉 Linux 平台的多线程编程。

 

我们假设读者都已经很熟悉 Linux 平台上基本的线程编程的 Pthread 库 API 。其他的第三方用以线程编程的库,如 boost,将不会在本文中提及。本文中主要涉及的题材包括线程开发中的线程管理,互斥变量,条件变量等。进程概念将不会在本文中涉及。

 

Linux 上线程开发 API 的概要介绍

 

多线程开发在 Linux 平台上已经有成熟的 Pthread 库支持。其涉及的多线程开发的最基本概念主要包含三点:线程,互斥锁,条件。其中,线程操作又分线程的创建,退出,等待 3 种。互斥锁则包括 4 种操作,分别是创建,销毁,加锁和解锁。条件操作有 5 种操作:创建,销毁,触发,广播和等待。其他的一些线程扩展概念,如信号灯等,都可以通过上面的三个基本元素的基本操作封装出来。

 

线程,互斥锁,条件在 Linux 平台上对应的 API 可以用表 1 归纳。为了方便熟悉 Windows 线程编程的读者熟悉 Linux 多线程开发的 API,我们在表中同时也列出 Windows SDK 库中所对应的 API 名称。

 

表 1. 线程函数列表

 

对象操作Linux Pthread APIWindows SDK 库对应 API
线程 创建 pthread_create CreateThread
退出 pthread_exit ThreadExit
等待 pthread_join WaitForSingleObject
互斥锁 创建 pthread_mutex_init CreateMutex
销毁 pthread_mutex_destroy CloseHandle
加锁 pthread_mutex_lock WaitForSingleObject
解锁 pthread_mutex_unlock ReleaseMutex
条件 创建 pthread_cond_init CreateEvent
销毁 pthread_cond_destroy CloseHandle
触发 pthread_cond_signal SetEvent
广播 pthread_cond_broadcast SetEvent / ResetEvent
等待 pthread_cond_wait / pthread_cond_timedwait SingleObjectAndWait

 

多线程开发在 Linux 平台上已经有成熟的 Pthread 库支持。其涉及的多线程开发的最基本概念主要包含三点:线程,互斥锁,条件。其中,线程操作又分线程的创建,退出,等待 3 种。互斥锁则包括 4 种操作,分别是创建,销毁,加锁和解锁。条件操作有 5 种操作:创建,销毁,触发,广播和等待。其他的一些线程扩展概念,如信号灯等,都可以通过上面的三个基本元素的基本操作封装出来。

 

Linux 线程编程中的 5 条经验

 

尽量设置 recursive 属性以初始化 Linux 的互斥变量

 

互斥锁是多线程编程中基本的概念,在开发中被广泛使用。其调用次序层次清晰简单:建锁,加锁,解锁,销毁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与诸如 Windows 平台的互斥变量不同,在默认情况下,Linux 下的同一线程无法对同一互斥锁进行递归加速,否则将发生死锁。

 

所谓递归加锁,就是在同一线程中试图对互斥锁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行为。其场景在 Linux 平台上的代码可由清单 1 所示。

 

清单 1. Linux 重复对互斥锁加锁实例

 

// 通过默认条件建锁
    pthread_mutex_t *theMutex = new pthread_mutex_t;
    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pthread_mutexattr_init(&attr);
    pthread_mutex_init(theMutex,&attr);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attr);
 
    // 递归加锁
    pthread_mutex_lock (theMutex);
    pthread_mutex_lock (the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 (the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 (theMutex);

 

在以上代码场景中,问题将出现在第二次加锁操作。由于在默认情况下,Linux 不允许同一线程递归加锁,因此在第二次加锁操作时线程将出现死锁。

 

Linux 互斥变量这种奇怪的行为或许对于特定的某些场景会所有用处,但是对于大多数情况下看起来更像是程序的一个 bug 。毕竟,在同一线程中对同一互斥锁进行递归加锁在尤其是二次开发中经常会需要。

 

这个问题与互斥锁的中的默认 recursive 属性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显式地在互斥变量初始化时将设置起 recursive 属性。基于此,以上代码其实稍作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运行,只需要在初始化锁的时候加设置一个属性。请看清单 2 。

 

清单 2. 设置互斥锁 recursive 属性实例

 

pthread_mutexattr_init(&attr);
    // 设置 recursive 属性
    pthread_mutexattr_settype(&attr,PTHREAD_MUTEX_RECURSIVE_NP);
    pthread_mutex_init(theMutex,&attr);

 

因此,建议尽量设置 recursive 属性以初始化 Linux 的互斥锁,这样既可以解决同一线程递归加锁的问题,又可以避免很多情况下死锁的发生。这样做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可以让 Windows 和 Linux 下让锁的表现统一。

 

注意 Linux 平台上触发条件变量的自动复位问题

 

条件变量的置位和复位有两种常用模型:第一种模型是当条件变量置位(signaled)以后,如果当前没有线程在等待,其状态会保持为置位(signaled),直到有等待的线程进入被触发,其状态才会变为复位(unsignaled),这种模型的采用以 Windows 平台上的 Auto-set Event 为代表。其状态变化如图 1 所示:

 

图 1. Windows 的条件变量状态变化流程

Windows 的条件变量状态变化流程

第二种模型则是 Linux 平台的 Pthread 所采用的模型,当条件变量置位(signaled)以后,即使当前没有任何线程在等待,其状态也会恢复为复位(unsignaled)状态。其状态变化如图 2 所示:

 

图 2. Linux 的条件变量状态变化流程

Linux 的条件变量状态变化流程

具体来说,Linux 平台上 Pthread 下的条件变量状态变化模型是这样工作的:调用 pthread_cond_signal() 释放被条件阻塞的线程时,无论存不存在被阻塞的线程,条件都将被重新复位,下一个被条件阻塞的线程将不受影响。而对于 Windows,当调用 SetEvent 触发 Auto-reset 的 Event 条件时,如果没有被条件阻塞的线程,那么条件将维持在触发状态,直到有新的线程被条件阻塞并被释放为止。

 

这种差异性对于那些熟悉 Windows 平台上的条件变量状态模型而要开发 Linux 平台上多线程的程序员来说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尴尬结果。试想要实现一个旅客坐出租车的程序:旅客在路边等出租车,调用条件等待。出租车来了,将触发条件,旅客停止等待并上车。一个出租车只能搭载一波乘客,于是我们使用单一触发的条件变量。这个实现逻辑在第一个模型下即使出租车先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其过程如图 3 所示:

 

图 3. 采用 Windows 条件变量模型的出租车实例流程

索引使用的容量要求

然而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在 Linux 上来实现,代码看起来可能是清单 3 这样。

 

清单 3. Linux 出租车案例代码实例

 

……
 // 提示出租车到达的条件变量
 pthread_cond_t taxiCond;
 
 // 同步锁
 pthread_mutex_t taxiMutex;
 
 // 旅客到达等待出租车
 void * traveler_arrive(void * name) {
    cout<< ” Traveler: ” <<(char *)name<< ” needs a taxi now! ” <<endl;
    pthread_mutex_lock(&taxiMutex);
    pthread_cond_wait (&taxiCond, &taxt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 (&taxtMutex);
    cout<< ” Traveler: ” << (char *)name << ” now got a taxi! ” <<endl;
    pthread_exit( (void *)0 );
 }
 
 // 出租车到达
 void * taxi_arrive(void *name) {
    cout<< ” Taxi ” <<(char *)name<< ” arrives. ” <<endl;
    pthread_cond_signal(&taxtCond);
    pthread_exit( (void *)0 );
 }
 
 void main() { 
    // 初始化
    taxtCond=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taxtMutex=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pthread_t thread;
    pthread_attr_t threadAttr;
    pthread_attr_init(&threadAttr);
 
    pthread_create(&thread, & threadAttr, taxt_arrive, (void *)( ” Jack ” ));
    sleep(1);
    pthread_create(&thread, &threadAttr, traveler_arrive, (void *)( ” Susan ” ));
    sleep(1);
    pthread_create(&thread, &threadAttr, taxi_arrive, (void *)( ” Mike ” ));
    sleep(1);
 
    return 0;
 }

 

好的,运行一下,看看结果如清单 4 。

 

清单 4. 程序结果输出

 

Taxi Jack arrives.
    Traveler Susan needs a taxi now!
    Taxi Mike arrives.
    Traveler Susan now got a taxi.

 

其过程如图 4 所示:

 

图 4. 采用 Linux 条件变量模型的出租车实例流程

图 4. 采用Linux条件变量模型的出租车实例流程

通过对比结果,你会发现同样的逻辑,在 Linux 平台上运行的结果却完全是两样。对于在 Windows 平台上的模型一, Jack 开着出租车到了站台,触发条件变量。如果没顾客,条件变量将维持触发状态,也就是说 Jack 停下车在那里等着。直到 Susan 小姐来了站台,执行等待条件来找出租车。 Susan 搭上 Jack 的出租车离开,同时条件变量被自动复位。

 

但是到了 Linux 平台,问题就来了,Jack 到了站台一看没人,触发的条件变量被直接复位,于是 Jack 排在等待队列里面。来迟一秒的 Susan 小姐到了站台却看不到在那里等待的 Jack,只能等待,直到 Mike 开车赶到,重新触发条件变量,Susan 才上了 Mike 的车。这对于在排队系统前面的 Jack 是不公平的,而问题症结是在于 Linux 平台上条件变量触发的自动复位引起的一个 Bug 。

 

条件变量在 Linux 平台上的这种模型很难说好坏。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以对代码稍加改进就可以避免这种差异的发生。由于这种差异只发生在触发没有被线程等待在条件变量的时刻,因此我们只需要掌握好触发的时机即可。最简单的做法是增加一个计数器记录等待线程的个数,在决定触发条件变量前检查下该变量即可。改进后 Linux 函数如清单 5 所示。

 

清单 5. Linux 出租车案例代码实例

 

……
 // 提示出租车到达的条件变量
 pthread_cond_t taxiCond;
 
 // 同步锁
 pthread_mutex_t taxiMutex;
 
 // 旅客人数,初始为 0
 int travelerCount=0;
 
 // 旅客到达等待出租车
 void * traveler_arrive(void * name) {
    cout<< ” Traveler: ” <<(char *)name<< ” needs a taxi now! ” <<endl;
    pthread_mutex_lock(&taxiMutex);
 
    // 提示旅客人数增加
    travelerCount++;
    pthread_cond_wait (&taxiCond, &taxi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 (&taxiMutex);
    cout<< ” Traveler: ” << (char *)name << ” now got a taxi! ” <<endl;
    pthread_exit( (void *)0 );
 }
 
 // 出租车到达
 void * taxi_arrive(void *name)
 {
    cout<< ” Taxi ” <<(char *)name<< ” arrives. ” <<endl;
 
 while(true)
 {
        pthread_mutex_lock(&taxiMutex);
 
        // 当发现已经有旅客在等待时,才触发条件变量
        if(travelerCount>0)
        {
            pthread_cond_signal(&taxtCond);
            pthread_mutex_unlock (&taxiMutex);
            break;
        }
        pthread_mutex_unlock (&taxiMutex);
    }
 
    pthread_exit( (void *)0 );
 }

 

因此我们建议在 Linux 平台上要出发条件变量之前要检查是否有等待的线程,只有当有线程在等待时才对条件变量进行触发。

 

注意条件返回时互斥锁的解锁问题

 

在 Linux 调用 pthread_cond_wait 进行条件变量等待操作时,我们增加一个互斥变量参数是必要的,这是为了避免线程间的竞争和饥饿情况。但是当条件等待返回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遗漏对互斥变量进行解锁。

 

Linux 平台上的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cond, pthread_mutex_t *mutex) 函数返回时,互斥锁 mutex 将处于锁定状态。因此之后如果需要对临界区数据进行重新访问,则没有必要对 mutex 就行重新加锁。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每次条件等待以后需要加入一步手动的解锁操作。正如前文中乘客等待出租车的 Linux 代码如清单 6 所示:

 

清单 6. 条件变量返回后的解锁实例

 

void * traveler_arrive(void * name) {
    cout<< ” Traveler: ” <<(char *)name<< ” needs a taxi now! ” <<endl;
    pthread_mutex_lock(&taxiMutex);
    pthread_cond_wait (&taxiCond, &taxtMutex);
    pthread_mutex_unlock (&taxtMutex);
    cout<< ” Traveler: ” << (char *)name << ” now got a taxi! ” <<endl;
    pthread_exit( (void *)0 );
 }

 

这一点对于熟悉 Windows 平台多线程开发的开发者来说尤为重要。 Windows 上的 SignalObjectAndWait() 函数是常与 Linux 平台上的 pthread_cond_wait() 函数被看作是跨平台编程时的一对等价函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两个函数退出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在 Windows 平台上,SignalObjectAndWait(HANDLE a, HANDLE b, …… ) 方法在调用结束返回时的状态是 a 和 b 都是置位(signaled)状态,在普遍的使用方法中,a 经常是一个 Mutex 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当返回时,Mutex a 处于解锁状态(signaled),Event b 处于置位状态(signaled), 因此,对于 Mutex a 而言,我们不需要考虑解锁的问题。而且,在 SignalObjectAndWait() 之后,如果需要对临界区数据进行重新访问,都需要调用 WaitForSingleObject() 重新加锁。这一点刚好与 Linux 下的 pthread_cond_wait() 完全相反。

 

Linux 对于 Windows 的这一点额外解锁的操作区别很重要,一定得牢记。否则从 Windows 移植到 Linux 上的条件等待操作一旦忘了结束后的解锁操作,程序将肯定会发生死锁。

 

等待的绝对时间问题

 

超时是多线程编程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例如,当你在 Linux 平台下使用 pthread_cond_timedwait() 时就需要指定超时这个参数,以便这个 API 的调用者最多只被阻塞指定的时间间隔。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这个 API 时,首先你需要了解的就是这个 API 当中超时参数的特殊性(就如本节标题所提示的那样)。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 API 的定义。 pthread_cond_timedwait() 定义请看清单 7 。

 

清单 7. pthread_cond_timedwait() 函数定义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pthread_cond_t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const struct timespec *restrict abstime);

 

参数 abstime 在这里用来表示和超时时间相关的一个参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所表示的是一个绝对时间,而不是一个时间间隔数值,只有当系统的当前时间达到或者超过 abstime 所表示的时间时,才会触发超时事件。这对于拥有 Windows 平台线程开发经验的人来说可能尤为困惑。因为 Windows 平台下所有的 API 等待参数(如 SignalObjectAndWait,等)都是相对时间,

 

假设我们指定相对的超时时间参数如 dwMilliseconds (单位毫秒)来调用和超时相关的函数,这样就需要将 dwMilliseconds 转化为 Linux 下的绝对时间参数 abstime 使用。常用的转换方法如清单 8 所示:

 

清单 8. 相对时间到绝对时间转换实例

 

/* get the current time */
    struct timeval now;
    gettimeofday(&now, NULL);
     
    /* add the offset to get timeout value */
    abstime ->tv_nsec = now.tv_usec * 1000 + (dwMilliseconds % 1000) * 1000000;
    abstime ->tv_sec = now.tv_sec + dwMilliseconds / 1000;

 

Linux 的绝对时间看似简单明了,却是开发中一个非常隐晦的陷阱。而且一旦你忘了时间转换,可以想象,等待你的错误将是多么的令人头疼:如果忘了把相对时间转换成绝对时间,相当于你告诉系统你所等待的超时时间是过去式的 1970 年 1 月 1 号某个时间段,于是操作系统毫不犹豫马上送给你一个 timeout 的返回值,然后你会举着拳头抱怨为什么另外一个同步线程耗时居然如此之久,并一头扎进寻找耗时原因的深渊里。

 

正确处理 Linux 平台下的线程结束问题

 

在 Linux 平台下,当处理线程结束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一个线程善始善终,让其所占资源得到正确释放。在 Linux 平台默认情况下,虽然各个线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线程的终止不会去通知或影响其他的线程。但是已经终止的线程的资源并不会随着线程的终止而得到释放,我们需要调用 pthread_join() 来获得另一个线程的终止状态并且释放该线程所占的资源。 Pthread_join() 函数的定义如清单 9 。

 

清单 9. pthread_join 函数定义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 void **thread_return);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 th 所表示的线程的结束。 thread_return 是指向线程 th 返回值的指针。需要注意的是 th 所表示的线程必须是 joinable 的,即处于非 detached(游离)状态;并且只可以有唯一的一个线程对 th 调用 pthread_join() 。如果 th 处于 detached 状态,那么对 th 的 pthread_join() 调用将返回错误。

 

如果你压根儿不关心一个线程的结束状态,那么也可以将一个线程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从而来让操作系统在该线程结束时来回收它所占的资源。将一个线程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调用 pthread_detach() 函数,可以将线程 th 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其申明如清单 10 。

 

清单 10. pthread_detach 函数定义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

 

另一种方法是在创建线程时就将它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首先初始化一个线程属性变量,然后将其设置为 detached 状态,最后将它作为参数传入线程创建函数 pthread_create(),这样所创建出来的线程就直接处于 detached 状态。方法如清单 11 。

 

清单 11. 创建 detach 线程代码实例

 

………………………………… ..
    pthread_t       tid;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READ_FUNCTION, arg);

 

总之为了在使用 Pthread 时避免线程的资源在线程结束时不能得到正确释放,从而避免产生潜在的内存泄漏问题,在对待线程结束时,要确保该线程处于 detached 状态,否着就需要调用 pthread_join() 函数来对其进行资源回收。

 

总结与补充

 

本文以上部分详细介绍了 Linux 的多线程编程的 5 条高效开发经验。另外你也可以考虑尝试其他一些开源类库来进行线程开发。

 

1. Boost 库

 

Boost 库来自于由 C++ 标准委员会类库工作组成员发起,致力于为 C++ 开发新的类库的 Boost 组织。虽然该库本身并不是针对多线程而产生,但是发展至今,其已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多线程编程的 API 支持。 Boost 库对于多线程支持的 API 风格上更类似于 Linux 的 Pthread 库,差别在于其将线程,互斥锁,条件等线程开发概念都封装成了 C++ 类,以方便开发调用。 Boost 库目前对跨平台支持的很不错,不仅支持 Windows 和 Linux ,还支持各种商用的 Unix 版本。如果开发者想使用高稳定性的统一线程编程接口减轻跨平台开发的难度, Boost 库将是首选。

 

2. ACE

 

ACE 全称是 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它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面向对象的工具框架,用以开发并发访问的软件。由于 ACE 最初是面向网络服务端的编程开发,因此对于线程开发的工具库它也能提供很全面的支持。其支持的平台也很全面,包括 Windows,Linux 和各种版本 Unix 。 ACE 的唯一问题是如果仅仅是用于线程编程,其似乎显得有些过于重量级。而且其较复杂的配置也让其部署对初学者而言并非易事。

 

相关主题

 

 

 

 

 

 

Linux 线程实现机制分析

 

 

一.基础知识:线程和进程

 

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进程是资源管理的最小单位,线程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在操作系统设计上,从进程演化出线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支持SMP以及减小(进程/线程)上下文切换开销。

 

无论按照怎样的分法,一个进程至少需要一个线程作为它的指令执行体,进程管理着资源(比如cpu、内存、文件等等),而将线程分配到某个cpu上执行。一个进程当然可以拥有多个线程,此时,如果进程运行在SMP机器上,它就可以同时使用多个cpu来执行各个线程,达到最大程度的并行,以提高效率;同时,即使是在单cpu的机器上,采用多线程模型来设计程序,正如当年采用多进程模型代替单进程模型一样,使设计更简洁、功能更完备,程序的执行效率也更高,例如采用多个线程响应多个输入,而此时多线程模型所实现的功能实际上也可以用多进程模型来实现,而与后者相比,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开销就比进程要小多了,从语义上来说,同时响应多个输入这样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共享了除cpu以外的所有资源的。

 

针对线程模型的两大意义,分别开发出了核心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两种线程模型,分类的标准主要是线程的调度者在核内还是在核外。前者更利于并发使用多处理器的资源,而后者则更多考虑的是上下文切换开销。在目前的商用系统中,通常都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既提供核心线程以满足smp系统的需要,也支持用线程库的方式在用户态实现另一套线程机制,此时一个核心线程同时成为多个用户态线程的调度者。正如很多技术一样,"混合"通常都能带来更高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实现难度,出于"简单"的设计思路,Linux从一开始就没有实现混合模型的计划,但它在实现上采用了另一种思路的"混合"。

 

在线程机制的具体实现上,可以在操作系统内核上实现线程,也可以在核外实现,后者显然要求核内至少实现了进程,而前者则一般要求在核内同时也支持进程。核心级线程模型显然要求前者的支持,而用户级线程模型则不一定基于后者实现。这种差异,正如前所述,是两种分类方式的标准不同带来的。

 

当核内既支持进程也支持线程时,就可以实现线程-进程的"多对多"模型,即一个进程的某个线程由核内调度,而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用户级线程池的调度者,选择合适的用户级线程在其空间中运行。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混合"线程模型,既可满足多处理机系统的需要,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调度开销。绝大多数商业操作系统(如Digital Unix、Solaris、Irix)都采用的这种能够完全实现POSIX1003.1c标准的线程模型。在核外实现的线程又可以分为"一对一"、"多对一"两种模型,前者用一个核心进程(也许是轻量进程)对应一个线程,将线程调度等同于进程调度,交给核心完成,而后者则完全在核外实现多线程,调度也在用户态完成。后者就是前面提到的单纯的用户级线程模型的实现方式,显然,这种核外的线程调度器实际上只需要完成线程运行栈的切换,调度开销非常小,但同时因为核心信号(无论是同步的还是异步的)都是以进程为单位的,因而无法定位到线程,所以这种实现方式不能用于多处理器系统,而这个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在现实中,纯用户级线程的实现,除算法研究目的以外,几乎已经消失了。

 

Linux内核只提供了轻量进程的支持,限制了更高效的线程模型的实现,但Linux着重优化了进程的调度开销,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这一缺陷。目前最流行的线程机制LinuxThreads所采用的就是线程-进程"一对一"模型,调度交给核心,而在用户级实现一个包括信号处理在内的线程管理机制。Linux-LinuxThreads的运行机制正是本文的描述重点。

 

二.Linux 2.4内核中的轻量进程实现

 

最初的进程定义都包含程序、资源及其执行三部分,其中程序通常指代码,资源在操作系统层面上通常包括内存资源、IO资源、信号处理等部分,而程序的执行通常理解为执行上下文,包括对cpu的占用,后来发展为线程。在线程概念出现以前,为了减小进程切换的开销,操作系统设计者逐渐修正进程的概念,逐渐允许将进程所占有的资源从其主体剥离出来,允许某些进程共享一部分资源,例如文件、信号,数据内存,甚至代码,这就发展出轻量进程的概念。Linux内核在2.0.x版本就已经实现了轻量进程,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clone()系统调用接口,用不同的参数指定创建轻量进程还是普通进程。在内核中,clone()调用经过参数传递和解释后会调用do_fork(),这个核内函数同时也是fork()、vfork()系统调用的最终实现:

 

<linux-2.4.20/kernel/fork.c>
int do_fork(unsigned long clone_flags, unsigned long stack_start,
struct pt_regs *regs, unsigned long stack_size)

 

其中的clone_flags取自以下宏的"或"值:

 

<linux-2.4.20/include/linux/sched.h>
#define CSIGNAL      0x000000ff 
/* signal mask to be sent at exit */
#define CLONE_VM    0x00000100
/* set if VM shared between processes */
#define CLONE_FS        0x00000200 
/* set if fs info shared between processes */
#define CLONE_FILES     0x00000400 
/* set if open files shared between processes */
#define CLONE_SIGHAND  0x00000800
/* set if signal handlers and blocked signals shared */
#define CLONE_PID    0x00001000 
/* set if pid shared */
#define CLONE_PTRACE  0x00002000 
/* set if we want to let tracing continue on the child too */
#define CLONE_VFORK  0x00004000 
/* set if the parent wants the child to wake it up on mm_release */
#define CLONE_PARENT  0x00008000 
/* set if we want to have the same parent as the cloner */
#define CLONE_THREAD  0x00010000 
/* Same thread group? */
#define CLONE_NEWNS  0x00020000  /* New namespace group? */
#define CLONE_SIGNAL   (CLONE_SIGHAND | CLONE_THREAD)

 

在do_fork()中,不同的clone_flags将导致不同的行为,对于LinuxThreads,它使用(CLONE_VM | CLONE_FS | CLONE_FILES | CLONE_SIGHAND)参数来调用clone()创建"线程",表示共享内存、共享文件系统访问计数、共享文件描述符表,以及共享信号处理方式。本节就针对这几个参数,看看Linux内核是如何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的。

 

1.CLONE_VM

 

do_fork()需要调用copy_mm()来设置task_struct中的mm和active_mm项,这两个mm_struct数据与进程所关联的内存空间相对应。如果do_fork()时指定了CLONE_VM开关,copy_mm()将把新的task_struct中的mm和active_mm设置成与current的相同,同时提高该mm_struct的使用者数目(mm_struct::mm_users)。也就是说,轻量级进程与父进程共享内存地址空间,由下图示意可以看出mm_struct在进程中的地位:

 

 

2.CLONE_FS

 

task_struct中利用fs(struct fs_struct *)记录了进程所在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和当前目录信息,do_fork()时调用copy_fs()复制了这个结构;而对于轻量级进程则仅增加fs->count计数,与父进程共享相同的fs_struct。也就是说,轻量级进程没有独立的文件系统相关的信息,进程中任何一个线程改变当前目录、根目录等信息都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线程。

 

3.CLONE_FILES

 

一个进程可能打开了一些文件,在进程结构task_struct中利用files(struct files_struct *)来保存进程打开的文件结构(struct file)信息,do_fork()中调用了copy_files()来处理这个进程属性;轻量级进程与父进程是共享该结构的,copy_files()时仅增加files->count计数。这一共享使得任何线程都能访问进程所维护的打开文件,对它们的操作会直接反映到进程中的其他线程。

 

4.CLONE_SIGHAND

 

每一个Linux进程都可以自行定义对信号的处理方式,在task_struct中的sig(struct signal_struct)中使用一个struct k_sigaction结构的数组来保存这个配置信息,do_fork()中的copy_sighand()负责复制该信息;轻量级进程不进行复制,而仅仅增加signal_struct::count计数,与父进程共享该结构。也就是说,子进程与父进程的信号处理方式完全相同,而且可以相互更改。

 

do_fork()中所做的工作很多,在此不详细描述。对于SMP系统,所有的进程fork出来后,都被分配到与父进程相同的cpu上,一直到该进程被调度时才会进行cpu选择。

 

尽管Linux支持轻量级进程,但并不能说它就支持核心级线程,因为Linux的"线程"和"进程"实际上处于一个调度层次,共享一个进程标识符空间,这种限制使得不可能在Linux上实现完全意义上的POSIX线程机制,因此众多的Linux线程库实现尝试都只能尽可能实现POSIX的绝大部分语义,并在功能上尽可能逼近。

 

三.LinuxThread的线程机制

 

LinuxThreads是目前Linux平台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线程库,由Xavier Leroy (Xavier.Leroy@inria.fr)负责开发完成,并已绑定在GLIBC中发行。它所实现的就是基于核心轻量级进程的"一对一"线程模型,一个线程实体对应一个核心轻量级进程,而线程之间的管理在核外函数库中实现。

 

1.线程描述数据结构及实现限制

 

LinuxThreads定义了一个struct _pthread_descr_struct数据结构来描述线程,并使用全局数组变量__pthread_handles来描述和引用进程所辖线程。在__pthread_handles中的前两项,LinuxThreads定义了两个全局的系统线程:__pthread_initial_thread和__pthread_manager_thread,并用__pthread_main_thread表征__pthread_manager_thread的父线程(初始为__pthread_initial_thread)。

 

struct _pthread_descr_struct是一个双环链表结构,__pthread_manager_thread所在的链表仅包括它一个元素,实际上,__pthread_manager_thread是一个特殊线程,LinuxThreads仅使用了其中的errno、p_pid、p_priority等三个域。而__pthread_main_thread所在的链则将进程中所有用户线程串在了一起。经过一系列pthread_create()之后形成的__pthread_handles数组将如下图所示:

 

图2 __pthread_handles数组结构

 

新创建的线程将首先在__pthread_handles数组中占据一项,然后通过数据结构中的链指针连入以__pthread_main_thread为首指针的链表中。这个链表的使用在介绍线程的创建和释放的时候将提到。

 

LinuxThreads遵循POSIX1003.1c标准,其中对线程库的实现进行了一些范围限制,比如进程最大线程数,线程私有数据区大小等等。在LinuxThreads的实现中,基本遵循这些限制,但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动,改动的趋势是放松或者说扩大这些限制,使编程更加方便。这些限定宏主要集中在sysdeps/unix/sysv/linux/bits/local_lim.h(不同平台使用的文件位置不同)中,包括如下几个:

 

每进程的私有数据key数,POSIX定义_POSIX_THREAD_KEYS_MAX为128,LinuxThreads使用PTHREAD_KEYS_MAX,1024;私有数据释放时允许执行的操作数,LinuxThreads与POSIX一致,定义PTHREAD_DESTRUCTOR_ITERATIONS为4;每进程的线程数,POSIX定义为64,LinuxThreads增大到1024(PTHREAD_THREADS_MAX);线程运行栈最小空间大小,POSIX未指定,LinuxThreads使用PTHREAD_STACK_MIN,16384(字节)。

 

2.管理线程

 

"一对一"模型的好处之一是线程的调度由核心完成了,而其他诸如线程取消、线程间的同步等工作,都是在核外线程库中完成的。在LinuxThreads中,专门为每一个进程构造了一个管理线程,负责处理线程相关的管理工作。当进程第一次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一个线程的时候就会创建(__clone())并启动管理线程。

 

在一个进程空间内,管理线程与其他线程之间通过一对"管理管道(manager_pipe[2])"来通讯,该管道在创建管理线程之前创建,在成功启动了管理线程之后,管理管道的读端和写端分别赋给两个全局变量__pthread_manager_reader和__pthread_manager_request,之后,每个用户线程都通过__pthread_manager_request向管理线程发请求,但管理线程本身并没有直接使用__pthread_manager_reader,管道的读端(manager_pipe[0])是作为__clone()的参数之一传给管理线程的,管理线程的工作主要就是监听管道读端,并对从中取出的请求作出反应。

 

创建管理线程的流程如下所示:
(全局变量pthread_manager_request初值为-1)

 

图3 创建管理线程的流程

 

初始化结束后,在__pthread_manager_thread中记录了轻量级进程号以及核外分配和管理的线程id,2*PTHREAD_THREADS_MAX+1这个数值不会与任何常规用户线程id冲突。管理线程作为pthread_create()的调用者线程的子线程运行,而pthread_create()所创建的那个用户线程则是由管理线程来调用clone()创建,因此实际上是管理线程的子线程。(此处子线程的概念应该当作子进程来理解。)

 

__pthread_manager()就是管理线程的主循环所在,在进行一系列初始化工作后,进入while(1)循环。在循环中,线程以2秒为timeout查询(__poll())管理管道的读端。在处理请求前,检查其父线程(也就是创建manager的主线程)是否已退出,如果已退出就退出整个进程。如果有退出的子线程需要清理,则调用pthread_reap_children()清理。

 

然后才是读取管道中的请求,根据请求类型执行相应操作(switch-case)。具体的请求处理,源码中比较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

 

3.线程栈

 

在LinuxThreads中,管理线程的栈和用户线程的栈是分离的,管理线程在进程堆中通过malloc()分配一个THREAD_MANAGER_STACK_SIZE字节的区域作为自己的运行栈。

 

用户线程的栈分配办法随着体系结构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根据两个宏定义来区分,一个是NEED_SEPARATE_REGISTER_STACK,这个属性仅在IA64平台上使用;另一个是FLOATING_STACK宏,在i386等少数平台上使用,此时用户线程栈由系统决定具体位置并提供保护。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线程属性结构来指定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栈。因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分析i386平台所使用的两种栈组织方式:FLOATING_STACK方式和用户自定义方式。

 

在FLOATING_STACK方式下,LinuxThreads利用mmap()从内核空间中分配8MB空间(i386系统缺省的最大栈空间大小,如果有运行限制(rlimit),则按照运行限制设置),使用mprotect()设置其中第一页为非访问区。该8M空间的功能分配如下图:

 

图4 栈结构示意

 

低地址被保护的页面用来监测栈溢出。

 

对于用户指定的栈,在按照指针对界后,设置线程栈顶,并计算出栈底,不做保护,正确性由用户自己保证。

 

不论哪种组织方式,线程描述结构总是位于栈顶紧邻堆栈的位置。

 

4.线程id和进程id

 

每个LinuxThreads线程都同时具有线程id和进程id,其中进程id就是内核所维护的进程号,而线程id则由LinuxThreads分配和维护。

 

__pthread_initial_thread的线程id为PTHREAD_THREADS_MAX,__pthread_manager_thread的是2*PTHREAD_THREADS_MAX+1,第一个用户线程的线程id为PTHREAD_THREADS_MAX+2,此后第n个用户线程的线程id遵循以下公式:

tid=n*PTHREAD_THREADS_MAX+n+1

 

 

 

这种分配方式保证了进程中所有的线程(包括已经退出)都不会有相同的线程id,而线程id的类型pthread_t定义为无符号长整型(unsigned long int),也保证了有理由的运行时间内线程id不会重复。

 

从线程id查找线程数据结构是在pthread_handle()函数中完成的,实际上只是将线程号按PTHREAD_THREADS_MAX取模,得到的就是该线程在__pthread_handles中的索引。

 

5.线程的创建

 

在pthread_create()向管理线程发送REQ_CREATE请求之后,管理线程即调用pthread_handle_create()创建新线程。分配栈、设置thread属性后,以pthread_start_thread()为函数入口调用__clone()创建并启动新线程。pthread_start_thread()读取自身的进程id号存入线程描述结构中,并根据其中记录的调度方法配置调度。一切准备就绪后,再调用真正的线程执行函数,并在此函数返回后调用pthread_exit()清理现场。

 

6.LinuxThreads的不足

 

由于Linux内核的限制以及实现难度等等原因,LinuxThreads并不是完全POSIX兼容的,在它的发行README中有说明。

 

1)进程id问题

 

这个不足是最关键的不足,引起的原因牵涉到LinuxThreads的"一对一"模型。

 

Linux内核并不支持真正意义上的线程,LinuxThreads是用与普通进程具有同样内核调度视图的轻量级进程来实现线程支持的。这些轻量级进程拥有独立的进程id,在进程调度、信号处理、IO等方面享有与普通进程一样的能力。在源码阅读者看来,就是Linux内核的clone()没有实现对CLONE_PID参数的支持。

 

在内核do_fork()中对CLONE_PID的处理是这样的:

 

  if (clone_flags & CLONE_PID) {
        if (current->pid)
                goto fork_out;
}

 

这段代码表明,目前的Linux内核仅在pid为0的时候认可CLONE_PID参数,实际上,仅在SMP初始化,手工创建进程的时候才会使用CLONE_PID参数。

 

按照POSIX定义,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应该共享一个进程id和父进程id,这在目前的"一对一"模型下是无法实现的。

 

2)信号处理问题

 

由于异步信号是内核以进程为单位分发的,而LinuxThreads的每个线程对内核来说都是一个进程,且没有实现"线程组",因此,某些语义不符合POSIX标准,比如没有实现向进程中所有线程发送信号,README对此作了说明。

 

如果核心不提供实时信号,LinuxThreads将使用SIGUSR1和SIGUSR2作为内部使用的restart和cancel信号,这样应用程序就不能使用这两个原本为用户保留的信号了。在Linux kernel 2.1.60以后的版本都支持扩展的实时信号(从_SIGRTMIN到_SIGRTMAX),因此不存在这个问题。

 

某些信号的缺省动作难以在现行体系上实现,比如SIGSTOP和SIGCONT,LinuxThreads只能将一个线程挂起,而无法挂起整个进程。

 

3)线程总数问题

 

LinuxThreads将每个进程的线程最大数目定义为1024,但实际上这个数值还受到整个系统的总进程数限制,这又是由于线程其实是核心进程。

 

在kernel 2.4.x中,采用一套全新的总进程数计算方法,使得总进程数基本上仅受限于物理内存的大小,计算公式在kernel/fork.c的fork_init()函数中:

 

max_threads = mempages / (THREAD_SIZE/PAGE_SIZE) / 8

 

在i386上,THREAD_SIZE=2*PAGE_SIZE,PAGE_SIZE=2^12(4KB),mempages=物理内存大小/PAGE_SIZE,对于256M的内存的机器,mempages=256*2^20/2^12=256*2^8,此时最大线程数为4096。

 

但为了保证每个用户(除了root)的进程总数不至于占用一半以上物理内存,fork_init()中继续指定:

 

init_task.rlim[RLIMIT_NPROC].rlim_cur = max_threads/2;
init_task.rlim[RLIMIT_NPROC].rlim_max = max_threads/2;

 

这些进程数目的检查都在do_fork()中进行,因此,对于LinuxThreads来说,线程总数同时受这三个因素的限制。

 

4)管理线程问题

 

管理线程容易成为瓶颈,这是这种结构的通病;同时,管理线程又负责用户线程的清理工作,因此,尽管管理线程已经屏蔽了大部分的信号,但一旦管理线程死亡,用户线程就不得不手工清理了,而且用户线程并不知道管理线程的状态,之后的线程创建等请求将无人处理。

 

5)同步问题

 

LinuxThreads中的线程同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信号基础上的,这种通过内核复杂的信号处理机制的同步方式,效率一直是个问题。

 

6)其他POSIX兼容性问题

 

Linux中很多系统调用,按照语义都是与进程相关的,比如nice、setuid、setrlimit等,在目前的LinuxThreads中,这些调用都仅仅影响调用者线程。

 

7)实时性问题

 

线程的引入有一定的实时性考虑,但LinuxThreads暂时不支持,比如调度选项,目前还没有实现。不仅LinuxThreads如此,标准的Linux在实时性上考虑都很少。

 

四.其他的线程实现机制

 

LinuxThreads的问题,特别是兼容性上的问题,严重阻碍了Linux上的跨平台应用(如Apache)采用多线程设计,从而使得Linux上的线程应用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在Linux社区中,已经有很多人在为改进线程性能而努力,其中既包括用户级线程库,也包括核心级和用户级配合改进的线程库。目前最为人看好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RedHat公司牵头研发的NPTL(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另一个则是IBM投资开发的NGPT(Next Generation Posix Threading),二者都是围绕完全兼容POSIX 1003.1c,同时在核内和核外做工作以而实现多对多线程模型。这两种模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LinuxThreads的缺点,且都是重起炉灶全新设计的。

 

1.NPTL

 

NPTL的设计目标归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POSIX兼容性
  • SMP结构的利用
  • 低启动开销
  • 低链接开销(即不使用线程的程序不应当受线程库的影响)
  • 与LinuxThreads应用的二进制兼容性
  • 软硬件的可扩展能力
  • 多体系结构支持
  • NUMA支持
  • 与C++集成

 

在技术实现上,NPTL仍然采用1:1的线程模型,并配合glibc和最新的Linux Kernel2.5.x开发版在信号处理、线程同步、存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LinuxThreads不同,NPTL没有使用管理线程,核心线程的管理直接放在核内进行,这也带了性能的优化。

 

主要是因为核心的问题,NPTL仍然不是100%POSIX兼容的,但就性能而言相对LinuxThreads已经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进了。

 

2.NGPT

 

IBM的开放源码项目NGPT在2003年1月10日推出了稳定的2.2.0版,但相关的文档工作还差很多。就目前所知,NGPT是基于GNU Pth(GNU Portable Threads)项目而实现的M:N模型,而GNU Pth是一个经典的用户级线程库实现。

 

按照2003年3月NGPT官方网站上的通知,NGPT考虑到NPTL日益广泛地为人所接受,为避免不同的线程库版本引起的混乱,今后将不再进行进一步开发,而今进行支持性的维护工作。也就是说,NGPT已经放弃与NPTL竞争下一代Linux POSIX线程库标准。

 

3.其他高效线程机制

 

此处不能不提到Scheduler Activations。这个1991年在ACM上发表的多线程内核结构影响了很多多线程内核的设计,其中包括Mach3.0、NetBSD和商业版本Digital Unix(现在叫Compaq True64 Unix)。它的实质是在使用用户级线程调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用户级对核心的系统调用请求,而后者往往是运行开销的重要来源。采用这种结构的线程机制,实际上是结合了用户级线程的灵活高效和核心级线程的实用性,因此,包括Linux、FreeBSD在内的多个开放源码操作系统设计社区都在进行相关研究,力图在本系统中实现Scheduler Activations。

 

相关主题

 

    • [Linus Torvalds,2002] Linux内核源码v2.4.20
    • [GNU,2002] Glibc源码v2.2.2(内含LinuxThreads v0.9)
    • [Thomas E. Terrill,1997] An Introduction to Threads Using The LinuxThreads Interface
    • [Ulrich Drepper,Ingo Molnar,2003] The 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 for Linux
    •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oss/pthreads/,NGPT官方网站
    • [Ralf S. Engelschall,2000] Portable Multithreading
    • [Thomas E. Anderson, Brian N. Bershad, Edward D. Lazowska, Henry M. Levy,1992] Scheduler Activations: Effective Kernel Support for the User-Level Management of Parallelism
    • [pcjockey@21cn.com] Linux线程初探

 

posted on 2018-02-27 09:12  AlanTu  阅读(16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