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软件开发各个环节-8(需求管理-软件需求分析探讨)
4.4.5软件需求分析探讨
本节探讨一下软件需求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的几个问题。
4.4.5.1软件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我的看法,软件需求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因为软件需求分析将产品需求转换为软件需求,即将用户(业务)语言表达的产品需求转换为开发人员语言表达的软件需求,使得开发、测试人员更能准确、完整地理解需求。
2)因为软件需求分析,清晰、完整地表述的软件需求,基于此开展的设计方案才有可能考虑得更加全面、更加有弹性,评审设计方案也有据可依。
3)只有做了软件需求分析,才能了解软件的需求集合的实际规模,估算软件产品的开发工作量才能相对较靠谱,再结合人力资源情况,给出开发计划。
只有产品需求清单,没有做软件需求分析的情况下,给出软件开发计划是困难的。此时很多模块是灰盒子,朦朦胧胧,软件需求没有明晰,工作量测算是拍脑袋定的。如果工作量算少了,后期开发时需频繁调整开发计划,开发团队加班加点还顶一个拖延进度的帽子,心情可想而知;如果工作量多算,管理者又不满意,认为没多少需求,怎么要这么多时间!因为没有软件需求分析,开发项目经理拿不出明细条目来,没法据理力争,结果开发计划往往是按领导的意思去做。
而做过软件需求分析后,情况就大不相同。
首先,全部的需求集是明晰的,每个需求项的工作量也容易测算的,因此工作量的估算不会偏差很多。
其次,可以根据需求的优先级,结合开发资源情况,规划版本计划,确定在哪个时间点开发完成哪些需求项,提供些什么功能,达到什么效果?
因此,我的观点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不可省。
4.4.5.2软件需求分析缺失原因探讨
软件需求分析在瀑布式开发模式时代,是不可逾越的阶段。而如今,敏捷开发大行其道之时,很多研发团队往往能省则省。
为什么如此?
我的理解是:
首先,一部分管理者对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理解不足,软件需求分析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只是纸面作业,看不到有形的输出,不愿意付出这些时间成本。
其次,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不需要整个开发团队的成员全部参与,这段时间的工作安排,对开发管理者是个挑战;如果针对产品需求,直接编码实现,这样大家都有活干了。
再次,需求变更时,软件需求分析文档的及时更新维护成本过高,经常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软件需求规格书最后版本与实际有所偏差,最后流于形式。
4.4.5.3软件需求分析的执行者
软件需求分析的分析人员,需要什么资质?
我认为需要系统分析员或高级程序员,最低程度为中级程序员偏上水平,很多情况是系统分析员(或高级程序员)带领1到2位中高级程序员来做。需求分析时候,还需要经常与产品经理及客户沟通。
因为软件需求分析,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如Use Case的表达方式,实际上,需要想象需求使用场景,正常过程是什么流程?有哪些可选过程?有哪些异常过程?考虑得越全面,分析质量越高,为后期开发带来的益处越多。
之前我有过经历,带领一个开发小组一起做软件需求分析,结果是惨不忍睹,有些成员对需求为什么用、如何用Use Case形式来表达软件需求理解不深,做出来的需求分析质量可想而知;还有即使掌握了Use Case形式的软件需求表达方式,但对正常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没有去质问这一步是否可能发生异常,有哪些可能的异常过程,这样异常过程轻描淡写,软件需求分析质量也不会很高。
因此,做好软件需求分析,需要能力和责任心的结合。
等软件需求分析通过评审后,可以安排时间给开发团队的其它人来讲解,同样达到使之理解需求的目的。
4.4.5.4软件需求分析不仅仅是产品需求的细化
软件需求分析一方面是对产品需求的细化,对每个需求项,或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罗列具体的需求规格。但不仅限于此。
软件需求分析还伴随着初步的模块划分和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是归并需求子集,将功能相关的需求项归于同一个模块中;而架构设计,则从系统实现角度,设计哪些功能、逻辑处理模块,一般可使用C4设计模式(C4模式中的Code视图一般忽略)。
为什么软件需求分析需要初步的模块划分和架构设计?
举个栗子:
对于通信协议而言,一般使用CSN.1或ASN.1语法来描述的,如3GPP协议。一个具体协议的解码模块的需求,有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1,使用硬coding方式,来解码,即按照具体的通信协议,按照ASN.1语法,逐个结构来解析,解析结构存入一个个消息结构中。
方法2,开发通用的ASN.1的解码器,针对某个ASN.1的协议的相关脚本,解码器输出特定计算机语言(如C++)的解码代码文件。
方法1和方法2都可以满足需求,但两者的开发难度和工作量是不同的。
方法1容易,但如果需要解码的协议很多,工作线性叠加,最后实际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方法2有难度,但是属于一劳永逸型,除非ASN.1的语法有扩展,但维护工作量也是不大的。这种方法对于有多个协议需要解码,且通信协议版本升级的情况,后期工作量可忽略不计,且质量稳定可靠。方法2属于配置化的设计思想。
对于产品需求而言,需求项就是:需要一个针对XX协议族的解码。而软件需求分析的结果,如果决定使用方法2,则需要进一步描述通用解码器的软件需求。
4.4.5.5软件需求变更的文档一致性维护
软件需求变更,对于软件而言,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前期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需求变更更是频繁。关于软件需求变更,在变更管理中详细讨论。
这里重点探讨一下,如何使得软件需求发生变更时,软件需求分析文档能以比较低的代价得以维护,从而确保软件需求符合软件产品的最新情况。
之前,使用word文档格式,编写软件需求分析,输出SRS文档、DD文档、及外部接口文档等。
由于文件的共享性问题,结果导致维护成本很高;作为文档发布路径的管理,有一定的权限控制,上传更新成问题;相互之间传递,时间一长,可能不是最新版本。
软件产品经过多次迭代后,由于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模块,其对需求也更了解,由其来维护需求也更可行;结果不同人员的维护不同的需求模块,整合是一个问题。
使用Markdown形式,纳入git配置管理,是一个方案;但是文档篇幅较长,还包含图片,需要注意图片更新,文件需要使用不同的链接地址,从而确保不同版本的图片共存。
还有一种形式,只是我的理解(还没有尝试),利用wiki的形式,来管理各需求项,维护软件需求与软件产品的一致性,是一个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