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以下三个数学,代表了一种爆发力,你觉得哪个最大呢?
第一个:1
第二个:N
第三个:N*M
很显然肯定是第三个。同样的如果他们代表你的收入,第三种可以说是核裂变形式的爆炸。可能有人觉得不会有第三个数字的收入。其实不然,且往下看。
第一个表示商业模式:打工,正常上下班,售卖自己的时间换取报酬。一份时间赚取一份收入
第二个表示商业模式,将自己的一份时间售卖多次(比如:写书,写博客、音乐创造)。一份时间赚取多份收入
第三个表示商业模式,买别人的时间然后售卖(创业当老板)。多份时间赚取多分收入
工字不出头!!!
没有哪份工作能干一辈子,最好发展一门副业,尤其是现在的公司能活过三年的还真心不多。有事情上班能解决的,就不要拖到下班解决。尤其是下班以后,别跟同事谈工作,别人就算看到了,也不会理你。
最不建议的就是第一种商业模式了,但是现如今我们普通人大部分都处于第一种商业模式。当我们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处在第一种商业模式下时,我们要内心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跳出来。大多数人都是被下限锁死的。所谓要稳定,就是保下限的思维。大多数人就想保住基本收入和舒适,对于上限只需要一个未来的憧憬而已,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到。打工,完全符合了这种美好的想象。打工,看起来是有下限的领域,就是基本的收入总是有保证,上限还能做个经理、高管,甚至是CEO。实际呢,打工做来做去变成了螺丝钉,专业技能极度狭窄,只有下限没有上限,等老了或者经济不好,连下限都没有了。这就是为了保下限。创业,是一个没有下限没有上限的领域。赚能赚死,亏能亏死。大多数人是不敢干的。很多人说中国改开以来,有多少多少次机会。有几个人抓住呢?有些大公司的高管,也很聪明,智商不低,但是不敢去干的。就是要保住下限。创业成功的人,很多都是社会边缘人,被逼出来的。比如,郭德纲,熟悉的应该知道他之前有多惨,做德云社就是为了糊口,这也做起来了。俞敏洪,被北大放大喇叭批评,离开北大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索性做辅导班去了。连马云,都还摆过地摊,不过他还有个老师的工作。这是反正下限没有了,去他妈的,赌一把。搞房子,为啥很多人成功了?这个领域是下限保底,上限很高的。搞房子不需要太多时间,还可以继续上班,这就是保住了下限,上限却可以很高。做到一定程度,可以专职去做。职业搞房子的,做出这个决定时,也是夜不能寐的,不要以为轻松容易。做抖音类自媒体,也是下限保底,上限很高的。反正也不影响上班,下限保底,上限就看你的本事了。要真做起来了,就专职去干,租个共享空间,组织一个小团队。所以,普通人就适合保下限,力争上限,不能因为保下限被锁死了。
在工作种效率高,要学会藏着,如果你每次都能比别人更好更快的完成,那老板就会认为你的工作任务太轻。
好的商业模式:
一、”零至零“模式。零库存,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