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深度学习入门 八

 

8.1 BP神经网络极简史

在神经网络(甚至深度学习)参数训练中,BP(Back Propagation)算法非常重要,它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提及BP算法时,我们常将它与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辛顿还真不是第一个提出BP算法的人,就像爱迪生不是第一个发明电灯的人一样。但人们记住的,永远都是那个让电灯“飞入平常百姓家”的功勋人物爱迪生,而不是它的第一发明人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nry Goebel)。
如果说辛顿就是BP算法的“爱迪生”,那谁是BP算法的“戈培尔”呢?他就是保罗·沃伯斯(Paul Werbos)。1974年,沃伯斯在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在他的博士论文里,首次提出了通过误差的反向传播来训练人工神经网络[1]。事实上,这位沃伯斯不光是BP算法的开创者,他还是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在后期的系列入门文章中,我们还会详细介绍RNN,这里暂且不表。
说到BP算法,我们通常强调的是反向传播,但其实呢,它是一个典型的双向算法。更确切来说,它的工作流程是分两大步走:(1)正向传播输入信号,输出分类信息(对于有监督学习而言,基本上都可归属于分类算法);(2)反向传播误差信息,调整全网权值(通过微调网络参数,让下一轮的输出更加准确)。
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说明这两个流程。为了简化问题描述,我们使用如图8-1所示的最朴素三层神经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假设输入层的信号向量是[1, -1],输出层的目标向量为[1, 0],“学习率”η为0.1,权值是随机给的,这里为了演示方便,分别给予或“1”或“-1”的值。下面我们就详细看看BP算法是如何运作的?


a37d182a966571c11bcf7c67901d95385c4b2797


图8-1 简易的三层神经网络

8.2.1正向传播信息

正向传播信息,简单说来,就是把信号通过激活函数的加工,一层一层的向前“蔓延”,直到抵达输出层。在这里,假设神经元内部的激活函数为Sigmod(f(x)=1/(1+e−x))。之所以选用这个激活函数,主要因为它的求导形式非常简洁而优美:

(8.1)f′(x)=f(x)(1−f(x))

事实上,类似于感知机,每一个神经元的功能都可细分两大部分:(1)汇集各路链接带来的加权信息;(2)加权信息在激活函数的“加工”下,神经元给出相应的输出,如图8-2所示。


e799875d1ae2221de6408d195b1148e1b7665699


图8-2 单个神经元的两部分功能

于是,在正向传播过程中,对于f1(e)神经元的更新如图8-3所示,其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f1(e)=f1(w11x1+w21x2)=f1((−1)×1+1×(−1))=f1(−2)=11+e−(−2)=0.12

 


15e16a639205944383b5dbed20d10b016a4721e5


图8-3 神经元信息前向更新神经元1的f1(e)

接着,在同一层更新f2(e)的值,过程和计算步骤类似于f1(e),如图8-4所示:

f2(e)=f2(w12x1+w22x2)=f2(1×1+1×(−1))=f2(0)=11+e0=0.5

 


3162a0faa5695dc6019a9f81d6a59ffebfd33f9e


图8-4 神经元信息前向更新神经元2的f2(e)

接下来,信息正向传播到下一层(即输出层),更新神经元3的f3(e)(即输出y1的值),如图8-5所示。

y1=f3(e)=f3(w13f1+w23f2)=f3(1×0.12+1×0.5)=f3(0.62)=11+e−0.62=0.65

 


e0b50156560626a2171ecefcd0106af95a993721


图8-5 神经元信息前向更新神经元3的f3(e)

然后,类似地,计算同在输出层求神经元f4(e)(即输出y2)的值,如图8-6所示。

y2=f4(e)=f4(w14f1+w24f2)=f4((−1)×0.12+1×0.5)=f4(0.38)=11+e−0.38=0.59

 


c70fef942c8a8512f172d0d4e7ee3dc6ca646b4c


图8-6神经元信息前向更新f4(e)

到此,在第一轮信号前向传播中,实际输出向量已计算得到y′=[0.65,0.59]T,但我们预期输出的向量(即教师信号)是y=[1,0]T,这二者之间是存在“误差”的。于是,重点来了,下面我们就用“误差”信息反向传播,来逐层调整网络参数。为了提高权值更新效率,这里就要用到下文即将提到的“反向模式微分法则(chain rule)”。

8.2.2 求导中的链式法则

(砰!砰!砰!敲黑板!请注意:如下部分是BP算法最为精妙之处,值得细细品味!)
在前面信号正向传播的示例中,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把所有的权值都暂时给予了确定之值。而实际上,这些值都是可以调整的,也就是说其实它们都是变量,除掉图8-1中的所有确定的权值,把其视为变量,得就到更为一般化的神经网络示意图8-7。

 


bf27a24908edd07a5e3338e984749d96d3e5613d


图8-7 带权重变量的神经网络

这里为了简化理解,我们暂时假设神经元没有激活函数(或称激活函数为y=x),于是对于隐含层神经元,它的输出可分别表示为:

f1=x1w11+x2w21f2=x1w12+x2w22

然后,对于输出层神经元有:

f3=f1w13+f2w23=(x1w11+x2w21)w13+(x1w12+x2w22)w23=x1w11w13+x2w21w13+x1w12w23+x2w22w23

f4=f1w14+f2w24=(x1w11+x2w21)w14+(x1w12+x2w22)w24=x1w11w14+x2w21w14+x1w12w24+x2w22w24

于是,损失函数L可表示为公式(8.2):

(8.2)L(w11,w12,...,wij,...,wmn)=12(yi−fi(w11,w12,...,wij,...,wmn))2

这里Y为预期输出值向量(由y1,y2,...,yi,...等元素构成),实际输出向量为fi(w11,w12,...,wij,...,wmn)。对于有监督学习而言,在特定训练集合下,输入元素xi和预期输出yi都可视为常量。由此可以看到,损失函数L,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单纯与权值wij相关的函数(即使把原本的激活函数作用加上去,除了使得损失函数的形式表现得更加复杂外,并不影响这个结论)。
于是,损失函数L梯度向量可表示为公式(8.3):

(8.3)∇L=(∂L∂w11,∂L∂w12,...,∂L∂wmn)=∂L∂w11e11+∂L∂w12e12+...+∂L∂wmnemn

其中,这里的eij是正交单位向量。为了求出这个梯度,需要求出损失函数L对每一个权值wij的偏导数。
BP算法之所以经典,部分原因在于,它是求解这类“层层累进”的复合函数偏导数的利器。为啥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个更为简化但不失一般性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以下案例参考了Chris Olah的博客文章[3])。
假设有如下一个三层但仅仅包括a、b、c、d和e等5个神经元的网络,在传递过程中,c、d和e神经元对输入信号做了简单的加工,如图8-8所示。

 


f80bcb9f278fa1ab5986ad3a94c346b53f974eb4


图8-8 简易的神经网络

假设变量a影响c,此时我们想弄清楚a是如何影响c的。于是我们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果a变化一点点,那么c是如何变化的呢?我们把这种影响关系定义为变量c相对于变量a的偏导数,记做fracpartialcpartiala。
利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我们很容易求得,对于直接相连的神经元(如a对c,或b对d),可利用“加法规则”或“乘法规则”直接求出。例如,利用加法规则,fracpartialcpartiala可表示为:

∂c∂a=∂(a+b)∂a=∂a∂a+∂b∂a=1

而对于表达式为乘法的求偏导规则为:

∂∂uuv=u∂v∂u+v∂u∂u=v

那么,对于间接相连的神经元,比如a对e,如果我们也想知道a变化一点点时e变化多少,怎么办呢?也就是说,偏导数fracpartialepartiala该如何求呢?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链式法则了。
这里假设a=2,b=1。如果a的变化速率是1,那么c的变化速率也是1(因为fracpartialcpartiala=1)。类似地,如果c的变化速率为1,那么e的变化速率为2(因为fracpartialepartialc=d=2)。所以相对于a变化1,e的变化为1times2=2。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链式法则”,其更为形式化的表达为(如图8-9所示):

∂e∂a=∂e∂c⋅∂c∂a=d×1=2×1=2

 


bd608c17923213e77e038f54d9e5ff4aefd14c44


图8-9 链式法则示意图

a对e的“影响”属于单路径的影响,还比较容易求得,但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在神经网络中,神经元对神经元的连接,阡陌纵横,其影响也是通过多条路径“交织”在一起的。在图8-9中,我们研究一下b对e的影响,就能比较好理解这一工作机理。显然,b对e的影响,也可表达为一个偏导关系:

∂e∂b=∂cd∂b=d∂c∂b+c∂d∂b=d×1+c×1=2×1+3×1=5

从图8-9可以看出,b对e影响,其实是“兵分两路”:(1)b通过影响c,然后通过c影响e;(2)b通过影响d,然后通过d影响e。这就是多维变量(这里“多”仅为2)链式法则的“路径加和”原则。
这个原则,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其实蕴藏着巨大代价。因为当网络结构庞大时,这样的“路径加和”原则,很容易产生组合爆炸问题。例如,在如图8-10所示的有向图中,如果X到Y有三条路径(即X分别以alpha、beta和chi的比率影响Y),Y到Z也有三条路径(Y分别以delta、varepsilon和xi的比率影响Z)。


1fca895b8fe24798d5f97198c0f1522d1db790c9


图8-10 路径加和规则演示

于是,很容易根据路径加和原则得到X对Z的偏导数:

(8.4)∂Z∂X=(αδ+αε+αξ)+(βδ+βε+βξ)+(χδ+χε+χξ)

上面用到的求偏导数方法,可称之为“前向模式微分(forward-mode differentiation)”,如图8-11-(a)所示。当网络结构简单时,即使X到Z的每一个路径都被“临幸(遍历)”一遍,总共才有 3times3=9 条路径,但一旦网络结构的复杂度上去了,这种“前向模式微分”,就会让求偏导数的次数和神经元个数的平方成正比。这个计算量,就很可能是成为机器“难以承受的计算之重”。
有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为了避免这种海量求导模式,数学家们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称之为“反向模式微分(reverse-mode differentiation)”。取代公式(8.4)的那种简易的表达方式,我们用公式(8.5)的表达方式来求X对Z的偏导:

(8.5)∂Z∂X=(α+β+ξ)(δ+ε+ξ)

或许你会不屑一顾,这又是在搞什么鬼?把公式(8.4)恒等变换为公式(8.5)又有什么用呢?


cdc9891dae5c330f5e372a8fedeb82d8f028c316


图8-11 前向与反向微分方法对比

你可别急,这背后大有玄机,且听我慢慢道来。
前文提到的前向模式微分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在高数课堂上学习的求导方式。在这种求导模式中,强调的是某一个输入(比如X)对某一个节点(如神经元)的影响。因此,在求导过程中,偏导数的分子部分,总是根据不同的节点总是不断变化,而分母则锁定为偏导变量“∂X”,保持定不变(见图8-11-(a))。
相比而言,反向模式微分方法则有很大不同。首先在求导方向上,它是从输出端(output)到输入端进行逐层求导。其次,在求导方法上,它不再是对每一条“路径”加权相乘然后求和,而是针对节点采纳“合并同类路径”和“分阶段求解”的策略。
拿8-11-(b)的例子来说,先求Y节点对Z节点的"总影响"(反向第一层):

∂Z∂Y=δ+ε+ξ

然后,再求节点X对节点Z的总影响(反向第二层):

∂Z∂X=∂Z∂Y∂Y∂X=(δ+ε+ξ)(α+β+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fracpartialrmZpartialY已经在第一层求导得到。在第二层仅仅需要求得fracpartialrmYpartialX,而fracpartialrmYpartialX 容易求得(alpha+beta+chi),然后二者相乘即可得到所求。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第二层的求导负担。在求导形式上,偏导数的分子部分(节点)不变,而分母部分总是随着节点不同而变化,即[fracpartialZpartial]。
这样说来说去,好像还是不太明白!下面我们还是用图8-9所示的原始例子,对比二者的求导过程,一遍走下来,有了感性认识,你就能明白其中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将图8-9重新绘制为图8-12的样子。

 


06535b0ccc261125a386c5818fae4ad30d0b8712


图8-12 前向模式微分方法

以求变量b偏导数的流程为例,我们先用前向模式微分法,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求导过程。根据加法规则,对于求偏导值fracpartialepartialb的步骤可以分两步走:(1)求得所有输入(包括a和b)到终点e的每条路径上的偏导值乘积;(2)对所有条路径的导数值进行加和操作。
从8-12所示的图中,对于两个输入a和b,它们共有3条路径抵达终点e(分别计为①、②和③)。
对于第①条路径而言,输入b对e的影响为:

∂e∂b=0×1×1×2=0

对于第②条路径而言,输入b对e的影响为:

∂e∂b=1×1×1×2=2

对于第③条路径而言,输入b对e的影响为:

∂e∂b=1×1×1×3=3

所以在整体上,输入b从三条路径上对e施加的“总影响”为:0+2+3=5.
或许读者已经注意到了,有些路径已经被冗余遍历了,比如在图8-12所示中,atoctoe(第①条路)和btoctoe(第②条路)就都走了路径ctoe。
这些局部性的冗余也就罢了,更为“恶劣”的是,对于求fracpartialepartiala,上述三条路径,它们同样还得“一个都不能少”地跑一遍,如果求得的变量多了,这到底得有多少冗余啊!

可能你会疑问,对于fracpartialepartialb(fracpartialepartiala),第①(③)条路径明明可以不走的嘛?这种明智,是对人的观察而言的,而且是对于简单网络而言的。因为,如果网络及其复杂,人们可能就没有这么“慧眼识珠”,识别其中的路径冗余。
此外,对于计算机而言,有些时候,局部操作的“优化”,相对于整体操作的“规范化”,顶多算得上“奇淫巧技”,其优势可谓是“荡然无存”。有过大规模并行编程经验的读者,可能对这个观点会有更深的认知。

然而,同样是利用链式法则,反向模式微分方法就能非常机智地避开了这种冗余(下面即将讲到的BP算法,正是由于这么干,才有其优势的)。在这种方法中,它能做到对每一条路径只“临幸”一次,这是何等的节俭!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

 


98d8179592100a1d3e6f9091c68085d3f0754f10


图8-13反向模式微分方法

相比于“前向模式微分法”是以输入(如图8-13-(a)所示的a和b)为锚点,正向遍历每一条可能的路径。反向模式微分法是以节点(或说神经元,如图8-13-(a)所示的e、c和d)为锚点,逐层分阶段求导,然后汇集每一个节点的外部路径(合并同类路径)。
如图8-13-(b)所示,在反向求导的第1层,对于节点c有:

∂e∂c=∂(c×d)∂c=d=2

类似的,对于节点d有:

∂e∂d=∂(c×d)∂d=c=3

在阶段性的求解完毕第一层的导数之后,下面开始求解第二层神经元变量的偏导。如图8-13-(c)所示,在反向第2层,对于节点a有如图8-14-(Ⅰ)所示的求导模式。

 


a8223852797a6456a4659c694bc3e81dbcf02213


图8-14反向模式微分方法的推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8-14-(Ⅰ)所示的表达式“fracpartialepartialcfracpartialcpartiala”中左部“fracpartialepartialc”,已经在第1层求解过了,并“存储”在神经元c中。此时,采用“拿来主义”,拿来就能用!这就是反向模式微分的精华所在!

类似地,在反向求导第2层,对于节点b,由于它汇集“两路兵马”的影响,所以需要合并同类路径,有如图8-14-(Ⅱ)所示结果。
这样一来,如图8-13反向模式微分方法,每个路径仅仅遍历一次,就可以求得所有输出(如e节点)对输入(如a或b节点)的偏导,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冗余!
在第七章中,我们曾提到,“BP算法把网络权值纠错的运算量,从原来的与神经元数目的平方成正比,下降到只和神经元数目本身成正比。”其功劳,正是得益于这个反向模式微分方法节省的计算冗余

8.2.3 误差反向传播

有了前面“链式求导”的知识铺垫,下面我们就来细细讲解误差反向传播的过程。鉴于我们的系列文章是写给初学者(实践者)看的,下面我们尽量省略了其中较为复杂的推导公式,对该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卡内基梅隆大学Tom Mitchell教授的经典著作《机器学习》[3](对公式不感冒的读者,第一遍阅读可以直接跳过公式,直达图文解释部分)。

误差反向传播通过梯度下降算法,迭代处理训练集合中的样例,一次处理一个样例。对于样例d,如果它的预期输出(即教师信号)和实际输出有“误差”,BP算法抓住这个误差信号Ld,以“梯度递减”的模式修改权值。也就是说,对于每个训练样例d,权值wji的校正幅度为Deltawji(需要说明的是,wji和wij其实都是同一个权值,wji表示的是神经元j的第i个输入相关的权值,这里之所以把下标“j”置于“i”之前,仅仅表示这是一个反向更新过程而已):

(8.6)Δwji=−η∂Ld∂wji

在这里,Ld表示的是训练集合中样例d的误差,分解到输出层的所有输出向量,Ld可表示为:

(8.7)Ld(w)=12∑j∈outputs(yj−yj′)2

其中:
yj表示的是第j个神经单元的预期输出值。
yj′表示的j个神经单元的实际输出值。
outputs的范围是网络最后一层的神经元集合。
下面我们推导出fracpartialLdpartialwji的一个表达式,以便在公式(8.7)中使用梯度下降规则。首先,我们注意到,权值wji仅仅能通过netj影响其他相连的神经元。因此利用链式法则有:

(8.8)∂Ld∂wji=∂Ld∂netj∂netj∂wji=∂Ld∂netjxji

在这里,netj=sumnolimitsiwjixji,也就是神经元j输入的加权和。xji表示的神经j的第i个输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xji是个统称,实际上,在反向传播过程中,在经历输出层、隐含层和输入层时,它的标记可能有所不同。
由于在输出层和隐含层的神经元对“纠偏”工作,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至少是形式不同,所以需要我们分别给出推导。
(1)在输出层,对第i个神经元而言,省略部分推导过程,公式(8.8)的左侧第一项为:

(8.9)∂Ld∂netj=(yj−yj′)yj′(1−yj′)

为了方便表达,我们用该神经元的纠偏“责任(responsibility)”deltaj(1)描述这个偏导,即:

(8.10)δj(1)=∂Ld∂netj

这里deltaj(1)的上标“(1)”,表示的是第1类(即输出层)神经元的责任。如果上标为“(2)”,则表示第2类(即隐含层)神经元的责任,见下面的描述。
(2)对隐含层神经元j的梯度法则(省略了部分推导过程),有:


6a9327f760512be7d30d5cfa67beffb521a0ffa1

其中:
fj表示神经单元j的计算输出。
netj表示的是神经单元j的加权之和。
Downstream(j)表示的是在网络中神经单元j的直接下游单元集合。
隐含层神经元的纠差职责,是通过计算前一步输出神经元的“责任”来实现的。
这里说的每层神经元“责任”,或者更为确切来说是“纠偏责任”,其实就是在8.2.2节讲到的“分阶段求解”策略。
在明确了各个神经元“纠偏”的职责之后,下面就可以依据类似于感知机学习,通过如下加法法则更新权值:
对于输出层神经元有:

(8.12)wji(1)=wji(1)+ηΔwji(1)=wji(1)+ηδi(1)hj

对于隐含层神经元有:


157bc6e688ceb01f69bf1be562b8fe9489cd884d

在这里,etain(0,1)表示学习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防止错过极值,eta通常取小于0.1的值。hj为神经元j的输出。xjk表示的是神经单元j的第k个输入。
上面的公式依然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下面我们还是以前面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为例,用实际运算过程给予详细说明,以期望给与读者感性认识。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得知,针对输出层的神经元3,它的输出值y1′为0.65,而期望输出值y1为1,二者存在“误差”:e1=y1−y1′=1−0.65=0.35。
在这里,我们把每个神经元根据误差调参的“责任”记为delta,那么,根据公式(8.9)和(8.10),神经元3的“责任”可表示为:

 


6964297cea5a50ec227b4ac2a71bcc64cb09fc6f

 


d8cd63c1a8be530de844d920da2a58832da2f192


图8-15 误差反向传播计算神经元3的“责任”

从上面分析可知,我们很容易计算出delta3(1)的值:


20273a3f7bb409ad549d48120d883b3202e0664b

于是,可以反向更新w31(1)的权值为:


cd70193c0b854a50fc60532ebc10ca0afb8ced62

在这里,image(具体推导见公式8.8-8.10),eta为学习率,此处取值为0.1。f1为神经元1的输出(即y1′)。
类似地,我们可以反向更新w32(1))的权值:

w32(1)=w32(1)+ηΔw32(1)=w32(1)+ηδ3(1)f2=1+0.1×0.0796×0.5=1.00398

同样的操作,我们可以计算出delta4(1)的值,如图8-16所示。
image

 


9c9beef8f394408598407fe4afb75f76ba9e8322


图8-16 误差反向传播计算神经元4的责任

从而可以反向更新w41(1)的权值:

w41(1)=w41(1)+ηΔw41(1)=w41(1)+ηδ4(1)f1=−1+0.1×(−0.1427)×0.12=−1.0017

类似地,我们可以反向更新w42(1)的权值:

w42(1)=w42(1)+ηΔw42(1)=w42(1)+ηδ4(1)f2=1+0.1×(−0.1427)×0.5=0.9929

在反向更新完毕输出层的权值后,下面。我们开始反向更新隐含层的网络权值,示意图如图8-17所示。

 


193a0967798f791c13a415611a44fba12c8d39b2


图8-17 误差反向传播计算神经元1的责任

如果我们把反向传播误差的“职责(即deltaj)”,也看做一种特殊信息的话,那么在隐藏层的每个神经元都会有一个加权和影响,记为Deltaj,实际上,这里的Deltaj,就是公式(8.11)的加权求和Downstream(j)(其实也就是8.2.2所提及的“合并同类路径”)。
对于隐含层神经1,则有:


e5f6fa245e1d097dcc148c977bad60cf6296107a

有了这个权值影响,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计算出神经元1承担的“责任”delta1(2):

δ1(2)=f1(1−f1)Δ1=0.12×(1−0.12)×0.2223=−0.0235

在计算出计算神经元1承担的“责任”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新与神经元1相连的两个输入变量权值:


a728e510d68cc52bc99a37718b536ffb3f51b100

类似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18所示),可以求得神经元2的累计加权影响有:


db9b4d050581c47aa9fc1993e836ad567f00924a

 


f1ac6fca6f125fc58e0d95b8ee3f389063254724


图8-18误差反向传播计算神经元2的责任

于是,计算神经元2承担的“责任”delta2(2):

δ2(2)=f2(1−f2)Δ2=0.5×(1−0.5)×(−0.0631)=0.0158

同样,计算出计算神经元2承担的“责任”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新与神经元2相连的两个输入变量权值:


58df7c93d49b2118c57af68ce86ad6db3fd56a47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轮的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的权值前后确有不同。但由于学习率(即步长)较小(为0.1),所以前后的权值变化并不大(括号内的数值为原始权值),如图8-19所示。


8b8a641197e07e451bf88f2e927994eb037ca8a7


图8-19 一轮BP算法之后前后的权值对比

如此一来,整个网络的权值就全部得以更新。接下来,网络就可接受下一个训练样例,接着往下训练了,直到输出层的误差小于预设的容忍度。
BP算法,在很多场所的确非常有用。例如,1989年,Yann Lecun(又一位当下的深度学习大牛)等人就用BP算法,在手写邮政编码识别上有着非常成功的应用[5],训练好的系统,手写数字错误率只有5%。Lecun借此还申请了美国专利,开了公司,发了一笔小财。
在发表BP算法之后的30年,2006年,辛顿等人在发表的有关“深度信念网”的经典论文中指出[8],深度信念网(DBN)的组成元件就是受限玻尔兹曼机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 RBM)。而DBN的构建其实分两步走的:(1)单独“无监督”地训练每一层RBM网络,以确保特征向量在映射到不同特征空间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特征信息;(2)在DBN的最后一层,设置BP网络,用以接收RBM的输出特征向量作为它的输入特征向量,然后“有监督”地训练实体关系分类器,对网络权值实施微调(Fine-Tune)。
现在你看到了,BP算法的影响力,一直渗透到“深度学习”骨子里!这就是为什么在讲深度学习时,我们绕不过BP算法的原因。

8.4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详细解释了反向传播(BP)算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BP算法其实并不仅仅是个反向算法,而是一个双向算法。也就是说,它其实是分两大步走:(1)正向传播信号,输出分类信息;(2)反向传播误差,调整网络权值。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重走回头路(1)和(2)。
BP算法很成功。但我们也要看到BP算法的不足,比如说会存在“梯度扩散(Gradient Diffusion)”现象,其根源在于对于非凸函数,梯度一旦消失,就没有指导意义,导致它可能限于局部最优。而且“梯度扩散”现象会随着网络层数增加而愈发严重,也就是说,随着梯度的逐层消减,导致它对调整网络权值的调整效益,作用越来越小,故此BP算法多用于浅层网络结构(通常小于等于3),这就限制了BP算法的数据表征能力,从而也就限制了BP的性能上限。
再比如说,虽然相比于原生态的BP算法,虽然它降低了网络参数的训练量,但其网络参数的训练代价还是不小,耗时非常“可观”。就拿LeCun的识别手写邮编的案例说事,其训练耗时就达3天之久。
再后来,与LeCun同在一个贝尔实验室的同事Vladimir Vapnik(弗拉基米尔·万普尼克),提出并发扬光大了支持向量机 (Support Vector Machine) 算法。
SVM作为一种分类算法,对于线性分类,自然不在话下。在数据样本线性不可分时,它使用了所谓“核机制(kernel trick)”,将线性不可分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high-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从而使其线性可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SVM逐渐大显神威,在图像和语音识别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在手写邮政编码的识别问题上,LeCun利用BP算法,把错误率整到5%左右,而SVM在1998年就把错误率降到低至0.8%。这远超越同期的传统神经网络算法。
就这样,万普尼克又把神经网络研究送到了一个新的低潮!
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来聊聊“卷积神经网络”,这可是深度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望你能关注。

8.5 请你思考

通过本章的学习,请你思考如下问题:
(1)正是由于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表示能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BP算法常常遭遇“过拟合(overfitting)”,它可能会把噪音当做有效信号,你知道有什么策略来避免过拟合吗?
(2)利用梯度递减策略,BP算法常停止于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这好比“只因身在此山中”,却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这一状况吗?
(3)在BP算法流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反反复复的权值调整,而杰弗里•辛顿在文献[4]中提到的特征表示(representation),体现在什么地方?

 

引用: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10025

posted @ 2021-03-10 18:10  lvdongjie-avatarx  阅读(19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