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搭建之三大模式

一、简介: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由于出众的性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用来做服务器端缓存。Redis 在3.0版本前只支持单实例模式,虽然支持主从模式、哨兵模式部署来解决单点故障,但是现在互联网企业动辄大几百G的数据,可完全是没法满足业务的需求,所以,Redis 在 3.0 版本以后就推出了集群模式。

  Redis 集群采用了P2P的模式,完全去中心化。Redis 把所有的 Key 分成了 16384 个 slot,每个 Redis 实例负责其中一部分 slot 。集群中的所有信息(节点、端口、slot等),都通过节点之间定期的数据交换而更新。 Redis 客户端可以在任意一个 Redis 实例发出请求,如果所需数据不在该实例中,通过重定向命令引导客户端访问所需的实例。

1.1、什么是集群?

说白了就是为了在突发状况下,优雅的处理突发情况而诞生的,让客户感觉不到出现了问题。一般2个以上即可称之为集群

在一起的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也可成为集群

同一个业务部署在多台机器上,提高系统可用性

如果部署到多台电脑,就跟普通的集群一样;因为Redis是单线程处理的,多核CPU也只能使用一个核,

所以部署在同一台电脑上,通过运行多个Redis实例组成集群,然后能提高CPU的利用率。

二、三大模式

2.1、主从模式

原理:

  • 从服务器连接主服务器,发送SYNC命令;

  • 主服务器接收到SYNC命令后,开始执行BGSAVE命令生成RDB文件并使用缓冲区记录此后执行的所有写命令;

  • 主服务器BGSAVE执行完后,向所有从服务器发送快照文件,并在发送期间继续记录被执行的写命令;

  • 从服务器收到快照文件后丢弃所有旧数据,载入收到的快照;

  • 主服务器快照发送完毕后开始向从服务器发送缓冲区中的写命令;

  • 从服务器完成对快照的载入,开始接收命令请求,并执行来自主服务器缓冲区的写命令;(从服务器初始化完成

  • 主服务器每执行一个写命令就会向从服务器发送相同的写命令,从服务器接收并执行收到的写命令(从服务器初始化完成后的操作

优缺点:

优点:

  • 支持主从复制,主机会自动将数据同步到从机,可以进行读写分离

  • 为了分载Master的读操作压力,Slave服务器可以为客户端提供只读操作的服务,写服务仍然必须由Master来完成

  • Slave同样可以接受其它Slaves的连接和同步请求,这样可以有效的分载Master的同步压力。

  • Master Server是以非阻塞的方式为Slaves提供服务。所以在Master-Slave同步期间,客户端仍然可以提交查询或修改请求。

  • Slave Server同样是以非阻塞的方式完成数据同步。在同步期间,如果有客户端提交查询请求,Redis则返回同步之前的数据

缺点:

  • Redis不具备自动容错和恢复功能,主机从机的宕机都会导致前端部分读写请求失败,需要等待机器重启或者手动切换前端的IP才能恢复。

  • 主机宕机,宕机前有部分数据未能及时同步到从机,切换IP后还会引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系统的可用性。

  • Redis较难支持在线扩容,在集群容量达到上限时在线扩容会变得很复杂。

2.2、哨兵模式

  当主服务器中断服务后,可以将一个从服务器升级为主服务器,以便继续提供服务,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人工手动来操作。 为此,Redis 2.8中提供了哨兵工具来实现自动化的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功能。

哨兵的作用就是监控Redis系统的运行状况。它的功能包括以下两个。

(1)监控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

(2)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将从服务器转换为主服务器。

工作方式:

  • 每个Sentinel(哨兵)进程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向整个集群中的Master主服务器,Slave从服务器以及其他Sentinel(哨兵)进程发送一个 PING 命令。

  • 如果一个实例(instance)距离最后一次有效回复 PING 命令的时间超过 down-after-milliseconds 选项所指定的值, 则这个实例会被 Sentinel(哨兵)进程标记为主观下线(SDOWN)

  • 如果一个Master主服务器被标记为主观下线(SDOWN),则正在监视这个Master主服务器的所有 Sentinel(哨兵)进程要以每秒一次的频率确认Master主服务器的确进入了主观下线状态

  • 当有足够数量的 Sentinel(哨兵)进程(大于等于配置文件指定的值)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确认Master主服务器进入了主观下线状态(SDOWN), 则Master主服务器会被标记为客观下线(ODOWN)

  • 在一般情况下, 每个 Sentinel(哨兵)进程会以每 10 秒一次的频率向集群中的所有Master主服务器、Slave从服务器发送 INFO 命令。

  • 当Master主服务器被 Sentinel(哨兵)进程标记为客观下线(ODOWN)时,Sentinel(哨兵)进程向下线的 Master主服务器的所有 Slave从服务器发送 INFO 命令的频率会从 10 秒一次改为每秒一次。

  • 若没有足够数量的 Sentinel(哨兵)进程同意 Master主服务器下线, Master主服务器的客观下线状态就会被移除。若 Master主服务器重新向 Sentinel(哨兵)进程发送 PING 命令返回有效回复,Master主服务器的主观下线状态就会被移除。

优缺点:

优点:

  • 哨兵模式是基于主从模式的,所有主从的优点,哨兵模式都具有。

  • 主从可以自动切换,系统更健壮,可用性更高。

缺点:

  • Redis较难支持在线扩容,在集群容量达到上限时在线扩容会变得很复杂。

分片模式(Redis-Cluster)

  redis的哨兵模式基本已经可以实现高可用,读写分离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存储相同的数据,很浪费内存,所以在redis3.0上加入了cluster模式,实现的redis的分布式存储,也就是说每台redis节点上存储不同的内容。

Redis-Cluster采用无中心结构,它的特点如下:

  • 所有的redis节点彼此互联(PING-PONG机制),内部使用二进制协议优化传输速度和带宽。

  • 节点的fail是通过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检测失效时才生效。

  • 客户端与redis节点直连,不需要中间代理层.客户端不需要连接集群所有节点,连接集群中任何一个可用节点即可。

工作方式:

    在redis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这么两个东西,一个是插槽(slot),它的的取值范围是:0-16383。还有一个就是cluster,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集群管理的插件。当我们的存取的key到达的时候,redis会根据crc16的算法得出一个结果,然后把结果对 16384 求余数,这样每个 key 都会对应一个编号在 0-16383 之间的哈希槽,通过这个值,去找到对应的插槽所对应的节点,然后直接自动跳转到这个对应的节点上进行存取操作。

    为了保证高可用,redis-cluster集群引入了主从模式,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或者多个从节点,当主节点宕机的时候,就会启用从节点。当其它主节点ping一个主节点A时,如果半数以上的主节点与A通信超时,那么认为主节点A宕机了。如果主节点A和它的从节点A1都宕机了,那么该集群就无法再提供服务了。

三、集群搭建

该出以Linux为例进行搭建

Redis集群都是以主从模式为基础来进行搭建的

要让集群正常运作至少需要3个主节点,建议配置3个主节点,其余3个作为各个主节点的从节点(也是官网推荐的模式

请注意,下面所有集群搭建环境都基于已安装好的 Redis 做的。

 

1、创建文件夹

集群中 Redis 节点的端口号为 9001-9006 ,端口号即集群下各实例文件夹。数据存放在 端口号/data 文件夹中

mkdir /usr/local/redis-cluster
cd redis-cluster/
mkdir -p 9001/data 9002/data 9003/data 9004/data 9005/data 9006/data

 

 

2、复制执行脚本

/usr/local/redis-cluster 下创建 bin 文件夹,用来存放集群运行脚本,并把安装好的 Redis 的 src 路径下的运行脚本拷贝过来。看命令:

mkdir redis-cluster/bin
cd /usr/local/redis/src
cp mkreleasehdr.sh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dump redis-cli redis-server redis-trib.rb /usr/local/redis-cluster/bin

3、复制一个新 Redis 实例

我们现在从已安装好的 Redis 中复制一个新的实例到 9001 文件夹,并修改 redis.conf 配置

cp /usr/local/redis/*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

 

 

 注意,修改 redis.conf 配置和单点唯一区别是下图部分,其余还是常规的这几项:

port 9001(每个节点的端口号)
daemonize yes
bind 192.168.119.131(绑定当前机器 IP)
di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data/(数据文件存放位置)
pidfile /var/run/redis_9001.pid(pid 9001和port要对应)
cluster-enabled yes(启动集群模式)
cluster-config-file nodes9001.conf(9001和port要对应)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appendonly yes

集群搭建配置重点就是取消下图中的这三个配置的注释:

 

 

当redis启动时,会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nodes-9001.conf文件

4、再复制出五个新 Redis 实例

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节点了,其实接下来就是机械化的再完成另外五个节点,其实可以这么做:把 9001 实例 复制到另外五个文件夹中,唯一要修改的就是 redis.conf 中的所有和端口的相关的信息即可,其实就那么四个位置。开始操作,看图:

\cp -rf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 /usr/local/redis-cluster/9002
\cp -rf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 /usr/local/redis-cluster/9003
\cp -rf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 /usr/local/redis-cluster/9004
\cp -rf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 /usr/local/redis-cluster/9005
\cp -rf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 /usr/local/redis-cluster/9006
\cp -rf 命令是不使用别名来复制,因为 cp 其实是别名 cp -i,操作时会有交互式确认,比较烦人。

 

 

 5、修改 9002-9006 的 redis.conf 文件

非常简单了,你通过搜索会发现其实只有四个点需要修改,我们全局替换下吧,进入相应的节点文件夹,做替换就好了。命令非常简单,看图:

vim redis.conf
:%s/9001/9002g

回车后,就会有替换几个地方成功的提示,不放心可以手工检查下:

 

 

 其实我们也就是替换了下面这四行:

port 9002
di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2/data/
cluster-config-file nodes-9002.conf
pidfile /var/run/redis_9002.pid

到这里,我们已经把最基本的环境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启动了

3.2、启动测试

1、启动 9001-9006 六个节点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2/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3/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4/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5/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6/redis.conf

 

 

 大家发现一个一个启动太麻烦了,写一个sh脚本启动

cd /usr/local/bin
vim start-all-redis.sh
chmod +x start-all-redis.sh

脚本内容如下:

#! /bin/bash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1/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2/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3/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4/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5/redis.conf 
/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9006/redis.conf

启动脚本:

./start-all-redis.sh
# 检查启动进程
ps -ef | grep redis

可以检查一下是否启动成功:`ps -el | grep redis`
看的出来,六个节点已经全部启动成功了。

2、随便找个节点试试

/usr/local/redis-cluster/bin/redis-cli -h 192.168.119.131 -p 9001
set name zhangsan

 

 

 连接成功了,但好像报错了阿???

(error) CLUSTERDOWN Hash slot not served(不提供集群的散列槽),这是什么鬼?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配置并启动了 Redis 集群服务,但是他们暂时还并不在一个集群中,互相直接发现不了,而且还没有可存储的位置,就是所谓的**slot(槽)**

3、安装集群所需软件

由于 Redis 集群需要使用 ruby 命令,所以我们需要安装 ruby 和相关接口

yum install ruby
yum install rubygems
gem install redis

 

 这下才算彻底完成

/usr/local/redis-cluster/bin/redis-trib.rb create --replicas 1 192.168.119.131:9001 192.168.119.131:9002 192.168.119.131:9003 192.168.119.131:9004 192.168.119.131:9005 192.168.119.131:9006
#
--replicas 副本
 

 

 简单解释一下这个命令:调用 ruby 命令来进行创建集群,`--replicas 1` 表示主从复制比例为 1:1,即一个主节点对应一个从节点;然后,默认给我们分配好了每个主节点和对应从节点服务,以及 solt 的大小,因为在 Redis 集群中有且仅有 16383 个 solt ,默认情况会给我们平均分配,当然你可以指定,后续的增减节点也可以重新分配

M: 10222dee93f6a1700ede9f5424fccd6be0b2fb73 为主节点Id
S: 9ce697e49f47fec47b3dc290042f3cc141ce5aeb 192.168.119.131:9004 replicates 10222dee93f6a1700ede9f5424fccd6be0b2fb73 从节点下对应主节点Id

目前来看,`9001-9003` 为主节点,`9004-9006` 为从节点,并向你确认是否同意这么配置。输入 `yes` 后,会开始集群创建。

 

 上图则代表集群搭建成功啦!!!

验证一下:

依然是通过客户端命令连接上,通过集群命令看一下状态和节点信息等。

/usr/local/redis-cluster/bin/redis-cli -c -h 192.168.119.131 -p 9001
cluster info
cluster nodes

 

 通过命令,可以详细的看出集群信息和各个节点状态,主从信息以及连接数、槽信息等。这么看到,我们已经真的把 Redis 集群搭建部署成功啦

你会发现,当我们 `set name mafly` 时,出现了 `Redirected to slot` 信息并自动连接到了`9002`节点。这也是集群的一个数据分配特性,这里不详细说了

 

 接下来可能就是动态扩容、增加节点和减少节点,重新分配槽大小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和我们程序结合起来,以及如何更好的把 Redis 缓存集群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posted @ 2021-07-21 17:46  阿尔法哲  阅读(35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