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流程,并不是简单的靠几个设计工程师自己在那边写软件就完,而是要有从头到尾,包括很多人,不同专家,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知识放在一起,最后才造成一个完善的软件产品。从决定开始,到计划、设计,最后到写程序、执行,然后还有测试、纠错、保证稳定、发行、部署、调试,整个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要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能够达到客户满足和满足市场的要求,很要紧的工作,早期工作做的越是完善、仔细,避免后面的工作,由于前面不完善造成的返工,造成的浪费,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大家可能在网上读到在美国软件项目管理的权威,写过很多关于软件管理方面的书,很有名一个理论就是说他做过很多研究和调查,发现早期的工作要是没有做好,而造成后面工作的返工,带来的浪费是巨大的。有类似这样的图表,他做出的结论,如果在设计阶段出现了问题,在设计阶段如果你没有及时找到和纠正的话,到执行阶段才发现,你会看到三条不同的曲线,越是早期的错没有发现,最后由于要返工而造成的代价费用越来越高,如果前面没有问题,到最后只是发现半个纠错,花费的代价相当低,因为你是纠错,然后重新测试就完了。可是如果执行的时候,程序编程编错了,后来重新编,重新测试,这个费用相对来说就要高。如果是设计的时候出现错误,由于对需求管理没有管理好,客户和市场的要求都错了,开发出来的东西完全到后面重新执行、重新纠错的话,会看到这个曲线,几乎是几何形上升的,成倍的费用的增加。能够保证控制产品开发过程中间的费用增加,早期工作完善,做设计的时候,越早做的越完善,对控制后面的消耗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这个方面讲,我早上举的例子造房子一样,造房子的蓝图,对盖一个房子的重要性,对早期设计的完善作用也是一样的。
什么是设计规范书。大家听过很多不同的名称,叫法也不一样,到底是什么东西。首先它是总结一个软件功能和性能、使用方案的总结书,是描述一个产品,到底该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到底可以完成什么任务,从这个角度对软件产品做一个总结,是提供软件功能和性能以及使用方案的总结。也就是说,他应该包括的内容是向开发人员很详细的描写清楚,这个软件到底应该怎么工作,他使用方案的总结,他的功能性的总结,而不应该包括产品具体的设计的构架,到底怎么执行,怎么设计,这方面内容其实是有不的文档或者文件去总结的。早上也提到,作为开发团队人员,当设计经理、项目经理把软件功能定完以后,真正产品怎么开发,是应该由设计团队人员去做。在微软有的比较大型的团队,我们有所谓的设计师,具体开发也开发团队的领队和开发人员,他们每个人根据功能的描写总结出来具体设计的执行方案,这个其实是不应该写在设计规范书里的,所以要理解清楚,设计规范书是描写产品对客户怎么用,而不是描写这个产品具体开发逻辑怎么执行,这个是和开发有关系的。作为设计规范书是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个产品的功能描写清楚。它该包含的内容和不该包含的内容不要搞混乱。
影响设计规范书的因素很多,首先最重要的是功能需求,客户对使用软件有它一定的要求,这个软件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方面就叫做功能需求。其实是有不同的好几个因素来影响整个功能需求的,对市场竞争的分析,我们竞争的对手他的产品有什么样的功能,从而得出我们产品应该也有什么样的功能,甚至功能比他更好,这是对功能需求的起影响因素的。还有客户之间的回馈,他说我这个产品为我的行业做工作,这个和明显是客户具体的要求。还有就是用户解决问题的要求,比如说他说我不在乎你这个产品怎么开发,不管你以前的产品,或者你开发的产品以前有什么功能,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必须加进这样的功能。还有用户所谓的使用方案,他真正解决问题,使用的方案流程是怎样的,由于他商业之间运行有直接关系,如果客户商业流程决定是这样的运作的顺序,你软件设备也应该要配合客户使用方案设计。所有这些是最关键的因素影响功能需求,功能需求也是第一个最要紧的影响到设计规范书该描述清楚的,解决的什么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是性能需求,光描写说我这个软件按一个键可以写一个数字还不够,如果是客户要求我按一个数字,在0.3秒之内写出来,或者是我按键以后印出五百万字来,他显示数据的速度怎么样,他的要求也是影响到设计规范书的。他包括整个系统的要求,如果大型的软件,运行的系统,什么样的硬件,什么样的内存存什么样的网络,所有这些对性能的需求都起到影响。他的运行的环境,到底是有没有兼容不同的操作平台,不同的操作平台之间不同。对软件的功能也是起到影响的,还有安装部署,特别是大型的系统,因为我在搞工业控制很多年也知道,安装部署的要求,软件在实验室完成跑到真正大型的工厂里,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环境的安装部署要求,在很脏的环境里,边上有各种干扰的因素,在这样的运行这样的软件,性能是不是有保证,保证不会死机,数据不会出现什么错误,或者出现错误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到开发软件的要求。还有是质量要求,有一部分是能解决的,还有一部分是不能解决的,中间的质量要求是碰到什么情况能够对付,碰到什么情况怎么应付,这些不同的用户都会有详细的要求,这些都是规范设计书应该总结的内容。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非功能的要求,但是在设计的时候非得考虑到,包括地区、行业,甚至国家在某一个行业里的标准。象在欧美市场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如果你是设计软件,为某一个行业设计,里面软件设计接口标准,可能使用数据规范,对于很多标准,如果你是对那些不熟悉,或者是不了解,甚至是用错的话,开发出来不符合那些客户要求就要改。这些和真正产品的功能毫无关系,可是要为了保证在以后产品开发出去避免这样的错误,由于这样的错误重新返归,就要把这些要求了解清楚。技术还有技术开发的局限,你想这样开发,你想提供这样的功能,但是首先得了解,目前客户所用的设备的硬件,或者他的运作的操作系统环境,有没有某些局限,你想开发性能的时候他没有办法达到,把这些事情弄很清楚的话,避免和客户讲不清楚的争论。在描写功能的时候,这个功能有什么样的能力,没有什么样的能力,描写的很清楚。
还有对时间的依赖,对外在因素的依赖,这里面是需要时间的。项目管理上所谓三角形的定理,有这么多时间,你有这么多资源只能开发出这么多功能。如果把你的时间砍掉一半,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按时间、质量研发出来。这些都会影响到你设计规范书的撰写,你要写得很清楚,软件开发哪些能力我是可以完成的,哪些是不可以完成的。还有可用性的需求,软件为了要赢得客户的心,赢得市场的心,很要紧的一点,不光是把软件开发出来大家可以用,客户用了不会觉得很混乱,还是很闹心,还是用起来很顺手,这里面的可用性,这些东西也是很重要。什么因素决定可用性,用户的特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使用者,也会决定软件开发应该按照适合他们的要求。开发出来的软件是给一些专门的设计人员用的,那些人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很熟悉的,和你开发出来给爷爷奶奶用,这里边不同的客户,都有专门的特性,所以在微软把不同的使用者,分成不同类型的组群,这里的要求怎么回事。所有这些都是影响到可用性需求。整个设计规范书在描写完善的软件过程,这些都要考虑到。你不考虑的,不在乎的就去写软件,等你开发出来这些搞错的话,一定影响软件最后的质量。
软件规范书的读者,规范书是干什么的,为谁而写?作为开发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到底做什么工作。第一个是给开发团队用的,构架设计、开发执行的计划。开发团队是第一位读者,需要拿这个来盖房子。除此以外,测试团队,在定测试计划的时候,也是根据你对功能的描述。所以如果一个软件里调出一千多个功能,就要定一千多,甚至三千、五千相对应的测试方案。测试团队也是设计规范书的读者。文档团队,要让客户能够很方便的了解、熟悉你这个软件的产品,很要紧一点你要有所谓的专门使用手册,如果软件是推向市场的,给爷爷奶奶用,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软件的,看一个说明书怎么样可以帮助这些没有技术水平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用这些软件。文档协作很重要,编辑的人也不懂计算机,只能描述这个产品,他们所需要的内容也是从这里来的。可用性团队,他们要用产品找一些客户到内部进行调查,他们怎么设计测试,可用性的案例?他们也是要根据设计规范书的内容决定。最后就是市场营销团队,当你有一个完整的设计规范书,营销产品的时候,当产品完了以后向市场进行推销的时候,营销人员会比较清楚的了解,这个产品到底有什么样的功能,可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然后向广大市场描写这个产品有什么好处。所以你看到设计规范书一般是为这么多团队,这么多人服务的。还有给客户领导,在你产品还没有开发之前,在你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在某一个产品,为他们专门设计的软件,在开发之前,并不是签一个协议,告诉我写一个东西,然后就开发了。开发之前如果有一个很完整的规范书,让客户从头到尾把我整个开发的计划了解清楚,开发的内容,我要提供的功能,能够提供的,不能提供的写的很清楚的话,他看了以后就会知道符不符合他的要求。帮助客户了解整个开发的计划,他给你进行回馈,帮你做调整,领导可以根据这个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如果你都写清楚了,作为企业的领导,可以从高层次领导整个开发的计划,跟你原来的计划,定的时间表可以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所以起一个很好的交流作用,帮助团队和领导之间保持一致。
在写规范书通常要经过什么样的步骤,做什么事情可以达到最后的结果?在你正在写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你要解决的问题,最要紧的是从市场需求来了解,我这个软件到底该做什么,这个软件是为什么样人服务的,做什么样的事情。定出你所要的功能之前,首先先要了解使用方案,三步法,知道客户的使用方案,从那个得出你的需求到底是怎样的。然后根据体的需求总结,定出你要设计的功能到底是哪些。由这些需求、总结定出这些功能,最后根据三步法设计功能。这样你设计的功能都是为了解决客户具体的使用方案,而不是设计的功能是毫无作用的。你不按照这样的方法做,常常让开发工程师自己随意开发出一些功能,功能开发出来看起来很不错,我们叫做很酷,可是不在客户的使用方案里起到具体的作用,可以在某一个软件的菜单上按一下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可是客户根本用不着这个,这种开发出来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让功能的建立设计在了解使用方案的基础上,由此得出的需求上就能避免浪费。这样每个开发出来的功能都是有目的的。
写之前,在很多比较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上,开发团队希望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做一些技术可行性的调查,先写一个样品。设计经理认为我应该有这样的功能,可是这个开发团队认为说,你设计的功能可能不见得达到你这样的要求,我要看在我现行的平台上,用我现行的技术,可不可以设计出你所要的技术。在之前先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看是不是可行。样品做出来了,团队花时间写最后的规范书之前,在四面围着玻璃窗的房间里,把客户请来,做调查。整个使用方案的流程,按这个键可以灌入这个数字,可以起这个效果,你把这个不是真正的软件,是一个虚假,甚至用图象拼起来的,先把这个东西让客户用一下,看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要求。他用了说很不错,你就知道你的设计方案是对的,如果有50%认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你就知道你的设计方案出问题了。最后你才定下来写规范书。规范书不是写完一次就完了,也是好几个回复,我们先写一个出版,把开发团队人员叫来,开发团队的领队,测试师、工程师都叫来,大家一起审核,设计这个东西是不是合理的。第一次出稿回来以后马上推翻了,开发团队说完全是不合理的东西,没有办法开发,一定要重新设计。先有出版,做审核,然后再写正版。有一个回复,可以完了以后这边再倒回去,这是一个流程。我这边写出来重点,非常要紧一点,作为我们项目开发的领导,你会看到每一个具体工作都是要时间的,都需要人去做。要定一个项目开发计划都没有算时间,如果要来回走五遍,可是你只有一遍的时候,你的计划一定要出错。最后写正版,然后审核,全部通过大家签字,说这是我们可以开发的。在某些情况下让客户签字,客户也同意了说你这个设计完全符合我的想法。如果前面的事情都做到家了,对你后面的事情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提纲的内容,通常在微软一般包括先写一个前沿,或者梗概,用非常简单的一小段解释这是给领导看或者是给客户看。你对产品开发高层次的理解是不是很清楚,总结你所开发的产品软件到底怎么做,有什么功能。你对一个产品的功能理解,是不是能够精简到几句话,不光你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可以说出来,让你开发团队所有成员都能够明确无误的说出来,这是非常要紧的。特别是客户要求,你这个文件给他读的时候,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对客户要求的理解是不是很清楚。等规范不完的时候,最后回去做对照。看一下我原来定的总结是要完成这些任务,最后设计完以后,回去对照是不是跟原来的计划一样的。从高层次帮你指导整个开发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除了简单开头以后,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总结,整个文档的总结。不光是描述规范书的内容,其实还要帮助很多第一次读规范书的读者,能够有效的读你的规范书。有的规范书很长,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符号标记,怎么样理解你用的这些符号。一般的总结包括作者、日期、版本,有时候好几个版本放到内部网站中,你可以告诉他,应该看第三版,而不是第二版。这些内容都是帮助读者了解,设计规范书中的版本改动的历史是非常要紧的,因为在整个版本改动过程中,虽然全部完了,定稿大家签字了,在真正实行的发现有些功能漏掉的,最后还要去加。你的产品开发完了以后,发现有问题,让你的设计要改,作为设计规范书要回去重写。改动的部分要很明确的标出来不同的,在前面的总结加一些版本该都历史。这样追踪整个软件在开发历程过程中,什么时候发生什么问题,都会起一个很好的参照作用。很大一个产品,并不是一个设计规范书可以解决的,有时候是好几个、十几个设计规范书,好几个不同的项目经理一起来做的,作为一个客户,光读一本可能是不够的,你要做一套,好几本设计规范书,规范书之间他们相互的联系,你读之前可能参照那本,或者读这个以后,再读那本,之间的参照的内容也要写在规范书里。所以在文档总结里,把这些内容写在里面。
这个项目重要成员,项目总结,包括开发团队的成员,开发团队或者测试团队联系方法。发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特别是团队的领队都要写在前面,联系方法。还有时间表的总结,你总的产品开发,大的里程碑,几月几号完成怎么样。还有对外部团队的依赖因素,很多开发可能都要靠好几个团队向你提供一部分功能,最后整合起来。在你产品做的时候,9月3号要完成的东西,但是8月30号我要让别的团队向我提供这些东西我9月3号就能完成,如果不能提供我9月3号就完不成。全都写清楚了,你才能知道。
在很多情况下可能要写一个开发的理由,为什么要开发这个软件?特别是作为一个公司开发很多不同的软件下,作为别的团队或者领导,或者是市场营业经理,可能先要了解你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的,在整个企业的战略情况下,整个战略方向为企业起什么作用。很多产品在开发,技术可能是相互交错的,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个团队花这么多钱、这么多精力,开发这个技术,为什么不用别的团队已经有的技术,或者类似的技术,他们要按照什么样的建议开发,所有的东西都要写出来。一般的内容,我们做如下的解释,开发的理由,如果我不开发这个,或者我用别人的,或者我的功能不开发,对公司长期企业的效果起什么影响,对我们市场竞争能力带来什么影响。如果我们不开发,我们的竞争对手六个月之后开发出来,我们的市场可能从第一位降到第五、第六,领导看了以后就会感觉不一样,你要用具体的数字帮你们证明,为什么要开发这样的功能。还有所需要的资源、消费,和不开发带来费用比较也是很要紧的。我要开发什么东西,我要花这么多、精力、人和资源的消费,可是我如果不开发,我市场损失是什么,这就帮助领导或者客户做决定,什么情况下多少钱、多少功能你该做的。对成功企业的影响,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要开发不开发,或者现在开发几个月后开发,这个时间是不同的。在描写具体功能之前,先要讲为什么要开发这些东西。要很清楚你开发的目标,我们叫做远景目标。开发的目的是干什么,到底是开发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开发,你要讲清楚开发什么样的软件。这是总结和列出来你要开发的远景目标,归根到底要完成什么任务,达成什么目标。
撰写内容,首先对公司企业战略上的影响,市场上的影响,技术上、功能上,所有的东西从这些层次来描写,我们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你在开发前把目标定义清楚,后来帮助你做解决,什么情况下开发时用什么技术,如果符合我的目标就做,如果不符合我的目标,到那时候做决定,有全面目标做了到那时候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是为单个客户开发产品相对来说容易的多,一般情况下你的产品是成千成万人用。这时候就要考虑到,要照顾到不同的用户,他们使用的产品能力不是一样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使用者,对他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都要写清楚。你对这些做了总结,帮助你在后来做设计的时候,比较容易做出决定,你这个设计功能该怎么样设计。往往这些功能写和不写没有太大区别,最后软件不起到什么关键影响,可是由于做了这些工作,你作为设计人员,项目经理,逼迫你去思考这些问题,如果事先这些问题都没有想过,希望后来设计的软件都能达到前面的功能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事先做了,做了思考,跟开发团队商量了,做的这些都是有目的的。
前面讲的是比较高层次的总结,在你描写真正开发的功能之前,就会讲到很要紧的总结使用方案。客户是如何用你的软件解决他的问题的,谁来用,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怎么用法,他们使用软件顺序是怎么样的,描写清楚。通常我们是用讲故事的方法,长三来上班,大概机器灌入一个数字,存了文档,交给李四,李四存了文档,这样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写。还有很要紧的一点,你这样的描写,对测试团队起到一个巨大的帮助。他测试的时候,内部测试团队人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客户,可以按照你所描写的使用方案,测试团队来测试这个软件。按照你所描写的使用方案,按照顺序进行测试。这个是对测试团队设计他们的测试的方案起到很大的作用。
从客户使用软件具体的使用方案总结出你的功能需求,他是这样用的,因为张三打开机器要先按这个键,应该有一个输出、输入栏,灌数据,按了以后生成文档,正因为有这样的使用流程,你的需求功能非得有这个键,有数个数据栏、有功能生成文档。前面描写的故事怎么使用的,后来设计总结这些需求功能是符合你这个故事的,保证你设计出来的功能是能够满足客户按照这个步骤执行他的方案。我们在微软内部按照三步法开发软件,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他要避免你开发出来的功能是和前面使用方案毫无关系的,开发的时候造成浪费。满足具体的使用方案,从使用方案总结出来,因为长三按这个键关入数字是这样的工作,做功能描述的时候才描述细节,但首先要有这个键、数据栏。对可有可无的功能要把它的优先顺序写持续。我们所有的功能都有P1、P2、P3,定出来哪些东西是对客户来说是赢得市场最要紧的,非要开发,哪些是可有可无,哪些是可以放到下一代产品再开发。开发之前把这个事情都做好。
有了这些以后,你才描述具体的功能。这里描写如何使用,前面先讲为什么要开发,如何开发,讲了这个软件为什么用,最后来讲这个软件是如何被客户使用的。这部分对所有的功能,所有的界面设计做一个详细的叙述。对这部分内容可以按照使用方案,从头到尾把你使用的功能用图象画出来,可以用文章总结。使用大量的图象很要紧,因为你图象化以后,帮助测试人员怎么样测试,帮助开发人员开发出来的功能是要符合你设计的图象。你画出图象,可以让可用性的工程师,根据这个造样品,然后找客户做使用性的调查。这些东西帮助管理整个使用功能控制操作和质量。
除此以外,还有很要紧的一点,在设计过程中间,常常有很多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设计功能中间,并不是说什么东西解决了就可以开发了,产品已经在开发了,可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解决。某些技术性的问题,我等别的团队告诉我,或者有些技术性问题我等着调查,或者有些技术问题不知道,我买了硬件以后,做了平台以后做调试才知道,所谓这样都不能遗漏,为了防止这些问题都忘记,把这些问题也写到规范书里,有一个表格全部列到里面,有这样的方法就知道,整个开发过程中,让你可以随时回去看,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被解决了,几月几号该被解决,哪些还要被调查,哪些还要被进一步决定。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列出来,做个总结,谁对这个问题负责,比如某个技术调查问题是开发团队来做的,把这些该负责的人名字写在里面。目前他的状态到底有没有解决,有的已经解决或者是已经正在调查,在一个表里列出来,分成三档。有这样一个总结很明显的帮助你追踪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状态是怎样的。如果项目过大的话,甚至可以把这个内容拿出来,专门再写一个额外的文件,一个专门的文档专门来总结这样的东西,给别的团队的人看,不见得一定在设计规范里,但是这些内容帮助你把该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帮助事后追踪管理这个过程。
怎么写?我们有这个提纲内容,真正写提纲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你组织内容材料,写之前保证我该写的内容写在里面,就象每一节对照提纲,把你的各种想法写出来。刚开始是用倾斜的方式,不见得写的非常完善,但是保证该写的内容在里面,然后回去慢慢再改。很注意要明确你读者的类型,刚刚提到规范书是由设计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看的,文档编辑要看,他们对设计规范书有他们的期望,他们了解的内容,你在写的时候要保持在脑子里,写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不同读者的内容写进去。最后写你的内容,把内容尽量写的清晰、简短,用大量的图象描述你软件开发的思路,比你用千万的句子来写更好,有一幅画定千万字的说法。
增进版本的设计规范书,有时候我写一个规范书,并不是一个新的版本,我们公司已经有这个产品了,已经在市场上。我们现在这个公司正在做一个增订型的,做下一个版本,这个时候在以前已有的产品基础说我要做什么样的改变。要解决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开发,要解决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我用什么样的设计,改变上一代的设计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写崭新的产品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已经有了,我们只是要不停的增进,这种情况下要写这个内容。还有一点,设计界面的操作行为,不光是有一个图画,有一个键、数据栏、图象,还要很清楚的描述这个键我按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数字灌进去会发生什么情况,有时候用鼠标控制的,鼠标到底是左键按下去发生什么情况,右键按下去发生什么情况,这些都要列在里面。你盖一栋房子,描写的很清楚,用什么样的砖、瓦盖这个房子,用什么样的门窗、玻璃描写很清楚,盖出的房子一定是你所需要的,如果你画的是很大的很粗糙的草图,你盖的房子可能不是你所需要的。还有不要忘记一些基本的文章的结构不要忘记,包括标题、日记、版本数,还有页数,前面的目录、章节,不同的章节用什么标记表明的。别人读两三百页厚的设计版本会不会头脑发昏,怎么样让读者理解你的东西,都要写在里面。还有公司项目内部名称,如果公司项目很多的话,有时候项目有代号,代号太多可能读者搞不清楚,对项目内容做一个解释。很多情况下文档是内部使用,作为公司保密的,不能流传出去。你作为项目经理要写的很清楚,告诉团队成员,这个产品开发不能把这个文档公开给别人。在写一个完整的设计文档的时候,这些规范书里都要写在里面。
软件设计规范书的图示,我们现在正在开发的软件,有一个图象表示里面各种软件组成部分是什么东西,除此以外会看到,用标记来标出来具体使用界面的元素到底是干什么的,按了这个键以后,每个键起什么作用。我现在做的设计,我觉得是把已有的软件拿来,配上画图的软件,把已有的软件使用界面的元素拼凑起来,设计出来的软件看起来好象真的一样。虽然现在没有这样的软件,但是已经有这样的图象,拿这个给测试人员、测试团队或者项目文档编辑人员看,他们就一目了然,知道这个软件怎么回事。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多人觉得很麻烦,我不会画图。还有一个方法,微软里有一个使用界面设计的模板,这不是一个真的软件,但是画出来和真的差不多。描述每一个具体的功能里面到底做什么。
需求总结,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栏,用数字,分成几个大的档次,比较通用的我们叫做第1,有这个数字可以比较容易,当设计有问题了,当和别人谈话的时候,读我的需求规范总结去读我的1A等等,可以找到。有菜单,上面有什么选择全在上面,菜单下面都有一个横杠,当时设计的时候没有这个,当时测试团队找我抱怨,说没有把这个标清楚,开发团队也没有测出来,我测试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测试。所以我现在学会了,我都写的很清楚。某个菜单按右键,都写的很清楚。在早期设计的时候到后来的时候确定是错误的,需要去掉的。测试人员测试的时候看到原来设计是有的,后来决定没有,全部写在里面,让测试人员看得很清楚。然后描写所有使用界面,软件启动的时候看到怎么回事,详细的功能也会看到。储标键怎么用会有详细的描述,如果没有详细描述的话,测试人员不知道,有了这样功能详细的描述,对规范书进行审核的时候,大家都会了解,你这个设计原来是这样的,这个是合理或者是不合理的。每个软件使用界面的元素,都是用一个表格进行总结的。首先是干什么用的,很重要的一点他的行为是什么,然后把他的行为全部列出来,因为这些是帮助开发、测试团队测试开发出来的功能,能不能达到,行为能不能适合符合标准。抓放的过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什么情况,描述的很清楚。所有使用界面里元件是怎么样的,改用什么字标全部列出来。光标是什么形状,该用什么颜色,设计完以后,开发团队通过开发人员按照这个开发,就不会争论不清楚,不下来以后就避免理解的混乱。整个软件功能规范描述用很多图象标出来的话,就省得你花很多时间进行字的描述,但是关键的行为描述出来,关键的图象开发人员就可以轻松的按照你这个图象去开发。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