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计算机网络原理 - 计算题汇总

时延

image

注意单位换算

例题一

image

例题二

image
答:
A-C发送过程无需排队,因此时间延迟就是三段链路发送延迟的和。
A发送延迟=4/20=0.2s
路由器1发送延迟=4/40=0.1s
路由器2发送延迟=4/20=0.2s
则A将文件交付给C需要大约0.5s

B-D发送过程:
B发送延迟=2/20=0.1s
文件到达路由器1,此时路由器1刚要发送A的文件,B的文件需要排队,则排队延迟=路由器1发送A文件发送延迟=4/40=0.1s
路由器1发送延迟=2/40=0.05s
路由器2发送延迟=2/20=0.1s
则B将文件交付给D需要大约0.35s

例题三

image
答:
1、发送时延=文件大小/传输速率=30Mb/10Mbps=3s
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率=10000公里/(2×10^8m/s)=0.05s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3+0.05=3.05s
2、主机A的发送时延=文件大小/传输速率=30Mb/10Mbps=3s
主机A到路由器的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率=5000公里/(2×10^8m/s)=0.025s(注意:中间加了路由,距离变为一半)
路由器的发送时延=文件大小/传输速率=30Mb/10Mbps=3s
路由器到主机B的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率=5000公里/(2×10^8m/s)=0.025s(注意:中间加了路由,距离变为一半)
总时延=3+0.025+3+0.025=6.05s
3、分组三在主机A的排队时延=2×(10Mb/10Mbps)=2s(注意:在主机A发送的时候需要排队)
分组三在主机A的发送时延=文件大小/传输速率=10Mb/10Mbps=1s
主机A到路由器的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率=5000公里/(2×10^8m/s)=0.025s
分组三在路由器的发送时延=文件大小/传输速率=10Mb/10Mbps=1s
路由器到主机B的传播时延=距离/传播速率=5000公里/(2×10^8m/s)=0.025s
总时延=2+1+0.025+1+0.025=4.05s


HTTP 连接

非持久连接(HTTP 1.0):HTTP客户与HTTP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后,通过该连接发送HTTP请求报文,接收HTTP响应报文,然后断开连接

并行连接:建立多条并行TCP连接,并行发送HTTP请求和并行接收HTTP响应,依然断开连接

持久连接(HTTP 1.1)

  • 非流水方式持久连接:客户端收到响应报文后,不断开TCP连接,继续请求。
  • 流水方式持久连接:客户端在收到前一个响应报文后,不断开连接,继续并行请求。

例题一

设某网页的URL为 “http://www.abc.com/index.html” ,且该URL对应的IP地址在你的计算机上没有缓存;文件index.html引用了 8个小图像。在域名解析的过程中,无等待的一次DNS解析请求与响应时间记为RTTd,HTTP请求传输Web对象过程的一次往返时间记为RTTh。试给出:
1. 该URL中的域名。
2. 浏览器解析到该URL对应的IP地址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
3. 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则基于HTTP1.0获取该Web页的完整内容(包括引用的图像)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域名解析时间)。
4. 若浏览器配置5个并行TCP连接,则基于HTTP1.0获取该Web页的完整内容(包括引用的图像)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域名解析时间)。
5. 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则基于非流水方式的HTTP1.1获取该Web 页完整内容需要的时间以及基于流水方式的HTTP1.1获取该Web页的完整内容(包括引用的图像)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域名解析时间)。

答:
1、域名为:www.abc.com
2、最短时间:1RTTd(解析: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
最长时间:4RTTd(解析:主机-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
3、18RTTh(解析:2(建立连接+请求主页面)+ 2(建立连接+请求图片)x 8(8 张图)= 18RTTh)
4、6RTTh(解析:2(建立连接+请求主页)+ 2(建立连接+请求图片)x 2(8 张图,每次并行 5 张,需要两次)= 6RTTh)
5、流水方式:10RTTh(解析:2(建立连接+请求主页面)+ 8(串行请求图片)= 10RTTh)
非流水方式:3RTTh(解析:2(建立连接+请求主页面)+ 1(流水并行请求图片)= 3RTTh)

例题二

假设使用某主机的浏览器在浏览网页时点击了一个超链接,其URL为“http://www.indi.cn/fl.html” ,URL中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该主机上没有缓存;文件fl.html引用了5个小图像;域名解析过程中,无等待的一次DNS解析请求与响应时间记为RTTd,HTTP请求传输Web对象过程的一次往返时间记为RTTh。
1. 什么情形下浏览器解析到URL对应的IP地址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多少?
2.什么情形下浏览器解析到URL对应的IP地址的时间最长?最长时间是多少?
3.域名解析时间最长时,查询了哪些域名服务器?
4. 若浏览器没有配置并行TCP连接,试求基于HTTP1.0的默认连接方式获取URL链接Web页完整内容(包括引用的图像)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域名解析时间)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
1、当URL对应的IP地址在本地域名服务器上存有时,解析时间最短,最短时间:1RTTd
2、当URL对应的IP地址在本地域名服务器上没有时,解析时间最长,最长时间:4RTTd
3、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
4、总共所需时间 = 建立连接时间 + 请求页面时间 + (建立连接时间 + 请求图像时间)* 5 = 1+1+2*5 = 12RTTh


Socket编程基础

  1. 创建套接字 : socket( )
    TCP:流式套接字 SOCK_STREAM
    UDP:数据报套接字 SOCK_DGRAM
    IP:原始套接字 SOCK_RAM
  2. 绑定套接字的本地端点地址: bind( )
  3. 设置监听:listen( )
  4. 建立连接:
    (1) TCP客户端:connect( )
    (2) TCP服务端:accept( )
  5. 接收数据:(1) TCP:recv( ) ,(2) UDP:recvfrom( )
  6. 发送数据:(1) TCP:send( ) ,(2) UDP:sendto( )
  7. 关闭套接字:close( )

例题一

题图给出了基于UDP客户与服务器的典型Socket API函数调用过程,写出图中序号(1)~(5)处需要调用的Socket API函数。

根据 TCP/UDP 的 API 函数调用过程图,做完形填空,牢记下面两种调用流程图。
image
image


P2P 文件分发

采用 C/S 体系结构实现文件分发的时间:
image

采用 P2P 体系结构实现文件分发的时间:
image

假设有n个客户,共获取n份文件F,总数据量为nF,则至少用时:
image

例题一

考虑向10个对等方(用户)分发F=15Gb的一个文件。该服务器具有us=30Mbps的上传速率,每个对等方的下载速率di=2Mbps,上传速率为500kbps 。请分别求出客户/服务器分发模式和P2P分发模式的时间。(注:K=10^3, M=10^6, G=10^9)

image
image

例题二

考虑向N个对等方(用户)分发F=15Gb的一个文件。该服务器具有us=30Mbps的上传速率,每个对等方的下载速率di=2Mbps,上传速率为u。请分别针对客户/服务器分发模式和P2P分发模式两种情况,对于N=10、100和1000以及u=500kbps、1Mbps和2Mbps的每种组合,绘制最小分发时间图表。(注:k=10^3、 M=10^6、 G=10^9)

image

跟上面那个例题一样,代入公式计算。

  • C/S 模式:由于没有用到 u,所以只需要计算不同 N 的情况
  • P2P 模式:人数越多,下载的时间越短

TCP 拥塞控制

慢启动算法:在TCP连接建立时,每经过 1 个RTT时间,拥塞窗口增大一倍
拥塞避免算法:当拥塞窗口大于等于阈值时,每经过1个RTT,拥塞窗口的值加1
快速重传:接收端收到 3 次重复确认,则推断被重复确认的报文段已经丢失,于是立即发送被重复确认的报文段。
快速恢复:当发生 3 次重复确认时,网络拥塞程度不是很严重。阈值和拥塞窗口的调整方法:不再重新从慢启动阶段开始,而是直接从新的阈值开始,直接进入拥塞避免阶段。

例如:发生3次重复确认时,当前拥塞窗口为24MSS,当前阈值为16MSS。
新的阈值:为当前拥塞窗口的一半。 新的阈值= 24MSS÷2=12MSS
新的拥塞窗口:调整为新的阈值。 新的拥塞窗口=新的阈值=12MSS
调整好新的阈值和新的拥塞窗口后,使用拥塞避免算法增加拥塞窗口大小。

例如:发生计时器超时,当前拥塞窗口为24MSS,当前阈值为16MSS。
新的阈值:为当前拥塞窗口的一半。 新的阈值= 24MSS÷2=12MSS
新的拥塞窗口:直接调整为1MSS。 新的拥塞窗口=1MSS
调整好新的阈值和新的拥塞窗口后,使用慢启动、拥塞避免算法增加拥塞窗口大小。

例题一

image


TCP 连接建立与拆除

三次握手
image
四次挥手
image

例题一

某客户端首先向服务器请求断开TCP连接后,TCP断开连接的过程如题图所示。若该TCP连接采用四次挥手的对称断开连接机制,对照该图回答:image

1. 当客户向服务器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段后,客户端发送的信息及其状态如何变化?

答:当客户向服务器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段后,可以发送一个FIN段(FIN=1,seq=u),请求断开客户到服务器的连接,其状态由ESTABLISHED进入FIN_WAIT_1。

2. 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FIN段后,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及其状态如何变化?

答:服务器收到客户的FIN段后,向客户发送一个ACK段(ACK=1,seq=v,ack_seq=u+1),ACK段可以封装应用层数据。服务器状态由ESTABLISHED进入CLOSE_WAIT。

3. 当客户收到ACK段后,客户端状态如何变化?

答:当客户收到ACK段后,其状态由FIN_WAIT_1进入FIN_WAIT_2。

4. 当服务器向客户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段后,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及其状态如何变化?

答:当服务器向客户发送完最后一个数据段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FIN段(FIN=1,ACK=1,seq=w,ack_seq=u+1),同样,该FIN段也不携带应用层数据。服务器状态则由CLOSE_WAIT进入LAST_ACK,此时服务器也不再发送数据。

5. 当客户收到服务器发来的FIN段后,客户端发送的信息及其状态如何变化?

答:当客户收到服务器发来的FIN段后,向服务器发送ACK段(ACK=1,seq=u+1,ack_seq=w+1),其状态由FIN_WAIT_2进入TIME_WAIT,等待2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时间,然后进入CLOSED状态,最终释放连接。

6. 当服务器在收到最后一次ACK段后,服务器状态如何变化?

答:服务器在收到最后一次ACK段后,状态由LAST_ACK进入CLOSED状态


TCP序号、确认序号

序号字段:TCP的序号是对每个应用层数据的每个字节进行编号,
确认序号字段:期望从对方接收数据的字节序号,即该序号对应的字节尚未收到。

例题一

例题: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字节序号分别为50和80。假设此前发送的数据报已正确接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30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号是多少?

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号是80。(解析:确认序号:期望下次接收的字节序号,尚未收到)

(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号是160,试问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80字节。(解析:160 - 80 = 80)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向A发送的确认号为50。(解析:第一个报文段丢失,序号 50 没收到,那就还得收 50)

例题二

例题: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多少?

答:
第一个段的确认序号:200+300=500
第二个段的确认序号:500+500=1000
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1000。

例题三

例题: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报文段,分别包含300字节、4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个和第3个报文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多少?

答:
第二个报文段传失败了,只传成功第一个,要求出第一个的确认序列号:
第三段的序号为900,所以第二段的原始序号为900-400=500;
(第一段的原始序列号为500-300=200;第一段的确认序列号为200+300=500,两者相等)
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500。

例题四

例题: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数据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1个来自乙的TCP报文段,该段的序号为1913、确认序号为2046、有效载荷为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报文段的序号和确认序号分别是多少?

答:
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报文段的序号:2046;确认序号:2013。(解析:乙发送给甲的确认序号是 2046,表示乙期望接收到 2046 序号;乙发送给甲的序号是 1913,表示该段数据的起始序号,加上 100 字节,即为甲的确认序号)


GBN 协议

GBN 协议:发送窗口 WS≥1 ,接收窗口 Wr=1。
GBN 发送方响应的 3 类事件:

  1. 上层调用
  2. 收到1个ACKn。GBN采用累积确认方式,即发送方收到ACKn时,表明接收方正确接收序号n以及序号小于n的所有分组
  3. 计时器超时。发送方只使用一个计时器

SR 协议: 发送窗口 WS>1,接收窗口 Wr>1。
SR 发送方响应事件:

  1. 上层调用
  2. 计时器超时。发送方对每个分组进行计时
  3. 收到ACKn。SR协议采取逐个确认方式

例题一

例题:假设甲乙双方采用GBN协议发送报文段,甲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报文段。当计时器超时时,若甲只收到0号和3号报文段的确认,则甲需要重发的报文段是哪些?

答:需要重发的报文段是 4、5、6、7 号报文段。


IP 分片

分片步骤:

  1. 每个分片最多可以封装多少字节的数据
  2. 分片数
  3. 标志位(DF(禁止分片)、MF(是否有下一分片))
  4. 片偏移量(单位为8字节;计算方式:封装字节数 / 8 + 上一片偏移量)

注意:第一片 片偏移量为 0

例题一

发送一个总长度为5000字节的IP数据报,通过MTU=1500字节的链路转发。
求:分片;每片总长度;DF、MF标志;封装原IP数据报中的字节数;片偏移量。

image

1. 该IP数据报应分为几片?
2. 最后一片的长度是多少? 560 字节
3. 每片的DF、MF值是多少? 每片的DF值均为0;第1~3片的MF值为1,第4片的MF值为0。
4. 每片的片偏移值是多少?

  1. 4片
  2. 560字节
  3. 每片的DF值均为0;第1~3片的MF值为1,第4片的MF值为0。
  4. 第1~4片的偏移值分别为:0,185,370,555。

IP 地址计算

已知子网中某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就可以计算出子网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广播地址、IP地址总数和可分配的 IP地址数量等。
方法一
1、子网掩码和主机地址按位与运算可以得出子网地址(网络地址)。
与运算:0&0=0; 0&1=0; 1&0=0; 1&1=1;
2、子网掩码的反码与主机地址按位或运算可得出直接广播地址。
反码:1—0;0—1;
或运算:0 || 0 = 0; 1 || 0 = 1; 0 || 1 = 1; 1 || 1 = 1;

方法二:根据题目条件确定网络位,主机位。
子网地址(网络地址)主机位全为0,广播地址主机位全为1

例题一

假设某子网中的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3.123.1.135,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192。

那么该子网的子网地址是什么?

答:将203.123.1.135 与 255.255.255.192 按位与运算,得到 203.123.1.128 为该子网的子网地址,即该子网地址为203.123.1.128/26

  1. 直接广播地址是什么?

答:该子网的直接广播地址是203.123.1.191

  1. 该子网IP地址总数是多少?

主机位有 32-26=6 位,即有 2^6=64 个IP地址总数。

  1. 该子网的可分配IP地址数是多少?

该子网的可分配IP地址数是64-2=62个(子网地址占一个,广播地址占一个,所以用64-2。)

解题思路:

  • 根据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得到该网络的前缀为 26 位,因为最后一个 是 192,二进制表示为:11000000,前两位也是前缀
  • 换算 IP 地址 135 为二进制:10000111
  • 子网掩码与主机地址按位与,因为子网掩码前三部分都是全 1,因此第二步就只计算 135 了,按位与结果是 10000000,得到前两位是 10
    子网地址后面全 0,得到 10000000,换算为十进制 128
    广播地址后面全 1,得到 10111111,换算为十进制 191
    image

例题二

已知IP 地址172.32.1.113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4.0,求出:
(1)这个IP 地址所在的网络的网络地址;(写出计算过程)
(2)这个网段的IP 地址范围;
(3)这个网段可分配的IP 地址范围;
(4)这个网段的广播地址。

答:

  1.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做按位与运算:
    10101100 00100000 00000001 0111000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00000000
    10101100 00100000 00000000 00000000(结果)
    得到子网地址为:172.32.0.0/23

  2. IP 地址范围:172.32.0.0 ~ 172.32.1.255

  3. 可分配的 IP 地址范围:172.32.0.1 - 172.32.1.254

  4. 广播地址:172.32.1.255

例题三

某公司总部与其子公司A、B、C分别位于四个不同的地区,总部与子公司的联网结构示意图如题图所示。假设公司拥有的子网地址是202.119.110.0/24,总部和子公司A、B、C联网的主机数量分别是53、26、12、12,要求子公司B和C的主机位于地址相邻的子网。请写出下表中序号处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image
image

解析:
总部:根据子网掩码确定主机位为 6 位,后 6 位全 1 得到广播地址 191,此处为可用地址,则减去 1 得到 190。
子公司 A:共有主机 26 台,2^5 = 32,因此主机位 5 位就够了,网络位向前 1 位,得到子网掩码:255.255.255.11100000,换算后就是 255.255.255.224,然后主机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与运算求子网地址
子公司 B:子网掩码与主机位按位与运算求子网地址,然后得出广播地址,然后得出最后的主机位。
子公司 C:根据题意,B 和 C 子网地址相邻。上一步求出 B 的广播地址,B 的广播地址 + 1,就是 C 的子网地址

例题四

某单位的 Ip 网络 211.66.38.0/24 因业务需要,欲将其划分为 8 个逻辑子网,且使每个子网可分配的 IP 地址数最大,请回答:
1.子网划分的具体方案及依据
2.写出子网的子网掩码
3.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地址和可分配的IP地址范围
4.计算因划分子网而新增的不可分配的IP地址个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

  1. 因为需要划分 8 个逻辑子网,且使得每个子网的可用 IP 地址数最大。因此需要使用一个能够表示至少 8 个子网的掩码。因为 2^3=8,所以我们需要使用至少 3 位的掩码来区分 8 个子网,因此选择主机地址中的高 3 位来划分 8 个子网。
  2. 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3. 8 个子网的子网地址和可分配的 IP 地址范围如下:
    第一个子网地址:211.66.38.0,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1 ~ 211.66.38.30
    第二个子网地址:211.66.38.32,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31 ~ 211.66.38.62
    第三个子网地址:211.66.38.64,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65 ~ 211.66.38.94
    第四个子网地址:211.66.38.96,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97 ~ 211.66.38.126
    第五个子网地址:211.66.38.128,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129 ~ 211.66.38.158
    第六个子网地址:211.66.38.160,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161 ~ 211.66.38.190
    第七个子网地址:211.66.38.192,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193 ~ 211.66.38.222
    第八个子网地址:211.66.38.224,可分配IP地址范围:211.66.38.225 ~ 211.66.38.254
  4. 新增不可分配 IP 地址个数 = 新增前可分配IP个数 - 新增后可分配 IP 个数 = (256-2)-(30*8) = 14 个

路由算法

例题一

2008综合题·12分
设网络拓扑如题43图所示,请利用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计算节点D的路由,将结果填入其路由表(题43表)中对应的序号①到⑧处。
image

image

例题二

1810综合题·12分
设网络拓扑如图所示。请利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计算结点x到网络中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填写表中序号处的内容。 
注:如果某个结点在选择下一跳结点时,有多个结点的最短路径相同,则选择结点编号小的结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例如,如果结点x到结点y和结点z的路径代价相同,而且都是x到所有下一跳结点中的最短路径,则选择y为x的下一跳结点。
image

image

例题三

设网络中路由器使用RIP协议,路由器B的当前路由表如表1所示,B收到从路由器C发来的路由信息如表2所示。试给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
image

答: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image

解析:

  • B 收到 C 发来的路由信息,那么 C 是新表,更新 B 表。
  • C 表内的每个距离加 1,因为是更新 B 表, B 要先到 C 表,所以得加一个 距离
  • 表 1 中表 2 没有的数据,不用更新(比如:N1)
  • N2 的下一跳相同,必须更新,所以 N2 变更为 5
  • 距离相同,不用更新(比如:N8)

循环冗余码 - CRC 码

方法总结:用编码多项式G(x),对位串进行CRC编码。
第一步:写出多项式对应的位串,并确定有r位。
第二步:在待编码位串后面添加0,0的的个数:添加r-1个0。
第三步:用新待编码位串除以多项式对应的位串。
第四步:求得的余数添加在待编码位串后,即为CRC编码后的码。
image

除法:“异或”逻辑运算;相同为0; 不相同为1

例题一

2110真题·5分
给出生成多项式G(x)=x4+x2+1对应的二进制位串以及位串1011011对应的多项式,并为该位串进行CRC编码,写出编码过程及编码后的结果。

答:
生成多项式的G(x)对应的位串为 10101,最高项为 4 位,待编码位串添加 4 个 0 得到:10110110000
用 10110110000 除以 10101,得到余数:1100,得到编码后的结果为:10110111100

例题二

例:假设CRC编码采用的生成多项式G(x)=x^4+x+1,请为位串10111001进行CRC编码。

答:
多项式对应的位串为:10011,待编码位串添加 4 位 0,得到 10111001 0000
用 101110010000 除以 10011,余数为:1001,最终 CRC 编码后的结果为:101110011001


CSMA/CD 计算

image

例题一

某CSMA/CD基带总线网长度为100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若位于总线两端的站点在发送数据帧时产生冲突,试问:
1、该两站间信号传播延迟时间是多少?
2 、最多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检测到冲突?(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

  1. 该两站间时延 Td = 100m ÷ (200m/μs) = 0.5μs
  2. 最大冲突检测时间 = 2Td = 2*0.5μs = 1μs

例题二

例: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数据传输速率为1Gbit/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为800bit,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答:
L=800bit
R=1Gbit/s
v=200000km/s
D=((L/R)*v)/ 2 = 80m


信号码、传输码、频带传输

例题一

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脉冲波形,试给出对应的比特串(假定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初始信号为高电平)。
image

答:
曼彻斯特编码:0110 0011(1 正电平到负电平;0 负电平到正电平)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010 0101(1 相邻电平有跳变;0 相邻电平无跳变)

例题二

2104真题·5分
简述CMI码的编码规则,并画出二进制比特序列1011010011的CMI码信号波形。

信号反转码(CMI 码):0(负正)1(正、负交替编码)

答:CMI码的编码规则是将信息码的1位映射为双极不归零码的2位。
信息码的0编码为双极不归零码的01;
信息码的1交替编码为双极不归零码的11和00。
image


信道容量

image

例题一

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 4KHz,信噪比为 30dB。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C = Blog2(1+S/N)= 4000 * log2(1000+1) = 40000bit/s
解析:功率和分贝转换 10*n(dB)=10^n


多进制数字调制

数据传输速率Rb (bit/s) 与码元传输速率RB (Baud) 以及进制数M之间的关系为:
image


加密解密

设 Bob 给 Alice 发送了 frgh 和 cunorimetknlprwpceoterip两段密文。其中第一段密文为密钥k=3(字符集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的恺撤密码,第二段密文是采用了第一段密文的明文作为加密密钥的列置换密码(填充字符为$)。试求:
1. 第一段密文的明文; 
2. 第二段密文的明文。

  1. 解:密文frgh;密钥K=3;分别按字母表向前移动 3 位,得到明文:code
  2. 密钥:code;密钥字母先后顺序:1423;
    密文字母数:24个;共有 4 列,则每行几个字母:24÷4=6
    则调整顺序变为:1423
    输出明文:computer network principle
    image

posted @ 2023-03-19 16:03  ABEELAN  阅读(12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