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C++学习总结
- 类模板使用方法:类模板名 <数据类型> 对象名;
- C++有个标准模板库(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编程时使用它会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 Stl 包含了(容器,算法,迭代器)
- 容器:容纳,包含相同元素的对象,主要用类模板实现,
序列型容器: vector 向量
List 双向链表
Deque 双端队列
关联型容器: map 映射
Set 集合
容器适配器: stack 栈
Queue 队列 - 迭代器: 是用于确定元素位置的数据类型,可用来遍历容器中的元素
通过迭代器可以读取、修改它指向的元素,它的用法和指针
类似
每一种容器都定义了一种迭代器
定义容器类迭代器的方法:
容器类名 <元素类型> :: iterator 变量名
例: vector:: iterator it;
访问迭代器指向的元素: *it = 5; - 算法:
<1>由许多函数模版组成的集合,实现了大量通用算法,用于操控各种容器
<2>STL中提供的算法涉及到:比较、交换、查找、遍历、复制、修改、移除、反转、排序、合并等。大约有
<3>70种标准算法算法通过迭代器来操纵容器中的元素 - vector 向量
vector主要特征
<1>vector实际上就是对动态数组封装可以像数组一样可以使用下标访问元素,若vector长度为n ,则其下标为0~n-1
<2>根据下标访问元素效率高
<3>vector对象的空间随着插入删除操作自动调整因为空间自动调整比较耗费时间,因此频繁插入删除的情况下, vector效率稍差 - vector创建int型空向量
vectorv1;
vectorv2(v1); //表示将v1复制到v2。
vectors2( 10 ); //创建10个元素的向量
vectorv3( 10, 1.5 ); //创建10个元素都是1.5的向量
vector*pvec = new vector (10, -5 ); //创建向量指针 - push_back函数,用于向向量的尾部添加元素
使用pop_ back()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Insert函数示例代码
vectorv1;
v1.push_ back(1);
v1.push_ back(2);
v1.insert(v1.begin() , 0); //头部插入
v1.insert(v1.end() , 4);//尾部插入,4为插入的值
v1.insert(v1.end()-1 , 3); //倒数第二位置
return 0;
erase函数示例代码
vl.erase(v1.begin()); //删除0
vl.erase(v1.begin(), v1.end()); //全删 - vector——向量大小相关函数
v.size() 返回向量的大小
v.max_ size() 返回向量可容纳的最大个数
v.empty() 返回向量是否为空
v.resize(n) 调整向量大小,使其可以容纳n个元素,如果n<v.size(),则删除多出来的元素;否则,添加新元素
v.resize(n,t) 调整向量的大小,使其可以容纳n个元素,所有新添加的元素初始化为t
v.capacity() 获取向量的容量,再分配内存空间之前所能容纳的元素个数 - vector迭代器:
迭代器定义:vector:: iterator it; 跟指针十分相似。 - 以迭代器为参数的插入删除函数
v.insert(p,t) 在迭代器p所指向的元素前面插入值为t的元素
v.insert(p,n,t) 在迭代器p所指向的元素前面插入n个值为的新元素
v.insert(p,b,e) 在迭代器p所指向的元素前面插入迭代器b和e标记的范围内的元素
v.erase(p) 删除迭代器p指向的容器中的元素
v.erase(b,e) 删除迭代器b和e所标记范围内的元素 - 使用迭代器循环删除会出现错误,
解决办法
在C++11标准中, erase()会返回- -个iterator ,这个iterator指向了 "当前删除元素的后继元素” - map
map创建及添加元素
map类定义在
此文转载于CSDN我的另一账号,便于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