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中药

摘要:芦根20g,冬瓜仁20g,鱼腥草20g,竹茹10g,桑叶10g,炒苦杏仁10g同煎,橘红10g,清半夏10g,茯苓15g,桔梗15g,甘草10g,炙麻黄5g,生石膏20g,薏苡仁30g,荆芥10g,白芷10g 桔梗鱼腥草加芦根,绝配 加炙麻黄去喘,加石膏去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12-24 22:56 阿旭^_^ 阅读(32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引: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判,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麻黄(去节)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他说,人得了感冒,伤寒证,喝药还是没有好,心下有水气,就是肚子里有水,涨涨的。干呕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9-24 18:10 阿旭^_^ 阅读(14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1. 十枣汤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枣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腹胀水肿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 本方中所用的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9-10 15:13 阿旭^_^ 阅读(99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中医常用甘草,平和药性,去毒护中,去热性缓。但甘草入脾,五行属土,所谓五行有昌有克,所以不是万能灵药,今读一注意事项比较精辟,记录以用之。甘草之不用:(1)甘草长于温中益脾胃。甘草对肾阴虚与肾阳虚无明显作用,故在补血、补阴、补阳的方剂中往往少用或不用。如补肾阴之剂的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增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8-24 16:54 阿旭^_^ 阅读(84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