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RIP协议概述
RIP协议基本概述
-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服务于
内部网关协议IGP
。 - 使用的是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DV算法)
- 使用传输层
用户数据报UDP协议
进行传送,端口520
- 按
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
,时间默认30s - RIP协议中“距离”定义为“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跳数加1.
- 为了防止无穷计数问题,
最大跳数是15
,16相当于不可达。
RIP详细描述
-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向量(distance-vector)协议。RIP最大的特点就是
简单
。 -
RIP通过广播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RIP是一个传输层封装的协议,应当属于应用层,但是从RIP的功能来说是一个动态路由协议,所以本质上RIP应当属于网络层。
-
RIP简单的将网络的距离定义为“跳数”。路由器与路由器直连的距离都是1,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1,RIP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RIP限定了无穷大等于16跳。所以实际上RIP能支持的网络规模很小,在一条路由上若超过了15台路由器,那么RIP就认为不可达。
-
RIP每30秒发送一次路由信息更新。这样作的目的是防止路由器出现故障后无法通告给邻居导致无法保证路由的有效性。
-
由于RIP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协议,所以RIP具有好消息传的快,坏消息传的慢的特点。可能导致路由回路。
-
RIP的发展经过了两个版本:
- RIPv1(版本1)是传统的RIP协议,只能支持传统的分类IP地址,在RIP的报文中不包括掩码信息,所以RIP1不支持子网掩码和CIDR,因此局限很大。此外,RIPv1不支持验证。目前RIPv1已经在逐渐被淘汰。
- RIPv2是RIPv1的改进版本,与RIPv1想必,RIPv2具有以下新的特性:
- 用抑制定时器防止路由自环,缺省值为180秒。
- 用水平分割防止路由自环。
-
发送有子网掩码的路由选择信息,支持子网花费和CIDR技术
提供身份验证功能。RIPv2在一个接口上可以用一套密钥作为身份验证的检查。这个选择可以是明文的也可以是MD5加密的。
同时使用明文和MD5单向映射函数保证报文的完整性。 -
提供组播传送路由选择更新。RIPv2使用D类地址224.0.0.9组播传送路由选择更新信息,可提高效率。
RIP协议的报文格式
RIP 协议的问题:好消息传播的快,坏消息传播得慢
这种问题正是由于RIP把跳数设置成了16.
确实,设置了最大跳数确实可以解决无穷计数的问题。
但是也会导致,问题的路由信息要经过16次的辗转反侧才能让路由器知道这是个错误的路由。而正确的路由在第一跳就能了解。
所以16跳的限制既成就了它,也让他有不可更改的缺点。
RIP协议相对比较简单,后续的OSPF协议就有些复杂了。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Zeker62},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Zeker62/p/1504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