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关系

1.关系

1.1关系

事物之间(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称为关系

n元笛卡尔积A1×A2× …… ×An反映了 n 个客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是 n元关系。

序偶〈a,b〉实际上反映了二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是二元关系。

注意:关系和笛卡尔乘积

笛卡尔乘积的任何子集都可以定义一种二元关系。

设集合X={1, 2, 3, 4},Y={1, 2},则X ×Y = {<1,1 >,<1,2 >,< 2,1 >,< 2,2 >,< 3,1 >,< 3,2 >,< 4,1 >,< 4,2 >}

R1 = {<x , y>| x ∈X∧ y ∈Y ∧ x>y } = {<2 , 1>, <3 , 1>, <3 , 2>, <4 , 1>, <4 , 2>, <4 , 3>  }

R2 = {<x , y>| x ∈X∧ y ∈Y ∧ x=y2 } = {<1 , 1>, <4 , 2> }

R2 = {<x , y>| x ∈X∧ y ∈Y ∧ x=y } = {<1 , 1>, <2 , 2> } R1,R2,R3 均为二元关系。

 

1.2序偶

由二个具有给定次序的客体所组成的序列称为序偶,记作〈x,y〉
说明:在序偶中二个元素要有确定的排列次序。
即:若 a ≠ b 时,则〈a,b〉 ≠ 〈b,a〉若〈x,y〉=〈a,b〉 则 (x = a ∧ y = b)
多重序偶:三重序偶〈x,y,z〉=〈〈x,y〉,z〉
     n重序偶〈x1,…,xn〉=〈〈〈〈x1,x2〉,x3〉…〉,xn〉

 

重要关系

2.二元关系

2.1定义

设 A×B = {〈x,y〉|  (x ∈A) ∧ (y ∈B) },若集合R ⊆A×B,则称 R 是从 A 到 B的一个二元关系。

即二元关系 R 是以序偶作为元素的集合。若〈x,y〉∈ R,则记作  x R y,否则,记作

注:A×B 的任何子集都称作从 A 到 B的二元关系,特别当 A = B 时,称作 A上的关系。

 

2.2表示方法

2.2.1枚举法(列举法)

二元关系定义如图:

可写成:R = {< 1, a > ,< 2,b > , < 3, c > , < 4, d >}
由定义可见:关系是一个集合,∴定义集合的方法都可以用来定义关系。

 

2.2.2谓词公式表示法

前面讲述,集合可用谓词公式来表达,所以关系也可用谓词公式来表达。
例如:实数集合R上的“>” 关系可表达为:“>” = {〈x,y〉| x ∈R ∧ y ∈R ∧ x>y }

 

2.2.3关系矩阵表示法

规定:
(a)对于二元关系的序偶 <x , y> ,其左元素表示行,右元素表示列;
(b)若 xi R yj ,则在对应位置上记“1”,否则记“0”。
例如:已知集合 A={1, 2, 3, 4},并定义A上的关系R={⟨1,2⟩,⟨1,3⟩,⟨2,1⟩,⟨2,2⟩,⟨3,3⟩,⟨4,3⟩}
则R的关系矩阵为

例如:设 X={a,b,c},Y={1,2},R1是X→Y的关系,
称 R1是X→Y的全域关系,

其关系矩阵为

 

 

2.2.4关系图表示法

规定:
(a) 把X,Y集合中的元素以点的形式全部画在平面上;
(b)若 xi R yj ,则在 xi 和 yj 之间画一条有向弧,反之,不画任何曲线。

例如:已知集合 A={1, 2, 3, 4},并定义A上的关系

则R的关系图为

 

 

 

2.3关系的定义域和值域

设R是一个二元关系,令集合 D(R) ={ x | ∃ y (<x, y> ∈R) };集合 R(R) ={ y | ∃ x (<x, y> ∈R) };

则称D(R)为R的定义域, R(R)为R的值域。

例如:设X={1, 2, 3, 4, 5, 6},Y = {a, b, c, d, e, f},
令R ={<1,a >< 2,b >< 3, c >< 4,d >},
则R是X到Y的二元关系。
R的定义域:D(R) ={1, 2, 3, 4},R的值域: R(R) ={a, b, c, d}。

一般情况,称X为R的前域,称Y为R的陪域

 

2.4特殊二元关系

定义:设 R 是A × A的子集,

①若R =A × A ,则称R是 A上的全域关系,即R = A × A = { <x , y> | x ,y ∈A }.

  全域关系R1 = A×A 

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

 

②若R= Ø,则称R是A上的空关系.

  空关系R2 =Ø

反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③集合A上的恒等关系:I A = { <x , x> | x  ∈A }.

  恒等关系R3 = { < 1 , 1 >   < 2 , 2 >   < 3 , 3 >  } 

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其它常用关系:

  

 

 

2.5关系的五种性质   

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传递

1、自反性

设 R是集合X中的二元关系,若对于每一个 x ∈X ,都有 x R x ,则称R具有自反性。

     注:X上R是自反的  ⇔  ∀x ( x ∈X → x R x ).

例如:设 X = {a , b , c},R = {< a , a > < b , b > < c , c > < a , b >} 则R是自反的关系。

主对角线元素都为  1;  

图中每个顶点都有环。

 

2、反自反性

设 R是集合X中的二元关系,若对于每一个 x ∈X ,都有 x x ,则称R具有反自反性。

     注:X上R是自反的  ⇔  ∀x ( x ∈X → x x ).

例如:设 X = {1 , 2 , 3},R1 = { < 1 , 2 >  < 2 , 1 > };R2 = { < 1 , 2 > } ;R3 = { < 2 , 1 > };

则R1, R2, R3都是反自反的。

 主对角线元素都为  0;

例如:设 X = {1 , 2 , 3},R1 = { < 1 , 2 >  < 2 , 1 > };R2 = { < 1 , 2 > } ;R3 = { < 2 , 1 > };

则R1,R2,R3都是反自反的。

图中每个顶点都无环。

例如:设 X = {1 , 2 , 3},R4 = { < 1 , 1 >  < 2 , 1>   < 3 , 1>   < 3 , 2 > };

则 R4 既不是自反的,也不是反自反的。

 

 

3、对称性

设 R是集合X中的二元关系,对于任意的 x ,y ∈X ,如果每当有 x R y ,都必有 y R x ,则称R在X上具有对称性。

注:X上R是对称的 ⇔∀x ∀y ( x ∈X ∧y ∈X ∧x R y → y R x ).

例如:设 X = {1 , 2 , 3},R = {< 1 , 1 > < 2 , 1 >  < 1 , 2 > < 3 , 2 >  < 2 , 3 > } 则R是对称的关系。

对称矩阵  

 

若两顶点间有边,则必有一对方向相反的边

 

4、反对称性

设 R是集合X中的二元关系,对于任意的 x ,y ∈X ,如果每当有 x R y 和 y R x ,都必有 x = y,则称R在X上具有反对称性。

     注:X上R是反对称的  ⇔  ∀x ∀y ( x ∈X ∧y ∈X ∧x R y ∧y R x → x = y ).

分析:① 若前件 x R y ∧y R x 为“T”,且后件 x = y 也为“T”,则 R是反对称的;

②若前件 x R y ∧y R x 为“F”(有三种情况),后件不论是真还是假,命题均为“T”,则 R是反对称的。

例1:设 X = {a , b , c},R1 = { < a , b >  < b , c >  < c , a >  },R2 = {< a , c > < a , a > < b , b > < c , c > } ,

R3 = {< a , a > < b , c > < c , a >  } ,则R1, R2, R3 均是反对称的。

 

 

5、传递性

设 R是集合X中的二元关系,对于任意的 x ,y ,z ∈X ,如果每当有 x R y ∧ y R z ,就必有 x R z 。

则称R在X上具有传递性

分析:① 若前件 x R y ∧y R z 为“T”,且后件 x R z 也为“T”,则 R是可传递的;

②若前件为“F”(有三种情况),后件不论是真还是假,命题均为“T”,则 R是可传递的。

例1:设 X = {a , b , c},则下列关系均是可传递的。

         R1 = { < a , a >  < a , b >  < a , c >  < b , c > }

         R2 = {< a , b >}

         R3 = {< a , b >   < a , c >  }

         R4 = Ø

下列关系是不可传递的:
R5 = { < a , a > < a , c > < c , a > }
R6 = { < a , b > < b , c > < c , a > }

R关系图:遍历每一个结点,其结点出径和入径的结点也可连通直接相连,若只有出或入则满足

关系矩阵:

复合矩阵法

思路:设M是R的关系矩阵,若M*M为M的子集,则R具有传递性。

判断方法:计算M*M,M*M为M的子集的意思是,在方阵对应的同行同列的位置,

若对于M,该数为0,则对于M*M,该数必为零,否则R不具有传递性。

即:若M中的a[i][j] == 0, 则必有M*M中的c[i][j] == 0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onst int maxn = 100;
 4 int a[maxn][maxn], c[maxn][maxn];
 5  
 6 int main()
 7 {
 8     int i, j, k, flag = 0;
 9     int n;
10     cout << "请输入二元关系对应方阵(n * n)的行数:\n";
11     cin >> n;
12     cout << "请输入此方阵:\n";
13     for (i = 0; i < n; i++)
14     {
15         for (j = 0; j < n; j++)
16             cin >> a[i][j];
17     }
18     for (i = 0; i < n; i++)
19     {
20         for (j = 0; j < n; j++)
21         {
22             for (k = 0; k < n; k++)
23             {
24                 c[i][j] = c[i][j] + a[i][k] * a[k][j];
25             }
26         }
27     }
28     cout << endl;
29     for (i = 0; i < n; i++)
30     {
31         for (j = 0; j < n; j++)
32         {
33             cout << c[i][j] << " ";
34         }
35         cout << endl;
36     }
37     cout << endl;
38     for (i = 0; i < n; i++)
39     {
40         for (j = 0; j < n; j++)
41         {
42             if (a[i][j] == 0)
43             {
44                 if (c[i][j] != 0)
45                 {
46                     cout << "No transitivity!\n";
47                     return 0;
48                 } 
49             }
50         }
51     }
52     cout << "Transitivity!\n";
53     return 0;
54 }
55  
复合矩阵法

 

利用矩阵表示方法,遍历这个矩阵如果遇到一个等于1的位置,记录位置,利用其纵坐标当下一个数的横坐标,在此横坐标下找到是1的位置,记录这个位置,在利用上一个数位置的横坐标和这个数的纵坐标找到一个新的位置,如果这个位置上是1,那么这个数就具有可传递性,然后继续遍历进行这个循环操作,知道检查到所有的数都对上了,这个二元关系才可说具有可传递性,有一个不符的都不是可传递性的二元关系。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const int MAXN = 100;  
 4 int A[MAXN][MAXN];  
 5 int main()  
 6 {  
 7     cout<<"请输入具有二元关系的两个集合的大小:\n";  
 8     int x , y ;  
 9     cin>>x>>y;  
10     cout<<"请输入这两个集合的二元关系矩阵表示法:\n";  
11     for(int i = 0 ; i < x ; i++)  
12         for(int j = 0 ; j < y ; j++)  
13             cin>>A[i][j];  
14     int p = 0 ;  
15     for(int i = 0 ; i < x ; i++)  
16     {  
17         for(int j = 0 ; j < y ; j++)  
18         {  
19             if( 1 == A[i][j] )  
20             {  
21                 for(int k = 0 ; k < y ; k++)  
22                 {  
23                     if( 1 == A[j][k] && 1 != A[i][k] )  
24                     {  
25                         p = 1;  
26                         break;  
27                     }  
28                 }  
29             }  
30         }  
31     }  
32     if(p)  
33         cout<<"这个二元关系不具备可传递性!";  
34     else  
35         cout<<"这个二元关系具备可传递性!";  
36 }  
中途点判别法

 

 

 

注:若 X = Φ ,则X上的空关系 Φ具有反自反的,对称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


 

2.6关系的合成

 

2.6.1关系复合

(1)定义:

设 R是X→Y的二元关系,S是Y→Z的二元关系,于是可得X →Z的二元关系:
{ <x , z> | x∈X∧z∈Z∧∃ y (y∈Y∧x R y∧y S z ) }  

称此集合为R与S的复合关系,记为R◦S 或 RS.

例如:设 X = {1 , 2 , 3 , 4 , 5 },
R,S均为X→X的关系,且
R = { <1,2> <3,4> <2,2> }
S = { <4,2> <2,5> <3,1> <1,3> }

R◦S = { <1,5> <3,2> <2,5> }
S◦R = { <4,2> <3,2> <1,4> }

R◦S  ≠  S◦R ,复合关系“◦”不满足交换律.

讨论:

⑴ R ◦ S为新的二元关系;

⑵ R ◦ S ⊆ X×Z

⑶ 当 <x , y>∈R与 <y , z>∈S,才有<x , z>∈ R ◦ S .

注:R1R2有定义,但R2R1不一定有定义,即使有定义,也不一定有R1R2= R2R1。

 

 

 

 

(2)复合关系矩阵表示

逻辑加法: 0+0=0 0+1=1 1+0=1 1+1=1
布尔矩阵的布尔乘法:把矩阵乘法中的“+”改为∨,“+”改为∧,其它不变。记为 MR◦MS
 

 

 

2.6.2 关系 R 的

《定义》给定集合X,R 是X上的二元关系, n为自然数,于是 R 的 n 次幂可定义为:
(1) R0 = X集合中的恒等关系,即R0 ={ <x , x> | xX } = IX

(2) Rn+1 = Rn ◦R

设 X = {1 , 2 , 3 },X上的关系R = { <1,2> <2,3> <3,1> }

         求 R0,R2,R3,R4

解: R= { <1,1> <2,2> <3,3> } = IX                   R2  = { <1,3> <2,1> <3,2> }

         R3  = R2 ◦ R = { <1,1> <2,2> <3,3> } = IX     R4  = R3 ◦ R = R

《定理》设R为A上的二元关系,m,n为自然数,那么

(1)RmR= Rm+n   

(2)(Rm)= Rmn .

设A={a, b, c, d}, R={<a, b> <b, a> <b, c> <c, d>},求 R2,R3 ,R4,R5

解:R2  = { <a, a>  < a, c >  < b, b > < b, d > }

         R3  = R2 ◦ R = { <a, b> < a, d >  <b, a>   <b, c>}

         R4  = R3 ◦ R = {<a, a>   <a, c>   <b, b>   <b, d>} = R2 .

 R5  = R4 ◦ R = R2 ◦ R = R3 .

 注:若|X|=n,则X中的二元关系R的幂次值是有限的。一般不用求出超过X的基数次幂。

 

2.6.3逆关系

定义:给定两个集合X和Y,若R 是X→Y的关系,那么从Y→X的关系称为R的逆关系,记为或R-1,即

⑴只要将R中每一个序偶中的元素全部调换位置,就可得到R的逆关系

(2)的关系矩阵为

⑶ 在R的关系图中,只要把所有箭头改换方向,就可得到的关系图。(自回路箭头改变与否无关)

 

 

 定理:设R ,R1,R2是集合A,B上的二元关系,则

(1) ( R-1)-1=R;                    

(2) (R1∪R2)-1=R1-1∪R2-1
(3) (R1∩R2)-1=R1-1∩R2-1  ;           

(4) (R1-R2)-1=R1-1 -R2-1 

(5) (A×B)-1=B×A;                   

(6) Ø -1= Ø;

(7) R⊆ R2,则 R1-⊆ R2-1

 

定理:设R是X中的二元关系,那么R是对称的当且仅当 R  = 

 

2.6.4关系的闭包

《定义》给定集合X,R是X中的二元关系,若有另一关系 R¢满足下列条件:

         ⑴ R′是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     

    ⑵ R′  ⊇ R ;

         ⑶ 对于任一自反(对称、可传递)关系R″,若R″  ⊇  R ,则必有 R²  ⊇  R′;

         则称R′是R的自反(对称、可传递)闭包,并依次用r(R),s(R),t(R)来表示之。

 

讨论定义:

⑴ 已知一个集合中的二元关系R,则 r(R),s(R),t(R) 是唯一的,它们是包含R的最小的自反(对称、可传递)关系;

⑵ 若R是自反(对称、可传递)的,则 r(R),s(R),t(R) 就是R本身;

⑶ 若R不是自反(对称、可传递)的,则我们可以补上最少序偶,使之变为自反(对称、可传递)关系,从而得到r(R),s(R),t(R) .

 

《定理》给定集合X,R是X上的二元关系,则

         ⑴  R是自反的当且仅当  r(R)=R;

         ⑵  R是对称的当且仅当  s(R)=R;

         ⑶  R是可传递的当且仅当  t(R)=R。

 

《定理1RX上的二元关系,Ix X上的恒等关系,则有 r(R) = R U Ix  .

《定理2RX上的二元关系,则有 s(R) = R U R-1

《定理3RX上的二元关系,则有 t(R) = R U R2 U R3  U ··· =

 

 

 

2.6.5次序关系

2.6.5.1偏序集合

定义:

设R是X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可传递的,则称R是X中的偏序关系(或称偏序),并用符号“≤”表示,而序偶〈X,≤〉则称为偏序集合。

⑴ “≤”不单纯意味着在实数中的 ≤ 关系,而是代表更为普遍的关系(具有自反,反对称和可传递性的关系);

⑵ 若 x, y∈ X ,“x ≤ y”读作:“x小于或等于y”;

⑶ R是集合X中的偏序关系,则 R 也是X中的偏序关系,若R用“≤”表示,R 则用“≥”表示;

⑷ 若〈X,≤〉是一个偏序集合,则〈X,≥〉也一定是偏序集合,且偏序集合是一个序偶,左元素为集合X,右元素为偏序关系。

定义:在偏序集合〈X,≤〉中,若对任意的 x, y∈X,均有x ≤ y 或 y ≤ x,则称x和y是可比较的,否则称x和 y是不可比较的。

例1:
(1)在领导机构的集合中“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偏序关系;
(2)在 I(整数)集合中,“≤”、“≥”均是偏序关系;
(3)幂集ρ(A)上的包含关系 “⊆” 是偏序关系;
(4)正整数集 Z+上的整除关系是偏序关系;

 

2.6.5.2特殊的

拟序集合

定义:R是集合X中的二元关系,若R是反自反的,反对称的和可传递的,则称R是X中的拟序关系(串序),并用符号“<”表示。而序偶〈X,<〉称为拟序集合。

讨论:(1)拟序关系一定反对称的;(2)拟序关系也可用偏序关系来定义:

 

 

全序集合

定义:设〈X,≤〉是一个偏序集合,若对于每一个 x, y ∈ X ,或者 x ≤ y,或者 y ≤ x,即

∀x ∀y(x ∈X ∧ y ∈ X → x ≤ y∨y ≤ x) ,则称偏序关系“≤” 为全序关系,

而〈X,≤〉称为全序集合(线序集合)。

 

在偏序集合〈X,≤〉中,若对任意的 x, y∈ X,均有x ≤ y 或 y ≤ x,则称x和y是可比较的,

否则称x和 y是不可比较的。

在偏序集合中,一般情况下,一定是:有的元素是可以比较的,有的元素是不可比较的。

而在全序关系中,所有的元素均是可比较的.

 

良序集合

  定义:若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R是全序关系,且X的任一非空子集,都有一个最小元素,

             则称R为良序关系,并称<X,R>为良序集合。

注:⑴ 良序关系比全序关系多了一个条件,即在全序关系中,X集合的任一非空子集均有一个最小元素;

⑵ 每一个有限集合X上的全序关系必定是良序关系。

例如:设集合A={1,2,3,4},定义A上的全序关系:
“≤” = { <1,1><1,2><1,3><1,4><2,2>
<2,3><2,4><3,3><3,4><4,4> }.
则“≤”也是良序关系。

 

 2.6.5.3偏序集合和哈斯图

2.6.5.3.1定义

在偏序集合〈X,≤〉中,若有 x, y ∈ X,且x ≤ y ≠ y

且又不存在其它元素 z 能使x ≤ z z ≤ y

则称元素 y 盖住 x,盖住集记为 COV( X )={< x, y >| x, y ∈  X;y盖住 x }.

给定偏序集合〈X,≤〉,它的盖住集是唯一的。

我们可以画出盖住集的关系图,称为偏序集合〈X,≤〉的哈斯图。

 

2.6.5.3.2偏序集合〈X,≤〉的哈斯图的画法

⑴ 用“◦”表示 X 中的结点(表示自反性);

⑵ 若 x, y∈ X ,且 x ≤ y y ,则把 x 画在y 的下面;

⑶ 若 y 盖住 x,则在 x 和y之间画一条连线,并箭头向上;若 y 不盖住 x,但又存在“≤”关系,则必定能通过 x 和 y 之间的其它中间结点把 x 和 y 联结起来;

⑷ 所有边的方向均是向上的,所以实际画时,箭头均可省去。

 

 

 

 

 

 

2.6.5.3.3偏序集中的最小(大)元,极小(大)元

《定义》给定偏序集合<A , ≤ >,且子集 B ⊆ A,

(1) 若∃ b∈ B ,使得∀x x ∈B → x ≤ b)成立,则称 b 为 B 的最大元,即 b 大于B中其它所有元。

(2) 若∃ b∈ B ,使得∀x x ∈B → b ≤ x)成立,则称 b 为 B 的最小元,即 b 小于B中其它所有元。

《定义》给定偏序集合< A , ≤ >,且子集 B ⊆ A,

(1) 若∃∈ B ,使得¬ ∃x x ∈B ∧ x ≤ b)成立,则称 b 为 B 的极小元。即B中没有比 b 还小的元。

(2) 若∃∈ B ,使得¬ ∃x x ∈B ∧ b ≤ x)成立,则称 b 为 B 的极大元。即B中没有比 b 还大的元。

 

注:由定义可知:

⑴ 集合B的最大(小)元、极大(小)元,若有的话,必在 B 中;

⑵ 最大(小)元是对B中所有元素与其作比较而言的;而极大(小)元是对 B 中能够与其作比较的元素而言的。

⑶ 最大(小)元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而极大(小)元一定存在,且不一定唯一。

 

 

2.6.5.3.4偏序集中的上(下)界,上(下)确界

 定义

给定偏序集合< A , ≤ >,且子集 B ⊆ A,

(1) 若 ∃∈ A ,使得∀x x ∈B  → xa)成立,则称 a 为 B 的上界,其中最小的一个上界,

称为 B 的上确界,记为LUB

(2) 若 ∃ a ∈ A ,使得∀x x ∈B  → ax)成立,则称 a 为 B 的下界,其中最大的一个下界,

称为 B 的下确界,记为GLB

 

注:由定义可知:

(1) 上(下)界是与 B 中所有元素作比较而言的。

(2) B 的上(下)界不一定存在,若存在,也不一定是唯一的。

(3) B 的LUB(GLB)不一定存在,若存在必唯一。

(4) 若B 的上(下)界、LUB(GLB)存在,则其可能在B 中,

也可能不在 B 中,但一定在 A中。

 

《定理》设偏序集合 < A , ≤ >,B是A的子集,则:

         (1) 如果b是B的最大元,那么b也是B的极大元.

         (2) 如果b是B的最大元,那么b就是B的 lub.

         (3) 如果b是B的一个上界且 b ∈ B,那么b就是B的最大元.

 

 

2.6.5等价关系

2.6.5.1定义

  设R是X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可传递的,

        则称R是X上的等价关系。

        若 <x , y>∈  R,则记为 x ~ y .

分析:等价关系R的有向图满足:自反的,对称的,传递的。

例1:下列关系均为等价关系
(1)实数集合上的“=”关系;
(2){人类} 中的同姓关系;
(3)命题集合上的等价关系;
(4)三角形的全等关系,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是等价关系;
(5)在一个班级里“年龄相等”的关系是等价关系;

 

2.6.5.2等价类

  定义:设R是X上的等价关系,对于∀ ∈ X ,定义 X 的子集

[x]R = { y | y ∈ X∧ x R y }

称子集 [x]R是由 x 生成的关于R的等价类,简记为 [x],

并称 x 为等价类 [x] 的表示元素。

 

注:⑴ 等价类 [x]R 是一个集合,且 [x]R ⊆ X .

  ⑵ [x]R中的元素是:所有与 x 具有等价关系 R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且 [x]≠ Ø.

 

 

 

2.6.5.3划分

定义:设X是一非空集合,A1, A2 , … , Am 是它的非空子集,且满足

         ⑴  Ai ∩ Aj = Ø(i ≠ j);

    ⑵  A1 U A2 U … U Am = X;

         则称集合族π ={ A1, A2 , … , Am } 为集合X的一个划分。

         而子集A1, A2 , … , Am 称为这个划分的块。

 

 

定理:设X是一非空集合,R是X中的等价关系,

           则 R 的等价类集合{ [x]R | x∈ X }就是X的一个划分,

      且称此集合为X在R下的商集,记为,即X/R = { [x]R | x∈ X } .

 

 

 

 

 传递1:https://blog.csdn.net/qq_41705423/article/details/79503938

 

 

 

 

 

 

 

 

 

posted @ 2019-06-14 18:57  Zander_Zhao  阅读(17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