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Storage本地存储、简单的网页留言板、video元素与audio元素的基础

Web Storage本地存储

在HTML5中,一个新增的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在本地客户端储存数据的Web Storage功能。

在H4中我们是使用的cookies在客户端保存用户名等等一些简单的用户信息。

cookies的缺点:

1.大小限制在4KB

2.带宽浪费

3.难以操作

为了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在H5中重新提供了在客户端保存数据的功能,他就是我们的“Web Storage”。

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之间的区别,掌握两者的基本用法。

1.sessionStorage临时保存

就是把数据保存在session对象中。session就是在打开网站到关闭网站之间要求进行保存的数据。

临时保存数据的方法:sessionStorage.setitem('key','value');//或者是sessionStorage.key='value';

临时数据读取的方法:变量=sessionStorage.getitem('key')//或者是sessionStorage.key;

2.localStorage永久保存

就是将数据保存在客户端本地的硬件设备上面,如果浏览器被关闭,这个数据不会丢失,下次打开继续使用。这个功能就是我们的localStorage永久保存功能。

永久保存数据的方法:localStorage.setitem('key','value');//或者是localStorage.key='value';

永久数据读取的方法:变量=localStorage.getitem('key')//或者是localStorage.key;

简单的网页留言板

制作留言板需要使用到的函数有3个

1.saveStorage函数

使用“new Date().getTime()”语句来获取当前的日期和时间戳,然后使用localStorage.setitem将获取到的时间戳作为键值,并将文本框中的数据作为键名进行保存。保存后使用loadStorage函数在页面上显示保存后的数据。

2.loadStorage函数

这个函数取得保存后的所有数据,然后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

两个重要的属性:

1)loadStorage.length

所有保存在localStorage中的数据条数。

2)localStorage.key(index)

想要得到的数据的索引号作为index参数传入,可以得到localStorage中与这个索引号对应的数据。

3)clearStorage函数

将保存在localStorage中的数据全部清除。

用法:localStorage.clear();

video元素和audio元素

audio元素——在HTML5中专门用来播放网络上的音频。

video元素——在HTML5中专门用来播放网络上的视频或者电影。

使用audio元素和video进行播放时就不在需要使用其他的插件了,只要我们的浏览器支持HTML5就可以!

浏览器的支持:

Safaris3以上、Firefox4以上、Opera10以上、Chrome3.0以上版本都对audio元素和video元素支持!

常用属性

1.src属性:在这个属性里边指定媒体数据的URL地址

2.controls属性:指定是否为视频或者音频数据添加浏览器自带的播放控制条,控制条中有播放按钮、暂停等按钮。

例:<audio src="MP3.mp3" controls="controls"></audio>

3.width和height属性:指定视频的宽度和高度。

例:<video src="time.mp4" width="750" height="400"></video>

4.autoplay属性:这个属性指定是否当我们网页加载完成后就开始自动播放。

5.preload属性:这个属性指定是否对数据进行预加载,如果是的话,浏览器会将视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进行缓冲,这样做可以加快播放速度。      

  preload属性的三个值:

  none表示不进行预加载

  metadata表示只预加载媒体的元数据

  auto(默认值)表示预加载全部的视频或者音频

6.poster属性(video独有):当视频不可以播放的时候,使用poster元素向用户展示一张图片代替视频

 例:<video src="video.mp4" poster="video.jpg"></video>

7.loop属性:指定是否循环播放视频或者音频数据

使用方法:<video src="video.mp4" autoplay="video.jpg"></video>

8.error属性:读取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返回一个Media Error对象,这个对象的code返回对应的错误状态,默认情况下video和audio的error属性都是null

4种错误状态,返回一个数字值,他表示音频/音频的错误状态:

1 = MEDIA_ERR_ABORTED - 取回过程用户中止

2 = MEDIA_ERR_NETWORK - 当下载时发生错误

3 = MEDIA_ERR_DECODE - 当解码时发生错误

4 = MEDIA_ERR_SRC_NOT_SUPPORTED-媒体不可用或者不支持音频/视频

使用方法

audio元素只需要给他指定一个src属性:

<audio src="MP3.mp3" controls="controls"></audio>

对于不支持的浏览器我们可以在这对元素之间加入提示语句来代表

<audio src="MP3.mp3" controls="controls">您的浏览器不支持Audio元素</audio>

 

video元素只要设定好长宽和src属性就可以了:

<video width="750" height="400" src="time.mp4"></video>

同样对于不支持video的浏览器可以在中间加入替换文字

<video width="750" height="400" src="time.mp4">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元素</audio>

 

source元素指定多个播放器格式与编码:

source元素可以为同一个媒体数据指定多个播放格式与编码方式,以确保浏览器可以从中选择一种自己支持的格式进行播放。选择顺序自上而下,直到选择到所支持的格式为止。

使用方法:

<video>

<source src="video.mkv" type="video/mp4" />

<source src="video.webm" type="video/webm" />

<source src="video.ogg" type="video/ogg" />

<source src="video.mkv">

</video>

各种设备对编码格式的支持情况在此就不细讲,各位有需要可问度娘哦~

 

posted @ 2019-03-02 16:12  YamLilac  阅读(2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