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 SUN WU GANG 的园子!!!

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午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由于也是初学DDD,难免有很多不足和认识错误的地方。多数内容来自其他网络资料或者书籍。

参考:http://www.cnblogs.com/Leo_wl/p/4418663.html

希望多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DDD是一套强大的思想工具,是需要根据业务进行划分领域的,无论是否使用领域——对于公共的或独立的内容都是需要抽象出来的,避免重复造轮子。

DDD可以应用于很多中不同的架构中,如:六边形架构、SOA、REST、CQRS、事件驱动架构和基于数据网络的架构等等。

REST==>来自百度百科
REST即表述性状态传递(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REST)是Roy Fielding博士在2000年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一种软件架构风格。
它是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
目前在三种主流的Web服务实现方案中,因为REST模式的Web服务与复杂的SOAP和XML-RPC对比来讲明显的更加简洁,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开始采用REST风格设计和实现。'
例如,Amazon.com提供接近REST风格的Web服务进行图书查找;雅虎提供的Web服务也是REST风格的。

 

六边形架构(也可以称之为端口和适配器):

对于每种外界类型,都有一个适配器与之对应,外界通过应用层API与内部进行交互。

其中的“六”具体数字没有特殊的含义,仅仅表示一个“量级”的意思,六边形的定义只是方便更加形象的理解。

分层架构的重要作用就是避免耦合的出现,经典分层架构和六边形架构都是分层架构的一种,但是所发挥的作用会有些不同,经典分层架构更多的精力放在抽象的分离上,每个层的职责分的很明确,各个层的依赖关系更加抽象化,从而避免耦合的出现,而在六边形架构中,是用“组件化”的形式来避免耦合的出现,每个业务单元尽可能的最小化,然后把这些业务组件集合起来,用一个锤子把他们都拍扁,所以,在整个集合中,这些小的业务单元都是“平等的”,这种方式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扁平化”。

经典分层架构分为四层,而对于六边形架构,一般会分成三层:

  • 领域层(Domain Layer):最里面,纯粹的核心业务逻辑,一般不包含任何技术实现或引用。
  • 端口层(Ports Layer):领域层之外,负责接收与用例相关的所有请求,这些请求负责在领域层中协调工作。端口层在端口内部作为领域层的边界,在端口外部则扮演了外部实体的角色。
  • 适配器层(Adapters Layer):端口层之外,负责以某种格式接收输入、及产生输出。比如,对于 HTTP 用户请求,适配器会将转换为对领域层的调用,并将领域层传回的响应进行封送,通过 HTTP 传回调用客户端。在适配器层不存在领域逻辑,它的唯一职责就是在外部世界与领域层之间进行技术性的转换。适配器能够与端口的某个协议相关联并使用该端口,多个适配器可以使用同一个端口,在切换到某种新的用户界面时,可以让新界面与老界面同时使用相同的端口。

在六边形架构中,领域层和技术没半毛钱关系,可以看作是业务的技术实现,端口层包裹在领域层在外,外部要向和领域层“交流”,则必须通过端口层的“首肯”,反过来,领域层向外面“交流”也是一样,但这种方式一般是技术上的

 


CQRS就是指命令和查询职责的分离。

 

DDD适用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对于比较小而简单的项目显得太过繁琐,同时对于开发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当然DDD的思想是无关项目大小的,而是教我们如何做好软件...,也有一种说法,OO Done Right的说法——即DDD是以正确的方式来使用面向对象的。

瀑布式开发方式--》敏捷开发==》DDD

DDD这种思想,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例如:领域、限界上下文、上下文映射图、架构、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领域事件、聚合、资源库等等...

 

posted on 2016-07-14 10:28  sunwugang  阅读(5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