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Database设计之拓扑
1、拓扑的涵义
空间拓扑描述的是自然界中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地理对象空间属性的一部分。
地理对象的拓扑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邻: 相邻关系确认对象之间是否在某一边界重合,例如行政区划图中的省、县数据。
重合: 重合关系确认对象之间是否在某一局部互相覆盖,如巴士线路和道路之间的关系。
连通: 连通关系可以确认通达度、获得路径等。
2、Geodatabase 拓扑中的重要概念
Geodatabase 的三个重要属性--规则、等级和拓扑容限。
规则:定义了拓扑的要求,在这个规则中表达要素类之间的空间关系,
拓扑容限:是一个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所有的节点和边线被认为是重合的、同一的。
拓扑等级(Ranks )控制在拓扑验证的过程中节点移动的级别。这时候,等级低的要素类(子类)将向等级高的要素类(子类)移动。在创建拓扑的过程中,你需要指定要素类的等级。目前,最高的等级是1 ;最低等级为50 。
除了以上三个重要属性之外,拓扑中还保存了要素类的脏区(dirty areas )、错误(errors )和异常(exceptions )。使用这些属性,可以对数据的质量进行维护。
在创建和编辑拓扑的时候,拓扑内部会生成两个新的要素类:脏区(dirty areas )和错误要素(error features )。当拓扑创建之时,所有的要素都被处理为脏区(编辑后编辑区域成为脏区)。对要素进行单独编辑后,编辑区域(脏区)会存储到数据库中。使用脏区,表示Geodatabase 中该区域数据的空间完整性可能已经被破坏。"错误"要素类中存储的是违背拓扑规则的要素或者要素的一部分。拓扑经过验证后,要素会被判断是否违背规则中定义的空间关联。如果拓扑中违反规则的数据被检测到,那么便会生成新的错误要素。对于一些违反拓扑规则的要素,可以作为异常情况处理,这部分数据拓扑使用"异常"来组织。
3、GIS 中拓扑的意义
GIS 软件中,拓扑的主要意义就是用于保证数据质量。拓扑在空间数据模型中表达和规定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表达和规定这些空间关系,拓扑尽可能将地理数据与现实世界保持一致。它是精准地表达空间数据的有效方法,通过严格地约束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空间数据的准确度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