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思考与研究:道德经(二)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水过满则不能常持,让东西过于锋利,则不能常保;当金玉满堂的时候就无法守住了,富贵就会骄纵,从而做错事。所以,功成身功,才能如天之道那样持久而长远。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回光返照,能一时一刻也不离开吗?专注养气,又能养得像婴儿一样吗?把胡思乱想去了,能毫无问题吗?爱国治民,能够做到无为而治吗?天目打开后,能分辨男女吗?明白了事理,又能大智若愚吗?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与一个主框为一个车轮,并不用考虑辐条的存在,只关注于有车用。用植物制作和组装成了器皿,也不用考虑它的存在,只关注于有器皿的用。无须考虑其存在,只关注整体上的把握。所以,抉择事物时,要能够把握它的关键点,而它更细微的部分,可惟无视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因为颜色存在,才会让人感觉到目盲,声音的存在,才会让人觉得有听不到,有味觉,才会让人觉得很爽口,而骑马打猎,则会令人发狂。难得的东西,才会让人产生阻碍。所以圣人,关注于腹而不关注于目,也就是去彼取此的道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光荣与耻辱,如同极大的毛病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得宠就会惊,失宠也会惊。什么是大的毛病在自己身上呢?是因为自己有身。如果自己无身,那么自己又会有什么患?所以,以身为天下,就可以长久不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称为夷,听不见,称为希,抓不到,称为微。这三个不能弄清,所以混在了一起。这既不清晰,也不模糊。虽然可以所握,但无法定义。论在物上,就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象的象,这就是惚恍。迎它没有头,跟随却找不到尾。用古法来处理今日的有,能知道古始,称之为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以前,很擅长利用道的,非常的微妙玄通,其深不能识。正因为它不可识,所以要强加一个描述:如同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行走,如同胆小一样畏惧四邻,又像才到来的陌生人一样,也像春天化成的水,朴素而没有特色,胸怀开阔,不故作清高,看起来很胡涂。怎么才又胡涂又能保持一颗清的心呢?怎么样能动在静之中动呢。操持这个道的,有不欲满的特点,只有不足,才能有所更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安静到了极点时,观察静处。可以知道它们是如何反复。芸芸众物,都会归复它的本源。归根就称为静,静就是复命。复命就称之为常,知道常就明白,不知道常,就会妄作凶。要明白常就是容,容就是公,公就是全,全就是天,天就是道,道就是久,没有具体的身体,是不会消亡的。
水过满则不能常持,让东西过于锋利,则不能常保;当金玉满堂的时候就无法守住了,富贵就会骄纵,从而做错事。所以,功成身功,才能如天之道那样持久而长远。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回光返照,能一时一刻也不离开吗?专注养气,又能养得像婴儿一样吗?把胡思乱想去了,能毫无问题吗?爱国治民,能够做到无为而治吗?天目打开后,能分辨男女吗?明白了事理,又能大智若愚吗?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与一个主框为一个车轮,并不用考虑辐条的存在,只关注于有车用。用植物制作和组装成了器皿,也不用考虑它的存在,只关注于有器皿的用。无须考虑其存在,只关注整体上的把握。所以,抉择事物时,要能够把握它的关键点,而它更细微的部分,可惟无视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因为颜色存在,才会让人感觉到目盲,声音的存在,才会让人觉得有听不到,有味觉,才会让人觉得很爽口,而骑马打猎,则会令人发狂。难得的东西,才会让人产生阻碍。所以圣人,关注于腹而不关注于目,也就是去彼取此的道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光荣与耻辱,如同极大的毛病一样。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得宠就会惊,失宠也会惊。什么是大的毛病在自己身上呢?是因为自己有身。如果自己无身,那么自己又会有什么患?所以,以身为天下,就可以长久不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称为夷,听不见,称为希,抓不到,称为微。这三个不能弄清,所以混在了一起。这既不清晰,也不模糊。虽然可以所握,但无法定义。论在物上,就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象的象,这就是惚恍。迎它没有头,跟随却找不到尾。用古法来处理今日的有,能知道古始,称之为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以前,很擅长利用道的,非常的微妙玄通,其深不能识。正因为它不可识,所以要强加一个描述:如同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行走,如同胆小一样畏惧四邻,又像才到来的陌生人一样,也像春天化成的水,朴素而没有特色,胸怀开阔,不故作清高,看起来很胡涂。怎么才又胡涂又能保持一颗清的心呢?怎么样能动在静之中动呢。操持这个道的,有不欲满的特点,只有不足,才能有所更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安静到了极点时,观察静处。可以知道它们是如何反复。芸芸众物,都会归复它的本源。归根就称为静,静就是复命。复命就称之为常,知道常就明白,不知道常,就会妄作凶。要明白常就是容,容就是公,公就是全,全就是天,天就是道,道就是久,没有具体的身体,是不会消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