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研究随想

 

错卦正断原理

奇门遁甲的起局,应用拆补还是置闰好呢?这个说不清楚,但看起来,在占卜方面,并不是分别得很清楚,因为飞盘者有之,排盘者有之,拆补者有之,置闰者有之,说只有一种是对的吧,无论用哪种方法的都有高手,分析东西起来与事实不差...这玩意看样子弄不清楚了。

个人有一愚见就是:在占卜时,奇门起局,如何起局并不重要,因为不少高手还用随机局来测事,也是挺准的。个人感觉,即使起局的方法有误也不用担心,只要基本的结构与原理无误,不同的起局方法只要配合不同的断法分析,照样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来。以问时之人的所问的当下正时起也好,让人随机抽一个时辰也好,报数决定局数也好,都是随机数的应用。看其它种类的术数中,不少都是无须指定具体的时间来起局的,讲究的是一个“应机”的过程。所以用于占断的话,奇门起局的方式大可不必局限。 

局盘气之吉凶

  定阴阳自古就没有区别,冬至后一阳来复,自然是阳遁,夏至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自然就是阴遁。这个阴阳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在奇门无论是占断还是运筹的时候,都要细细分析,其中门宫星神干的余气是非常重要的,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无论阳遁阴遁,论气时,凶星气足凶,吉星气足吉,凡气不足者,就是吉不吉凶也不凶了。在奇门先天要论里,谈及有凶星得气凶,吉星得气吉,凶气无气不凶,吉星无气不吉。愚见此说法有一些问题,所以在此论之。

阳遁之时指的气是阳气,阴遁之时指的气就是阴气,这里,阴阳之气实际上已经在定阴遁阳遁的时候定了下来,这样可以避免研究局的时候,因为思维不清晰而阴阳区别混乱,所以断局的时候只需要论气足与否,而不必考虑其它更麻烦的分析。

阴阳之气是如何定的,可以看阴阳二遁的情况:阳遁阳气上升,气渐足而运,阴遁阳气消退,气渐消为运,在局盘上的表现就是元素在九宫上运行路线的顺逆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局盘所参与的元素是分阴阳的,阴遁用阴气,阳遁用阳气,这意味着,在阴遁阳遁之中,查看余气之时,可能还是要区别阴阳的,但这里也有一种可能:局盘中元素之“阳”之义为显,“阴”之义为隐。考虑到在诸多典籍之中,论九星时,更加注重的是开辟,而不是阴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所谓的蓬任冲辅为开,其它为辟,此处开辟比阴阳更加重要。如天蓬的春夏用之吉,秋冬用之凶,以天蓬为“阴阳”之“阳”的话,那么在阴阳二遁大气的前提下似乎就说不通了,因此,此处不妨认为对九星只须论显隐,而不论阴阳气机。 

开辟之义

按统宗里的说法,坎一宫的颇有特殊之处:在局中,坎一宫每个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气是极处,也就是九气之根,例如,心柱英芮禽是五阴星,而冲辅蓬任是四阳星,当阳星在坎一宫时,称之“九气之开”,而阴星在坎一宫时,称之为“九气之辟”,如占远行行人时,开时来,辟时不来。

但是这产生了一个疑问,九星之开辟究竟是宫宫皆看还是只看一宫?按羽缘所用之法,宫宫皆看,以九星开合而论,可以得知该象是过去之事还是未来之事。

此疑点暂置,望不吝赐教。

关于歌诀参照度

奇门起局中有不少的歌诀与律诗,这些是对一些规律的总结,它们自身的可参考度是有的,但不应该作为完全的依据。例如五虎遁元法之类,可以非常方便地推算月干支,但是现在有了计算机以后,大量的运算并不是问题了,如我写了软件来验证了这个想法,在确定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均是用的190111日为基准进行即时运算,按这种方法,比较了直到2100年的数据,与采用歌诀的推算都是完全符合的。这意味着,歌诀只是快速起局的一个技巧。

论节气起局规律

  一卦管三节,以冬至阳遁为例后,冬至一七四 小寒二八五等等,指的是每个节气上下中三元的戊起局的地方。所谓的XX局,实际上就是戊的起始位置。其实,本来不是这样关注,就道理上而言,从起局而例,并非应该盯着戊,而是应该盯在坎宫上,注意坎宫每时每刻是什么奇仪进来了。但这样关注非常繁琐,古之贤人,于是根据天干的运行规律的研究,发现只盯着戊所在的位置,然后再接下来把三奇六仪排盘,就可以把整个局都定下来,可戊为奇仪之首,甲子为尊。

冬至一七四之类歌诀的由来,完全是为了记忆上的方便,众所周知,奇门历法中,划天为圆,标明为二十四个分割段(即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分割段每节各为五天,其中五日为一元,一元有六十个时辰,当冬至后,戊起坎一宫,故为阳遁一局,当五日周流完毕后,戊就到了七宫,再过五日,就到了四宫。这就是一卦之中一七四的由来,古人为了方便起局,以每五日为一个单位分割开来了,因此才会有冬至一七四的说法。

在一卦所统的三节之中,气的流转均是按照九宫路线而行,也就是每九元之中,戊所在之宫均按九宫路线渐进的。

通常九元共540个时辰,这其中总共经过45天,正是每一卦对应的天数。

       注:不过,此处有一个比较让人难以考证的地方就是:按太乙九宫之法,每个节气有45天也有46天的,这个不知是否有借鉴价值。

     按而言之,节气的划分是这样的:在一年内划分为八个主节气,再在八个主节气之中,再细划出三个节气,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而这个轨道并非正圆的周天360,每年都为有误差,所以才有了需要进行置闰.

     根据刚才分析的戊的游走方式,  一切均应以节气为准的,节气在何时,就何时起那个局,如果节气先到,则一交节,就用该节气的局,节气如果没到的话,按规律来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冬至一七四已经用完,但节气还未到,此时应当换卦而行,即戊立即到坤二宫起走.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那么冬至、小寒、大寒用完后,立春的节气来了怎么办?

那么冬至、小寒、大寒用完大寒下元后,节气应到立春,立春怎么又到了八宫了?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初来让人觉得奇怪。其实很简单,一卦管三节,这句话非常重要。在八卦八节图中可以看出,冬至一宫在坎卦,而三元周行一遍实际上就是逐渐递进了一爻,当三爻用完后,坎卦就用完了,此时应当再用坤卦了,因为坎为一数,坤为二数,此时八卦分割的节气变换,经过分割点时,戊就应从艮八宫起了。

这种递进与卦气理论有相互交辉之妙。

论拆补法与置闰

拆补法现在被推崇之至,但仍有不少高手更喜欢置闰的方法,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正统。有一些只看典型的有易友高手有云聚水止、叶飘然等一类,拆补法则比较多,而两样皆不忌,全部都看的更是大把大把的。

拆补法的残上-中元-下元-补上、残下-上元-中元-补下,似乎言之凿凿,但是拆补法的理论依据中有一条重要的依据是认为实际的天文现象原因。此处实际上大有问题,古人定制九宫规律,虽合星道,但并且是真星,所有的元素都是在长期观测中得出的一个理论上的平衡依据,也就是假想的参考线,它不可能在实际的天文实物里找到具体对应的东西。既然是平衡的参考线,那么,在处理时,就未必与实际的实物运行轨迹相一致。

在远古时候古人在定节气用时,大多数时候只能精确到日,更何况现在的节气又分定气与中气,其中误差往往可达一天之多,难道古人用时就不准了?虽然与时俱进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但是也需要仔细考虑古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就此而言,古人在交节时使用往往是十分谨慎的,对于模糊的时辰往往会不用,而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下元部分。毕竟奇门主要用于彊场,生死取决一念之间,开不得玩笑。

拆补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闰。它并不关心是否符头与节气相差过了九日等因素。这个不符合回光观照原则,因此必然有所谬误。(回光返照原则就是极点突变)

按拆补法的方法,因为它仅仅是根据歌诀而定,有人以天文历法以例,声称超神接气置闰法不足为凭,但按上述分析,拆补法也不见得更好。

在超神接气之法里面,这是非常符合原则的,当符头至,而节气未至时,则用下一节气的局,个人认为这非常符合气机变化。

posted @ 2005-11-05 23:35  一根神棍研古今  阅读(1878)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Web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