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世界(一)——The Next Stage
The Next Stage
一、历史遗留问题
学校课程安排
安排复习时间&计划
(待定)
二、Plan
实习调研
-
各个招聘网站具体分类,对应邢台本地&上海——找实习安排
-
简历进行完善
-
各个职业具体职能&职业分工(包括文科和理科)
-
时间安排
-
11.26-12.10(与复习——平行进行)调研
-
11.27-12.25确定方向学习
-
文科思维
- 降低其他方向的文化输入,依赖于音乐&文字配合
- 整理阅读书目表
- 定期做出阅读笔记
- 记录下来纠结的思考节点,为以后可能的职业做准备
内容创作
- 多个平台进行信息统一
- 借助《小王子》的内容定位,以此开端,完备昵称,公众号,头像,签名,个人简介,背景图像等方面。
- 作品品类
- 文字(天):自我每天的阅读笔记,感悟,读书内容
- 音频(周):以周为频率进行思维上的反思,定下主题,展开去聊,第一个月通过自己的观点输出;下个月开始找嘉宾,深入反思
- 视频(旬):生活和学习,以及思维上的转变记录
- 确定文件类型和存储规范
- 文字
- 视频的文案和内容策划
- 播客的主题以及主干内容
-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 图片
- 历史图片整理,进行分批,部分打印
- 分开使用不同的配图
- 简单的图片创意编辑工具
- 日常拍摄需要——拍摄设备
- 音频
- 录音方式:耳机&电脑&iPad&手机&专业麦克风
- 音频处理:Au学习应用
- BGM搜集,归并
- 音频文件存储
- 后期声音合成,部分音效参与内容进行
- 视频
- 录制
- 剪辑
- 校色调色
- 文字
三、Change Myself
丝线
下面是开始真情实感的抒发内容了,缘由很简单,我似乎找到了一条线,一条可以联系现有所有事务的一条若有若无的线。
如果说一切的故事都有一个起源,那是这个阶段开始的起源就是一个好朋友[1],我们在某次的重要谈话[2]之后,我意识到了我走出了前二十年的那个阶段,开始了新的思考,各个部分开始转变——穿衣风格个性化,谈话状态、处事方式平常化,生活方式规律且随意化……不再是直挺挺的向前走去,而是走走停停的,对眼前的点点风景停下驻足,时刻去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受各种事务给自己带来的反应。
这条丝线既然抓住了头,便让我可以一点点的摸索下去。前两天和舍友吃饭,又一次引起了未来这个话题,似乎是遥远又贴近,最终当然是不了了之,可是还是有启发的,既然在别人的反问下,自己哑口无言,那么就把这个哑口无言的缘由抓住,将这个内容填补,心里装下了这个疑问。在带着这个疑问,做着大学中一些程式化的事情时,找到了丝线的一个结。
我们不断地在做自己擅长或者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上学这件事情更加是持之以恒,因此大部分考研说辞的人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是没有思考过其他的出路的,在研究生三年的时间里,这样的程式化事情又会有很多,从一个方向来说,对于那些本科没有实质性的实践的大批人来讲,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学历和经验,但是三年的研究生读过去之后,是提升了自己迈向下一个门槛的底气。听来过一句话:“真正想学技术,还得是大专”,这是因为大学的严进宽出?因为程式化?因为自身的懈怠?因为当下的大势所趋?很多有可能的回答,也是理工科学生应当看见的问题吧。这也是我想早点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且我也发现,如果我决定开始面向生活,面向那个大人口中的社会的时候,我可以做的事情反而更多,有很多的新鲜事物可以去尝试。
文理交融不是大学的标准,但这是社会的标准,我如果带着之前的情绪进入社会,进入独自一个人的生活,感受到的是方方面面的低郁情绪,陌生的外界环境,一阵阵的情绪的潮汐,还有通过找到一个人来分担自己这各个方面的思绪的坏办法。这当然不是理科生的标配,但可能是一个没有深度思考过的人可能经历的事情。简单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不可以让这种状态完全的消解,这也许是社会学上的一个话题,先码住[3]。但是如果自己可以找到那个适当的节奏,真的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事儿了。
挂饰琉璃
以上的内容有点陈词滥调了,类似的思想过程在脑海中好像循环播放过很多次了,下面就谈谈丝线的挂饰吧
最有趣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变得那么松弛?
松弛的状态,不对任何事情和人产生焦急的心态。这是那条丝线的第一个结上的装饰物——琉璃挂饰。我曾经的紧张,还有断断续续的急躁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动机,是传统的“马力火车”;现在,我明白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倒不是说忘本,也不怕有人抬杠“你还没有赚钱,知道享受舒服了,小孩~”。我不用去在心里装着一万个表情的时候紧张的只展现出一个呆呆地稳重的面庞;不用因为别人注视的目光让自己隐于人群;不用因为自己的某些特点低头卑微的走开。当我把爱自己放在表面;当我可以在流动的人群中停下驻足望天而内心坦然;当我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清楚的阐明我的看法;当我按照自己的金钱观,买我喜欢的东西,表示我接受了完整的自己,我心里的“别人对于一个普通的好学生的传统定义”消除了。也因为如此,我变得松弛。
不但不可怜,还十分的享受~,我对于自己的快乐没有严苛的标准,所以我的松弛也没有外力可以打破,而且为了我可以保持我的快乐,我愿意通过各种“理科生”的方式,减少外界因素对我情绪的打扰,只要我可以有一个简单的预期以及长期的伸缩空间,我就可以让我感性自由的思维保持下去,这就是我的自洽,但并不是自我封闭。
方向
思想不会凭空产生,只是有很多的生活片段都串联起来,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思想,其中的方法论也有着很多的说法,我会接触到的。
回到丝线本身,这个方向是怎么回事:
起因是结果进行交织:
-
一个人的一生中可以走过几个人,然后云淡风轻的活着
-
成年人真正的思想成熟需要在三十岁之后了,那么我们人生中很多的决定是在自己不成熟的时候做的
-
个人的能力都是可以进行迁移的,大学教给你的不是方法论,而是思维
…… ……
教导,金句……随便你怎么称呼这些话,他们存在的价值不是当你读过之后感叹写出这些句子的人多厉害,去思考当时情景下讲话的人的状态,心理活动,生活于其,加以自身比较,发现有一天突然振聋发聩。走出来之前的闭环圈子,踏入了新的世界。这也是我说的引子背后的沉淀,也就是方向本身。
丝线串起来的方向中,还存在很多事情的规则:很多比赛,你并不懂怎么去做,但是在参与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经过结果导向,使得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逐渐扩充自己所需了解的内容,习得新的技能;学期末的复习中,把那些课堂中记忆深刻的内容加以提炼,得到的很大部分便是考试内容,是一种很通俗的方法论;配合应试教育的当下,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消化后进行包装,软著的申请,论文的发布都有代工人员,算是新时代的“搬砖”;企业招聘,招收相应的大学生,应届生,抱着对于一个在大学中学习过的学生的正确观念,要的是这样的人,也是社会中对于学历歧视问题的一个方面展现,这样的机会往往大于个人的努力;在等待和犹豫的过程中便会措施机遇,等着自己下定考研的决心的过程中,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专业课和公共课,也在让机会和时间偷偷跑走……
当我们把这些所有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就看出这里面一个思维,就是:决断和行动;如果对行动进行分析,就是:学习内容的吸收和迁移;行动需要的是一个逻辑,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分门别类,放进思维的格子,便是计划。
这些就是我到此刻为止,近乎完整的思考,丝线串联起来的一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