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二)——概论&多媒体数据编码基础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
目录
第二章 多媒体数据编码基础
2.3数字视频编码
- 视频制式
- NTSC
- 美国制定
- 每秒30帧
- 颜色模型是YIQ
- PAL
- 中国,德国,英国采用PAL
- 每秒25帧
- 颜色模型是YUV
- NTSC
- 数字视频采用的CCIR601编码标准
第三章 多媒体数据编码标准
3.1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
-
分两类标准分类
- DCT方式 非可逆编码(有失真)——DCT为基础的编码
- 有量化过程不可以完全复原的非可逆编码
- 过程:离散余弦变换(DCT)——量化处理——DC系数的编码和AC系数的行程编码——熵编码
- 行程编码:进行Z字形扫描,增加行程中连续0的个数
- 非主对角线的绝大部分数据是0(量化的结果),Z字形扫描使得连续的0的个数最多
- 非主对角线的绝大部分数据是0(量化的结果),Z字形扫描使得连续的0的个数最多
- 行程编码:进行Z字形扫描,增加行程中连续0的个数
- 量化的作用:
- 在一定主观保真度图像质量的前提下
- 丢掉那些对视觉影响不大的信息
- JPEG对量化后的DC系数采用DPCM编码
- 空间方式 可逆编码——DPCM为基础的编码
- 无失真编码:
- 基于DPCM的无失真编码优点是硬件易实现,重建图像质量好
- 缺点是压缩比太低, 大约为2:1
- 无失真编码:
- 基于DCT的分层操作方式
- 在低分辨率设备存取或者观察高分辨率图像的应用中,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 分层操作方式的过程:
- (1)把原始图像空间分辨率降低。
- (2)对已降低分辨率的图像采用基于DCT的顺序方式、累进方式或无失真预测编码中的任何一种编码方法进行编码。
- (3)对低分辨率的图像解码,重建图像,使用插值滤波器,对它插值,恢复图像的水平和垂直分辨率。
- (4)把分辨率已升高的图像作为原始图像的预测值,对它们的差值采用基于DCT的顺序方式、累进方式或用无失真方式进行编码。
- (5)重复(3)、(4)直到图像达到完整的分辨率编码。
- DCT方式 非可逆编码(有失真)——DCT为基础的编码
-
JPEG 2000
- 特点:高压缩率+无损压缩+渐进压缩+感兴趣区域压缩
- 采用以小波变换为主的多分辨率编码方式
3.2运动图像压缩标准
- MPEG标准
- 1 2 4 三种
- MPEG-1 系统
- MPEG-1视频编码技术
- 图像压缩四种技术:帧内压缩+前向压缩+后向压缩+双向压缩
- MPEG-2标准
- DVD的存储方式
- 思考题:
第四章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4.1多媒体存储技术
- 多媒体信息主要特点:
- 多媒体信息量大
- 数据类型多
- 数据区别大
- 输入输出复杂
- 光盘存储原理
- 光存储技术
- 光盘驱动系统:光盘驱动器和光盘片
- 驱动器读写头:半导体激光器和光路系统组成的光头
- 记录介质:磁光材料
- 光盘系统特点
- 与硬盘相比:可拆卸性,容量大,驱动器较贵但是盘片便宜,读写速度慢
- 与磁带相比:随机存取性强
- 存储方面:保存时间长,磨损小,激光头与介质无接触,不受环境影响而退磁
- 光盘有关技术指标
- 存储容量:格式化容量>用户容量(光盘存放控制、校验相关信息)
- 平均存取时间:(三个)
- 光盘上找到需要读写的信息的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 即从计算机想光盘驱动器发出命令,到光盘驱动器可以接受读写命令为止的时间。
- 一般区光头沿半径移动全程的1/3长度所需的时间为平均寻道时间,盘片旋转一周的一半时间为平均等待时间,两者加航读写光头的稳定时间就是平均存取时间。
- 数据传输率
- 误码率<10^-12
- 平均无故障时间 > 25000小时
- 接口标准及格式指标
- 存储容量
- 光存储技术
- 光盘的分类
- CD-ROM 只读光盘
- WORM 一次写多次读光盘
- Rewritable可重写光盘
- 光盘的工作原理
- 只读光盘原理
- 正负跳变边沿:数字1;两个边沿之间:数字0
- 可重写光盘的擦写原理
- 磁光式擦写原理:稀土-过渡金属非晶体垂直磁化膜,利用热磁效应
- 相变式擦写原理:利用记录介质的两个稳态之间的互逆结构。
- 写:记录介质的信息点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
- 擦:激光照射的信息点从非晶态恢复到晶态。
- 只读光盘原理
- 光盘标准
- CD-DA
- CD-ROM
- CD-V
- 光盘规范及格式
- CD-DA规范及制式
- 激光唱盘:1分=60秒,1秒=75扇区,1扇区=98帧
- 可存放74分钟音频信号
- CD-ROM规范及制式
- 两种格式:Mode 1和Mode 2
- 区别:
- 用户数据量不同
- 存储数据的类型不同
- 误码率:mode1 circ检验后误码率为1/10^9;mode2 circ检验后误码率为1/10^12.
- 1可以进行检错;2可以检错矫正错误
- CD-DA规范及制式
第六章 多媒体内容管理
6.1多媒体数据管理环境
- 四类存储介质:硬盘,磁带,光盘,磁盘阵列
-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环境:可更换的介质进行人工传输;串行端口实行点对点传输;使用网络系统
- 多媒体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方法
(1)文件管理系统 。
(2)建立特定的逻辑目录。
(3)传统的字符、数值数据库管理系统。
(4)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 。
(5)超文本和超媒体 。
6.2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
-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特点
- 依据独立性原则, DBMS按层次划分为3种模式:物理模式、概念模式和外部模式。
- 物理模式定义数据存储组织方法, 如数据库文件的格式、索引文件组织方法、数据库在网络上的分布方法等(存储模式)。
- 概念模式借助数据模型来描述,它定义抽象现实世界的方法。数据库模型先后经历了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阶段。
- 外部模式又叫视图,它是概念模式对用户有用的那一部分。
- 依据独立性原则, DBMS按层次划分为3种模式:物理模式、概念模式和外部模式。
- 多媒体数据对数据库的影响
- (1)数据量大且媒体之间差异也极大,从而影响数据库中的组织和存储方法。
- (2)媒体种类增多增加了数据处理困难。
- (3)多媒体不仅改变了数据库的接口,使其声、文、图并茂,而且也改变了数据库的操作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查询机制和查询方法。
- (4)传统的事务一般都是短小精悍,在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也应尽可能采用短事务。为保证播放不致中断,MDBMS应增加这种处理长事务的能力。
- (5)多媒体数据库管理还有考虑版本控制的问题。
- MDBMS的功能要求
- (1) MDBMS必须能表示和处理各种媒体数据,重 点是不规则数据如图形、图像、声音的表示方法。
- (2) MDBMS必须能反映和管理各种媒体数据的特性,或各种媒体数据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关联。
- (3) MDBMS除必须满足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外,还应满足媒体数据独立性。
- 物理数据独立性指当物理数据组织改变时,不影响概念 数据组织。
- 逻辑数据独立性指概念数据组织改变时,不影响用户程序使用的视图。
- 媒体数据独立性指在MDBMS的设计和实现时,要求系统能保持各种媒体独立性和透明性。
- (4) MDBMS的数据操作功能。
- (5) MDBMS的网络功能。应解决分布在网络上的多媒体数据库中数据的定义、存储、操作问题,并对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并发性进行管理。
- (6)MDBMS应具有开放功能,提供MDB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并提供独立于外设和格式的接口。
- (7) MDBMS还应提供事务和版本管理功能。
- MDBMS的组织结构
-
MDBMS的组织结构一般可分为3种:
- 集中型。
- 主从型。
- 协作型 。
-
集中型MDBMS
-
主从型MDBMS
-
协作型MDBMS
-
协作型MDBMS也是由多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组成, 每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没有主从之分。
-
要求系统中每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成员MDBMS)能协调地工作,但因每一成员MDBMS彼此有差异, 所以在通信中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
-
- MDBMS的数据模型
- 数据模型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 层次、网状、关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