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從“因為我喜歡IT行業”到“因為我是IT專家”
大过年的,某人力资源总监给我打电话跟我聊聊我的成长。她知道我在过去的一年,看到的花花绿绿的世界太多,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特别来给我压压惊。
“做HR这么多年,看过很多的员工变动,有的人抓住了很好的机会,有的人却始终左右横着走,这其中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应该怎样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哪个社会,哪个行业,在社会分工极细的今天,我们缺乏的是专才,而不是什么都会做一些的人。当一个女孩子有一天成长到一个不高不低的年纪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才能,那么她只能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家庭。”
接着她的话,我继续想:
与此同时,职场上新生代的力量越发强大,不平衡和失意的感觉愈发强烈,这时候便会将所有的不快倾斜给丈夫和孩子。而男人的事业恰好在30-40岁的时候达到巅峰,孩子又已经长大到不那么依赖母亲,那么这个女人很容易变成一个怨妇。很多家庭的分崩离析都是从女人的唠唠叨叨和无故发火、猜忌开始的。因为这时候的女人职场确实没什么大事儿了,多余的精力就只能放在家庭了,精力太多了以后,就开始没事找事了。
我曾经和V大美女在PKU度过了两年的美好学生时代,那时候我们经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个情,小女生都容易被一些破事搅的心脏崩溃。有一天,V同学突然很哲理的讲道:“我们太容易被小事所干扰,因为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什么大事。如果我们每天都忙的鸡飞狗跳的,还有空为这些小事伤神吗?”
恍然大悟!
转回去话题,说专才的问题。我如很多入职2-3年的人一样,会了一些东西就开始得得瑟瑟的觉得自己了不起,可是如果这个时候跳槽呢?是否真的就能一步升天?怎么可能呢?不管去哪里还是supporting的位置,还是做很多的执行工作,甚至还不如现在。很多事情,在2-3年的时候只是“会了”,但还不到“会”且有一定“深层感悟”,甚至上升到“理论知识”的高度,而后者才是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水平、内涵,或者说薪水、职位的关键。“会了”,找一个初中毕业生连续做一个工作做两年,也一定“会了”,何苦要找一个本科、硕士、甚至海归来做呢?
HR问我:你喜欢什么?
我说我喜欢XXX
HR又问:那你为此做过什么研究,读过什么书吗?
我说没有
HR又问:你不是喜欢吗?那为什么不去做呢?你试试之后才知道你到底是喜欢这个名字,还是喜欢其中的内容呢?
我想了想,我一直等公司给我创造条件和环境,一直说公司没有人带我,可是我为什么不去主动学习,自己找师傅,自己去看大量的书,参加培训呢?
HR说:“我知道你现在对这方面非常关注,但是你还没有到专家的地步,你还仅仅是一个名博。我希望有一天你不仅仅是一个名博,一个网络红人,而成为一个具有深层思考能力的专家。摆脱那些皮毛的东西,成为一个不可撼动的人。”
我承认这段话很警醒的让我看到未来,而同时这段话也是我过去一个月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必须让我的“我喜欢”变成“我是专家”,才会足够牛逼。在面对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的时候,最关注的应该是自身那些不会变化的东西,比如知识、内涵、修养、对事物的认识,对行业的精通程度等等。为一个可以随时变化的title或者涨2000的工资去让自己做出仓促的选择其实是不值得的~~~如果一个人不会主观上的积极努力,主动寻找资源,那么他到哪里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其实月薪5000还是7000对自己未来买房买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与动辄几百万的房价相距甚远。那么不如不去计较这些得失,把已有的钱投入给自己,心无旁骛的做一些能让自己钻进去的事情,一年之后,一定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轉載自:從“我喜歡”到“我是專家”--特立独行的猫的日记--豆瓣網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llen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唯有偏执者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