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S架构
- NameNode
- DataNode
- Secondary NameNode
- 元数据存储细节
一、NameNode
- 是整个文件系统的管理节点。它维护着整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目录树,文件/目录的元信息和每个文件对应的数据块列表。接收用户的操作请求。文件包括:
hdfs-site.xml的dfs.name.dir属性
- fsimage:元数据镜像文件。存储某一时段NameNode内存元数据信息。
- edits:操作日志文件。
- fstime:保存最近一次checkpoint的时间
- 以上这些文件是保存在linux的文件系统中。
二、NameNode的工作特点
- Namenode始终在内存中保存metedata,用于处理“读请求”
- 到有“写请求”到来时,namenode会首先写editlog到磁盘,即向edits文件中写日志,成功返回后,才会修改内存,并且向客户端返回
- Hadoop会维护一个fsimage文件,也就是namenode中metedata的镜像,但是fsimage不会随时与namenode内存中的metedata保持一致,而是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合并edits文件来更新内容。Secondary namenode就是用来合并fsimage和edits文件来更新NameNode的metedata的。
三、SecondaryNameNode
- HA的一个解决方案。但不支持热备。配置即可。
- HA (双机集群(HA)系统简称):HA 是High Available缩写,是双机集群系统简称,指高可用性集群,是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且分为活动节点及备用节点。
- 执行过程:从NameNode上下载元数据信息(fsimage,edits),然后把二者合并,生成新的fsimage,在本地保存,并将其推送到NameNode,替换旧的fsimage.
- 默认在安装在NameNode节点上,但这样...不安全!
四、secondary namenode的工作流程
- 1、secondary通知namenode切换edits文件
- 2、secondary从namenode获得fsimage和edits(通过http)
- 3、secondary将fsimage载入内存,然后开始合并edits
- 4、secondary将新的fsimage发回给namenode
- 5、namenode用新的fsimage替换旧的fsimage
五、什么时候checkpiont
- fs.checkpoint.period:指定两次checkpoint的最大时间间隔,默认3600秒。
- fs.checkpoint.size:规定edits文件的最大值,一旦超过这个值则强制checkpoint,不管是否到达最大时间间隔。默认大小是64M。
六、Datanode
hdfs-site.xml的dfs.replication属性
- 提供真实文件数据的存储服务。
- 文件块(block):最基本的存储单位。对于文件内容而言,一个文件的长度大小是size,那么从文件的0偏移开始,按照固定的大小,顺序对文件进行划分并编号,划分好的每一个块称一个Block。HDFS默认Block大小是128MB,以一个256MB文件,共有256/128=2个Block.
- 不同于普通文件系统的是,HDFS中,如果一个文件小于一个数据块的大小,并不占用整个数据块存储空间
- Replication。多复本。默认是三个。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必须给出原文链接,并保留此段声明,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