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ling

Everything...

[转载]再剥“唯武器论”者的画皮,看F-22的缺陷

难得的分析F22的好文,转载一下。
精彩摘录: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
原文地址:
http://club.mil.news.sohu.com/main.php?c=102&b=shilin&a=991231

再剥“唯武器论”者的画皮,看F-22的缺陷!

唯武器论,是在给中国下套子,是美日等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另类手法。
事实上,这一招已起作用!经过美国的自我吹嘘一番后,在 持续的夸大宣传的灌输下,加上一些形形色色的鼓手正反两方面的配合攻势下,使我们一部分同志对敌高性能装备产生了畏怯心理。例如,F-22横空出世后,部 分网友开始更加为国家担忧:人家都四代了,我们还大量二代;八爷还在改来改去。连央视军情观察节目的某位主持、军事专家似乎也在有意无意中吓唬老百姓:什 么4S------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视距打击、超隐身性。更有甚者,还替美军宣传:80年都不落后!汗那,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中国央视的军事天地 差不多每期都在向观众灌输军力对比的观念,比方说某个战役中双方军队的人员数量、坦克数量……之类,军队里的参谋们也是乐于进行这类“力量配置”的(再看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看看当时中央台的那个军事分析的节目,就可以知道其战术战略行为分析还处在什么年代,还穿着军服在电台做嘉宾,在全中国人面前丢脸。) 而所谓的军事专家教授之类的,则更是乐于将对战争的预期变成事先的数学运算——当然,这种运算经常被应验,也经常被嘲弄。 


话归正题,我在看了搜集的相关资料后,粗略地分析美军吹嘘的猛禽战机的缺陷,以免“未战先怯”、“自乱阵脚”。 

一、F-22A真那么悬乎?——4S(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视距打击、超隐身性)的苦衷 

一般认为,第四代战斗机应该具备隐身、超声速巡航、超机动和超视距打击外加网络战等能力。其中,隐身能力是最引人注目的。F一22A是第一架集上述能力于一身的战斗机,代表了目前世界战斗机技术发展的顶峰。 

 我承认美国的高科技武器装备方面的先进性!也承认美军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超强地位!可是从系统工程论讲,节点和子系统越多,可靠度越低。 

其实越是先进的装备,它的薄弱环节就会越多。 

有的网友会问:“现代大战,就是打的科技,人家雷达在200公里之外能发现敌情和我们雷达190公里之外发现敌情,这是生与死,胜于败的概念,人家雷达 能同时监控几百个目标,和监视几十目标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为什么这几年要买武器,和大力发展军事发展科技,很明白就是我们科技落后。” 

     不错,单就雷达来说是这个道理。可战争是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对决!和龙王比宝,暂时我们还不行。但主席说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拿F117这 个被誉为高科技“王中王”的、唯一参加过实战的隐身战机来说,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可换一个思路:雷达发现不了。那么红外呢?无线电扰动呢?办法总比困难 多!F117不是在棒子的基地部署了吗?怎么又撤走了?随后又宣布退役了?同样的道理,F-22也没有什么可怕!总会有罩门的。 

诸位别急,先看我说的您是否赞同! 

 
1.隐身 
 
先拿F-22A的超隐身性来说事吧。 

F-22A战斗机的隐身技术确实属于第三代技术(早期隐身的SR-71主要*吸波涂料吸收入射的雷达波,隐身效果有限): 
①第一代隐身的F一117A主要靠镜面体原理,强调控制回波方向、制造回波闪烁,使对方雷达不能稳定地锁定 
它;但F一117A的隐身设计对气动性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根本不能做空中格斗。 
②第二代隐身的B-2A的设计目标是在开战之初就穿越完好的前苏联防空体系,攻击其核目标并安全返航,因此要求全向、宽频带隐身。飞翼设计先驱诺斯罗普 公司的无尾飞翼型设计能使电磁能量的散射大量减少,而剩下的能量则变成表面波并沿弧面向周边“流散”,在流动过程中一路按指数规律衰减,形成回波的时候已 是强弩之未了。这个隐身设计比F-117A的几何多面体外形要先进很多,既达成全向隐身目的,又兼顾了飞机的气动特性。 
③F-22A的菱形截面和机身的尖锐折边与B-2A的无尾飞翼外形异曲同工,对战斗机来说,这依然是现今隐身的最高境界。 
 
2.F-22A的全向、宽频带隐身特点 

隐身并不是真的就看不见了,只是减小被发现的距离全向隐身在各个方向上的效果有显著差异,正视依然是雷达特征最小的方向。 

注意,是“正视”才是雷达特征最小的方向。 

那么问题就来了:F-22A作为空中优势战斗机,在出击的时机、方向、路线方面没有轰炸机、攻击机那么自由。防空截击时就更不用说了。即使在执行空中任 务时,“敌人”的战斗机也是机动的。就算F一22A能通过战术动作使隐身最好的前方指向敌机以保证最大隐身效果,也不可能保证F一22A对地面雷达、预警 机和其他方向上的敌机也有同样的隐身效果。在空地网络化的明天,这不比直接被敌战斗机雷达锁定要好多少。 


有矛就有盾,在发 达国家极力发展隐形技术,妄图使自己可以达到“如入无人之地”的境界,从而可以在对手无力还击的“不对称战”理论的今天,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是各国优先考 虑的。我相信,随时间的推移,美军投入巨资的隐形技术,一定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对我们没有什么威胁的! 

F-117不是在棒子的基地部署了吗?怎么又撤走了?随后又宣布退役了? 

3.发动机尾喷流的红外特征 

F-22A的发动机是战斗机历史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但大推力等于大的红外特征。 
虽然F-22A的矩形喷口有助于增加炽热喷气流与周边空气的混合,尽快减低温度;但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涡扇发动机效率而增加的涡轮前温度和燃烧室温度以 及更大的空气流量,使得F-22A尾喷流的红外特征不比F-15低。即使解决了尾喷流问题,机身蒙皮和前缘的气动加热也没有办法消除,尤其当F-22A打 开加力推力在高空做超声速巡航时,机身的红外特征将是巨大的。在机载和地面光电探测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是隐身的一个大漏洞。 

4.隐身的巨大代价和实战效果的不确定性 
 
各国军方对隐身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美国空军是坚决的隐身派,新战斗机非隐身不可;美国海军和欧洲是半隐身派,能“适度隐身”就行,其余靠电子对抗、空战战术和网络战能力来弥补。 
换句话说,就是在不过分牺牲气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考虑隐身要求,而不是一切围绕隐身。欧洲国家或许有技术水平的限制,但美国海军的例子就不是技术水平的 问题了。除了早已放弃的A一12属于“全心全意”的隐身外,美国海军对F-22A的变后掠翼舰载型并不热心;在F/A-1 8E实际上全部重新设计的情况 下,也没有竭尽全力进行隐身修形,而是在网络战能力上倾注全力。考虑到F/A一1 8E将是美国海军未来至少20年里的主力战斗机(F-35取代的是 F/A-18C而不是F/A-18E),美国海军发展战斗机的思路耐人寻味。 


5.超声速巡航 

F-22A不用打开加力就可以在6-千米高度以1.6马赫飞行,但是美国空军秘而不宣的是,F-22A在这种状态下的航程或续航时间有多少? 
非加力超声速飞行和超声速巡航还是有区别的:只有与全程超声速进入和退出战区相配合,超声速巡航才有意义,否则只是延长时间的超声速。 
超声速巡航为了减少阻力,应该在空气稀薄的2万米以上高空,而不是在空气密度较大的6千米中空飞行。而F-22A的涡扇发动机是为中空中速而不是高空超 声速飞行而优化的;它的低翼载、中展弦比、中后掠机翼对高机动的中空中速空战格斗十分有利,但在超声速巡航下的阻力却小不下去。类似的是,F-15的推力 和推重比远高于F-104,但在最大速度上没有多少进步,1.6马赫下的超声速航程只有F-104的一半,就是因为F-104的气动外形及涡喷发动机是为 高空超声速飞行而优化的,而F-15以牺牲阻力来换取机动性。F-22A同样也不能超越物理规律,各种好处“通吃”。 

另外,超声速 巡航的油耗比亚声速大,所以超声速巡航战斗机的机内载油系数(机内载油量和正常起飞重量之比)要比亚声速巡航战斗机高。F-15C的机内载油系数为 0.29,“米格一31”为0.41,“苏-27”也达0.40,而F-22A只有O.28,长时间超声速巡航的优势并不突出。F-22A的非加力超声速 飞行能力只说明其发动机推力的强大,并不能证明其长时间超声速巡航的能力。 



F-22A的超机动性得益于其推力巨大 的发动机和推力转向,但F-22A正常起飞重量从设计初期的22_7吨涨到现在的28.6吨,推重比从1.4跌到1.11,和F-15C没有实质的差别。 重量的增加也使F-22A的翼载和F-15C相当。F-22A和F-15C在推重比和翼载上相当,如果不是推力转向,没有理由在机动性上好很多。但推力转 向不是F-22A的独门绝技,相对于同样采用推力转向的对手,F-22A在超机动性上的优势还很难说。飞行员的生理极限和空空导弹的大离轴角发射能力,进 一步削弱其超机动性的实际优势。 


二、在目前我们还在大力装备三代战机的时候,如何应对四代的威胁 

1.“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和龙王比宝,在现有的条件下,善于用敌人装备的“罩门”来打击敌人 

我们今年已经有摧毁卫星的试验了,这对极其依赖信息技术的美军,不缔是“当头一棒”!如果没有卫星等信息手段,美军的作战能力肯定大打折扣! 

我先不谈摧毁卫星这个层面,假设美军的GPS系统完好,就按目前的装备情况,我们对付F-22A的手段有以下几点: 

①F-22A如果做超声速巡航,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音爆”。虽然随着高亚声速和超声速飞机的发展,用听音装置来探测入侵飞机的做法已不像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那么重要;但是,将听音装置用高速网络连接起来、配以高速信号处理,听音探测还是有相当的预警功能的,可以引导战斗机接敌——尤其是对于深入敌后的F一 22A。 
②机内载油系数(机内载油量和正常起飞重量之比)的劣势,必然使得F-22A在进行作战时有加油机的伴随,而发现加油机对我们并没有什么难度吧?而加油机又不能靠近战场,这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预警时间。 
③隐形是对雷达而言,红外特征是它的软肋,在机载和地面光电探测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我看发现隐形飞机并无多大困难 
④数量优势 
由外形达成的隐身是最有效的,但代价也相当大。隐身加上超声速巡航和超机动性,使得F-22A成为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最重、最昂贵的战斗机。按照180架的采购量来分摊研制费用,F-22A的单价将达3.5亿美元以上,是便宜的F一15C的7倍之多。 

在战争中,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虎”式和“豹”式坦克的性能要比被戏称为汽油桶的美国“谢尔曼”坦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凶狠的“虎”、“豹”最后还是被浪潮一般涌来的“谢尔曼”们撕成碎片。美国空军再阔气,也只能承购180架F-22A,其中至少70~80架留驻本 土,作为本土防空、战时增援、训练、损失替补之用;在欧洲和亚太最多只能各派驻50架左右。即使所有F-22A全部集中到一个战区,也还是有完好率和出动 率的问题。到时候,在任何一场具体的战斗中,到底能同时投入多少F-22A是很成问题的。 
 
有网友病垢我们的“八爷”,说都什么年代了,沈飞还在生产它?试想:在迎击F-2A时,如果有大机群、多机种,尽管F一22A比F-15先进得多,但在多机对抗的实战中,是不是能够创造奇迹,历史的经验并不看好什么1对8、或1对12架之类的“模拟空战”。 

在F-15战斗机诞生之初,美国空军曾对其作战效能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结论是惊人的:F一15A和“米格一21”的交换率达到955比1!多年后在内 利斯空军基地,美国空军用和“米格一21”性能相近的F-5E,与F-15C进行了对抗演习。演习前的计算机仿真表明F-15C大占上风,交换率为70比 1;经过有空战经验飞行员的修正,交换率仍然为18比1。实战演习中,F一15C与F一5E按2对1、1对1、4对4、2对4进行对抗,双方从相对方向进 入约50千米直径的交战空域,然后进行“自由搏击”。F-15的电子系统无疑比F一5优越,并装备了“响尾蛇”近距格斗导弹和“麻雀”中程空空导弹,而F 一5只装备了“响尾蛇”,但结果却令人十分震惊:F一15对F一5,在2对1(交换率5比1)、1对1(交换率3比1)、4对4(交换率2比1)时均有利 于F-15,但优势并不大;在2架F-15列4架F-5时,交换率就下降到1比1了。实战演习的结果与计算机模拟大相径庭。 

2.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发展自己的四代机 

我反对“唯武器论”,并不是反对发展自己的先进装备,而是强调不能“唯武器论”,要正确看待武器的问题。而是怕在持续的夸大宣传的灌输下,加上一些形形色色的鼓手正反两方面的配合攻势下,使我们一部分同志对敌高性能装备产生了畏怯心理。这是未来作战最忌讳的!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 

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双方战争谋略的运用结果。武器是画家手里的一枝笔,善用者才会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什么样的武器打什么样的仗,对什么样的敌人运 用什么样的战术,在什么样的地形运用什么样的战术,在什么样的天候运用什么样的战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是战争的致胜因素,是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 的法宝。今天的所谓现代法战争是美国的战争模式,美国祭出武器论,就是要请君入瓮。如果我们信奉它那一套,正好中它下怀! 

回想当年 跟苏美两强的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与当时的党中央敢打必胜的政治勇气、政治意志是分不开的。过去几十年,中国把国防的战备定位于“打 核战争、打世界大战”的基点,因而才有几十年的和平环境。孙子说:无恃敌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武器装备的准备仅仅是战争准备过程中一个环节。关键是在你的 潜意识里,你有敢于直面一场残酷战争的勇气和心理准吗? 

原文地址:
http://club.mil.news.sohu.com/main.php?c=102&b=shilin&a=991231

posted on 2007-12-13 03:05  乌生鱼汤  阅读(347)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