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焦虑的时候我在思考些啥-我是如何理解人生的

1. 前言

本文主要记录下笔者对于人生的思考,仅一家之言,可能会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逻辑,如果你因此被本文误导了,笔者概不负责(狗头保命~)

2. 为什么突然思考起人生这个话题

2.1. 原因一:与其焦虑,不如思考点有意义的话题

我司的工作压力大啊,压力一大就容易焦虑,焦虑就容易东想西想,每时每刻脑子里浮现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为了避免被这些想法淹没,我决定思考点有意义的话题,转移下注意力,并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做些沉淀。

2.2. 原因二:人近而立之年,是该想想“立”于啥

So,思考些啥好呢?算算自己的年纪,也差不多三十了嗯,时间过得真快,岁月真是不饶人啊,想起来孔子说的一句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是孔子对其一生的总结,我主要关注“三十而立”这段。

首先,第一个问题: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具体是立于啥呢?

查阅了下相关的资料,各有各的说法,比如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对其翻译如下: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杨伯峻先生在译注中说明了主要论据,一是《论语-泰伯篇》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二是《论语-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孔子说的“立”与“礼”有关。

其次,第二个问题:立于“礼”是否合适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正值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恢复繁复的周礼很明显不适用于那个年代,而实际上也确实不适合。

也因此,孔子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寻找机会,但却屡屡碰壁。比如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的回答与礼有关,齐景公很欣赏并准备重用他时,齐国的宰相晏婴却对孔子的主张提出了严重的反对意见;同时,孔子的主张触犯到了当时齐国各阶层贵族的既得利益,也引起他们的强烈发对,最后孔子只能离开齐国。原文如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即便如此,孔子仍然一生追求恢复“礼治”,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莫大勇气(BTW,”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貌似也出自论语。。。)。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孔子立于“礼”,不如说他立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方向,并为之努力;当然,身为一个普通人,我希望自己的人生目标/方向更实际一点。

2.3. 原因三:工作要求规划能力,干脆扩展下人生范围

每每跳槽时似乎都来这么一个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我一般不假思索的回答:三年达到XXX工程师,五年达到XXX工程师。。。但实际上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无独有偶,我司也会要求技术同学做一些技术规划。真是事事都离不开规划,原本打算写一篇文章总结下对于技术规划的思考,想了下,借着此机会干脆扩展到人生范围,尝试做个人生规划吧。

2.4. 小结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我打算思考下人生这个话题,接下来将从这几个子话题进行探讨:

  1. 什么是人生
  2. 人生是由什么决定的
  3. 如何做人生规划
  4. ...

3. 什么是人生

顾名思义,人生即人的一生,分两块讨论:

  1. 首先是人
  2. 其次是一生

3.1. 人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没错的话,那么人是由黑猩猩历尽漫长岁月进化而来的动物。

既然是动物,那么就会有动物本能的行为/活动,如吃喝拉撒睡繁衍后代等,但人和普通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

  1. 在中国,孟子有著名的人禽之辨。据《孟子.离娄下》记载: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翻译如下:

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就那么一点点,普通人把它丢弃了,而君子却保留着它

所谓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之人,因此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因为他比动物多了道德或者说良知。

  1. 在西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到过: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制造工具的动物

这段话的解释参考“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的定义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的解读:

人是能够制造和运用工具进行劳动,来改造和支配自然的动物

中西方先贤们提出的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局限性的,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我觉得并不是本质上的区别,人和动物更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呢?

道德观念,制造工具进而劳动等离不开我们的思考和认知,而思考和认知则来源于大脑,因此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可能在于大脑。

人类的大脑有和特殊之处呢?对此,我了解的并不多,但是有一点对我影响很大,那就是从脑神经科学来看,学习的本质是神经元的重新连接,而根据神经可塑性,神经元链接是终生可塑的,这点我认为特别重要,意味着人可以终生学习,终生成长。

3.2. 一生

人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呢?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活动,所谓活动就是某个时间点在某个地方做某事,人的一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度过的。如果把这些活动串联起来,那么就可以描绘出这个人的一生,我们也能从中看出这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苏东坡为例,他的人生轨迹如果用活动轨迹图描绘的话,参考如下网站:
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探寻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人生轨迹

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成就很高,在诗词、书画、烹饪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这一生N起N落,历经磨难却保持着豁达的人生态度,就如同那首诗中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但不管怎样,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时间宝贵的,一个人将宝贵的时间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就会形成活动轨迹图,进而描绘这个人的一生。

3.3. 小结

至此,我想表的是,或者说我对于人生的理解是:人的一生时间是有限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时间宝贵的;一个人通过不停的学习和思考改变自己的认知,并基于自己的认知把宝贵的时间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能在一定甚至很大程度上塑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为什么是一定程度而不是完全呢?原因很简单,人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决定的,具体我们在下一节讨论:人生是由什么决定的

4. 人生是由什么决定的

4.1. 从算命说起

听我老爸老妈提起过,我刚出生的时候算过命,五行缺土,正所谓缺啥补啥,于是乎给我取了个带“土”字旁的名字。当然,我自己不怎么相信算命,算命没法决定人的一生,但也由此,引发我的好奇,一个人的人生是有什么决定的呢,借此机会我就来探讨下。

4.2. 生物学角度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初中(还是高中来着,远古的神经元连接不够用了。。。)生物课上有说过,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则是由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精子和卵子都携带着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精子里携带的23条染色体和卵子里携带的另外23条染色体组成了受精卵里的23对/46条染色体。

染色体上有啥呢?染色体是由DNA+蛋白质组成的,而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再具体一点,DNA是由基因组成,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

关键就是这个基因,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这些性状包含外形特征、发育过程、繁衍方式等等。

所以从基因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身高、外貌等每个人自打在娘胎里就已经注定了,即所谓命中注定。比如同卵双胞胎,双胞胎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会长的特别像;

但是,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看,即基因+环境=表现型,即生物体的性状确实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到它生存的环境影响。

再拿同卵双胞胎举例,即使他们基因相同,如果环境不同,比如一个在中国长大,一个在美国长大,又比如一个比较顺风顺水,另一个遭遇了一些意外,那么他俩的性格和三观会有很大的不同,

回到我们人生的话题,基因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先天的,没法改变;
而环境广义来说,有意外的一部分,比如天灾人祸啥的,这部分我们没法控制;
但也有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等这些有较大可控性的部分,这些会影响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进而影响这个人的人生。

4.3. 小结

人生既有先天基因命中注定的成分,也后天不可控的意外部分,以及可控的能影响自己认知的部分。这些结合起来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5. 如何做人生规划

人生规划很大的话题,我打算抽时间单独写一篇文章来探讨如何做规划。这里只是简要概述下思路:

首先,不要过于关注先天基因命中注定的部分,也不要过于关注后天不可控的意外部分,而应该关注后天可控的部分。
其次,后天可控的部分关键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并基于认知找出最重要的几项活动,再根据自己的阶段目标,把时间分配在这几项活动上,做出计划,开始行动,复盘总结,这就是人生规划。

于我而言,现阶段重要的活动如下:

  1. 第一项,学习。认知的基础
  2. 第二项,健康。人生这座大厦的基石
  3. 第三项,爱。爱与被爱贯穿人的一生,是人一生的修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亲密关系
  4. 第四项,工作。没有工作养不活自己,打工得打到60岁才能退休呢
  5. 第五项,娱乐。人生得有松弛感,劳逸结合才不会累垮
posted @ 2024-06-15 17:28  ThinkerQAQ  阅读(3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