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算法大赛算法解决过程 - 拟合算法

拟合

概论

Gap的预测,是建立在一个拟合函数上的。也有一些机器学习的味道。

总的Gap函数 = 函数(时间,地区)

  • TimeID : 时间片编号
  • DistricID:地区编号
  • Traffic:交通流量
  • Weather:天气
  • POI:设施数

百度地图POI说明
注意:每家公司的POI分类都是不同的,这里只是将百度POI做个例子,滴滴打车的POI和百度的POI定义好像是不同的。

交通流量和时间有关,一个地方的拥堵程度和时间有关系
不同的地区,各种设施配置不同。
天气和时间有关。

Gap函数 = 函数(交通拥挤度函数(时间,地区编号),POI函数(地区编号),天气函数(时间))

这里可以认为,一个地方的打车人数,交通越堵,则打车的GAP越大。天气不好,打车的人则越多,GAP也越大。设施越多的地方,打车的需求也越多,GAP可能也越大。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可能性。
(题外话,其实真实的情况也要考虑节假日的问题,在节假日的时候,GAP可能会变大。当然这是一个人文的考量了)

zhihu网友的算法

作者:四名评论员
链接:你对滴滴算法大赛赛题的解决思路是什么?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利益不相关,不是参赛选手,不是滴滴工作人员,纯粹觉得题目好玩。
我的分析:
这个题目的目标是预测,预测的核心是发掘信息,信息才是消除不确定性的唯一途径。信息存在于乘客与司机的几种行为模式,以及POI的不同功能类型。
乘客的行为基本上有三类模式,周期性的(每天上下班、每周去上补习班)、集中偶发性的(音乐会)和随机性的(各类杂事)。司机的行为模式包括出车、收车、找活、趴活、午休。POI类型也可以分为周期性的(工作单位)、集中偶发性(电影院、体育馆、演播大厅)、随机性的(医院、车站),当然每个POI的功能类型不是绝对的。
GAP是用车需求和供给的差,那么分别为需求和供给建立模型。
简单说,一个完整的打车需求包括出发地、目的地、时间。首先任意两个POI之间都存在一条线路,每条线路的人流量可以按照乘客的行为模式进行分解,这样也就包含了时间因素。这样最终就可以算出从每个POI出发的人数。由于数据只有方格的总数,这看起来是一个隐马尔科夫链。至于天气则基本可以看成线路人流量的一个系数。
司机接单在全天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找活的状态,也就是附近有单就抢,那么某个方格某个时间片司机接单数应该是空车数量*一个系数,空车数量=上一个时间片到达的乘客数+其他司机漫无目的找活出入方格的净值+趴活司机数(找活、趴活数应该和poi类型有关,这得问问老司机拉活的窍门),系数就是抢单成功率。
非专业人士,以上只是粗浅的想了一下,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考虑,抛砖引玉,达人莫笑!非专业人士,以上只是粗浅的想了一下,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考虑,抛砖引玉,达人莫笑!

算法

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函数:
这里的交通拥堵函数是使用4个等级表示的。

  • LV1 20条路 权重8
  • LV2 10条路 权重4
  • LV3 15条路 权重2
  • LV4 05条路 权重1
    那么拥堵指数怎么计算呢?这里应该是对每个拥堵哟一个权重,等级越高,权重越大。
    拥挤度 = SUM(权重 * 数量)

在上文中 滴滴算法大赛算法解决过程 - 数据分析 提过了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得知,LV1的路大约占2/3强,估计LV4,LV3的路是变化的关键。

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所以这里建议将中间的计算结果也放入数据库中备用。
博客园不支持图片放大功能,如果您想更好的查看图片,也可以使用以下网址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http://codesnippet.info/Article/Index?ArticleId=00000041

我们尝试使用最小二分法拟合 LV4和 订单总量
从图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点在一个 Y = AX+ B 的直线函数中。
(未去噪点)
A:4.67355309006603
B:18.931303546517

(去除1500以上的噪点)
A:1.08888907683687
B:192.700547917395

(这里使用的是2016-01-01 #51 的数据)

       #region 最小二乘法拟合
        ///<summary>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二元多次曲线
        ///例如y=ax+b
        ///其中MultiLine将返回a,b两个参数。
        ///a对应MultiLine[1]
        ///b对应MultiLine[0]
        ///</summary>
        ///<param name="arrX">已知点的x坐标集合</param>
        ///<param name="arrY">已知点的y坐标集合</param>
        ///<param name="length">已知点的个数</param>
        ///<param name="dimension">方程的最高次数</param>
        public static double[] MultiLine(double[] arrX, double[] arrY, int length, int dimension)//二元多次线性方程拟合曲线
        {
            int n = dimension + 1;                  //dimension次方程需要求 dimension+1个 系数
            double[,] Guass = new double[n, n + 1];      //高斯矩阵 例如:y=a0+a1*x+a2*x*x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j;
                for (j = 0; j < n; j++)
                {
                    Guass[i, j] = SumArr(arrX, j + i, length);
                }
                Guass[i, j] = SumArr(arrX, i, arrY, 1, length);
            }
            return ComputGauss(Guass, n);
        }

        private static double SumArr(double[] arr, int n, int length) //求数组的元素的n次方的和
        {
            double s = 0;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if (arr[i] != 0 || n != 0)
                    s = s + Math.Pow(arr[i], n);
                else
                    s = s + 1;
            }
            return s;
        }

        private static double SumArr(double[] arr1, int n1, double[] arr2, int n2, int length)
        {
            double s = 0;
            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
                if ((arr1[i] != 0 || n1 != 0) && (arr2[i] != 0 || n2 != 0))
                    s = s + Math.Pow(arr1[i], n1) * Math.Pow(arr2[i], n2);
                else
                    s = s + 1;
            }
            return s;
        }

        private static double[] ComputGauss(double[,] Guass, int n)
        {
            int i, j;
            int k, m;
            double temp;
            double max;
            double s;
            double[] x = new double[n];

            for (i = 0; i < n; i++) x[i] = 0.0;//初始化
            for (j = 0; j < n; j++)
            {
                max = 0;
                k = j;
                for (i = j; i < n; i++)
                {
                    if (Math.Abs(Guass[i, j]) > max)
                    {
                        max = Guass[i, j];
                        k = i;
                    }
                }
                if (k != j)
                {
                    for (m = j; m < n + 1; m++)
                    {
                        temp = Guass[j, m];
                        Guass[j, m] = Guass[k, m];
                        Guass[k, m] = temp;
                    }
                }
                if (0 == max)
                {
                    // "此线性方程为奇异线性方程" 
                    return x;
                }
                for (i = j + 1; i < n; i++)
                {
                    s = Guass[i, j];
                    for (m = j; m < n + 1; m++)
                    {
                        Guass[i, m] = Guass[i, m] - Guass[j, m] * s / (Guass[j, j]);

                    }
                }
            }
            //结束for (j=0;j<n;j++)

            for (i = n - 1; i >= 0; i--)
            {
                s = 0;
                for (j = i + 1; j < n; j++)
                {
                    s = s + Guass[i, j] * x[j];
                }

                x[i] = (Guass[i, n] - s) / Guass[i, i];

            }

            return x;
        }//返回值是函数的系数
        #endregion

任务

  • 研究同一时间片,同一地区,按照日期变化,数据的变化。观察天气对数据变化的影响
  • 研究同一时间片,不同地区,POI的数量对数据变化的影响
  • 研究每个区域的需求量,可能每个区域的需求量基准数值都是差不多的。
posted @ 2016-05-24 11:59  灰毛毛  阅读(4905)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