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技法2-Du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注:
文章中所有的图片均来自台湾大学林轩田《机器学习技法》课程。
笔记原作者:红色石头
微信公众号:AI有道

上节课主要介绍了线性支持向量机(Linear Support Vector Machine)。Linear SVM的目标是找出最“胖”的分割线进行正负类的分离,方法是使用二次规划来求出分类线。本节课将从另一个方面入手,研究对偶支持向量机(Du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尝试从新的角度计算得出分类线,推广SVM的应用范围。

1. Motivation of Dual SVM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对于非线性SVM,我们通常可以使用非线性变换将变量从\(x\)域转换到\(z\)域中。然后,在\(z\)域中,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使用线性SVM解决问题即可。上一节课我们说过,使用SVM得到large-margin,减少了有效的VC Dimension,限制了模型复杂度;另一方面,使用特征转换,目的是让模型更复杂,减小\(E_{in}\)。所以说,非线性SVM是把这两者目的结合起来,平衡这两者的关系。那么,特征转换下,求解QP问题在\(z\)域中的维度设为\(\hat{d}+1\),如果模型越复杂,则\(\hat{d} +1\)越大,相应求解这个QP问题也变得很困难。当\(\hat{d}\)无限大的时候,问题将会变得难以求解,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种方法就是使SVM的求解过程不依赖\(\hat{d}\),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一下,我们上一节课所讲的Original SVM二次规划问题的变量个数是\(\hat{d} +1\),有\(N\)个限制条件;而本节课,我们把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Equivalent’ SVM),同样是二次规划,只不过变量个数变成\(N\)个,有\(N+1\)个限制条件。这种对偶SVM的好处就是问题只跟\(N\)有关,与\(\hat{d}\)无关,这样就不存在上文提到的当\(\hat{d}\)无限大时难以求解的情况。

如何把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Equivalent’ SVM),其中的数学推导非常复杂,本文不做详细数学论证,但是会从概念和原理上进行简单的推导。

在《机器学习基石》课程中介绍的Regularization中,在最小化\(E_{in}\)过程中,添加了限制条件:\(w^Tw\leq C\)。我们的求解方法是引入拉格朗日因子\(\lambda\),将有条件的最小化问题转换为无条件的最小化问题:$$min\ E_{aug}(w)=E_{in}(w)+\frac{\lambda}{N}w^Tw$$,最终得到的\(w\)的最优化解为:$$\nabla E_{in}(w)+\frac{2\lambda}{N}w=0$$
所以,在regularization问题中,\(\lambda\)是已知常量,求解过程很容易。那么,对于dual SVM问题,同样可以引入\(\lambda\),将条件问题转换为非条件问题,只不过\(\lambda\)是未知参数,且个数是\(N\),需要对其进行求解。

如何将条件问题转换为非条件问题?上一节课我们介绍的SVM中,目标是:\(min\ \frac{1}{2}w^Tw\),条件是:\(y_n(w^Tz_n+b)\geq 1,\ for\ n=1,2,\cdots,N\)。首先,我们令拉格朗日因子为\(\alpha_n\)(区别于regularization),构造一个函数:

\[L(b,w,\alpha)=\frac{1}{2}w^Tw+\sum_{n=1}^N\alpha_n(1-y_n(w^Tz_n+b))$$,这个函数右边第一项是SVM的目标,第二项是SVM的条件和拉格朗日因子$\alpha_n$的乘积。我们把这个函数称为拉格朗日函数,其中包含三个参数:$b,w,\alpha_n$。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4359535-912688545.png) 下面,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把SVM构造成一个非条件问题: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4426550-1043925285.png) 该最小化问题中包含了最大化问题,怎么解释呢?首先我们规定拉格朗日因子$\alpha_n\geq0$,根据SVM的限定条件可得:$(1-y_n(w^Tz_n+b))\leq 0$,如果没有达到最优解,即有不满足$(1-y_n(w^Tz_n+b))\leq 0$的情况,因为$\alpha_n\geq 0$,那么必然有$\sum_n\alpha_n(1-y_n(w^Tz_n+b))\geq 0$。对于这种大于零的情况,其最大值是无解的。如果对于所有的点,均满足$(1-y_n(w^Tz_n+b))\leq 0$,那么必然有$\sum_n\alpha_n(1-y_n(w^Tz_n+b))\leq 0$,则当$\sum_n\alpha_n(1-y_n(w^Tz_n+b))=0$时,其有最大值,最大值就是SVM的目标:$\frac{1}{2}w^Tw$。因此,这种转化为非条件的SVM构造函数的形式是可行的。 #### 2. Lagrange Dual SVM 现在,我们已经将SVM问题转化为与拉格朗日因子$\alpha_n$有关的最大最小值形式。已知$\alpha_n\geq 0$,那么对于任何固定的$\alpha’$,且$\alpha_n’\geq 0$,一定有如下不等式成立: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5341155-1614042095.png) 对上述不等式右边取最大值,不等式同样成立: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5420475-1401375607.png) 上述不等式表明,我们对SVM的min和max做了对调,满足这样的关系,这叫做Lagrange dual problem。不等式右边是SVM问题的下界,我们接下来的目的就是求出这个下界。 已知$\geq$是一种弱对偶关系,在二次规划QP问题中,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函数是凸的(convex primal) * 函数是有解的(feasible primal) * 条件是线性的(linear constraints) 那么,上述不等式关系就变成强对偶关系,$\geq$变成$=$,即一定存在满足条件的解$(b,w,\alpha)$,使等式左边和右边都成立,SVM的解就转化为右边的形式。 经过推导,SVM对偶问题的解已经转化为无条件形式: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5658905-140693302.png) 其中,上式括号里面的是对拉格朗日函数$L(b,w,\alpha)$计算最小值。那么根据梯度下降算法思想:最小值位置满足梯度为零。首先,令$L(b,w,\alpha)$对参数$b$的梯度为零: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5753524-1043702343.png) 也就是说,最优解一定满足$\sum_{n=1}^N\alpha_ny_n=0$。那么,我们把这个条件代入计算max条件中(与$\alpha_n\geq 0$同为条件),并进行化简: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55911005-1189760208.png) 这样,SVM表达式消去了$b$,问题化简了一些。然后,再根据最小值思想,令$L(b,w,\alpha)$对参数$w$的梯度为零: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0016901-1182339166.png) 即得到$$w=\sum_{n=1}^{N}\alpha_n y_n z_n$$也就是说,最优解一定满足$w=\sum_{n=1}^N\alpha_ny_nz_n$。那么,同样我们把这个条件代入并进行化简: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0206815-1831697931.png) 这样,SVM表达式消去了$w$,问题更加简化了。这时候的条件有3个: * all $\alpha_n \geq 0$ * $\sum_{n=1}^N \alpha_n y_n=0$ * $w=\sum_{n=1}^{N}\alpha_n y_n z_n$ SVM简化为只有$\alpha_n$的最佳化问题,即计算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下,函数$-\frac{1}{2}\|\sum_{n=1}^N\alpha_ny_nz_n\|^2+\sum_{n=1}^N\alpha_n$最小值时对应的$\alpha_n$是多少。 总结一下,SVM最佳化形式转化为只与$\alpha_n$有关: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0527642-141892552.png) 其中,满足最佳化的条件称之为Karush-Kuhn-Tucker(KKT):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0557572-1465491675.png)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利用KKT条件来计算最优化问题中的$\alpha$,进而得到$b$和$w$。 #### 3. Solving Dual SVM 上面我们已经得到了dual SVM的简化版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对它进行一些优化。首先,将max问题转化为min问题,再做一些条件整理和推导,得到: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0852904-1646037951.png) 显然,这是一个convex的QP问题,且有$N$个变量$\alpha_n$,限制条件有$N+1$个。则根据上一节课讲的QP解法,找到$Q,p,A,c$对应的值,用软件工具包进行求解即可。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0947889-1450978880.png) 求解过程很清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q_{n,m}=y_ny_mz^T_nz_m$,大部分值是非零的,称为dense。当$N$很大的时候,例如$N=30000$,那么对应的$Q_D$的计算量将会很大,存储空间也很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对dual SVM问题的矩阵$Q_D$,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这部分内容就不再赘述了。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1115657-1750701257.png) 得到$\alpha_n$之后,再根据之前的KKT条件,就可以计算出$w$和$b$了。首先利用条件$w=\sum\alpha_ny_nz_n$得到w,然后利用条件$\alpha_n(1-y_n(w^Tz_n+b))=0$,取任一$\alpha_n\neq 0$即$\alpha_n>0$的点,得到$1-y_n(w^Tz_n+b)=0$,进而求得$b=y_n-w^Tz_n$。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1531680-2001914440.png)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b$值,$\alpha_n>0$时,有$y_n(w^Tz_n+b)=1$成立。$y_n(w^Tz_n+b)=1$正好表示的是该点在SVM分类线上,即fat boundary。也就是说,满足$\alpha_n>0$的点一定落在fat boundary上,这些点就是Support Vector。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 #### 4. Messages behind Dual SVM 回忆一下,上一节课中,我们把位于分类线边界上的点称为support vector(candidates)。本节课前面介绍了$\alpha_n>0$的点一定落在分类线边界上,这些点称之为support vector(注意没有candidates)。也就是说分类线上的点不一定都是支持向量,但是满足$\alpha_n>0$的点,一定是支持向量。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1849342-855766742.png) SV只由$\alpha_n>0$的点决定,根据上一部分推导的$w$和$b$的计算公式,我们发现,$w$和$b$仅由SV即$\alpha_n>0$的点决定,简化了计算量。这跟我们上一节课介绍的分类线只由“胖”边界上的点所决定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样本点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support vectors,通过support vectors可以求得fattest hyperplane;另一类不是support vectors,对我们求得fattest hyperplane没有影响。 回过头来,我们来比较一下SVM和PLA的$w$公式: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2012971-276041007.png) 二者在形式上是相似的。$w_{SVM}$由fattest hyperplane边界上所有的SV决定,$w_{PLA}$由所有当前分类错误的点决定。$w_{SVM}$和$w_{PLA}$都是原始数据点$y_nz_n$的线性组合形式,是原始数据的代表。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2119655-1422773115.png) 总结一下,本节课和上节课主要介绍了两种形式的SVM,一种是Primal Hard-Margin SVM,另一种是Dual Hard_Margin SVM。Primal Hard-Margin SVM有$\hat{d}+1$个参数,有$N$个限制条件。当$\hat{d}+1$很大时,求解困难。而Dual Hard_Margin SVM有$N$个参数,有$N+1$个限制条件。当数据量$N$很大时,也同样会增大计算难度。两种形式都能得到$w$和$b$,求得fattest hyperplane。通常情况下,如果$N$不是很大,一般使用Dual SVM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提出的Dual SVM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计算过程中对$\hat{d}$的依赖,而只与$N$有关。但是,Dual SVM是否真的消除了对$\hat{d}$的依赖呢?其实并没有。因为在计算$q_{n,m}=y_ny_mz_n^Tz_m$的过程中,由$z$向量引入了$\hat{d}$,实际上复杂度已经隐藏在计算过程中了。所以,我们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探讨如何消除对$\hat{d}$的依赖。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010007/201906/1010007-20190606162413350-659305935.png) #### 5. 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SVM的另一种形式:Dual SVM。我们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移除计算过程对$\hat{d}$的依赖。Dual SVM的推导过程是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因子$\alpha$,将SVM转化为新的非条件形式。然后,利用QP,得到最佳解的拉格朗日因子$\alpha$。再通过KKT条件,计算得到对应的$w$和$b$。最终求得fattest hyperplane。下一节课,我们将解决Dual SVM计算过程中对$\hat{d}$的依赖问题。\]

posted @ 2019-06-09 09:04  Shinesu  阅读(33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