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8-10-30 10:33 作者:老_张 来源:51testing采编
无论是在自动化测试实践,还是日常交流中,经常听到一个词:框架。之前学习自动化测试的过程中,一直对“框架”这个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最近看了很多自动化相关的资料,加上自己的一些实践,算是对“框架”有了一些理解,这篇博客,就聊聊自动化框架的一些事吧。。。
一、什么是框架
下面是我的一些理解:
定义: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约束边界,支撑整个问题解决方案,配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组件而构成的工具。
特定问题:什么问题?——自动化测试
约束边界:为什么约束?——明确测试范围和目的
解决方案:用什么方案解决问题?——编程语言+工具+其他
构成工具的组件:哪些组件?—— 用例、脚本、数据、日志、报告、通知
工具:特点是什么?—— 灵活性、可扩展性、高内聚低耦合
二、自动化测试
1、为什么要进行自动化测试?
①、黑盒测试回归效率低
②、手动测试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③、回归的覆盖率不足
④、交付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全靠评估
⑤、系统越复杂,问题越多
⑥、上线时间长、构件失败率高导致的蝴蝶效应(迭代快,加班多)
2、自动化测试能解决什么问题?
①、提高出现问题后的响应速率
②、降低回归成本
③、提高回归覆盖率
④、提高回归效率
⑤、提高回归的稳定性
3、自动化测试的不足有哪些?
①、无法减少成本投入,而是为了加快测试结果反馈,提升测试质量
②、自动化适用于回归和冒烟,而不是发现BUG
③、录制回放功能是鸡肋,可视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④、不是所有所有系统所有功能都适合做自动化测试
三、自动化测试框架
构成框架的组件,最起码应该具备以下的功能:
Log:日志记录和管理功能,针对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日志级别,方便定位问题;
Report:测试报告生成和管理以及即时通知,测试结果快速响应;
Source:配置文件、静态资源的管理,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Common:公共函数、方法以及通用操作的管理,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TestCase:测试用例管理功能,一个功能点对应一个或者多个case,尽可能的提高覆盖率;
TestData:测试数据管理功能,数据与脚本分离,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可移植性;
TestSuite:测试组件管理功能,针对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组装构建不同的测试框架,遵循框架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Statistics:测试结果统计管理功能,每次执行测试的结果统计、分析、对比以及反馈,数据驱动,为软件优化和流程改进,提供参考;
Continuous:持续集成环境,即CI环境,包括测试文件提交、扫描编译、执行测试、生成报告及时通知等功能,持续集成是自动化测试的核心!
四、常见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1、接口自动化框架:
①、java+testNG/Junit+Maven/Ant/Gradle+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②、python+unittest/pytest+Git+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③、python+rebot framework+unittest/pytest+Git+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④、jmeter+Maven/Ant+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2、UI自动化测试框架
①、java+selenium/appium+testNG/Junit+Maven/Ant/Gradle+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②、python+selenium/appium+unittest/pytest+Git+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③、python+rebot framework+unittest/pytest+Git+Jenkins+MySQL+testlink/redmine
通过上面的一些常见框架,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拥有共同特性:编程语言+单元测试框架+扫描编译工具+持续集成工具+数据库+项目管理工具。
编程语言:编写测试脚本、日志记录和输出;
单元测试框架:提供测试脚本运行、异常校验等一些列的配置;
扫描编译工具:测试文件扫描编译,一般配合持续集成工具使用效果更佳;
持续集成工具:Jenkins,经典的持续集成工具;
数据库:测试数据管理;
项目管理工具:测试结果统计管理;
关于自动化测试框架的一些理解和思考总结,就是上面这些内容,提到的一些框架组件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仅供参考,如有更好的建议,请指出,不胜感激。。。
鱼会口渴吗?奶牛为什么总有奶?浣熊为什么喜欢洗刷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