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银行 读后感
《消失的银行》观后感
传统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影响日益显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接近40%,存款搬家至互联网金融公司金额超过2万亿元,网络贷款交易规模超过1万亿元。同时,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利差收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2016年银行业净息差降至2.22%,为历史最低水平。随着在线支付等业务的兴起,传统银行物理网点正在减少并且呈加速减少趋势。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电商、社交、游戏等线上消费场景去间接使用金融服务,相比这些线上消费场景,金融属于次生需求,总是在用户满足其他需求的过程中的伴生需求,很难直接触达客户,银行客户的粘性较低。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和各类金融科技大行其道的时代,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加灵活、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银行所有的金融服务,并且要求这些服务更加快捷、方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新的数字货币正在加速改变银行的经营生态和竞争模式。《消失的银行》作者杰姆斯·汉考克和肖恩·里奇蒙德提出金融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将结束传统零售银行时代,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将取代传统零售银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它将取代银行很多的日常业务,包括现在的支付业务、存款业务,还有汇款业务、资金的管理业务。这本书传递信息非常简单:要么适应,要么准备被取代。
面对严峻的挑战,未来银行如何转型适应?首先要找准传统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关键差异。互联网企业充分挖掘、开发老百姓最普遍、常见的应用场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牢牢抓住用户流量,统领了流量市场,并持续丰富场景,形成了生态圈,带来了无限利润和前景。而银行则被后台化,被边缘化,极大降低了用户与银行的沾粘度。因此我们认为未来银行必须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打造一个“开放”、“泛在”、“贴源”、“极致”、“敏捷”、能协助并引领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型企业。将行内无论是资源或是服务、能力开放于社会;结合民生痛点,充分挖掘用户场景,全面服务全社会,形成泛在效应;直接面向各类用户提供各类场景服务,从后台、边缘的位置重新紧贴用户;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能挖掘、培养、留住用户;能快速、准确感知市场真实需求和变化,并做出快速应对。
我们作为我行的科技工作者,应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优势,助力我行创新转型。
一、 开放共享,服务社会
我行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丰富、专业、高水准的各类业务和技术能力,以前仅服务于行内,现在要充分挖掘场景,开放共享,服务于全社会。比如,我行先进的金融服务和全面的金融数据通过标准方式开放出去,服务于全社会各行各业,打造Open Bank,形成基于我行服务和数据的生态系统,建立高度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平台,让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创新金融产品的上线,让我行获取更多的共享数据和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多元化的服务,实现共享经济下的共赢。
二、 开拓创新,科技引领
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正是其持续不断拓展新领域、新业务、新技术的过程。我行不能局限于传统金融服务行业,应打破思维定式,社会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未来我们不仅能提供金融服务,还能提供如租房、宗教、教育等一些列个人、企业、社会所需的各类服务。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持续不断地开拓和探索,依靠科技引领业务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新兴技术的储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应提前布局探索,尽快吸收、应用并提升科技转化能力和经营效率。比如借助大数据分析,更加精准判断客户需求,形成用户画像,从“盲人摸象”灌输营销转向“数据驱动”精准营销,提高销售服务效率,深挖客户价值;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实现金融数据更加安全的传输,避免关键金融数据泄露;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金融数据的多副本保存,避免关键金融数据丢失,保障业务连续性;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身份认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客服机器人等。
三、 敏态IT,科技支撑
我行要做到业务上快速发展,离不开IT的良好支撑。传统的稳态IT从效率上已不能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快速发展,需重新建立敏态IT体系,从开发到测试,到运维,再到运营,形成全线的敏态协同,形成闭环。根据业务需求能快速开发,开发的成果能快速测试,系统能快速发布、持续发布,运维能快速响应、智能处理,运营能快速服务于市场,并及时、准确感知市场需求和变化,反馈开发,持续改进。比如:利用云计算和DevOps提供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生产、测试、投产和运维运营一体化支持,更好的响应业务需求,降低IT成本;推动智能运维,借助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节监控阈值,自动发现潜在生产故障自动解决并优化处理方法,实现数据中心的无人值守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