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科思想看文科 版本1.1.4.4 正式版

版权声明
进阶版请查看CSDN上的版本,均为本人原创!

· 作者信息

\(OIerSuperTer\) 邮箱\(Ter\_ APP@126.com\)
luogu\(id=177916\)
个人身世:在OIerDB中查找我的名字

· 友链

最新版-OI歌
冷知识

· 版本信息

当前版本 1.1.4.4 正式版 2020-4-29 16:30:06
更新信息 1.1.5.8 即将施工 2020-4-31 18:00:00

· 目录

1.十万八千里
|   1.1 导语
|   1.2 翻跟头的速度
|   1.3 天文学角度分析
|   |   1.3.1 前序计算
|   |   1.3.2 去月球
|   |   1.3.3 去牛郎星和织女星
|   1.4 从公式F=ma出发
|   1.5 地理学角度分析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2.1 导语
|   2.2 读万卷书
|   2.3 行万里路
|   2.4 如意金箍棒
3.如意金箍棒
|   3.1 从密度出发
|   3.2 计算压强
|   3.3 计算能量
|   3.4 "长!"
|   |   3.4.1 小引
|   |   3.4.2 能量
4.铁杵磨成针
5.远程武器--弓
|   5.1 小引
|   5.2 我们已知的信息
|   5.3 算一算发射初速度V0
|   5.4 算一算最高的高度H
|   5.5 算一算飞行时间T
6.对诗句的不同看法
|   6.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十万八千里

\(1.1\) 导语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有一个技能 快速移动: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那么我们就这个问题作出讨论。

\(1.2\) 翻跟头的速度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在明代,一里等于\(180\)丈,而一丈是\(\dfrac{10}{3}\)米,一里就等于\(180*\dfrac{10}{3}=600m\)

编者补充:一里等于\(500\)米是在\(1929\)年才规定的。

所以我们就能算出十万八千里,\(108,000\)\(=64,800,000m\)
根据 \(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458 m/s\)
经过计算,\(\dfrac{299,792,458 m/s}{64,800,000 m/s}≈4.6264268209\) 次/秒。

\(1.3\) 天文学角度分析

\(1.3.1\) 前序计算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逃逸速度,说白了就是第二宇宙速度,大约是\(11.2km/s\)
正常情况下,编者做前滚翻,从开始到翻过去大约是\(1.5\)秒。
假设孙悟空也这个速度,并且每两个滚之间休息\(0.5\)秒,
速度是 \(0.5\)次/秒。
每滚一次就能前进\(64,800km\),那么以这样的速度,
每秒前进\(32,400km\)

\(1.3.2\)月球

假设孙悟空向东出发,受到的科氏里(科里奥利力)和月球引力与地球引力恰好抵消,
地月距离\(384,000 km\)
到达月球仅需要\(\dfrac{32,400 km/s}{384,000 km}≈11.851851852 s\)

即使月球处在远地点时,地月距离大约是\(406,000km\)

到达月球也仅需要\(\dfrac{32,400 km/s}{384,000 km}=12.5308641975 s\)

但是在原著里,孙悟空要是想到月球,见嫦娥,必须到这里,过那里,肯定都超过\(20\)秒了。

\(1.3.3\)牛郎星织女星

我们知道,一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
那么我们手动计算一下:(批注:\(ly\)\(light\) \(year\) 的缩写)
\(1 ly = 31,536,000 ls = 9,454,254,955,488,000 m\)
牛郎星距离地球\(16\)光年,所以孙悟空要想到达牛郎星需要:

\(t=\dfrac{s}{v} = \dfrac{9,454,254,955,488,000 m/ly * 16 ly}{32,400,000 m/s}≈4,668,767,879.2533333333 s≈148.0456582716 years\)

编者补充:这里的年不算闰年,全部按\(365\)天计算。

可别忘了,肯定不能直线飞吧,得躲避障碍物,还会受到其他星球的引力影响。
所以编者认为需要\(150\)年左右
而织女星距离地球更加遥远,有\(26.4\)光年,更是需要\(244.2753361481\)年之久。

恐怕这样,长生不老都没用吧。宇宙里哪有氧气,要是有也很稀少,憋都憋死了。
而且孙悟空前进的速度与光速只差一个数量级,在这样的状态下,时间大约会延迟\(1\%\)

好了,不聊那么多了,牛顿该出场了,对吧。

\(1.4\) 从公式\(F=ma\)出发

这个公式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说正事,翻跟头,翻过去的那一刻就是一瞬间,我们理解为\(0.01\)秒。
这样的意思就是说,孙悟空能在\(0.01\)秒内,将速度提升到\(32,400,000 m/s\)
那么不妨算一下加速度\(a=\dfrac{32,400,000 m/s}{0.01 s}=3,240,000,000 m/s^2\)

那么如果想算,我们就要先知道孙悟空的质量

\(1\). 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13,500\)斤,也就是\(6,750kg\)
\(2\). 孙悟空的那些装备
\(3\). 孙悟空本身

就算总重量是\(7000kg\)。代入公式\(F=ma\)得:

\(F=7000kg*3,240,000,000 m/s^2=‭22,680,000,000,000‬ N\)
但是我们并不能用这个值。因为速度已经接近光速,需要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求解。
爱因斯坦光荣出场!

\(F=\sqrt{\dfrac{1}{1-\dfrac{v^2}{c^2}}}ma\)。(因为\(m\)在接近光速时会增加)

我们来带入这个公式一下:

\(F=\sqrt{\dfrac{1}{1-\dfrac{(32,400,000 m/s)^2}{(299,792,458 m/s)^2}}}*7000kg*3,240,000,000 m/s^2\)

\(=\sqrt{\dfrac{1}{1-\dfrac{1,049,760,000,000,000 m^2/s^2}{89,875,517,873,681,764‬ m^2/s^2}}}*7000kg*3,240,000,000 m/s^2\)

\(≈\sqrt{\dfrac{1}{1-0.0116801552}}*22,680,000,000,000‬ N\)

\(≈1.0237760568*22,680,000,000,000‬ N\)

\(=23,219,240,968,828.573921024 N\)

好,我们算出来了孙悟空每次翻跟头要使的劲。
爱因斯坦,先别退下,我还需要你。

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相信你知道。
那就是著名的:\(E=mc^2\),也就是质能转换公式
我们算一算孙悟空这一滚会滚掉多少能量,多少质量。
编者看,从能量入手比较好,因为我们知道力,
就可以通过公式\(E=Fs\)来计算。
说白了就是一焦耳等于一牛乘以一米。

现在的任务就是求一滚的距离。
假设孙悟空高\(1m\),旋转时绕中心旋转,
人一滚,走的水平距离约等于身高,但两头还在移动,相当于转了\(1\)圈。
代入圆的周长公式,\(2C=2\pi d=2*3.1415926535*1m=6.283185308m\)
加在一起,得到转一圈会转\(7.283185308 m\)
所以转一圈会消耗能量\(E=23,219,240,968,828.573921024 N*7.283185308 m=169,110,034,687,083.9555521939 J\)

万事俱备,只欠代公式。
\(E=mc^2\),折腾一下得到\(m=\dfrac{E}{c^{2}}\)

\(=\dfrac{169,110,034,687,083.9555521939 J}{89,875,517,873,681,764 m^2/s^2}\)

\(≈0.0018816029 kg\)
\(=1.8816028957 g\)

也就是说,孙悟空每滚一次就消耗大约\(1.882g\)
那么如果喝了\(5\)罐子仙酒,一千克,也只能滚\(531.4617671269\)次。
看上去是不是有点······

\(1.5\) 地理学角度分析

在这章里,我们要包容古人,因为古人不会飞天。
我们先来一些资料:

吴承恩是(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创作《西游记》历时很长,在50岁前只创作了前十几回,50岁时因补中贡生到北京候选而中断,贡生选官没选中,去了浙江长兴县做了县丞,两年后受人诬告丢官,后来一直漂泊,到七十岁左右才归故乡安居,又开始《西游记》的创作,历时七年完成。所以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在今江苏淮安写的。---资料来源:360问答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纬度:\(33.62°N\)。 ---资料来源:在线查询网

上海 北纬31°12′ \(g=9.794m/s^2\) 东京 北纬35°42′ \(g=9.798m/s^2\)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作者所在地的纬度是\(9.796m/s^2\)

我们还可以算出绕当地纬线一圈的距离。

注意:孙悟空想要飞行,最高在\(40km\)的地方,这是大气层的顶部(再高就完全不能呼吸了)。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把地球半径推断为\(6,411km\)
我们来画一个图:

图1

先把已知信息罗列一下:

\(AB//CD\)
\(∠1=∠2=33.62°\)(纬度)
\(AO=OC=\dfrac{1}{4}*C=\dfrac{1}{4}*6,411km*\pi*2\)
\(≈10,070.3752510821 km\)
任务是要求出\(CP\)的长度。

我们知道了OC的值和OC和CP的夹角,那么运用三角函数
那么临边比斜边就是纬度值的余弦
\(\dfrac{CP}{CO}=\cos{33.62°}=0.8327280199\)

\(CP=CO*0.8327280199=8,385.8836422602 km\)
然后,我们知道一个跟头是\(54,000km\),那究竟能滚多远呢?
经过计算,会绕地球\(6\)圈,而只能走\(3,684.6981464389 km\)
诶!十万八千里变成了七千多里.......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1\) 导语

如果你是一个中学生,就一定可以达到这一点。
你就可以向别人解释了。

\(2.2\) 读万卷书

一卷就相当于一页。
罗列一下:

1~6年级语文书12册,大约每册80页,共960页,
数学书,大约每册60页,共720页,
英语书,大约每册80页,共960页,
科学书,大约每册50页,共600页,
美术书,大约每册40页,共480页,
书法书,大约每册50页,共600页,
信息学书,大约每册60页,共480页(注意这个是从3年级开始有的)
《数学伴你成长》,大约每册60页,共720页,
《语文伴你成长》,大约每册50页,共600页,
语文的全解,大约每册150页,共1,800页,
到现在计算一下,6,960页了。
少儿版西游记,150页,
少儿版十万个为什么,200页,
课外班,肯定报吧,一册讲义就100页,加上课前测、课后作业
和其他的课外书,不够才怪!

\(2.3\) 行万里路

根据\(1.2\)中的讲解,我们知道一里等于\(600 m\)
\(10,000\)里=\(6,000,000 m=6,000 km\)
好,再次罗列:

幼儿园离家500米,三年的幼儿园大约是450km,
小学离家1,000米,六年的小学大约是1,800km,
幼儿园大约会组织一次游玩,小学每学期1~2次,
平均9次春秋游,每次大约15km,是105km。
在小学,就算每1.5个课间上一次厕所,一天就算6节课,
一天4次厕所,一次就算10米,一天走40米,
六年,大约是72km。
海边肯定去过,就算去了2次,一次200km,一共400km。
不出去散散心看看花?一次大约50km,就算去4次,200km。
算算现在多少了:3,027km

现在这就三千公里了,你一天不上厕所啊,上学不上操啊,去科任课教室不用走吗?
但是别忘了,现在没算往返啊!只算了单程!
所以你看够不够。

\(3\) 如意金箍棒

\(3.1\)密度出发

《西游记》中提到过,孙悟空可以将他的如意金箍棒塞到耳朵里,
体积也就\(0.5\)立方厘米,换算一下,0.000005立方米,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密度:

\(ρ=\dfrac{m}{V}=\dfrac{6,750 kg}{0.000005 m^3}=1,350,000,000‬ kg/m^3\)

\(=1,350,000 g/cm^3\)
这个密度已经相当惊人了,虽然比不上中子星,但是能比上地球上的任何物质了。

\(3.2\) 计算压强

先把压力计算一下:
压力就是重力\(G=mg\)

编者补充:重力加速度g的值在\(1.5\)中已经求出。

\(=6,750 kg*9.796 N/kg=66,123N\)
外耳道内部大约长\(2cm\),宽\(0.5cm\)(指的是能装东西的地方)
\(S=ab=2 cm*1.5 cm=1cm^2\)
带入公式:\(P=\dfrac{F}{s}=\dfrac{66,123 N}{1 cm^2}\)

\(=66,123 N/cm^2\)
\(=66,123,000,000 N/m^3(Pa)\)
标准的海平面大气压\(101,325 Pa\),我们来算一算这相当于多高的水柱:
方法是借助一个大气压等于760毫米汞柱进行计算。
我们知道 \(P=ρgh\),现在\(P\)\(g\)都相等,那么可以写下:
\(ρ_{汞}*h_{汞}=ρ_{水}*h_{水}\)
把这个式子折腾一下,得

\(h_{水}=\dfrac{ρ_{汞}*h_{汞}}{ρ_{水}}\)

通过查阅液体密度,可以得出
\(h_{水}=\dfrac{13.6 g/cm^3*0.76 m}{1 g/cm^3}\)

\(=10.336 m/P_0\)
那这个压力相当于多少米水深呢?
先转换为大气压!

\(66,123,000,000 Pa=\dfrac{66,123,000,000 Pa}{101,325 Pa}P_0\)

\(=652,583.2716506292 P_0\)
因为即使你不在水里,都会有一个大气压压着你,所以这个自然要减一再除以\(10.336\)

\(\dfrac{652,583.2716506291 P_0-1 P_0}{10.336 m/P_0}\)

\(=63,136.9264367868 m\)
试问:世界上有这么深的水吗?都(快)到地幔了吧!

\(3.3\) 计算能量

先来一张图片吧
图2
好,我们分析:
孙悟空打怪时,一般把棒子调到\(3\)米就够了。
\(OA=3,OB=1.5\)
设水平方向为\(0°\),那么抡棒子大约是从45°\(到\)-45°$,大约是\(90°\)
可以算算重心的移动距离:

\(s=\dfrac{90°}{360°}*1.5*2*\pi=2.3561937402 m\)

但是这里不能通过\(W=Fs\)计算,因为不知道\(F\)
所以从重力势能突破吧!
公式是\(E_p=mgh\)

图3

\(DC=DE+EC=DE+1.5\)

\(DE\) 的长度还要通过三角函数来求。

\(\cos{45}=\dfrac{DE}{DO}\)

\(\dfrac{\sqrt{2}}{2}=\dfrac{DE}{1.5}\)

\(2DE=1.5\sqrt{2}\)

\(DE=1.0606601718 m\)
\(DC=1.0606601718 m+1.5 m=2.5606601718 m\)

所有常量都有了,直接带入公式求能量吧!
\(E_p=mgh=6,750 kg*9.796 N/kg*2.5606601718 m\)

\(=169,318.5325385971 J\)

我们来算算TNT当量
\(1gTNT\)释放的能量有\(4200 J\)
\(TNT\)当量是\(40.3139363187 g\)
如果这个能量能合理运用,那么一棒子会释放出

\(\dfrac{40.3139363187 J}{3.6*10^6 J/kwh}=0.0470329257 kwh\)

正常家庭一天\(10\)电,只要孙悟空砸\(250\)次,一天的电费就满足了......

\(3.4\) "长!"

\(3.4.1\) 小引

不知你是否记得译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孙悟空对着如意金箍棒大喊了一声"长",
金箍棒就像.....(此处有多个版本)一样,
飞了出去,飞到九霄云外,看不见了。

那么,这是什么原理呢?可能是这个内部有一个弹簧吧。

\(3.4.2\) 能量

图片4
既然这个弹簧能使这个\(6,750 kg\)的棒子以音速前进,加速用了\(0.01\)

编者补充:不达到光速效果不明显

加速度就是
\(a=\dfrac{340 m/s}{0.01 s}=34,000 m/s^2\)

需要付出的力就是
\(F=ma=6,750 kg*34,000 m/s^2=229,500,0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给孙悟空的反作用力就这么大。
大约是\(23,000\)万千克!

比较震撼。能量就是
\(W=Fs=Fvt=229,500,000 N*340 m/s*t=78,030,000,000‬t J\)
也就是说,每飞行一秒,就要消耗这么多能量。

那如果棒子飞行途中,撞到了高山呢?算算动能

\(E_k=\dfrac{1}{2}mv^2\)

\(=\dfrac{1}{2}*6750 kg*(340 m/s)^2\)

\(=390,150,000‬ J\)
这相当于\(92.8928571429 kg\)\(TNT\)撞在了山的同一个点!
这么大的动能撞在珠峰上,也不行的!

\(4\) 铁杵磨成针

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
缝衣针大部分是用做出来的,而钢是铁和碳的合金。
铁杵肯定是由铁做出来的。

我们来算一算那个人需要多长时间。
正常的铁棒,差不多底面直径\(10 cm\),长\(100 cm\)
\(V_{圆柱}=\pi r^2h\)

带入公式,得\(V=10,000\pi ≈ 31,415.9265358979 cm^3\)
我们知道铁的密度大约是\(7.86 g/cm^3\)

根据公式\(ρ=\dfrac{m}{V},m=ρV\)
算出质量\(V=246,929.1825721575 g\)

想想看,一根绣花针,大约\(0.1 g\)
绣花针是钢的,一根绣花针里的铁
大约是\(0.1*98\%=0.098 g\)
所以需要先磨掉\(246,929.0845721575 g\)的铁,
再装上\(0.002 g\)碳。

磨掉的过程需要多久呢?
这样磨,不能摸不出铁屑,所以只能用 \(E=mc^2\)来计算。

\(E=246.929084572 kg*89,875,517,873,681,764 m^2/s^2\)
\(=22,192,879,353,996,816,770.5821426437 J\)

每次付出的力,就算不计摩擦力,一次磨\(1\)米,则做功
\(W=Fs=25.2019986295 J\)
算一算次数:

次数\(=\dfrac{22,192,879,353,996,816,770.5821426437 J}{25.2019986295 J/time}=880,599,974,638,149,232.6522055699 times\)

就算每磨一次,需要\(1\)秒,那么将需要\(880,599,974,638,149,232.6522055699\)秒,也就是
\(10,192,129,336,089.6901927339\)天,也就是
\(27,923,642,016.6840827198\)年!
对比地球的
\(460,000,000\)年,差了大约\(2\)个数量级!
所以这是怎么可能的事情呢!

\(5\) 远程武器--弓

\(5.1\) 小引

弓箭的射程在150米左右。---百度知道

如果古人懂发射时向斜上方\(45°\)发射,射程最远的话,
我们就来分析吧!

我们来算一算各项数据:
公式列表

\(5.2\) 我们已知的信息


\(-\) 水平射程 \(150m\)
\(-\) 发射角\(\theta\) \(45°\)

\(5.3\) 算一算发射初速度\(V_0\)

我们可以根据水平射程公式得到。

\(R=\dfrac{{V_0}^2*\sin{2\theta}}{g}\)

\(\dfrac{Rg}{\sin{2\theta}}={V_0}^2\)

\({V_0}=\sqrt{\dfrac{Rg}{\sin{2\theta}}}\)

然后我们带入得到

\({V_0}=\sqrt{\dfrac{100 m*9.796 m/s^2}{\sin 90}}\)
\(≈ 31.2985622673 m/s\)

\(5.4\) 算一算最高的高度\(H\)

直接带入公式即可

\(H=\dfrac{(V_0*\sin \theta)^2}{2g}\)

\(=\dfrac{(31.2985622673 m/s*0.7071067811)^2}{19.592 m/s^2}\)

\(=22.1314256206 m\)

\(5.5\) 算一算飞行时间\(T\)

这个也直接通过公式求出即可。

\(T=\dfrac{2V_0*\sin \theta}{g}\)

\(=\dfrac{2*31.2985622673 m/s*0.7071067811}{9.796 m/s^2}\)
\(=4.5184617437 s\)

天哪!古代的兵器飞的好慢!但是在两军交战里,这个还是挺管用的。

\(6\) 对诗句的不同看法

\(6.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一尺合今30.7cm。

尺骨,以人体小臂长为尺。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规矩事也。

三千尺\(=3 000*30.7 cm = 92.1 km\)
那么请告诉我,哪座山高九十多公里?

再来看第二句。
“九天”指天的最高层,也就是大气层顶端。
现在认为,大气层的顶端是\(100 km\)(卡门线)

“银河”指的是银河系。但是真正到了银心黑洞的统治半径,还要出了太阳的希尔球。
这大约是1光年,奥尔特云附近。
也就是说,古人认为,1光年和\(100 km\)的差距是 \(92.1 km\)


2020-2020 ,© 博客园-用理科思想看文科 Developed by OIerSuperTer 版本号:1.1.4.4 正式版

posted @ 2020-03-26 13:47  superter  阅读(499)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