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和软件工程如此近

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

其实我从来都不缺少机会


  • 从我小时候一年级开始,我家里因为父亲工作的需要就一直都有计算机。我记得当时是白色的那种,用了很多年,之后退役了。机箱像现在拍旧年代电影里面的一样,是放在显示器下面的。那时候还有软盘,鼠标也不是光感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把里面的铁珠拿出来玩)

    很有时代感对吧,可是,当时我的我并没有机会触碰电脑,因为电脑很贵重,父亲怕我把电脑给点坏了。而且那时候上网是用电话线上的,要几块钱一个小时,也没有机会去浏览网站。其实那几年是电脑最火的几年,外面的电脑更新换代很快。也是IT技术最火热的那几年。很难想象我当时却是温室的花朵,全然不知IT的迅速崛起。直到大学学计算机之后,从博客,从当年的新闻看到一些影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机会走上程序员的道路。

    错过了一开始可以靠兴趣吃饭的时期,所以我对计算机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日常需求工具这种简单低级的操作上面。对计算机没有产生很高的兴趣,原因就是,大学之前尽然不知道编程是怎么回事。到现在我都无法想像5岁不到家里就有电脑(很多农村同学初中才到网吧认识电脑好吗)

    不过既然没有在之前认识到编程也没有关系了。虽然比不上那些大牛,初中开始接触电脑编程,高中可以自己开发小东西,之后就在超神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编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扇门,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我并不排斥他。只不过是一直在寻找切入点而已,然后深入的学习,从而爱上她。

迷茫中挣扎着学习


徐宥:掉进读书的兔子洞中他写到

大三:深度迷茫,深入积累

"大三是我看书最多、思考最多、积累最多的时候。大三我主要是沉稳冷静地做事情,用不断地做事情、看书和思考,压抑心底深处的对前途的迷茫。"

现在大三,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迷茫和压抑,可以说我现在的大学生活和作者前两年的大学生活很相似。很让我感同身受的一点就是:极端自负,极度自卑。而且正是我大学的前两年。也同样的两种心理状态以一定的时间周期在交替变换着。

很多时候对自己不自信的掩饰就是自负。将自己的生活弄的一塌糊涂。同样,我大三之前的这个暑假,我去工作,也去和家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在自己问题上面不断地向家人提出疑问后,解开了很多。同样的,大三我要让自己掉到书的兔子洞里。将我们专业的书籍一本本的去看。然后将经典书上的程序一行行的敲下来。

作者的机缘很好,我也有幸看到了这篇文章,让我对专业,对大学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


问题

  1. 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比较你在中国大学的经历,你的老师和学校能做到和国外那样吗?如果不能,请分析一下为什么。
  2. 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
  3.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鸟有什么区别

问答:

  1. 我的大学生活对对我来说是学校资源的匮乏和师资的主力并不突出。不需要一个学校都是很棒的老师,但需要一个能把同学带入这个专业,让一个同学对这个专业产生极大兴趣的老师。或者说是一个老师能让学生发现一门课程原来是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深度。但我们学校似乎没有。这也是我的希望。

    国外的学校没有过多的了解,不能凭空想象是怎么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有一点可以说就是老师对于学术的要求会更高,课堂的开放性会高,国外学校的资源也会更为丰富,有来自世界的资料可以查找。还有就是对新技术,新模式的认知会比国内早几个时间梯度。这几点就是我们学校无法比拟的,加上学校正在为了设施的建设焦头烂额,每年怎么把哪里建设好,经费里面哪里可以用来做什么才是考虑的重点。(似乎不是985,211的学校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2. 很惭愧,到现在并没有做代码量很大的是实质性的项目。可能在ACM培训的那一段时间,自己练习的比较多,做题目的代码量来的。之后做项目并没有什么代码可以给我打,都是学长来的。。。^代码量可能两千行都不到。有时候在想自己咋样学编程,方法挺重要,但没有代码量的方法想再多也是没有用的。之后一定会加强代码量的编写。
  3. 现在的计算机行业很火热,很多人在听说了IT行业的高薪后都想来分一杯羹,于是很多培训机构就抓住了他们的这些想法,从而在IT火热之后还养活了一批弄IT培训的人。并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也不是没有教技术。一样的他们培训出来的学生也很多是可以拿到offer的,代码量也是够的。但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人,本科学生怎么样才能和他们产生差距,我们的差距又在哪里。我觉得在于培训学校的对学生的理念和本科学校对学生的理念存在很大的差别。培训学习老师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有开发的水平,能够做一定的项目,这样你就能最快程度的找到工作,他老师工作的目的也就完成了。但他们不会去教你编程的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比如: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等这些都不会教。这样就限制了培训出来的学生未来的局限性,而一个本科毕业的同学知识体系会健全很多,选择的方向也会大很多。我觉得这就是科班和培训学习最大的区别了。

展望未来



>我想知道流星的美丽 是否值得去寻求
于是我心狂奔 羽化成黑夜的彩虹
蜕变成月光的清风 幸福了我很久
—— 郑钧《流星》

辜新星:时刻调整方向 找到人生的蓝海

一个北大的才子。本身就是一个我会很羡慕的身份。或许,他觉得他大一做的事是在打水漂,可能我大一打水漂都不算。不管怎样,打水漂那就要改,但是现在打水漂都不算的很多人却没有像辜新星这样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他能够抓住生活中很多的机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并能够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甚至忘年之交!这是很了不起的。可能他刷BIOS是他初中毕业的时候,我换个操作系统都是大学的时候,这个差距就已经产生了。但是他能在自己期末考80分就知道将自己的事情划分清楚:哪些是紧迫且重要的,哪些是重要不紧迫的,紧迫不重要的。而且去执行了!这就值得我去学习。

虽然自己大一并没有他那么辉煌,但是,专业课程在相比他大一末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自己感觉·)既然他可以对着电脑一行行的把代码亲手敲出来,可以一本本的啃着专业书,为什么我不可以。事在人为,砥砺前行,向大牛学习!其他是他对职业的看法,先保存,以后用得着。

对于未来我要从事什么工作,怎么样成为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其实我并没有去认真想过,自己往哪方面发展至今迷惑。看了好几篇博客,对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有点印象,可以对一个产品提出新的改进和功能,并让数百万人使用你设计的功能,很酷的一个工作。所以向这些方向发展。从大三开课我才知道的软件工程真正含义~不只是编程(惭愧!)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希望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以上算是我第一篇较为正式博客。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可以提给我;我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请大方的提出来,笔墨不要拘束,不吝赐教。谢谢!

posted @ 2017-09-11 18:55  难过_开心_好_不好  阅读(279)  评论(6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