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易所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净利润同比若发生幅度在50%以上的变化,应发布业绩预警。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则是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50%以上。然而,并非所有预增的上市公司都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考量上市公司净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净利润是指上市公司的收入在扣除成本、费用、税收之后实现的净收益。而上市公司的收入来源则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中,营业利润被认为是公司最为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而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则是非经常性损益,也就是不稳定的收入来源,未来能否再度形成收入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例如SST闽东( 4.83,0.00,0.00%)预计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0%,主要是公司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福州办事处债务重组完成后,实现的非经常性收益所致。上市公司因被豁免债务而形成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未来不可能继续实现。再如,天富热电( 22.20,-0.30,-1.33%)预计2007年1至6月份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700%-80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仅仅有所增加,而补贴收入增加才是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限售股解冻后,较多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将原来的限售股套现,也促使公司业绩大增。例如雅戈尔( 26.38,0.65,2.53%)减持中信证券( 52.45,-0.53,-1.00%)的股权,预计2007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150%以上,后续是否继续减持无法确定。所以,在预增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依靠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促成净利润大增的公司。
其次,我们要分析上市公司行业的特殊性。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类别繁多,其中一部分上市公司因行业的特殊性原因,主营业务收入通常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根据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准则,在房屋没有竣工交付时,不得把预售款计入销售收入,只有等到开发产品竣工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后,方可确认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将“预收账款”转为“经营收入”。因此,虽然房地产上市公司将楼盘全部预售,但要等签署正式的销售合同之后,方可确认收入。如果房地产企业在多个楼盘销售环节上无法连续,即形成空档期,则会造成业绩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证券行业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大,也会发生业绩变化幅度大的情况。如2005年股票市场极度低迷,大盘跌至千点之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惨淡经营,投行业务基本停顿,而2006年市场转暖,成交金额急剧放大,并在下半年恢复首发融资,使得证券公司业绩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信证券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2.70%,宏源证券( 31.67,-0.01,-0.03%)2006年同比增幅高达2671.72%。但是假设证券市场重新陷入低迷,证券公司的业绩也会出现下滑。
最后,要注意部分上市公司去年同期业绩过差,对比基数低促成的业绩大增。此类公司尽管净利润的增长也是依靠主营业务,但多数通过资产重组,使得业务发生重大变更,而原来的资产盈利能力差,造成对比基数过低,而实际上已经不具备可比性。业绩大增的实现,来自于新注入的资产,未来能否具备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如长航凤凰(11.10,0.10,0.91%)于2006年7月1日完成资产置换,置换前后公司的资产和经营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预计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为400%,而该公司2006年上半年其每股收益仅为0.02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预增公司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现象。这样,在追逐半年报预增的热点时,投资者要认真加以区别,切忌只关注公司预计的业绩增长幅度,而忽略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过低的问题。实际上,依靠主营业务实现净利润稳定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多数主要依靠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净利润增幅通常很少高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