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上海——有腔调更要有格调

杨彪

 

这两年上海人崇尚“腔调”,形容一个人“有腔调”,就好比是北京人说的“有范儿”。但腔调这个东西多少有些快意恩仇、兴之所至,难免任性肆意,弄的不好就“有教无养”。如果能够在耍腔调的同时,更讲究一点格调,这才是最好的。

腔调是面子上的,格调是骨子里的。“格调高不高”比“腔调有勿”更重要,只不过许多浮躁的人不懂这点。现在,由上海女作家淳子与“上海话发音人的合格候选人”伟立,共同撰写的《上海格调》“高调”诠释,“低调”出手,来给大家讲讲,究竟什么样的上海人,才称得上是有格调的。

 

《上海格调》淳子 伟立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腔调有一点江湖气,说来说去,恐怕上海滩头号腔调男人就是杜月笙了。他在解放前叱咤风云,做了很多坏事,也做过很多好事。一个人耍“流氓腔”好耍到几世年代过去,这一片土地的老百姓还夸他牛,说明这只流氓已经有一点格调。

难怪周立波也以他为榜样,并准备亲自拍一部关于杜老板的电影流芳百世。不过,水果摊伙计的发家史,已经在太多时候鼓动着上海的雄心,大家腔调比过来比过去,豁过来豁过去,就顾不上优雅了。

腔调有余、格调缺失的人,会一不开心就恶气大出,会屏不牢处处炫耀自己的资本与身价,该掼派头的时候他掼派头,该有斯文的时候他愣是装不出斯文。

《上海格调》里写道:“腔调是有没有的事,上海人是不能没有上海人的腔调的,那是上海人在某一段时间里流行的形象和做派的特征。格调是高不高的事,上海人是崇尚经典、讲究高雅的,大多低调奢华,骨子里透着浓浓文人趣味的风范,那是上海人社会等级的标杆,只与个人教养、品位相关。”

也就是说,腔调可以在得道风光之后,靠实力去支撑。而格调不一样,它很高贵,却不见得靠有钱就能打造出,那只能是靠底蕴、品性才配拥有的内在实力。

好多年前,有一本美国人写的畅销书,英文名字叫《Class》,Class这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那本书在中国的译名就叫《格调》。

从很多层面来讲,人就是分三六九等的。但这种划分不是简单地将人分为富人与穷人,或者有权的人和没权的人。能决定人与人之间档次高低的,是品相与人格。现在的上海很容易看到那种从头到脚奢侈品牌的人,但是他们一开口就好像握着拉线喇叭唱滑稽,举手投足流气庸俗。如果这样的人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精英”,那是很可悲的事情。

曾经听说过某位家里有权有钱的公子哥甩腔调,因为一家小商店里老板服务态度不好,那位公子就率领一众家丁,将小店包围起来,然后他拿一瓶21年的皇家礼炮酒瓶砸烂店面,砸完以后潇洒地坐进私家车,扬长而去。他的家丁则扔给店主一笔装修费。

而有格调的人比如傅雷的太太朱梅馥,这位清朝秀才的女儿,在“文化大革命”与丈夫一道受尽红卫兵凌辱,某一天夜里他们受不了折磨决定一同赴死。哪怕处在对人生最绝望最无留恋的关头,朱梅馥还是没有忘记做人的教养——她上吊前仔细朝地板上铺了厚厚的被毯,以防止自己弄翻椅子吵醒楼下正在睡觉的邻居。格调,就是一种人格上的自觉,哪怕再不堪、再落魄,人还是能保持风度与涵养。就如民国著名的贵公子张伯驹,家产能买下几座城池的时候,他也从来没做过指使人掴人家耳光那样的事情,后来他过得很苦,苦到在西餐厅吃到一块面包抹黄油,也舍不得吃光要带回家给太太潘素,但即便在那样的境地,他也从来没有做过低三下四的事情。

三代培养出一个的贵族,哪里是一夜暴富的土老板能当的?上海出过很多高格调的人,比如才气纵横的美男子邵洵美,比如那个被张爱玲一直描述得很坏的继母孙用番,又比如民国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吴稚晖……他们那些动人有趣的故事,也是这座城市的格调。

与时俱进,上海现在硬件上已经不比国外大都会差,但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这需要每个人做人做事上格调的提升。不要有了腔调,输了格调。毕竟,腔调是表面上的风头,格调才是精神上的魅力。

 

家看看看海派哈哈镜

淳子

对大多数的老上海人来说,“大世界”承载着他们童年的美好记忆。而外地人到了上海多半也都会去“大世界”“白相白相”,有“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之说。

“大世界”的门厅里摆着哈哈镜,形状各不相同。人站在镜前,看镜中的自己或变得高瘦,或变得矮胖,或变得大头小脚,则忍不住哈哈大笑。以下的自我测试就是面哈哈镜,仅为博读者诸君一笑耳。

面相

面容清秀姣好 (2)

脸面赘肉明显 (-1)

脸上无异物、无疤痕、无明显化妆痕迹 (2)

经常有鼻毛、耳毛伸出 (-1)

经常保持自信亲善的微笑 (2)

通常不苟言笑,矜持自负 (1)

没有表情或冷漠清高 (-1)

不躲避陌生人的注视,对视一两秒后移开自己目光(2)

回避陌生人的注视 (1)

习惯长时间与陌生人对视(-1)

 

体相

四肢修长,体态匀称 (2)

明显肥胖,行动迟缓 (-1)

站立时挺胸收腹提臀且双腿绷直 (2)

短颈、撅臀或罗圈腿 (-1)

 

吃相

基本都在家吃晚饭 (2)

平均每月有八次以上在饭店吃饭 (-1)

在家、在外吃饭都讲究礼仪规矩 (2)

吃饭时喜欢高谈阔论 (-1)

上饭店最讲究的是文化情调 (2)

上饭店最讲究的是一起吃的人的格调 (2)

上饭店最讲究的是菜肴的价格 (-1)

从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喝过多的酒 (2)

饮酒习惯是每次一杯名酒,外加矿泉水或苏打水 (2)

经常喝烈性白酒或大量甜酒、啤酒 (-1)

 

穿相

平时喜欢穿平整干净的旧衣服 (2)

从头至脚服饰的颜色从不超过三种 (2)

选购衣服时偏重色彩柔和暗淡,面料生物成分多的衣服 (1)

喜欢色彩艳丽、款式新潮的服装 (-1)

喜欢穿印有文字或图案的衣服 (-1)

喜欢赶潮流,模仿明星的穿着 (-2)

居家、工作和社交时穿不同的服饰 (2)

有两套以上高级正装礼服 (1)

工作时间以外常穿成套西装 (-1)

穿睡衣睡裤上街 (-1)

套头毛衣经常塞进裤腰里 (-1)

腰挎腰包、手机、钥匙等物件 (-2)

每晚擦皮鞋,鞋子整洁光亮 (1)

鞋子与衣裤随意搭配 (-1)

 

说相

会流利地讲上海话 (2)

语调柔和委婉,语速不快 (2)

讲话语速快、语调偏高 (-1)

上海话口音里略带苏州或无锡口音 (1)

上海话口音里夹带苏州、无锡口音外的乡音(-1)

习惯用尊称等礼貌用语 (2)

习惯讲话时夹带网络流行语、行话、切口等(-1)

经常用疑问句式请人办事 (1)

经常用祈使句式叫人做事 (-1)

从不用“不”字或当众批评别人(2)

与人争执,最后一句话留给别人说 (1)

交谈时喜欢打断别人、纠正别人 (-1)

口直心快,有什么说什么 (-1)

遭遇危难时总希望朋友相助,朋友危难时你总是主动相助别人,总是当面极力地夸你,别人能当面提醒你的差错,动情时能够把控情欲动情时情欲驾驭行动,每天至少跟人“轧三胡”一小时以上 (1)

从不说废话、不啰嗦 (-1)

 

白相

经常有条件在非节假日里消遣游玩 (2)

平时有比较固定的玩伴 (1)

经常玩输赢竞争性强的游戏 (-1)

喜欢用搓麻将、“争上游”等活动来消磨时间(-1)

喜欢打桥牌、下围棋或国际象棋 (2)

喜欢评弹、沪剧或昆曲 (2)

经常看话剧、歌剧或听古典音乐 (2)

经常去舞厅、歌厅或夜总会 (-1)

每年离沪出游两次以上 (1)

有条件持续从事文化艺术、收藏鉴赏等兴趣爱好活动 (2)

 

交际相

随和、糊涂、不管闲事,经常吃亏 (2)

门槛精,从不吃亏 (-1)

循规蹈矩,不喜欢冒失 (1)

好胜心、竞争心明显外露 (-1)

矜持含蓄,待人平和 (2)

清高孤傲,不易接近 (-1)

喜形于色,大惊小怪 (-1)

在异性面前自信坦然 (2)

在异性面前经常紧张或者兴奋 (-1)

有几个曾帮过自己大忙的朋友 (2)

特别喜欢承诺帮助别人 (-1)

喜欢拍胸脯,先说后做 (-1)

朋友之间没有物质利益联系 (2)

朋友之间利益捆绑密切 (-2)

 

克勒相

熟知上海马路的老街名 (1)

熟知上海租界的界域分布 (1)

知道五处以上从老上海延续至今的茶馆、酒楼、咖啡馆和舞厅 (1)

了解五个以上鸳鸯蝴蝶派、海上画派或海上剧社成员的生平事迹 (1)

了解租界早期名园“味莼园”、“愚园”和“徐园”的旧事 (1)

懂得西餐的程序、礼仪会跳各种优雅的国标交际舞 (1)

能欣赏各种古典音乐作品,会演奏一种以上西洋乐器 (1)

喜欢品艺玩“票”,懂得中西融合的时尚(1)

穿着讲究休闲式的摩登 (1)

情感生活低调不张扬 (1)

生活奢华但不显摆、浪费,拥有有些故事的家族背景 (1)

 

总分55分以上:令人羡慕的上层格调;总分25—54分:受人欢迎的中上层格调;总分10—24分:需要修炼提高;总分9分以下:亟待改善。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