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Storage:第四章存储系统结构

1.存储系统架构

备注:写入数据在双控CACHE中各保存一份,避免单控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每个控制板的后端分别接入物理磁盘的环路——业务负载均衡,提升整体系统性能。

将多个LUN的负载或者同一个LUN的负载均衡在两个控制器上,避免性能瓶颈。

一控制器故障时,另一控制器在主机多路径软件配合下接管业务负载,确保不中断。

 网格存储被业内称为革命性的新一代存储架构,它是采用了大规模并行的分布式网格 存储技术,使用了“Scale out”(横向扩展)的存储架构,利用多路网格模块并行分担存储 负荷,并通过细粒度数据分布算法保证数据的恒定均衡分布,它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 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

在网格存储系统里面,没有任何主控的模块,系统由一个个的网格组成的。每个网格 叫数据模块,每个独立的数据模块包括紧耦合的CPU处理能力,缓存能力加上磁盘存储 能力。

 网格存储系统的主要部分被称为modules(模块)。模块提供处理单元、缓存、主机接 口和基于标准的英特尔和Linux系统。它们通过内部的冗余的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冗余连 接。所有模块在一起形成一个网格体系结构的工作模式,因此,该系统可以基于本身 具有的并行方式及其强大计算能力,适用于很多的整合、混合计算环境。

 从根本上说,接口模块其实和数据模块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是承担的功能略有不同: 接口模块除承担数据模块的同等功能外,还包括FC接口和iSCSI接口的主机系统连接以 及远程镜像的连接支持。在概念层面上,模块(Module)是系统架构的基本元素,提 供物理容量空间、处理能力和缓存,各数据模块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无主次之分。  网格体系架构利用“伪随机”的分布式方式,通过独特的算法,能够把一个特定的工 作任务是进行战略性的分离,使总的工作量分布在更多个模块上,系统的整体性能会 通过增加更多的模块进一步提升。

网格存储系统包含一个冗余的交换以太网络结构,负责进行数据之间的通信模块。包 括两个接口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模块和数据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两个数 据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

统一命名空间,全局共享

高性能,多台阵列并发I/O

在线扩容

支持上百亿文件存储  统一命名空间,全局共享

高性能,多个对象存储节点并发I/O,提供上几十GB聚合I/O  在线扩容

自动负载均衡

低成本:X86服务

支持EB级文件存储

统一命名空间,全局共享  在线扩容

低成本:X86服务器

支持上百亿文件存储

 统一命名空间,全局共享  高性能,多个对象存储节点并发I/O,提供上几十GB聚合I/O

在线扩容

低成本:X86服务

控制器是阵列的“大脑”,主要部件为处理器和缓存,最先主要实现简单IO操作、 RAID管理功能,随着技术发展,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管理功能,如快照、镜像、 复制

2.硬盘的类型

磁盘数据的读写流程:

1.磁盘使用一个快速移动的读/写磁头臂带动磁头,从一个涂了磁性颗粒的扁平盘片上读写数据。数据从磁盘盘片上通过读写磁头向计算机传送。硬盘(HDD)就是由几个盘片、读写磁头、控制电路、主轴等组合在一起的机械部件。磁盘盘片上的磁性颗粒可提供无限次的数据记录和擦除。本节我们将详细介绍磁盘的接口,磁盘上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机制,并讨论影响磁盘性能的因素。
2.一个典型的磁盘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称为盘片的扁平圆盘。数据以二进制代码(0和1)的形式被记录在这些盘片上。这些盘片是刚硬的,两个表面上都涂覆有磁性材料(上下表面)。数据可被写入到或从该盘片的两个表面(上下表面)读取。盘片的数目和每个盘片的存储容量确定了磁盘的总容量。
3.如该图所示,主轴连接所有盘片,并连接到一个马达上。主轴电机以恒定的速度旋转。盘片转速以每分钟圈速(rpm)来衡量,常见的磁盘具有7200转、10000转或15000转的转速。目前的存储系统中使用的磁盘有直径为3.5寸(90毫米)的盘片。当盘片旋转在15000rpm时,盘片外边缘的移动可达到音速的25%左右。因此,随着技术的提高,随着盘片的转动速度有所增加,但是它能够改善的程度是有限的。
4.读/写磁头负责向盘片写入或者从盘片读取数据。磁盘的每个盘片都有两个读写磁头,分别用于盘片的两个表面的数据的读写。当读/写磁头写入数据时,通过改变盘片上磁粒子的磁极来记录数据。读取数据时,读/写磁头通过检测盘片上磁粒子的磁极来读取数据。在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读/写磁头不用接触盘片表面就可以感应磁粒子的磁极。当主轴旋转时,读写W磁头和盘片之间有一个很微小的空气间隙,被称为磁头飞行高度。当主轴停止转动时,读/写磁头将停靠在盘片在主轴附近的一个特殊区域,此时,这个空气间隙被除去。磁头停放的这个区域被称为着陆区域。着陆区域涂有润滑剂,以减小头部和盘片之间的摩擦。磁盘逻辑会确保磁头在移动到着陆区之前不会接触盘片的表面。如果驱动器故障或者读/写磁头不慎接触到着陆区外的盘片表面,就会发生磁头碰撞。如果发生了磁头碰撞,盘片上的磁性涂层将会被刮伤,也可能会损坏读写头。磁头碰撞通常会导致数据丢失。
5.读/写磁头被安装在磁头臂的顶端,磁头臂会带动磁头移动到需要被写入或读出的数据的盘片位置上方。
6.控制电路是一个印刷电路板,安装在磁盘的底部。它由一个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电路和固件组成。由固件控制向主轴马达供电并控制主轴电机的速度。它还管理着磁盘与主机之间的通信。此外,它通过移动磁头臂控制不同的读/写磁头之间的切换,以获得数据的访问的最优化。

所有机械硬盘的原理相同

盘片被磁性材料覆盖,盘片上的磁性粒子被极化以表示一 个二进制信息单元(或比特)。

读/写磁头:负责读和写数据:  磁头臂:带动读/写磁头,将磁头移动到指定位置

盘片:保存写入的数据

主轴:转动盘片,将盘片上的指定位置移动到读/写磁头

控制电路:控制硬盘的速度,磁头臂的移动,向磁头下发命令等

IOPS :是IO系统每秒所执行IO操作的次数,是一个重要的用来衡量系统IO能力的参数

IOtime=寻道时间+旋转时延+传输时延 = 寻道时间+60s/转速/2+IOchunksize/传输速度  (单位:秒)

IOPS=1/IOtime=1/(寻道时间+60s/转速/2+IOchunksize/传输速度)

  1. 通常,数据的价值由老板决
  2.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恢复点目标.
  3. 当灾难或紧急事件发生后,数据可以恢复到的过去的一个事件点.
  4. RTO(Restore Time Objective)恢复时间点目标.
  5. 宕机发生后,恢复到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6. COD(Cost Of Downtime)停机成本.
  7. 业务中断期间,每小时的成本.

FC HBA卡:一般也叫光纤网卡。传输协议为光纤通道协议,一般通过光纤线缆与光纤 通道交换机连接

iSCSI HBA卡:传输iSCSI协议,接口类型与以太网卡相同。将硬件iSCSI initiator集成到 板卡上,利用 TCP/IP卸载引擎在适配卡上完成数据处理,作用在于减轻主机CPU负载, 也提供了高可用环境下硬件多通道功能和服务器远程引导功。

3.硬盘常用接口

3.1.硬盘常用接口-ATA接口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级技术附加装置。
ATA硬盘也经常称为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硬盘。
ATA接口使用并行ATA技术

 

ATA全称是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采用传统40-Pin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外部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由于并口数据线的抗干扰能力差,且排线占空间,不利计算机散热,ATA逐渐被串口ATA所取代。
ATA接口发展到今,细分可以分成ATA-1(IDE)、ATA-2(EIDE 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Ultra ATA、Ultra ATA/33、Ultra ATA/66、Ultra ATA/100及Serial ATA。ATA发展到ATA100已经到了尽头,转向SATA。
ATA接口具有以下优缺点(重点):
优点: 价格低廉、兼容性非常好;
缺点: 速度慢、只能内置使用、对接口电缆的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 。

3.2.硬盘常用接口-SATA接口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接口使用串行ATA技术,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SATA硬盘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

 

 

SATA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传输线比ATA的细得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已被广为接受。SATA-I的外部接口速度已达到150MB/s,SATA-II达到300MB/s,SATA-III将达到600MB/s。

SATA:Serial ATA (Serial ATA) 串行ATA

SATA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接口速率比IDE接口高,最低为150MBps,并且第二代(SATAⅡ )300MBps接口硬盘已经形成商用,规划内的最高速率可达600MBps。
SATA硬盘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

3.3.硬盘常用接口-SCSI接口

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CSI接口使用并行SCSI技术。
SCSI接口适应面广、高性能、支持热插拔。

SCSI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历经3代的发展,从SCSI-1、SCSI-2到SCSI-3。工作站级个人计算机及服务器通常采用SCSI硬盘,原因在于SCSI硬盘支持高转速(如,15000RPM),且数据传输时占用较少CPU资源。SCSI硬盘的单价比ATA/SATA硬盘贵。

优点(重点):
适应面广,在一块SCSI控制卡上就可以同时挂接15个设备 ;
高性能(具有多任务、宽带宽及CPU占用率低等特点);
具有外置和内置两种 ,支持热插拔。
缺点:
价格昂贵,安装复杂。

3.4.硬盘常用接口-SAS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串行连接SCSI。
点对点、全双工、双端口;
高性能、高可靠性、强大的扩展性能;
灵活性强、成本低。

SAS全称是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它使用串口的SCSI接口,其传输速度,可达到12Gb/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串行连接SCSI (重点):
SAS是一种点对点、全双工、双端口的接口;
SAS专为满足高性能企业需求而设计,实现与SATA的互操作,为企业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低成本;
速率每路600M;
SAS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强大的扩展性能。
SAS可以向下兼容SATA,同样采用串行技术,在传输速率、抗干扰性方面强于SCSI,SAS接口硬盘价格相对更高。

SAS特点:

串行通信方式,允许多个数据通路全速与各个设备通信;
支持多个窄端口捆绑形成宽端口;
具有非常好的扩展能力,可以采用扩展器(expander)进行接口扩展;

SAS相对SCSI而言,最重要的提升在于:
因为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可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并为将来更高的性能奠定基础;
四个窄端口可以绑定成一个宽端口(Wide Link),提供更高的吞吐量;
SAS采用全双工(双向)通信模式,而不是单向通信。传统的并行SCSI只可以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通信,当设备接收到并行SCSI的一个数据包后,如果该设备要响应该数据包,就需要在上一个链路断开后,再重新建立一个新的SCSI通信链路。而使用SAS,则可以进行双向通信。每个SAS电缆有4根电缆,2根输入2根输出。SAS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读写,全双工的数据操作提高数据的吞吐效率。

SAS的可扩展性

SAS结构采用扩展器(expander)进行接口扩展,具有非常好的扩展能力

 

SAS结构采用扩展器进行接口扩展,具有非常好的扩展能力(重点)。
SAS Expander:SAS域中的互联设备,类似于以太网交换机,通过Expander的级联可以大大增加终端设备的连接数,从而节约HBA花费。每个Expander最多可以连接128个终端设备或者128个Expander。

1个SAS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SAS Expander、终端设备、连接设备(即SAS连接线缆)。
SAS Expander配备了一个地址的路由表跟踪,记录了所有SAS驱动器的地址。
终端设备包括启动器(通常为SAS HBA卡)和目标器(SAS/SATA硬盘,也可以是处于目标模式的HBA卡)。
SAS 域中不能形成环路,以保证其发现终端设备流程的正常进行。
实际使用中,因为带宽的原因,扩展器连接的终端设备比128个少很多。

3.5.硬盘常用接口-NL SAS

NL SAS 采用SAS接口、SATA 盘体,也叫近线SAS。
在线存储(OnStore):存储设备和所存储的数据时刻保持“在线”状态。
离线存储(OffStore):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用于对在线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

NL SAS 是指采用了SAS接口和SATA盘体的综合体。即具有SAS接口、接近SAS性能的SATA盘。
NL:Near Line,近线。所谓的近线存储,主要定位于客户在线存储和离线存储之间的应用。就是指将那些并不是经常用到,或者说数据的访问量并不大的数据存放在性能较低的存储设备上。但同时对这些的设备要求是寻址迅速、传输率高。
近线存储对性能要求相对来说并不高,但又要求具备相对较好的访问性能。同时多数情况下由于不常用的数据要占总数据量的比较大的比重,这也就要求近线存储设备需要容量相对较大。
在线存储(OnStore)(重点):是工作级的存储,在线存储的最大特征是存储设备和所存储的数据时刻保持“在线”状态,可以随时读取和修改,以满足前端应用服务器或数据库对数据访问的速度要求。
离线存储(OffStore)(重点):主要使用光盘或磁带存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用于对在线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数据灾难,因此又称备份级的存储。

SAS、NL-SAS与SATA的应用比较

3.6.硬盘常用接口-FC接口

FC硬盘采用FC-AL( Fiber Channel 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仲裁环。
FC-AL是一种双端口的串行存储接口,FC-AL支持全双工工作方式。

FC硬盘定位于高端存储应用,可靠性和性能高,FC硬盘一般都同时提供两个FC接口,可同时使用或互为备份。
优点(重点):
具有很好的升级性 ,可以用非常长的光纤,可超过10公里;
具有非常高的带宽;
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
缺点:
价格非常昂贵;
组件复杂。

3.6.固态硬盘

Solid State Disk,SSD,是一种以固态电子存储芯片作为永久性存储器的存储设备。无高速旋转部件,性能高、功耗低。
多通道并发,通道内Flash颗粒复用时序;
支持TCQ/NCQ,一次响应多个IO请求。

 

SSD原理 :

1. 使用Flash技术存储信息

2. 内部没有机械结构,因此耗电量更小、散热小、几乎没有噪音

3. 但是,基于SSD的使用频率,SSD的寿命有限、读写次数有限

SSD的3种主要类型:

1. SLC(Single Level Cell),单层次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cell只存1bit数据,0或1

2. MLC(Multi Level Cell) ,多层次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2bit数据,00,01,10,11

3. TLC(Triple Level Cell),三层次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3bit数据,000,001......

SSD性能优势:

1. 响应时间短

2. 读写效率高

SSD在存储中的应用:

● A级应用:以高并发随机读写为主,如数据库应用

● B级应用:顺序读写的大容量文件,图片,流媒体等

● C级应用:以备份数据为主,或极少使用的数据

posted @ 2019-06-10 16:03  SmallandBig  阅读(8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