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的吐槽来源
这几天看了 梅林传奇(英国剧) , 封面是 梅林传奇的男主 对着女主 一脸无语的玩着电脑。
原来 看梅林传奇的时候,以为自己看错了,没有理会到这部剧的真谛,是自己不懂得和发现美,为了滚娘从第二季就弃了, 最近无聊没办法,邪恶力量什么的 都没更新呢,没忍住还是看了梅林传奇,我边看边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外表什么的都是浮云,滚娘有心灵美,可是还是几乎看哭了(Gwen那时而幽怨时而俏皮害羞的眼神.......那轻轻一抿的嘴角.......),又为了梅林那一众帅哥只好坚持下去,然后....然后......LZ知道国内论坛的童鞋们都是正常的,于是秉着世界大同的思想,LZ去Google了一下。
Am I the only one who thinks Gwen's character should be changed?在这个文章里作者表示觉得GWEN应该是漂亮点的,觉得那个演员不漂亮还没有任何的吸引力,然后下面 就已经看到不少外国同学在下面发表反对意见了
总结一下哈
1 是说那个作者有种族歧视
2 是说演员不需要漂亮, 但是GWEN的那个演员已经很漂亮了,还性感什么的
3 有童鞋表示觉得Gwen的演员非常漂亮
4 又说Gwen非常漂亮只是在屏幕上缺少魅力而已
想到确实实施过这个系统的公司的最终用户以及财务经理在使用这个系统后的各种吐槽,挖旧贴翻到了如下文章。
---------------------------------------------------------------------------------------------------------
实在受不了了,看到太多不了解SAP没用过SAP软件的人黑SAP了,而且黑的太不专业了。我自己一直从事企业信息化软件研发与实施,在平时商业竞争中也大量遇到SAP的竞争或合作(按说竞争的话我更应该黑SAP),SAP软件和商业模式一直是我们解剖分析的标杆(知己知彼),所以对SAP熟悉一些,所以想给大家把误解去去,大家客观去看。
一、贵
对,一个许可费年运营费用20K CNY,还不算支持费。
很多人黑SAP说的最多的就是贼贵。贵是相对于价值与价格对比而言的。在十多年前吃一次肯德基10多块钱我觉得贵,现在我去陌生城市出差一般早餐只敢吃KFC之类,因为怕其他食品拉肚子。所以贵不贵,看自身腰包也看自己的诉求。很多人说SAP软件是个IT工具,那咱们就拿工具来类比。飞机、高铁这些工具,普通人觉得贵,商务人觉得效率高快速办完事可以赚更多钱。
二、没用
很多人说贵,本质就是说没用。没用,指的是没解决企业的问题、没看见明显投入产出。很多人黑SAP往往说:你看,用SAP软件的企业反而亏损了、死掉了。
我们把企业运转分为两大领域,经营与管理。经营关注的重点是业务增长,如新客户群、新产品新服务新业务、新收费点、持续收费模式、普遍收费模式、合作伙伴生态链与合作模式。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夯实的执行。再巧妙的商业模式(很多人羡慕BAT的商业模式),再美妙的年度战略规划,也需要企业一大帮员工去实现去落地才能成真。这么多人、这么多部门、这么多岗位,怎么如飞机上的几万种零件一样组装起来才能良好的飞行到万米高空把人们安全载到目的地,这就是管理的价值。管理软件这个IT工具就是帮助管理者把这么多人这么多事穿插兜在一起合理组合清晰协作达成目标,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就是规划、计划、组织、协调、推动、异常风险识别/决策/解决。而SAP软件就是典型的管理软件。
但是,如果你企业所处的行业就很苦逼,你企业的商业模式就很苦逼,你的战略路径就不对,那再夯实的执行只能会把事情弄的更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向错了,努力就是雪上加霜。
三、忽悠
很多企业IT人员说起上管理软件的痛苦说的最多的就是被忽悠了,乙方的售前、销售天花乱坠,实施后根本不能兑现。
我个人观点是:企业软件动辄也上百万,而且是给企业全体员工使用的,所以这是个很典型的商业B2B业务,所以需要经过选型、谈判、管理者决策。作为企业对企业的商业行为,大家做其他生意都知道,合同是关键,商业b2b靠的是合同契约而不是口头契约。把项目目标、项目背景核心问题核心业务需求、项目范围写清楚,成为项目合同的一部分,项目选型时/谈判时/实施时/应用时/验收时都以此为依据。企业认为解决这些企业现实的业务问题需要花多少钱核算就出多少钱,乙方觉得能干就接合同,企业经过选型/谈判/管理层决策后评估乙方确实能达成,那就合作。这就是商业买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样投入产出都清晰/自愿,而且也没啥忽悠。建立健全自己的IT选型、谈判、管理层决策的流程、要点、方法是前提。这和企业购买一条高级的智能控制生产流水线是一样的,都需要选型、谈判、管理层决策。如果有人非说软件无形、对软件不了解、流水线有形、管理者对流水线更了解,那我也没办法,在决策面前,决策能力/决策组织/决策流程很重要,这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框架。
还有人说:哪儿来的这么多流程、组织决策,就是老板一个人拍板的,他拍板谁还敢说个不字。而且他拍板买他自己又使用不多,大多是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在操作,即使实施失败了,谁敢说失败了,这不是打老板的脸么。所以用的基本都是哑巴吃黄连,失败的很多,但业界能知道的不多,家丑不可外扬。
四、体验太差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冰释了太贵、没用、忽悠的问题,已经能客观评价,觉得还是在特定场景下有一定作用,需要购买需要用,那用起来不好用,就是体验太差的问题了。还有人指出了体验太差的问题根源就在于SAP软件是老板掏钱但掏钱人不经常用、经常用的人又没法决策购买什么软件,所以销售人员搞定企业老板,销售出去了那就万事大吉了,不用也得用,自然懒得改进了。
其实SAP软件是国外设计的,德国人设计软件改进软件的时候并不是这么想的。一个企业管理软件的N多功能被分为三大类:决策层用的决策类规划类的功能、管理层用的过程管理控制类功能、基层用的业务处理操作类功能。不同类型的功能都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设计的,都有专门的设计方法。
我们来说说什么叫体验好。体验貌似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其实这是在外行眼里是这么看的。业内人是这样看的:某个特定岗位的员工,在干某件事的某个动作工序时,需要在什么环境、什么时间,在最身边的地方看到最必要的什么、需要最必要操作什么。这样的应用就是体验好。这不仅针对管理软件,而是指一切工具。我曾经研究过汽车流水线的工位操作台,干什么活用什么工具组装什么零件依照什么工作动作标准,都很有时序,而且都在身边,这就体验很好。而不好的工位操作台就需要工人不断扭动身子上抬胳膊,工作不久就很累了。
所以对于软件来说,按岗位职责、按流程工序、按必要输入输出,这样设计出来的软件功能就体验不错。这是体验好的设计方法。我们解剖分析SAP软件的功能、组织管理、权限管理、业务处理流程,发现它的设计方法就是这样的。事情都是有规律有方法的,不是瞎碰巧气瞎摸索尝试。就算最存乎于心的音乐美术,也是刻苦基本功+经验+灵感而成,在我们普通人看来音乐是心情舒畅的,在作曲家眼里是音符音节。
五、根本不适合新时代
现在是企业电子商务时代、是SNS消费者互动时代,SAP是发源于现代工业制造时代,它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也是不少人黑SAP的地方,尤其说到某零售巨头应用SAP搞电子商务的案例,更容易把黑坐实。
咱们来分析,电子商务是这样一个长链条:前端营销传播、促销活动、商品搜索、销售展示/商品平面文案设计、订单下单、支付、客服问答支持、客服退还货款流程、会员管理;中端订单拆分合并管理、全国分仓管理、仓储仓位内部管理、拣货管理、包装管理、质检管理、发货管理、干线物流、支线物流、终端配送;后端是商品采购、价格管理、品类管理、应收应付管理/合同管理/发票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费用管理、会计核算/银行税务往来、人力资源管理。
所以,电商一般分为前、中、后三块业务。中国大量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都是在各大电商开放平台上做,而且开展还比较初期业务量还不大,所以前端业务的IT系统研发的独立软件商比较少,所以大的B2C公司的前端IT往往会自己开发。中端这里就是中间地带了,可以自己研发也可以采用专业管理软件。市场上有通用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也有很专业的仓储软件、物流软件。如果业务粒度较粗不需要精细化管理可以使用普通的供应链管理,如果需要精细管理就需要上专用业务管理软件。作为SAP,有通用ERP,也有专业管理软件。至于后端业务,那就更通用了,大量IT企业都使用SAP软件,很多电商的后台业务也使用SAP软件,有些使用ORACLE ERP,不过他们俩半斤半两都差不多。某零售巨头应用SAP搞电子商务,也是中端和后端采用SAP软件,前端自我研发。
还有人说SAP软件的架构技术太烂,过去它只是面对企业内部员工应用的,在电子商务时代要面向全球消费者直接购买下单业务流程处理就达不到性能要求了。我们也是干研发的,也常常在剖析SAP软件,从功能到功能代码、到平台架构、到数据结构。公正的说,从架构的分布式部署灵活性上,SAP软件是可以胜任的;从代码技术来说,其实现思路也颇符合现代特点,有类似ORM的框架也能直接写SQL。从代码性能上说,ABAP开发语言由于是SAP特定开发语言,类似JAVA和JVM技术,但由于无须像JAVA考虑通用性,所以其运行效率也够高。不过有一点要指出,SAP软件不断进化,而且使用的客户很多/版本差异也很大,所以SAP软件一直做最大努力的兼容性,所以一套软件很大,里面大量都是多种遗留技术以备给各种企业版本做兼容性匹配,特定一家企业自己真正能用到的并不很多。
还有人说SAP软件用的数据库太烂,我想说的是,SAP软件是不和特定数据库绑定的,SAP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大多用的是ORACLE的数据库。
六、实施太烂
SAP的生态链是这样的:有咨询合作伙伴、软件实施合作伙伴、培训认证合作伙伴、定制开发合作伙伴、客服合作伙伴。SAP自己研发平台、研发通用ERP软件和高级特定专用管理软件(也收购不少)。SAP在全球有很多研究院(其实算研发中心),专门搞地区性的特定功能、结合客户需求搞创新应用、结合某些大客户进行合作实践研发新行业的解决方案、复杂的客户技术方案研发和应用方案研发。SAP的定制开发合作伙伴会给一家家客户专门进行定制。
SAP软件大多通过咨询和实施合作伙伴销售出去。SAP对合作伙伴有能力资格培训和认证。SAP也有很精细的实施方法论、实施工具、实施文档与软件文档。客观来讲,需求SAP软件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中国的实施顾问却没有匹配性的成长起来那么多数量,这是知识型工作啊,中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短板显露无遗。有人又提到IBM来做咨询和实施又怎样,某零售巨头不也那样么?
其实一个软件项目的实施看实际分工。谁做的IT规划/业务规划/业务梳理、谁做的项目总包管理、谁做的安装部署与系统集成、谁做到培训认证、谁做的定制开发与整合开发、谁做的数据规范/数据质量处理、谁做的现场模拟测试、谁做的软件包更新、谁做的日常运维监控与优化。软件上线也是一个长链条、多团队分工合作,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出问题。但介于这是企业对企业商业项目,不便于对社会公众透明开放解释,所以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作为甲乙方合作项目,肯定不如都是自己团队指挥调度干活迅速,很多活也在分工合作中进行了失真和目标路径扭曲。
有人说SAP和IBM是按项目交付来做,而京东和亚马逊是本着解决问题的宗旨去做,两个出发点不同。这个问题还得回到我上面说的项目合同的制定、项目目标/范围、选型/谈判/验收的组织/流程/方法。因为不管怎么做,要解决的问题和项目目标是要一致统一的。
七、是中国企业太落后
有人也说了,SAP软件诞生于德国,是德国人那种严谨、精细的风格,对于中国企业松散的管理风格、跑马圈地丛林竞争法则,文化和商业模式流程都太大的差异,与国情不符,有点迫击炮打鸟,水土不服啊,可能不是药不好,而是吃药的人体质差。
我个人观点是:中国应用SAP软件的企业都是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了,很多企业都是上市企业了,而且很多还都在海外上市或香港上市,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是海外留学归来或者都有MBA现代企业管理教育的经历。中国企业管理也都属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没有所谓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中国和中国企业还没强大到可以创新出自己的管理模式),所以这种层面的企业对SAP软件的应用是匹配的。
管理的核心要素是:计划、组织、沟通、协调、推进、激励、异常风险识别/决策/解决、报告、绩效评价。做了多年管理但还不明白管理框架/方法/工具的人可以自行先去学习真正的管理(陈春花的《管理的常识》是很好的一本入门书)。一个掌握了管理基础知识的人再去看SAP软件,那就觉得太TM合理精妙了。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Slashout,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lashOut/p/564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