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面试总结
欢迎关注公众号:李永平的个人公众号
jvm体系总体分四大块:
-
类的加载机制
-
JVM双亲委配机制
-
jvm内存结构
-
GC算法 垃圾回收
一,类加载机制
JAVA程序执行过程如下,
类加载系统架构如下,
JVM 将类的加载过程分为三个大的步骤:加载(loading),链接(link),初始化(initialize)。其中链接又分为三个步骤:验证,准备,解析。
-
加载,查找并加载类的二进制数据,在Java堆中也创建一个java.lang.Class类的对象
-
连接,连接又包含三块内容:验证、准备、初始化。
-
1)验证,文件格式、元数据、字节码、符号引用验证;
-
2)准备,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将其初始化为默认值;
-
3)解析,把类中的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引用
-
-
初始化,为类的静态变量赋予正确的初始值
-
使用,new出对象程序中使用
二 JAVA双亲委派机制及其作用
概念:当某个类加载器需要加载某个.class文件时,它首先把这个任务委托给他的上级类加载器,递归这个操作,如果上级的类加载器没有加载,自己才会去加载这个类。
例子:当一个Hello.class这样的文件要被加载时。不考虑我们自定义类加载器,首先会在AppClassLoader中检查是否加载过,如果有那就无需再加载了。如果没有,那么会拿到父加载器,然后调用父加载器的loadClass方法。父类中同理也会先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加载过,如果没有再往上。注意这个类似递归的过程,直到到达Bootstrap classLoader之前,都是在检查是否加载过,并不会选择自己去加载。直到BootstrapClassLoader,已经没有父加载器了,这时候开始考虑自己是否能加载了,如果自己无法加载,会下沉到子加载器去加载,一直到最底层,如果没有任何加载器能加载,就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
作用:
-
防止重复加载同一个.class。通过委托去向上面问一问,加载过了,就不用再加载一遍。保证数据安全。
-
保证核心.class不能被篡改。通过委托方式,不会去篡改核心.class,即使篡改也不会去加载,即使加载也不会是同一个.class对象了。不同的加载器加载同一个.class也不是同一个Class对象。这样保证了Class执行安全。
比如:如果有人想替换系统级别的类:String.java。篡改它的实现,在这种机制下这些系统的类已经被Bootstrap classLoader加载过了(为什么?因为当一个类需要加载的时候,最先去尝试加载的就是BootstrapClassLoader),所以其他类加载器并没有机会再去加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危险代码的植入。
三,JVM运行时数据区
JVM内存结构,
运行时数据区域如下图,
方法区和堆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而java栈、本地方法栈和程序计数器是运行是线程私有的内存区域。
-
Java堆(Heap),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 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所有对象都在这里分配内存,是垃圾收集的主要区域("GC 堆")。
-
方法区(Method Area),方法区(Method Area)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的作用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
-
JVM栈(JVM Stacks),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同时创建一个栈帧(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本地方法栈则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
对象分配规则
-
对象优先分配在Eden区,如果Eden区没有足够的空间时,虚拟机执行一次Minor GC。
-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大对象是指需要大量连续内存空间的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在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之间发生大量的内存拷贝(新生代采用复制算法收集内存)。
-
长期存活的对象进入老年代。虚拟机为每个对象定义了一个年龄计数器,如果对象经过了1次Minor GC那么对象会进入Survivor区,之后每经过一次Minor GC那么对象的年龄加1,知道达到阀值对象进入老年区。
-
动态判断对象的年龄。如果Survivor区中相同年龄的所有对象大小的总和大于Survivor空间的一半,年龄大于或等于该年龄的对象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
-
空间分配担保。每次进行Minor GC时,JVM会计算Survivor区移至老年区的对象的平均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老年区的剩余值大小则进行一次Full GC,如果小于检查HandlePromotionFailure设置,如果true则只进行Monitor GC,如果false则进行Full GC。
三 GC算法
GC最基础的算法有三种:标记 -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压缩算法,我们常用的垃圾回收器一般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
-
标记 -清除算法,“标记-清除”(Mark-Sweep)算法,如它的名字一样,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掉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
复制算法,“复制”(Copying)的收集算法,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
标记-压缩算法,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
分代收集算法,“分代收集”(Generational Collection)算法,把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收集算法。一般将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
-
新生代使用:复制算法
-
老年代使用:标记 - 清除 或者 标记 - 整理 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