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M理论之最优超平面

最优超平面(分类面)

 

 

  如图所示, 方形点和圆形点代表两类样本, H 为分类线,H1, H2分别为过各类中离分类线最近的样本且平行于分类线的直线, H1、H2上的点(xi, yi)称为支持向量, 它们之间的距离叫做分类间隔(margin)。中间那条分界线并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把它稍微旋转一下,只要不分错。所谓最优分类面(Optimal Hyper Plane)就是要求分类面不但能将两类正确分开(训练错误率为0),而且使分类间隔最大。推广到高维空间,最优分类线就变为最优分类面。支持向量是那些最靠近决策面的数据点,这样的数据点是最难分类的,因此,它们和决策面的最优位置直接相关。

  我们有两个 margin 可以选,不过 functional margin 明显是不太适合用来最大化的一个量,因为在 hyper plane 固定以后,我们可以等比例地缩放 w 的长度和 b 的值,这样可以使得 f(x)=wTx+b 的值任意大,亦即 functional margin γf可以在 hyper plane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被取得任意大,而 geometrical margin γg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除上了 ∥w∥ 这个分母,所以缩放 w 和b 的时候γg的值是不会改变的,它只随着 hyper plane 的变动而变动,因此,这是更加合适的一个 margin 。对一个数据点进行分类,当它的 margin 越大的时候,分类的 置信度(confidence) 越大。对于一个包含 n 个点的数据集,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定义它的 margin 为所有这 n 个点的 margin 值中最小的那个γg=minγg,i,于是,为了使得分类的 confidence 高,我们希望所选择的 hyper plane 能够最大化这个 margin 值。简要地说,就是找到这样一个最优分类面,使离最优分类面最近的点的几何距离最大。即最优分类面的目标函数为:

   max γ,  s.t.  yi(wT ·xi+b) = γg,i  >=  γg,i=1,…,n                                                                    (4)

 

其中γg=  由于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定超平面,求max γg ,因此可以把无关的变量固定下来,固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固定 ∥w∥,另一种是固定 γf. 处于方便推导和优化的目的,我们选择第二种,令γf=1 ,则我们的目标函数化为:

    max,    s.t. , yi(wTxi+b)≥1, i=1,…,n                   (5)

H1和H2到最优分类面H的距离相等,都等于γg.

 

          图3

 

最优超平面的详细推导

 

  考虑训练样本{xi, yi}Ni=1, 其中xi 是输入模式的第i 个样本,yi∈{-1,+1}。设用于分离的超平面方程是g(x)=wT·x + b =0; 其中w 是超平面的法向量,b 是超平面的常数项. 现在的目的就是寻找最优的分类超平面,即寻找最优的w 和b。求这样的g(x)的过程就是求w(一个n维向量)和b(一个实数)两个参数的过程(但实际上只需要求w,求得以后找某些样本点代入就可以求得b)。因此在求g(x)的时候,w才是变量。设最优的w 和b 为w0 和b0,则最优的分类超平面为: w0 T·x + b0 =0;若得到上面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就可以用其来对测试集进行预测了。设测试集合为{ti} Ni=1,则用最优分类超平面预测出的测试集的标签为:

        ti_label = sgn(w0 · ti + b0).

SVM 的主要思想是建立一个超平面作为决策曲面, 使得两类之间的隔离边缘被最大化。求最优分类超平面等价于求最大几何间隔,由上式可知也等价于||w||的最小值。

 

设固定函数间隔为1,则支持向量为

    H2: wT·xi + b = -1, yi = -1 或者H1: wT·xi +b = +1, yi = +1

设图3上H1、H2上各有一点,分别为x1,x2; 则wT·x1 + b=1 , wT·x2 + b=-1

                     => wT·(x1- x2)=2 => 两类几何间隔( x1- x2) =

max     <=>   min ||w||  <=>  min  1/2 * ||w||2 ;                                                                            (6)

对于任意的(xi, yi), 有 wT·xi+b<=-1, yi=-1或者wT·xi+b>=1, yi=1,即yi (wT·xi +b)>=1。

故寻找最优超平面即正反两类间隔最大化问题, 最终归结为一个带约束的二次凸优化问题(这种问题可以用任何现成的 QP (Quadratic Programming) 的优化包进行求解。):

    min 1/2 * ||w||2, s.t. ,  yi (wT·xi +b)>=1,(i=1,2…n,n为样本数)                                                             (7)

虽然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标准的 QP 问题,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殊结构,通过 拉格朗日对偶(Lagrange Duality) 变换到对偶变量 (dual variable) 的优化问题之后,可以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求解——这也是 SVM 盛行的一大原因,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比直接使用通用的 QP 优化包进行优化要高效得多。

 

使用Lagrange 乘子法可解决二次规划问题:

1)首先建立Lagrange 函数:

  L(w,b,α)=||w||2-∑αi[yi (wT·xi +b)-1] i=1,2...n                                       (8)

  令θp(w)=mαx L(w,b,α)  s.t. αi>=0 ,  原问题即求min θp(w)=min max L(w,b,α)=p*; s.t. αi≥0

  对偶问题(交换min,max顺序): θD(w) = max αi≥0 min L(w,b,α)=d*

      显然d* <= p*,可以理解为最大值中最小的一个总比最小值中最大的一个要大。

2)L对w 和b分别求偏导并置零,求得w=∑αi·yi·xi, ∑αiyi =0;

3)再整理L 最终可以得到关于原问题的对偶变量α的优化问题:

     max L(w,b,α)=∑αi- 1/2 * ∑Ni=1Nj=1 αiαjyiyjxiTxj ,     s.t.,  ∑αiyi =0; αi>=0

   此时的拉格朗日函数只包含了变量。然而我们求出了才能得到w和b。

4) 求解出求偶问题的最优解(该问题用SMO算法来求解), 设用α·i 表示最优的Lagrange 乘子,则此时原问题的最优解为:

     w0 = ,b0=yj-, 任意 j;

    g(x)=<w0,x>+b=<,x>+b = ∑Nj=1 αiyi<xi,x>+b                              (9)

  则判决函数为:f(x) = sgn(∑w0x+b0), 其中x 为测试集中的样本.

  也就是说,以前新来的要分类的样本首先根据w和b做一次线性运算,然后看求的结果是大于0还是小于0,来判断正例还是负例。现在有了,我们不需要求出w,只需将新来的样本和训练数据中的所有样本做内积和即可。这一点至关重要,是之后使用 Kernel 进行非线性推广的基本前提。那么与前面所有的样本都做运算是不是太耗时了?答案是不会,由(8)式可知,对于支撑向量函数间隔等于1,对于非支持向量,函数间隔γf,而αi非负,为了满足最大化,α必须等于 0 。可见,内积运算仅与支持向量有关,可大大降低运算复杂度。

posted on 2013-06-08 00:36  Seiyagoo  阅读(702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