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高效人士七习惯—重新探索自我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
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诸如像正直、谦虚、诚信、勤勉、朴实、耐心、勇气、公正和一些称得上金科玉律的品像。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强调“个人魅力”为成功之本,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
这两种思潮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着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是鼓吹积极进取心态。体验到,凭借品德和依靠个人魅力而成功,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光有技巧还不够
个人魅力论所强调的重点,如追求个人成长、训练沟通技巧、培养积极思考及发挥影响力,不具效用。它们有时确实是成功的要素,但是这些只是次要却非最重要的优点。或许我们沿着前人的轨迹开创前程时,太过重视造就自己,忽略了前人所打下的基础;也或许我们习惯于坐享其成,已经遗忘了自己必须耕耘。
因此,唯有基本的品德能够为人际关系技巧赋予生命。
在人为的社会体制中,例如学校里,你或许能靠着一点小聪明,成功于一时。短暂的人际关系中,你也可凭借个人魅力畅行无阻,不但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会被视为知己。但对于持久的人际关系,这些次要的长处便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倘若没有真诚的品德做后盾,日久见人心,真正的动机总会浮现,一时的成功便难以为继。
许多具备这些次要优点,也就是社会公认有才华的人,往往欠缺基本的品德。当然,也有人品德修养不错,却不善言辞,自然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品质,但毕竟瑕不掩瑜。
由此可见,内在本质比外在言行更具有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有人能获得完全的信赖,因为我们了解他的本性。所以不论你是否能说会道,或是否擅长人际关系,我们依然信任有加,而且与他们合作无间。
文学家乔登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认识个人的心灵地图
提到的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论是两个典型的社会思维。
“思维”,广义而言,是指我们看待外在世界的观点。我们的所见所闻并非直接来自感官,而是透过主观的了解、感受与诠释。它不是实际的事物,而是对事物的诠释或理论。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你奉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哲学。但问题在于方向错误,方向错了,努力便等于浪费。唯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才有可取之处。
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思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现实世界的,一是有关个人价值判断的。我们理所当然的以为,个人的所见所闻就是感官传来的信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实情况。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又从这些假设中衍生而来,所以说,思维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与行动。
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这无关乎逻辑,而是心理因素使然。
后来为个人或公司担任顾问时,经常借用这个实验,因为它能够使我们对人以及人际关系的本质,有更透彻的认识。最要紧的是,它充分体现出制约作用对我们的思维有多大的影响力。仅仅10秒钟就能产生如此这般的影响,持续终身的制约作用可想而知。人的一生中,来自家庭、学校、工作环境、亲友同事、宗教以及流行思潮(如个人魅力论)的影响力,均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维。
这个实验也说明,思维是行为与态度的根本,我们的一言一行均脱离不了思维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可领会到观点对人际关系的作用。一般人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且立场客观,但实验却证明,虽然别人的结论不同,并不代表他们是主观的、错误的。
事实上,我们高估了自己,因为我们是透过有色眼镜去看外在的世界,也就是用自身的观点去看。因此当有人跟我们意见不一致时,我们便直觉认为别人有问题。其实观点不同以致看法有异,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不过这并不表示没有客观的事实存在,只是每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而有不同的诠释。若不经过诠释,这些事实便不具有任何意义。一旦我们对自身的基本思维以及经验加诸我们的影响力,有愈多的认识,就愈能够为自己的思维负责,并加以检视。同时对别人的看法与思维也愈能够接纳,如此才能获得较客观的看法。
思维转换,建立全新的观点
由这个实验所得到的种种启发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顿悟”的经验,也就是忽略领悟对方原来是这样观看这幅画的。这种现象我们成为“思维转换”。第一印象对你的影响愈大,顿悟的刺激也愈大。
“思维转换”一词是美国哲学家库恩首先提出的,其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书中阐述,每一项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而后才成功的。
姑且不论思维转换的利弊得失,也不必追究它是逐渐发生抑或突如其来的。总之,它会改变我们的态度与行为,而且威力惊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人在面临生死攸关的危机时,也会大彻大悟,以新的角度去评定生命的意义。
看法与本质
思维改变,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才彻底调整了自己以及四周的环境。思维与品德是息息相关的。思维的威力无穷,因为它是我们观察外在世界所透过的“镜片”。而思维转换无论是瞬间完成或长期酝酿而成,都是改变行为与态度的原动力。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
品德成功论根植于一个基本信念之上,那就是人生有些原则是指向成功圆满的明灯,相当于人世间的自然法则,又仿佛自然科学的定理,放诸四海而皆准,任何人都无法否定其存在或正确性。
人生的原则仿佛灯塔,是千锤百炼的真理。一般人从经验与社会制约中建立起思维——也就是地图,然后透过这些观点去看待自己的生活与人际关系。但地图并不代表地点本身,只是“主管的事实”,陈述我们对某一地点的认识。而如“灯塔”一般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不论我们的心灵地图如何解释,都无法改变它的存在。
我们所强调的这些原则,并非一些深奥玄妙的宗教哲理,也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宗教信仰。可以说世上各主要宗教、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几乎都涵盖了它们。这些不辨自明的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心领神会,就好像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不分种族肤色,人人具备。即使被社会流俗或个人否定而隐晦不彰,但他们依然存在。
比方说“公平”的原则,平等与正义的思维便由此衍生而来。固然每个社会对何谓公平以及如何维持公平,看法可能分歧很大,但基本上都承认公平原则的本身。
“诚实”与“正直”原则,这是人类互信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人类才能互助合作,追求个人与群体的持续成长。
“人性尊严”的原则,就如美国独立宣言所揭示的:“人类生而平等,享有天赋不可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之权。”
“服务”原则,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以及“讲求品质”或“追求卓越”的原则。“潜力”原则是指人人均可成长进步,不断发挥潜力,施展才华。“成长”原则,也就是潜能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现。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教育”与“鼓励”的配合。
原则不同于实践。实践是特定的行为或活动,往往适用于某一种情况,一旦情况改变便失效了。就好比父母不能完全以教养第一个孩子的方式,去养育另一个孩子。
实践是个别的、局部的,原则却是普遍的、整体的。原则适用于个人、婚姻、家庭以及公私团体,假使我们能把原则化为习惯,那么要解决个别问题就易如反掌。
原则不是价值观。一群盗匪可能有相同的价值观,但他们违反了我们所说的良善原则。价值观是地图,原则才是地点本身。唯有借重正确的原则,才能认清事情的真相。
原则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也是不容置疑的基本道理,历经考验而永垂不朽。尽管对于行为规范的涵义与实践,各人有个人的说法,不过这类原则确实存在于我们的良知中。一个人的思想愈能符合上述原则,使愈正确有益。
遵循成长和变化的原则
目前盛行的个人魅力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号称圆满的人生——包括个人成就、财富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捷径可循,不必脚踏实地的追求。这种华而不实、“暴发户式”的论调,无异于鼓励不劳而获。纵使得以成功,也是胜之不武。强调个人魅力既不切实际,又会误导人心。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然而,在有形的事物上,我们较能接受“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性上,一般人却不见得能了解这一原则。即使了解,也不一定能够认同或加以实践。于是有人难免想抄近路,企图投机取巧。
但是缩短自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结果如何呢?想要不劳而获、一触而就,不但违反自然,而且寸步难行,只会使你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
与配偶、子女、朋友或同事相处,最要紧的就是学习倾听,这需要相当成熟的修养。倾听代表耐心、开放与想要了解对方的诚意,这些都属于成熟的人格。相反,自话自说、不尊重别人却轻而易举得多。
看过太多投机取巧却徒劳无功的例子,企业界尤其这样。不少企业主管试图通过强有力的演说、微笑训练、施加压力,或是善意、敌意的购并,来达到提升生产力、士气与改善品质、服务水准等目标。他们虽“购买”了新的企业文化,却忽略了如此玩弄权术,难以建立互信的气氛。而一旦这些手段效果不明显,他们又求助于其他技巧。其实,唯有在自然而循序渐进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出高度信赖的企业文化。
事实上,如果不曾拥有,又如何付出?如此一来反而凸显弱点,因为你必须倚重外力来达到目的。不但阻碍被迫顺从一方的成长,也妨碍其独立判断与自律能力的发展,对彼此的关系弊多于利。结果是畏惧心理取代合作态度,最后双方都流于专断而急于自保。更何况,你所借重的优势——不论是体型、力气、职位、权威、学历、社会地位、外表或是过去的成就——若发生变化甚至消失,又该怎么办呢?
或许在真正懂得分享之前,需要经历拥有的感觉。许多人对家庭或婚姻只知机械式的付出,不然就是完全不懂得付出;这可能正由于他们从不了解拥有自我的意义,缺乏对自我的认同,而且自我评价低。所以真正的有益于孩子的教养方式,应该是以充分的耐心,培养他们拥有的感觉,同时以足够的智慧,教导他们“乐善好施”的价值,并且经常以身作则。
问题的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一般对于成功的个人、家庭与团体,总是钦羡不已。他们羡慕别人的能干、成熟,家人的团结合作,以及组织的团队精神。但他们真正想知道的却是成功背后的秘诀,向成功者请教的,不外乎如何能够立竿见影、立收解决自身难题的方法。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有能提供这类答案的人。有时候速成的办法还颇管用,可暂时消除一些表象的问题。只是真正的症结依旧存在,久而久之问题又会浮现。而且愈是求助于“特效药”,病症拖得愈久,病情愈加恶化。
由以上的例子,你是否已察觉个人魅力论如何深入人心,彻底左右着我们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寻求解答的途径?
不论一般人觉悟与否,总之现在已有愈来愈多的人,对这些空洞的承诺不再存有幻想。曾经与全美各类组织合作,发现目光远大的主管,对指挥以动人的故事或空唱高调,来振奋人心、激励成就的作风,都敬而远之。他们要的是实际而循序渐进的办法,不是阿司匹林与急救箱式的建议。他们希望解决长久的根本问题,并且把重心放在有长远未来的原则上。
反求诸己,由内而外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准往往无法解决。
当我们环顾四周、审视内心,发现因追求速成特效反而制造了许多问题之后,才会了解,有些根本的问题不能以肤浅的方式解决。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新思维标准,也就是一套正确的行为准绳,引导我们解决根本的问题、追求圆满的人生。这种新的思维标准,也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以及能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由内而外”的修炼。
“由内而外”即反求诸己,由个人最基本的部分——思维、品德与动机——做起。由内而外的修炼强调,先追求个人的成功,才能有人际关系的成就;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诺言。凡是以个人魅力重于品德,或者不能由个人修养做起,而期望改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由内而外是一个过程,是遵循主宰个人成长进步的自然法则,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它会形成良性做环,把我们提升到自立自强与相互值存的更高境界。在于他人的接触中,可能会发现求助于外力所得到的幸福、成功或解决问题之道,往往经不起考验。
这种由外而内的观念,往往使人产生怨怼的心理,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致至彼此不和的客观环境。每一方都认为问题是别人造成的,如果“别人”能够“讲理”或突然“消失”,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本书的七个习惯早已深入人心,它们所涵盖的原则符合一般人的良知与常识。但是为了要确认这些原则,并加以发挥来解除内心深处的困惑,我们必须改变想法,转换思维,提升自我到一个“由内而外”的新境界。
当我们认真了解这些原则,并将之融入生活,相信美国诗人艾略特这句名言就会不断涵现真义: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