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之SPI通信

SPI通信

学习资料:

SPI简介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由Motorola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数据总线,SPI本质是移位寄存器

spi有很多种类:

  • 两线,只有时钟线,数据线双向复用

  • 三线,含使能脚,时钟脚,双向数据脚

  • 四线,SCK(Serial Clock)时钟线、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ISO(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主机输入从机输出、SS(Slave Select)片选,如果两条数据线都双向运行,叫DSPI (双倍spi,一次传输两位数据)

  • 六线,叫 QSPI,四条数据线,一次传输四位数据

SPI特征:

  • 同步,全双工,支持总线挂载多设备(一主多从
  • spi的片选引脚可以高电平有效,也可以低电平有效 -- 一般默认是低电平有效
  • 时钟脚可以默认高电平也可以默认低电平
  • 数据传输可以在时钟前沿发生,也可以在时钟后沿发生

和I2C比较:

  • I2C是同步半双工,SPI是同步全双工
  • I2C由于开漏输出上升沿耗时较长(若上拉),会限制I2C的最大通信速度100~400KHZ,后续经改进达到3.4MHZ(但普及程度不是很高) 而 SPI并没有严格规定最大传输速度,SPI的输出引脚为推挽输出,高低电平均有很强的驱动能力,这会使上升沿/下降沿非常迅速,这个传输速度取决于芯片厂商的需求,比如W25Q64的时钟频率最大可达80MHZ
  • I2C有应答机制,SPI没有应答机制,发送数据就发送,接收数据就接收,至于对面是否存在SPI是不管的

SPI的硬件电路设计

SPI_HardwareStruct

  • 所有SPI设备的SCK、MOSI、MISO分别连在一起

    • SCK时钟线是由主机控制的
  • 主机另外引出多条SS控制线,分别接到各从机的SS引脚

    • SS一般默认低电平有效
    • 主机同一时间只能置一个SS为低电平,只能和一个从机进行通讯,其它从机的SS要置高电平
  • 输出引脚配置为推挽输出,输入引脚配置为浮空或上拉输入

    • 当从机的SS片选引脚为高电平时,即从机的片选引脚未被选中时,该从机的MISO(主机输入从机输出的线)必须为高阻态模式,不可以输出任何电平,该引脚的空闲电平(即高阻态时由外部决定引脚是高还是低),由主机的配置决定,当主机为上拉输入,空闲电平为高电平,为浮空输入时,引脚电平不确定,这样就可以防止,一条线有多个输出,而导致电平冲突的问题了;只有在其片选引脚为低电平时,MISO才允许变为推挽输出

SPI的通信之移位原理

下面移位原理的讲解是以模式1来进行讲解的,模式1是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但通常用的却是模式0

SPI_SmaplingData

  • SPI内部含有一个8位的移位寄存器
  • SPI是高位先行
  • SPI的时钟源是主机提供的 -- 波特率发生器 它会驱动主机/从机的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
  • 主机移位寄存器左边移出去的数据,通过MOSI引脚,输入到从机移位寄存器的右边
  • 从机移位寄存器左边移出去的数据,通过MISO引脚,输入到主机移位寄存器的右边
  • 波特率发生器时钟(SCK)的 上升沿 主机和选中的从机的移位寄存器,向左移动一位,移出去的位放到引脚上(引脚给高低电平 就相当于 把数据放到引脚上了) SPI_UsingData_GPIO
  • 波特率发生器时钟(SCK)的 下降沿 将引脚上的位,采样输入到 主机和选中的从机的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也就是最右边SPI_UsingData_Reg
  • 将上两个动作经8个时钟后,就实现了主机和从机的一个字节的数据交换SPI_UsedSmaplingData
  • SPI的数据收发,都是基于字节交换,这个基本单元来进行的
    • 当主机需要发送一个字节,同时需要接收一个字节时,执行一下上方的逻辑,这样就可以完成发送同时接收的目的
    • 如果主机只想发送不想接收,我们只需要让从机给主机一个dummy数据,我们主机不要那个数据即可
    • 反之主机只想接收不想发送,那就给从机一个dummy数据,只把从 从机接收过来的数据保存就好了,并且那个dummy数据从机一般也不会管它

SPI的软件设计

  • 起始条件:SS片选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 -- 选中从机
  • 终止条件:SS片选从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 -- 释放从机

SPI时序的基本单元

  • CPOL(Clock Polarity) 时钟极性

  • CPHA(Clock Phase) 时钟相位

模式0
  • 交换一个字节(模式0)
  • CPOL=0:空闲状态时,SCK为低电平
  • CPHA=0:SCK第一个边沿移入数据(数据采样),第二个边沿移出数据

SPI_Mode0

①由于SCK一旦开始变化,就要移入数据(数据采样)了,所以此时趁SCK还没有变化,要在SS下降沿时,就要立刻触发移出数据,相当于把SS的下降沿也当入了时钟的一部分

②如果只是交换一个字节,那么在第8个时钟的下降沿,就不会再移出数据,如果继续交换字节,就正好是第8个时钟的下降沿,移出下一个字节的B7

模式1
  • 交换一个字节(模式1)
  • CPOL=0:空闲状态时,SCK为低电平
  • CPHA=1:SCK第一个边沿移出数据(到引脚上),第二个边沿移入数据(数据采样)

SPI_Mode1

模式2
  • 交换一个字节(模式2)
  • CPOL=1:空闲状态时,SCK为高电平
  • CPHA=0:SCK第一个边沿移入数据(数据采样),第二个边沿移出数据

SPI_Mode2

①由于SCK一旦开始变化,就要移入数据(数据采样)了,所以此时趁SCK还没有变化,要在SS下降沿时,就要立刻触发移出数据,相当于把SS的下降沿也当入了时钟的一部分

②如果只是交换一个字节,那么在第8个时钟的上升沿,就不会再移出数据,如果继续交换字节,就正好是第8个时钟的上升沿,移出下一个字节的B7

模式3
  • 交换一个字节(模式3)
  • CPOL=1:空闲状态时,SCK为高电平
  • CPHA=1:SCK第一个边沿移出数据,第二个边沿移入数据(数据采样)

SPI_Mode3

SPI的数据帧格式

SPI一般使用 指令码加读写数据 的模式

  • SPI第一个和从机交换的数据 叫做 指令码 -- 从机会有一个关于指令的指令集手册
  • 有的指令 只需要一个字节 就可以完成了 比如W25Q64的写使能/写失能
  • 有的指令 不仅需要一个命令 后面还要再跟读写的数据 比如W25Q64的写数据/读数据

SPI应用之W25Q64

W25Q64的介绍

  • W25Qxx系列是一种低成本、小型化、使用简单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常应用于数据存储、字库存储、固件程序存储等场景

  • 存储介质:Nor Flash(闪存)

  • 时钟频率:80MHz / 160MHz (Dual SPI) / 320MHz (Quad SPI)

  • 存储容量(24位地址):

W25Q40: 4Mbit / 512KByte

W25Q80: 8Mbit / 1MByte

W25Q16: 16Mbit / 2MByte

W25Q32: 32Mbit / 4MByte

W25Q64: 64Mbit / 8MByte

W25Q128: 128Mbit / 16MByte

W25Q256: 256Mbit / 32MByte -- 分为3字节地址模式 (只能写前16MB的数据)和 4字节地址模式(可以都到 -- 32MB数据)

24位地址的最大寻址空间是 16MB

\[2^{24} = 16,777,216 Byte \]

\[2^{24} \div 1024 = 16,777,216 \div 1024 = 16384KB \]

\[2^{24} \div 1024 \div 1024 = 16,777,216 \div 1024 \div 1024= 16MB \]

W25Q64的硬件电路图

W25Q64_Struct

W25Q64的结构框图

W25Q64_OrignStruct

W25Q64 只有了8M 地址只用到了0X7FFFFF 将 -- 整个存储空间分为 128块每一块 再分为 16个扇区 每一个扇区 再分为 16页 每一页 再分为 256个字节也就是👇

储存空间:8M = 8*1024 =8192KB -- 128块/2048扇区/32768页

: 16扇区 4096*16Byte = 65536Byte =64KB

扇区:16页 256*16 = 4096Byte = 4KB

:256字节

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每个字节都有字节的单独地址

0x 7F F F FF

​ 块 扇区 页 字节

页地址变化(以第一块内第一个扇区的页作为解释):

第一页: 00 00 00 --> 00 00 FF

第二页: 00 01 00 --> 00 01 FF

第三页: 00 02 00 --> 00 02 FF

···

第16页: 00 0F 00 --> 00 02 FF

扇地址变化(以第一块内的扇区作为解释):

第一扇: 00 00 00 --> 00 0F FF

第二扇: 00 10 00 --> 00 1F FF

第三扇: 00 20 00 --> 00 2F FF

···

第16扇: 00 F0 00 --> 00 FF FF

块内的地址变化规律:

第一块 : 00 00 00 --> 00 FF FF

第二块 : 01 00 00 --> 01 FF FF

...

第127块:7F 00 00 --> 7F FF FF

Page/Byte Address Latch/Counter:

页地址/字节地址 都是有一个锁存器(Latch)的 地址指针,在读写之后可以自动加一,(计数器 Counter),所以这就可以从指定地址开始 连续读写多个字节的目的了

256-Byte Page Buffer:

数据读写 都是依靠 那 256字节缓冲区 来 读写的 写入的数据会先放到缓存区里 然后在时序结束后,芯片再将缓存区的数据复制到对应的Flash里进行永久保存

由于Flash的写入,需要掉电不丢失,而高电压发生器需要对Flash留下“刻骨铭心”的现象,而SPI的写入和读取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设计思路就是,写入的数据,先放到页缓存区里面存着,因为缓存区是RAM,速度是非常快的,可以跟上SPI的读写速度,由于这个缓冲区只有256字节,所以写入的时序有限制条件,也就是写入的一个时序,连续写入的数据量不能超过256字节,等你写完了,芯片再慢慢的把数据从缓存区转移到Flash存储器里,数据从缓存区转移到Flash里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写入时序结束后,芯片会进入一段忙的状态,此时会给状态寄存器的BUSY位置置1,表示芯片当前正在“搬砖”,正在忙状态

由于读取只是看一下电路的状态就行了,基本不花时间,所以读取的限制就很少,速度也非常快

W25Q64的注意事项

写入操作时:

  • 写入操作前,必须先进行写使能
  • 每个数据位只能由1改写为0,不能由0改写为1
  • 写入数据前必须先擦除,擦除后,所有数据位变为1
  • 擦除必须按最小擦除单元(扇)进行
  • 连续写入多字节时,最多写入一页的数据,超过页尾位置的数据,会回到页首覆盖写入
  • 写入操作结束后,芯片进入忙状态,不响应新的读写操作

读取操作时:

  • 直接调用读取时序,无需使能,无需额外操作,没有页的限制,读取操作结束后不会进入忙状态,但不能在忙状态时读取

STM32之SPI外设

  • STM32内部集成了硬件SPI收发电路,可以由硬件自动执行时钟生成、数据收发等功能,减轻CPU的负担

  • 可配置8位/16位数据帧、高位先行/低位先行

  • 时钟频率: fPCLK / (2, 4, 8, 16, 32, 64, 128, 256)

  • 支持多主机模型、主或从操作

  • 可精简为半双工/单工通信

  • 支持DMA

  • 兼容I2S协议

  • STM32F103C8T6 硬件SPI资源:SPI1、SPI2

STM32的SPI框图:

SPI_Struct

LSBFIRST控制位: 置0:高位先行 置1:低位先行

MOSI和MISO的交叉部分: 在STM32做主机时不用,MOSI输出,MISO输入,当STM32做为从机时使用:MOSI相当于输入,MISO相当于输出,并且图中的交叉部分可能存在画错,交叉部分的箭头应该向下MISO应该

BR[2:0] : 可以控制波特率发生器的分频系数(2, 4, 8, 16, 32, 64, 128, 256)

SPI的数据流:

  • 第一个数据,写入到TDR,此时移位寄存器没有数据移位,TDR的数据会立刻转移到移位寄存器,开始移位,这个转入时刻,会置状态寄存器TXE为1,表示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
  • 紧跟着下一个数据,就可以提前写到TDR等着,一旦上一个数据发送完成,下一个数据就可以立刻跟进,实现不间断的连续传输,
  • 对于移位数据寄存器,一旦有数据过来,就会自动产生时钟(SCK),将数据移出去
  • 在移出的过程中,MISO的数据也会移入,一旦数据移出完成,数据移入也就完成了
  • 这时移入的数据就会整体的,从移位寄存器转入到接收数据缓冲区RDR,这个时刻会置状态寄存器的RXNE为1,表示接收寄存器非空
  • 当检测到RXNE置1后,就要尽快的把数据从RDR读出来,在下一个数据到来之前,读出RDR,就可以实现连续接收

连续传输模式

此模式好处:传输更快,性能更高,缺点:不易理解,不易封装,操作起来复杂,流程比较混乱:写入0XF1,读出0XA1时,0XF2已经开始发送,读出0XA2时,0XF3已经发送。最后读出0XA3,相当于 发送0XF1,发送0XF2,接收0XA1,发送0XF3,接收0XA2,接收0XA3,读写并没有关联

STM32SPI_Continuous

BSY标志:当有数据传输时,BSY置1;数据传输结束,BSY,置0

上图时序解释:

  1. SS片选拉低(图中未画出),开始时序,在刚开始时,TXE为1,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可以写入数据开始传输
  2. 写: 软件写入 0XF1 到 TDR ,同时时 TXE 由1变0,表示TDR有数据了,由于第一个数据 移位寄存器里面肯定没有数据,所以TDR的数据会瞬间转移到移位寄存器中,TXE置1,表示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上图的输出数据可能绘制的有些早了,应该在TXE的第一个上升沿才有第一个b0才合理一些,在TXE下降沿之前0XF1应该还没写入到TDR内感觉 或者 太快了?)
  3. 写: 在等待0XF1的输出波形时,TXE置1,发送数据寄存器是空的,为了在发送时下一个数据可以立马转移到移位寄存器中,所以软件此时应该将0XF2写入到TDR发送数据寄存器中,等待0XF1发送完成
  4. 读:SPI为同步全双工,所以在第一个字节发送完成时,第一个接收的数据也完成了,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时0XA1,保存在移位寄存器中,接收完成时从移位寄存器,立刻会整体转移到接收数据寄存器中,转入的同时,RXNE置1,表示接收数据寄存器非空,可以使用软件读取数据了,读取数据完成后由软件将RXNE置0
  5. 写: 在等待0XF2的输出波形时,TXE置1,发送数据寄存器是空的,为了在发送时下一个数据可以立马转移到移位寄存器中,所以软件此时应该将0XF3写入到TDR发送数据寄存器中,等待0XF2发送完成
  6. 读:在第二个数据读取到之后,RXNE重新置1,监测到RXNE=1时,就继续读出数据2 -- 0XA2,然后软件将RXNE置0
  7. 如果只发送三个数据,TXE在硬件置1以后将不再拉低,当最后一个TXE置1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最后一个数据才会发送完成,当数据都发送完成,此时BSY标志位就会被硬件清除,此时表示SPI时序结束
  8. 读:在最后一个字节时序完全结束后,RXNE置1,0XA3才能读出来(注意:当一个字节的波形结束后,移位寄存器会将接收数据寄存器中的数据覆盖掉,所以我们要即使的将数据读出来,防止数据丢失)

PS:上图虽然说使用软件将TXE,RXNE清除,但手册中写了:

  • 发送缓冲器空闲标志(TXE) 此标志为’1’时表明发送缓冲器为空,可以写下一个待发送的数据进入缓冲器中。

  • 当写入SPI_DR 时,TXE标志被清除。 接收缓冲器非空(RXNE) 此标志为’1’时表明在接收缓冲器中包含有效的接收数据。读SPI数据寄存器可以清除此标志。

所以在程序上我们并不需要使用SPI_I2S_ClearFlag清除这两个标志位

非连续传输模式

此模式的好处:容易封装,好理解,大部分人使用的模式,缺点:造成一点点资源浪费,损失一些性能

STM32SPI_NoContinuous

上图时序解释:

  1. SS片选拉低(图中未画出),开始时序,在刚开始时,TXE为1,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可以写入数据开始传输
  2. 写: 软件写入 0XF1 到 TDR ,同时时 TXE 由1变0,表示TDR有数据了,由于第一个数据 移位寄存器里面肯定没有数据,所以TDR的数据会瞬间转移到移位寄存器中,TXE置1,表示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
  3. 读: TXE=1了,不着急把下一个数据写进去,而是等待第一个时序完成后,也就是BSY置0,没有数据在传输ing,这时接收的RXNE也置1,我们等待RXNE置1后,先把第一个数据读取出来,再将下一个0XF2写入到发送数据寄存器中
  4. 写: 软件写入 0XF2 到 TDR ,同时时 TXE 由1变0,表示TDR有数据了,由于我们是较晚写入且是在读取第一个字节结束后再写入,所以,移位寄存器里面还是没有数据,TDR的数据会瞬间转移到移位寄存器中,TXE置1,表示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
  5. 读: TXE=1了,不着急把下一个数据写进去,而是等待上一个时序完成后,也就是BSY置0,没有数据在传输ing,这时接收的RXNE也置1,我们等待RXNE置1后,先把上一个数据读取出来,再将下一个0XF3写入到发送数据寄存器中
  6. 写: 软件写入 0XF3 到 TDR ,同时时 TXE 由1变0,表示TDR有数据了,由于我们是较晚写入且是在读取上一个字节结束后再写入,所以,移位寄存器里面还是没有数据,TDR的数据会瞬间转移到移位寄存器中,TXE置1,表示发送数据寄存器为空
  7. 读: TXE=1了,此时后续没有数据写入,我们秩序等待RXNE=1,将数据读取出来即可结束

SPI实战演习

软件读写SPI之W25Q64

SPI.h

#ifndef  __SPI_H__//如果没有定义了则参加以下编译
#define  __SPI_H__//一旦定义就有了定义 所以 其目的就是防止模块重复编译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MYSPI_W_SS(uint8_t BitValue);//片选
void MYSPI_W_SCK(uint8_t BitValue);//时钟 -- 产生 上升沿/下降沿
void MYSPI_W_MOSI(uint8_t BitValue);//主机输出+从机输入 -- 数据发送
uint8_t MYSPI_R_MISO(void);//主机输入+从机输出 -- 数据接收
void MYSPI_Init(void);
void MYSPI_Start(void);// 片选 -- 起始
void MYSPI_Stop(void);//片选 -- 结束
uint8_t MYSPI_SwapByte(uint8_t ByteSend);//软件模拟 -- 主从交换数据
#endif  //结束编译

SPI.c

#include "SPI.h"

/*
 *DI  -- MOSI --> PA7
 *DO  -- MISO --> PA6
 *CLK -- SCK  --> PA5
 *CS  -- SS   --> PA4
*/



void MYSPI_W_SS(uint8_t BitValue)//片选  起始/结束
{
  GPIO_WriteBit(GPIOA,GPIO_Pin_4,(BitAction)BitValue);
  
}

void MYSPI_W_SCK(uint8_t BitValue)//时钟 -- 产生 上升沿/下降沿
{
  GPIO_WriteBit(GPIOA,GPIO_Pin_5,(BitAction)BitValue);
  
}
void MYSPI_W_MOSI(uint8_t BitValue)//主机输出+从机输入 -- 数据发送
{
  GPIO_WriteBit(GPIOA,GPIO_Pin_7,(BitAction)BitValue);
  
}
uint8_t MYSPI_R_MISO(void)//主机输入+从机输出 -- 数据接收
{
  return 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A,GPIO_Pin_6);
  
}

void MYSPI_Init(void)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使能时钟B
  
  //为初始化函数做准备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定义结构体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4|GPIO_Pin_5|GPIO_Pin_7;//设置PA的4,5,7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设置输出模式为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设置输出速度为50MHZ
  //初始化函数↓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ure);//初始化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6;//设置PA的6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设置上拉输入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设置输出速度为50MHZ
  //初始化函数↓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ure);//初始化
  
  MYSPI_W_SS(1);//默认不选择从机
  MYSPI_W_SCK(0);// 使用模式0
  
}

void MYSPI_Start(void)// 片选 -- 起始
{
  MYSPI_W_SS(0);
}

void MYSPI_Stop(void)//片选 -- 结束
{
  MYSPI_W_SS(1);
}

uint8_t MYSPI_SwapByte(uint8_t ByteSend)//软件模拟 -- 主从交换数据
{
  uint8_t i,ByteReceive = 0x00;
  
  	for (i = 0; i < 8; i ++)
    {
      MYSPI_W_MOSI(ByteSend & (0x80 >> i));//准备数据 -- 高位优先发送 -- 移位机制 --也叫掩码 -- 屏蔽掉其他无关作用的数据

      MYSPI_W_SCK(1);//时钟线 上升沿 主+从 读取(接收) 数据

      if(MYSPI_R_MISO() == 1)//如果 主机读取到消息 且 读取到的电平是高电平1
      {
        ByteReceive |= (0x80 >> i); //0X00 | (0X80 >> i) 那一位是高电平那一位就会被置1
      }
      MYSPI_W_SCK(0);//时钟线 下降沿 主+从 放置(准备) 数据 
    }
  
  return ByteReceive;
  
}


//uint8_t MYSPI_SwapByte2(uint8_t ByteSend)//软件模拟 -- 主从交换数据 好处更加像是移位寄存器 效率高 坏处 破坏传递的参数ByteSend
//{
//  uint8_t i;
//  
//  for (i = 0; i < 8; i ++)
//{
//  MYSPI_W_MOSI(ByteSend & 0x80);//准备数据 -- 高位优先发送
//  
//  ByteSend <<= 1;//移位机制 移除最高位 低位补零             <-- 这是核心
//  
//  MYSPI_W_SCK(1);//时钟线 上升沿 主+从 读取(接收) 数据
//  
//  if(MYSPI_R_MISO() == 1)//如果 主机读取到消息 且 读取到的电平是高电平1
//  {
//     ByteSend |= 0X01; // 或上 最低位 
//  }
//  MYSPI_W_SCK(0);//时钟线 下降沿 主+从 放置(准备) 数据 
//}
//  
//  return ByteSend;
//  
//}

W25Q64Order.h

#ifndef  __W25Q64Order_H__//如果没有定义了则参加以下编译
#define  __W25Q64Order_H__//一旦定义就有了定义 所以 其目的就是防止模块重复编译

#define W25Q64_WRITE_ENABLE                         0x06
#define W25Q64_WRITE_DISABLE                        0x04
#define W25Q64_READ_STATUS_REGISTER_1               0x05
#define W25Q64_READ_STATUS_REGISTER_2               0x35
#define W25Q64_WRITE_STATUS_REGISTER                0x01
#define W25Q64_PAGE_PROGRAM                         0x02
#define W25Q64_QUAD_PAGE_PROGRAM                    0x32
#define W25Q64_BLOCK_ERASE_64KB                     0xD8
#define W25Q64_BLOCK_ERASE_32KB                     0x52
#define W25Q64_SECTOR_ERASE_4KB                     0x20
#define W25Q64_CHIP_ERASE                           0xC7
#define W25Q64_ERASE_SUSPEND                        0x75
#define W25Q64_ERASE_RESUME                         0x7A
#define W25Q64_POWER_DOWN                           0xB9
#define W25Q64_HIGH_PERFORMANCE_MODE                0xA3
#define W25Q64_CONTINUOUS_READ_MODE_RESET           0xFF
#define W25Q64_RELEASE_POWER_DOWN_HPM_DEVICE_ID     0xAB
#define W25Q64_MANUFACTURER_DEVICE_ID               0x90
#define W25Q64_READ_UNIQUE_ID                       0x4B
#define W25Q64_JEDEC_ID                             0x9F
#define W25Q64_READ_DATA                            0x03
#define W25Q64_FAST_READ                            0x0B
#define W25Q64_FAST_READ_DUAL_OUTPUT                0x3B
#define W25Q64_FAST_READ_DUAL_IO                    0xBB
#define W25Q64_FAST_READ_QUAD_OUTPUT                0x6B
#define W25Q64_FAST_READ_QUAD_IO                    0xEB
#define W25Q64_OCTAL_WORD_READ_QUAD_IO              0xE3

#define W25Q64_DUMMY_BYTE                           0xFF

#endif  //结束编译

W25Q64.h

#ifndef  __W25Q64_H__//如果没有定义了则参加以下编译
#define  __W25Q64_H__//一旦定义就有了定义 所以 其目的就是防止模块重复编译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W25Q64_Init(void);
void W25Q64_ReadID(uint8_t *MID, uint16_t *DID);
void W25Q64_WriteEnable(void);
void W25Q64_WaitBusy(void);
void W25Q64_PageProgram(uint32_t Address, uint8_t *DataArray, uint16_t Count);
void W25Q64_SectorErase(uint32_t Address);
void W25Q64_ReadData(uint32_t Address, uint8_t *DataArray, uint32_t Count);
#endif  //结束编译

W25Q64.c

#include "SPI.h"
#include "W25Q64.h"
#include "W25Q64Order.h"


void W25Q64_Init(void)
{
  MYSPI_Init();
}
/**
  * @brief  W25Q64_ReadID -- 读取芯片ID
  * @param  
  * @retval 
  */
void W25Q64_ReadID(uint8_t *MID, uint16_t *DID)//因为需要返回两个数值,如果你直接返回只能返回一个,所以参数指针,来返回多个值 <-- 定义两个参数 取地址
{
  MYSPI_Start();//片选 -- 起始
  MYSPI_SwapByte(W25Q64_JEDEC_ID);//发送0X9F指令 -- 读取芯片ID -- 可查芯片手册
  *MID = MYSPI_SwapByte(W25Q64_DUMMY_BYTE);//读取厂商ID  -- 置换给从机的 数据 给他一个dummy就可以了
  *DID = MYSPI_SwapByte(W25Q64_DUMMY_BYTE);//读取存储类型
  *DID <<= 8;
  *DID |= MYSPI_SwapByte(W25Q64_DUMMY_BYTE);//读取存储容量
  MYSPI_Stop();//片选 -- 结束
}
/**
  * @brief  W25Q64_WriteEnable -- 写使能函数
  * @param  
  * @retval 
  */
void W25Q64_WriteEnable(void)
{
  MYSPI_Start();//片选 -- 起始
  MYSPI_SwapByte(W25Q64_WRITE_ENABLE);
  MYSPI_Stop();//片选 -- 结束
}

/**
  * @brief  W25Q64_WaitBusy -- 检测芯片是否在忙的状态
  * @param  无
  * @retval 无
  */
void W25Q64_WaitBusy(void)
{
  uint32_t Timeout;//为了防止一直等待死循环 系统卡死 设置的参数
  MYSPI_Start();//片选 -- 起始
  
  MYSPI_SwapByte(W25Q64_READ_STATUS_REGISTER_1);//读取 寄存器1的指令 0x05 判断最后一位是否 在忙
  
  Timeout = 100000;//至于这个值写多少合适 要自己研究 弹幕-->1200
  while ((MYSPI_SwapByte(W25Q64_DUMMY_BYTE) & 0x01) == 0x01) //判断W25Q64是否在忙 --> 读寄存器1 最低位
  {
    Timeout --;
    if (Timeout == 0)
    {
      break;//这里可以返回个东西 来通知 W25Q64卡死了 
    }
  }
  MYSPI_Stop();//片选 -- 结束
}
/**
  * @brief  W25Q64_PageProgram -- 页写入数据
  * @param  Address -- 页地址 -- C语言无24位类型 so 32
  * @param  DataArray -- 传入的数据数组
  * @param  uint16_t Count -- 最大传入256个字节数据 -- 所以 uint8_t -- 255 就不行了  
  * @retval 
  */
void W25Q64_PageProgram(uint32_t Address, uint8_t *DataArray, uint16_t Count)
{
  uint16_t i;

  /*
   * 等待芯片不忙 -- 这个写在函数前面 和 后面 有不同的效果 
   * 写在前面 --> 在等待的事件 可做别的事情 效率高
   * 写在后面 --> 调用读数据肯定不用担心 芯片还在忙 读数据函数内可不写W25Q64_WaitBusy()函数
  */
  W25Q64_WaitBusy();//等待芯片不忙
  
  W25Q64_WriteEnable();//写使能 -- 这个根据芯片要求 在每次写入数据前都要进行写使能操作

  MYSPI_Start();//片选 -- 起始
  
  MYSPI_SwapByte(W25Q64_PAGE_PROGRAM);//发送页写入指令 0x02 
  
  /*  
   * Address我们使用的是24位 0X00123456 数据向右偏移16位 0X00000012 
   * 由于我们MYSPI_SwapByte(uint8_t ByteSend); 所以只会发送 12  --> 块
   * 同理Address >> 8  -- 0X00123456 -->  0X00001234  --> 所以只会发送 3(扇)4(页)
   * 同理Address -- 0X00123456   --> 所以只会发送 56 --> 字节
   * 这样 地址就发送过去了 
  */
  MYSPI_SwapByte(Address >> 16);
  MYSPI_SwapByte(Address >> 8);
  MYSPI_SwapByte(Address);
  
  for (i = 0; i < Count; i ++)
  {
    MYSPI_SwapByte(DataArray[i]);//发送的数据 -- 每次一个字节
  }
  
  MYSPI_Stop();//片选 -- 结束


}
/**
  * @brief  W25Q64_SectorErase -- 扇区擦除
  * @param  Address -- > 只要给 0X00 0 000 确定了块 扇 那么 从起始地址000~到最终地址FFF 都是删除那个扇区 所以我们一般给起始地址 000  
  * @retval 无
  */
void W25Q64_SectorErase(uint32_t Address)
{
  W25Q64_WaitBusy();//等待芯片不忙
  
  W25Q64_WriteEnable();//写使能 -- 这个根据芯片要求 在每次写入数据前都要进行写使能操作

  MYSPI_Start();//片选 -- 起始
  
  MYSPI_SwapByte(W25Q64_SECTOR_ERASE_4KB);//扇区擦除函数指令  0x20
  
  MYSPI_SwapByte(Address >> 16);
  MYSPI_SwapByte(Address >> 8);
  MYSPI_SwapByte(Address);
  
  MYSPI_Stop();//片选 -- 结束


}
/**
  * @brief  W25Q64_ReadData 读取数据
  * @param  Address -- 从哪里开始读取
  * @param  DataArray -- 读取的数据存放的数组
  * @param  Count -- 一次都多少个  读取无限制 可读完整个FLASH
  * @retval 无
  */
void W25Q64_ReadData(uint32_t Address, uint8_t *DataArray, uint32_t Count)
{
  uint32_t i;
  W25Q64_WaitBusy();//等待芯片不忙
  
  MYSPI_Start();//片选 -- 起始
  
  MYSPI_SwapByte(W25Q64_READ_DATA);// 读数据指令  0x03
  
  MYSPI_SwapByte(Address >> 16);
  MYSPI_SwapByte(Address >> 8);
  MYSPI_SwapByte(Address);
  
  for (i = 0; i < Count; i ++)
  {
    DataArray[i] = MYSPI_SwapByte(W25Q64_DUMMY_BYTE);//接收的数据 -- 每次一个字节
  }
  
  MYSPI_Stop();//片选 -- 结束
}

main.c

#include "stm32f10x.h"                  // Device header
#include "Delay.h"
#include "OLED.h"
#include "Timer.h"
#include "Server.h"
#include "Key.h"
#include "Motor.h"
#include "W25Q64.h"

uint8_t MID;
uint16_t DID;

uint8_t ArrayWrite[] = {0x01, 0x02, 0x03, 0x04};
uint8_t ArrayRead[4];

int main(void)
{
  OLED_Init();
  W25Q64_Init();

  OLED_ShowString(1, 1, "MID:   DID:");
  OLED_ShowString(2, 1, "W:");
  OLED_ShowString(3, 1, "R:");
  
  W25Q64_ReadID(&MID,&DID);
  OLED_ShowHexNum(1, 5, MID, 2);
  OLED_ShowHexNum(1, 12, DID, 4);
  
  W25Q64_SectorErase(0x000000);
  
  W25Q64_PageProgram(0x000000, ArrayWrite, 4);

  W25Q64_ReadData(0x000000, ArrayRead, 4);
  
  //  W25Q64_ReadData(0x0000FF, ArrayRead, 1); //这是为了验证 页在最后一个字节写入4个 是继续下一个页 还是回到了最开始
//  W25Q64_ReadData(0x000000, ArrayRead+1, 3);
  
  OLED_ShowHexNum(2, 3, ArrayWrite[0], 2);
  OLED_ShowHexNum(2, 6, ArrayWrite[1], 2);
  OLED_ShowHexNum(2, 9, ArrayWrite[2], 2);
  OLED_ShowHexNum(2, 12, ArrayWrite[3], 2);

  OLED_ShowHexNum(3, 3, ArrayRead[0], 2);
  OLED_ShowHexNum(3, 6, ArrayRead[1], 2);
  OLED_ShowHexNum(3, 9, ArrayRead[2], 2);
  OLED_ShowHexNum(3, 12, ArrayRead[3], 2);
  
  while(1)
  {

  }
}

硬件读写SPI之W25Q64

硬件读写 只有SPI.c改动 W25Q64.cmain.c都未改动,和软件读写的一致

SPI.h

#ifndef  __SPI_H__//如果没有定义了则参加以下编译
#define  __SPI_H__//一旦定义就有了定义 所以 其目的就是防止模块重复编译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MYSPI_W_SS(uint8_t BitValue);//片选
void MYSPI_Init(void);
void MYSPI_Start(void);// 片选 -- 起始
void MYSPI_Stop(void);//片选 -- 结束
uint8_t MYSPI_SwapByte(uint8_t ByteSend);//软件模拟 -- 主从交换数据
#endif  //结束编译

SPI.c

#include "SPI.h"

/*
 *DI  -- MOSI --> PA7
 *DO  -- MISO --> PA6
 *CLK -- SCK  --> PA5
 *CS  -- SS   --> PA4
*/

void MYSPI_W_SS(uint8_t BitValue)//片选  起始/结束
{
  GPIO_WriteBit(GPIOA,GPIO_Pin_4,(BitAction)BitValue);
  
}

void MYSPI_Init(void)//SPI初始化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RCC_APB2Periph_SPI1, ENABLE);//使能时钟B和SPI1时钟

  //为初始化函数做准备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定义结构体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4;//设置PA的4引脚 片选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设置输出模式为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设置输出速度为50MHZ
  //初始化函数↓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ure);//初始化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5 | GPIO_Pin_7;//设置PA的5,7引脚 SCK,MOSI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设置输出模式为复用推挽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6;//设置PA的6引脚 MISO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设置为上拉输入模式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设置模式为为主机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双线全双工模式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8位数据帧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高位先行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128;//设置SCK的频率--128分频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Low;//时钟极性 -- 模式0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1Edge;//时钟相位 -- 模式0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选择主机的 此代码使用的是GPIO模拟SS-- 不管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CRC校验位 -- 此代码不用so不管
  SPI_Init(SPI1, &SPI_InitStructure);

  SPI_Cmd(SPI1, ENABLE);//使能SPI1 
  
  MYSPI_W_SS(1);
}

void MYSPI_Start(void)// 片选 -- 起始
{
  MYSPI_W_SS(0);
}

void MYSPI_Stop(void)//片选 -- 结束
{
  MYSPI_W_SS(1);
}

uint8_t MYSPI_SwapByte(uint8_t ByteSend)//硬件配置 --非连续传输-- 主从交换数据
{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TXE) != SET);//等待发送数据数据寄存器为空==标志位TXE为1

  SPI_I2S_SendData(SPI1, ByteSend);//发送数据 -- 数据写到TDR 然后 数据会自动转入移位寄存器中
  //一旦移位寄存器有数据了 时序波形就会自动产生 应该是根据我们上方配置的SPI_Init结构体中的模式0
  //和SCK时钟频率 就自动化的进行 无需我们再调用其它函数
  
  //然后死等 一个字节时序结束 然后读取从机发送过来的字节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RXNE) != SET);//当移位寄存器中接收完成 会自动转入RDR 同时会置RXNE=1

  return SPI_I2S_ReceiveData(SPI1);//接收数据  
  
}

SPI的库函数

Table 1. SPI 库函数

函数名 描述
SPI_DeInit 将外设 SPIx 寄存器重设为缺省值
SPI_Init 根据 SPI_InitStruct 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 SPIx 寄存器
SPI_StructInit 把 SPI_InitStruct 中的每一个参数按缺省值填入
SPI_Cmd 使能或者失能 SPI 外设
SPI_ITConfig 使能或者失能指定的 SPI 中断
SPI_DMACmd 使能或者失能指定 SPI 的 DMA 请求
SPI_I2S_SendData 通过外设 SPIx 发送一个数据
SPI_I2S_ReceiveData 返回通过 SPIx 近接收的数据
SPI_DMALastTransferCmd 使下一次 DMA 传输为 后一次传输
SPI_NSSInternalSoftwareConfig 为选定的 SPI 软件配置内部 NSS 管脚
SPI_SSOutputCmd 使能或者失能指定的 SPI SS 输出
SPI_DataSizeConfig 设置选定的 SPI 数据大小
SPI_TransmitCRC 发送 SPIx 的 CRC 值
SPI_CalculateCRC 使能或者失能指定 SPI 的传输字 CRC 值计算
SPI_GetCRC 返回指定 SPI 的发送或者接受 CRC 寄存器值
SPI_GetCRCPolynomial 返回指定 SPI 的 CRC 多项式寄存器值
SPI_BiDirectionalLineConfig 选择指定 SPI 在双向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向
SPI_I2S_GetFlagStatus 检查指定的 SPI 标志位设置与否
SPI_I2S_ClearFlag 清除 SPIx 的待处理标志位
SPI_I2S_GetITStatus 检查指定的 SPI 中断发生与否
SPI_I2S_ClearITPendingBit 清除 SPIx 的中断待处理位

函数 SPI_Init

Table 2. 函数 SPI_Init

函数名 SPI_Init
函数原形 void SPI_Init(SPI_TypeDef* SPIx,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
功能描述 根据 SPI_InitStruct 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 SPIx 寄存器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SPI_InitStruct:指向结构 SPI_InitTypeDef 的指针,包含了外设 SPI 的配置信息参阅 Section:SPI_InitTypeDef 查阅更多该参数允许取值范围
输出参数
返回值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SPI_InitTypeDef structure

//SPI_InitTypeDef 定义于文件“stm32f10x_spi.h”: 

typedef struct 
{ 
	u16 SPI_Direction;
    u16 SPI_Mode; 
    u16 SPI_DataSize; 
    u16 SPI_CPOL; 
    u16 SPI_CPHA;
    u16 SPI_NSS; 
    u16 SPI_BaudRatePrescaler; 
    u16 SPI_FirstBit; 
    u16 SPI_CRCPolynomial; 
} SPI_InitTypeDef;  

参数 SPI_Direction

SPI_Dirention 设置了 SPI 单向或者双向的数据模式。见 Table3.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3. SPI_Direction

SPI_Mode 描述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SPI 设置为双线双向全双工
SPI_Direction_2Lines_RxOnly SPI 设置为双线单向接收
SPI_Direction_1Line_Rx SPI 设置为单线双向接收
SPI_Direction_1Line_Tx SPI 设置为单线双向发送

参数 SPI_Mode

SPI_Mode 设置了 SPI 工作模式。见 Table 4.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4. SPI_Mode

SPI_Mode 描述
SPI_Mode_Master 设置为主 SPI
SPI_Mode_Slave 设置为从 SPI

参数 SPI_DataSize

SPI_DataSize 设置了 SPI 的数据大小。见 Table 5.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5. SPI_DataSize

SPI_DataSize 描述
SPI_DataSize_16b SPI 发送接收 16 位帧结构
SPI_DataSize_8b SPI 发送接收 8 位帧结构

参数 SPI_CPOL

SPI_CPOL 选择了串行时钟的稳态。见 Table 6.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6. SPI_ SPI_CPOL

SPI_CPOL 描述
SPI_CPOL_High 时钟悬空高
SPI_CPOL_Low 时钟悬空低

参数 SPI_CPHA

SPI_CPHA 设置了位捕获的时钟活动沿。见 Table 7.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7. SPI_SPI_CPHA

SPI_CPHA 描述
SPI_CPHA_2Edge 数据捕获于第二个时钟沿
SPI_CPHA_1Edge 数据捕获于第一个时钟沿

参数 SPI_NSS

SPI_NSS 指定了 NSS 信号由硬件(NSS 管脚)还是软件(使用 SSI 位)管理。见 Table 416.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8. SPI_NSS

SPI_NSS 描述
SPI_NSS_Hard NSS 由外部管脚管理
SPI_NSS_Soft 内部 NSS 信号有 SSI 位控制

参数 SPI_BaudRatePrescaler

SPI_BaudRatePrescaler 用来定义波特率预分频的值,这个值用以设置发送和接收的 SCK 时钟。见 Table 8.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8. SPI_BaudRatePrescaler

SPI_NSS 描述
SPI_BaudRatePrescaler2 波特率预分频值为 2
SPI_BaudRatePrescaler4 波特率预分频值为 4
SPI_BaudRatePrescaler8 波特率预分频值为 8
SPI_BaudRatePrescaler16 波特率预分频值为 16
SPI_BaudRatePrescaler32 波特率预分频值为 32
SPI_BaudRatePrescaler64 波特率预分频值为 64

注意:通讯时钟由主 SPI 的时钟分频而得,不需要设置从 SPI 的时钟。

参数 SPI_FirstBit

SPI_FirstBit 指定了数据传输从 MSB 位还是 LSB 位开始。见 Table 9. 查阅该参数可取的值。

Table 9. SPI_FirstBit

SPI_FirstBit 描述
SPI_FisrtBit_MSB 数据传输从 MSB 位开始
SPI_FisrtBit_LSB 数据传输从 LSB 位开始

参数 SPI_CRCPolynomial

SPI_CRCPolynomial 定义了用于 CRC 值计算的多项式。

例:

/* Initialize the SPI1 according to the SPI_InitStructure members */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Size = SPI_DatSize_16b;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Low;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2Edge;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128;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SPI_Init(SPI1,&SPI_InitStructure);

函数 SPI_Cmd

Table 10. 函数 SPI_ Cmd

函数名 SPI_ Cmd
函数原形 void SPI_Cmd(SPI_TypeDef* SPIx,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功能描述 使能或者失能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NewState: 外设 SPIx 的新状态这个参数可以取:ENABLE 或者 DISABLE
输出参数
返回值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例:

/* Enable SPI1 */ 

SPI_Cmd(SPI1, ENABLE); 

函数 SPI_I2S_SendData

Table 11. 函数 SPI_ SendData

函数名 SPI_I2S_SendData
函数原形 void SPI_I2S_SendData(SPI_TypeDef* SPIx, uint16_t Data)
功能描述 通过外设 SPIx 发送一个数据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Data: 待发送的数据
输出参数
返回值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例:

/* Send 0xA5 through the SPI1 peripheral */ 

SPI_I2S_SendData(SPI1, 0xA5); 

函数 SPI_I2S_ReceiveData

Table 12. 函数 SPI_ReceiveData

函数名 SPI_I2S_ReceiveData
函数原形 uint16_t SPI_I2S_ReceiveData(SPI_TypeDef* SPIx)
功能描述 返回通过 SPIx 近接收的数据
输入参数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出参数
返回值 接收到的字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例:

/* Read the most recent data received by the SPI2 peripheral */ u16 ReceivedData; 

ReceivedData = SPI_I2S_ReceiveData(SPI2); 

函数 SPI_I2S_GetFlagStatus

Table 13. 函数 SPI_ GetFlagStatus

函数名 SPI_ GetFlagStatus
函数原形 FlagStatus SPI_GetFlagStatus(SPI_TypeDef* SPIx, u16 SPI_FLAG)
功能描述 检查指定的 SPI 标志位设置与否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SPI_FLAG:待检查的 SPI 标志位 参阅 Section:SPI_FLAG 查阅更多该参数允许取值范围
输出参数
返回值 SPI_FLAG 的新状态(SET 或者 RESET)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SPI_FLAG

Table 14. 给出了所有可以被函数SPI_ GetFlagStatus检查的标志位列表

Table 14. SPI_FLAG

SPI_FLAG 描述
SPI_FLAG_BSY 忙标志位
SPI_FLAG_OVR 超出标志位
SPI_FLAG_MODF 模式错位标志位
SPI_FLAG_CRCERR CRC 错误标志位
SPI_FLAG_TXE 发送缓存空标志位
SPI_FLAG_RXNE 接受缓存非空标志位

例:

函数 SPI_I2S_ClearFlag

Table 15. 函数 SPI_ ClearFlag

函数名 SPI_ ClearFlag
函数原形 void SPI_ClearFlag(SPI_TypeDef* SPIx, u16 SPI_FLAG)
功能描述 清除 SPIx 的待处理标志位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SPI_FLAG:待清除的 SPI 标志位参阅 Section:SPI_FLAG 查阅更多该参数允许取值范围注意:标志位 BSY, TXE 和 RXNE 由硬件重置
输出参数
返回值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例:

/* Clear the SPI2 Overrun pending bit */

SPI_I2S_ClearFlag(SPI2, SPI_FLAG_OVR); 

函数 SPI_I2S_GetITStatus

Table 16. 函数 SPI_ GetITStatus

函数名 SPI_ GetITStatus
函数原形 ITStatus SPI_GetITStatus(SPI_TypeDef* SPIx, u8 SPI_IT)
功能描述 检查指定的 SPI 中断发生与否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SPI_IT:待检查的 SPI 中断源 参阅 Section:SPI_IT 查阅更多该参数允许取值范围
输出参数
返回值 SPI_IT 的新状态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SPI_IT

Table 17. 给出了所有可以被函数SPI_ GetITStatus检查的中断标志位列表

Table 17. SPI_IT

SPI_IT 描述
SPI_IT_OVR 超出中断标志位
SPI_IT_MODF 模式错误标志位
SPI_IT_CRCERR CRC 错误标志位
SPI_IT_TXE 发送缓存空中断标志位
SPI_IT_RXNE 接受缓存非空中断标志位

例:

/* Test if the SPI1 Overrun interrupt has occurred or not */ 

ITStatus Status; 

Status = SPI_I2S_GetITStatus(SPI1, SPI_IT_OVR); 

函数 SPI_I2S_ClearITPendingBit

Table 18. 函数 SPI_ ClearITPendingBit

函数名 SPI_ ClearITPendingBit
函数原形 void SPI_ClearITPendingBit(SPI_TypeDef* SPIx, u8 SPI_IT)
功能描述 清除 SPIx 的中断待处理位
输入参数 1 SPIx:x 可以是 1 或者 2,来选择 SPI 外设
输入参数 2 SPI_IT:待检查的 SPI 中断源 参阅 Section:SPI_IT 查阅更多该参数允许取值范围注意:中断标志位 BSY, TXE 和 RXNE 由硬件重置
输出参数
返回值
先决条件
被调用函数

例:

/* Clear the SPI2 CRC error interrupt pending bit */ 

SPI_I2S_ClearITPendingBit(SPI2, SPI_IT_CRCERR); 
posted @ 2023-10-05 00:31  Sakura_Ji  阅读(34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